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炼铁,打造兵甲,现在就一个劲的心疼吧。

    芝罘地区的火炮力量已经被划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以五斤炮为主的野战炮兵,主力是拥有数目骇人的一百二十五门火炮的炮兵营,这是一个建制完整的炮兵营。总兵力达到了两千人。再加上各营附属的炮兵队,数量有多有少,从十二门到三四门不等,从五斤炮到三斤炮不等。总数相加会有一百六七十门。

    然后就是一个个固定要塞炮台了。

    从早期的芝罘岛炮台,到后来要塞化后的福山、奇山所城头,再有一个个棱堡,统一下大炮的数量,二百门绝对不止,而且十有八九是十斤炮、十二斤炮,只有不多的八斤炮和五斤炮。

    只一个芝罘地区就有四百门上下的红夷大炮,这个数字在如今这个年代,可不是一般的奢侈。

    不管是早期的郑芝龙,还是随后的郑芝鹏、郑芝豹,那都立志把芝罘打造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桥头堡,在这里集中了如此多大炮也就见怪不怪了。

    只是让郑芝豹没有想到,他所在的芝罘地区还没有遭受鞑子的考验的,数百里外的崂山却先吃了第一只螃蟹。

    谁叫江哲拿下了日照,先捅了鞑子一刀呢?

    ……

    崂山北方。

    原野内出现了一队队骑兵,作为最高指挥官的江哲站在望塔上朝外望去,入眼之处尽是大队身穿泡钉棉甲、头戴避雷针的鞑子骑兵。

    自然如此带有嘲讽的称呼是出自他老大郑芝龙之口了。

    一般人听了估计都不懂是什么是避雷针。

    江哲好歹知道屋顶四角的龙头嘴里的那根金属芯子。

    那头全是鞑子的地盘,崂山这里可没有成建制的骑兵部队与鞑子们搏杀。骑兵依旧是郑军的一短板,成规模的骑兵现下都被郑芝龙带去了日本。

    所以,江哲现在只能看着鞑子在外头逞凶撒野,只能下令狙击手瞅准机会就开枪。

    但鞑子也不是没脑子,当发现自己进到城下时,都不是一箭之地,哪怕是两箭之地也照样吃枪子时,他们纷纷就避开了。

    这些斥候多是打老仗的人,可不会白白找死。

    那军中的德意志人也向尼堪道明了线膛枪的厉害,虽然装填弹药一百个费劲,可杀伤力大,打得准。

    然后尼堪就下令叫人在五百米外活动了。不但禁止擅自靠近,还不让鞑子成群结队的撒野。

    毕竟城头还有一门门的火炮。

    心中对拿下崂山并不抱着太大希望的尼堪,连蒙汉八旗都舍不得上,更别说是让满八旗去送死了。

    打的热闹一些很简单,可以让绿旗兵去送死么。

    只要能撑到秋后,等到冬天到了,海上结了厚厚的冰,那个时候才是他们真正发力的时候。

    在此之前他只要在崂山打的热热闹闹即可。

    反正京城的摄政王也不会怪自己,这策略都是早定下了的。

    就是他手下的这些火炮,等崂山这里热闹了一阵子后,也会被陆续运去掖县(莱州府治)。

    都已经知道棱堡的厉害了,还要去死磕,他傻啊?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明公主做儿媳

    时间不自觉的已经进入了八月,海风已经有了一丝严寒的味道,可任凭它们吹拂着郑芝龙的脸庞,都却不能叫他有半点的不适。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无奇不有……”

    耽罗岛日出峰上,郑芝龙一家四口人在一干随从的陪同下登上了最高处。

    郑芝龙前世并没来过这里,但也在网上见过日出峰的宣传照,那种俯拍的视觉冲击感真的很强烈。

    碧蓝的大海上,一座近乎于圆形的柱体突兀耸峙,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全是几乎九十度的黑灰石壁,可顶部却一片碧绿,犹如草原一般。

    怎么看都叫人觉得神奇。

    在历经了觉华岛的棱堡大建设后,郑芝龙更是想到了日出峰,去除掉种种的美感,后者与他眼中可不就是一个天然的超大棱堡么?

    这次日本事了,他留下一部分人在虾夷地的中西部登陆,也就是后世的札幌所在地。

    那里是虾夷地少见的河谷平原,虾夷地最大河流石狩川由此入海。而随着石狩川七扭八拐的河道两岸分布的石狩川平原,在以山地丘陵为主的虾夷地,那绝对是黄金地带。

    虽然郑平的人生目标绝不是在虾夷地这荒蛮之地称王称霸,但欲速则不达么。现在这里夯实根基来,然后一步步走。

    这儿被郑芝龙命名为‘新津’。留下了两个队的兵力,后者的任务是在最短时间里扫荡周边的虾夷人部落。为来年大批移民的到来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然后大军就泛海进入了朝鲜海域,先就奔向了济州岛,也就是眼下的耽罗岛。

    朝鲜政府在岛上的水陆驻军完全不堪一击,他们甚至都不敢向郑军发一炮一矢,望风而逃,逃不了了就乖乖投降。

    而岛上大静及旌义二县的官员们也半点抵抗都没有,相反,大多数人都是一脸喜意的看着郑军。

    为首的济州牧使金南吉现在就站在郑芝龙身侧,听到郑芝龙的赞叹声,一脸的与有荣焉。

    郑森看着眼前的日出峰,眼睛里也全是赞叹。这样的岛屿要是放在中国沿海,那很轻易的就能被郑军打造成一个永不坠落的堡垒。

    五六十丈高的地势,全然就是一块坚不可摧的城墙,顶部又有一个巨大的凹陷,直径恐怕能超出一里远近,如锅底一样缓缓而下,底部距离边缘怕有二三十丈深浅,面积巨大,都能比的一小县城了。

    东南面及北面都是悬崖,只有西北面是草坪山脊,与山下村落相连。山脊上铺满了草坪,既可散步,也可骑马。

    “金牧使尽可以与你们大王联系,告诉他,这耽罗岛本侯现下占住了,要用来养马。只是叫他放心,有借有还,我郑芝龙还不至于夺他的地盘。只是啊,叫他今后离鞑子远一点。”

    他也不知道金南吉心里会不会大松一口气,横竖啊,这人脸上的笑容是更加灿烂了。

    郑芝龙根本没在耽罗岛,在朝鲜耽搁太久,甚至就是对济州岛的统御都只是留下了两队兵,之前被俘虏的朝鲜水陆军也通通拿来使用,编做了本处守备队。

    虽然待遇要比正牌郑军差些,可就是这差一些的待遇也叫朝鲜人疯狂了。

    “这,这……也太丰厚了。”

    在重文轻武的李氏朝鲜国内,当兵并不是一个有前途的行业。尤其是那些世代兵户子弟,在军队中极少有崭露头角的。

    而军饷上面,还不能说是差。毕竟他们刚被满清痛殴没多久,限于实力因素,李倧无力扩充军队,但保质保量还是可以做到的。

    现在朝鲜水陆军兵的银响、布匹、大米都能拿到十成,是朝鲜兵们日子过的最宽裕的时候。

    但却要看是跟谁比了。

    郑芝龙相信李倧是不会出兵反击耽罗岛的,不然李倧就要担忧自己在汉城里还能不能做的安稳了。

    他要是聪明一些,甚至会命令金南吉他们全力配合郑军。

    而郑芝龙在耽罗带了短短时日后,就带人直向着登莱驶去了。

    觉华岛他都不去了,津门他也不去了,也来不及了。这都中秋了,他驶入芝罘的时候,都九月里了。

    那个时候,他相信金陵城内的崇祯皇帝对自己闺女的盘算,也能敲定了。

    长公主过年都要十六了,原定的驸马爷又不知去向,现在配郑平,这不是正合适么?

    加深了二者间的联系是第一,公主有个好归宿是第二,郑平也能有个血统高贵出身好的妻子是第三。

    那日本人还是很讲究血统的。

    有个明皇公主做正室,对郑平的影响力增幅会比娶了德川家的女儿或是菊花家的内亲王更强。

    毕竟德川家光唯一的亲闺女已经嫁人了——据说六岁就出嫁了,简直是禽兽啊。

    剩下的都是个养女。

    或许在日本人看来,那也依旧是将军的女儿,可郑芝龙看不上她们。

    何况这些都是日本人,郑平血脉里已经有一半日本血脉了,下一代继承人体内就没必要增添了。

    而菊花家,那是早晚要被他菊花残的主儿,他才不会叫郑平娶个菊花家的女儿呢。

    崇祯帝的长公主才是他的目标。

    二者年龄相当,地位也不差么。甚至于郑平还能去金陵做几年小白脸,算是人质。等时机差不多了,就以就藩为名,轻轻松松的去虾夷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