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贵妃正在给小女儿丹祐试穿她姥姥林氏帮做的新衣服,丹祐年纪虽小,不过两岁零三个月,但是女孩子爱美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的天性,这会儿穿了颜色亮丽的新衣服,正乐得找不着北呢。
潘贵妃也忙里偷闲,乐得看女儿傻兮兮地臭美。
母女俩正乐呵呢,赵构却突然掀了帘子进来。
潘贵妃一愣,脱口道:“怎的今日有舍得了出来了”虽然潘贵妃自上次信王妃收买了宫人弄出了事端后加进了对皇宫的管理,宫人们被敲打了几次,又杀鸡儆猴了好几个,宫里的上上下下都认清了局势,都把那些小心思收了起来,宫里算是安全了。可是赵构仍是不放心,怕外边的人知道自己装病,轻易是不出门的。
赵构没好气地看了潘贵妃的一眼,瞧了粉粉嫩嫩的向自己扑来的女儿,忙抱住了哄,一边道:“相州都快失守了,哪里还顾得了生病不生病的事。”
潘贵妃转了转眼珠子,笑道:“还当是怎么一回事呢,官家你放心,他们过来了也没有好果子吃,你当杨都统是摆着好看的吗”杨再兴早已经带兵屯守在黄河边上,就怕大齐军队不打来呢。
赵构颠了颠小丹祐,哄她软软地叫了几声“爹爹”,心里大乐。在靖康之难前赵构府里没有生下儿子,倒是有五个女儿,但是因为亡国,女儿随着宋徽宗他们一起被押往北方,如今也不知生死,所以便把对女儿的所有爱意都倾灌在小丹祐身上。
“小丹祐啊,你可要好好的,连着姐姐们的福气,帮她们过好日子啊。”
小丹祐哪里听得懂这些话,不耐烦地拍了赵构几巴掌。
潘贵妃忙把不耐烦得要发脾气的女儿抱过来。
赵构摸了摸小丹祐的小脑袋瓜,叹了口气道:“要不,我们带着几个孩子到江南躲上”后边的话随着潘贵妃的美目瞪视自动消音。
潘贵妃暗地里骂了句没出息,嘴上却淡淡道:“官家别说笑了,您好好呆在延福宫养病,去什么江南啊。”要不是看在三孩子的份上,说不定哪天就毒死了这昏君,潘贵妃心里暗想,对赵构也有了些不耐烦,他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估计是没救了。
饶是赵构那么厚的脸皮,也有些受不了老婆眼里的鄙视,摸了摸鼻子装傻道:“呵呵,那不是说句玩笑话么,这不是担心万一”
“停别说了啊,这丧气话可不能瞎说。”潘贵妃抓起小丹祐的小手打了赵构俩小耳光那力道相对于赵构来说就是挠痒痒,女儿柔柔的小爪子抓在脸上的幸福感瞬间让赵构忘了刚才的尴尬,抓了个玩具逗起了小丹祐。
俩人陪着丹祐玩了一会,终于小丹祐玩累了,不停地打着哈欠,忙叫来奶娘抱去睡了。
潘贵妃捶了捶酸软的手臂,嘟囔道:“这孩子就是比她哥哥难伺候,二宝都睡了,这丫头还能这么有精神地折腾这么久。”虽然二宝和丹祐是双胞胎,俩娃的性格却截然不同,二宝安静斯文,哭叫的声音也是细细的,吃饱了就玩一会,到了午觉时间哄哄就乖乖睡了;而丹祐却是个爱闹腾的人来疯,一没有人陪着玩一不顺她的意就能扯开嗓门哭个惊天动地,而赵构又向来偏疼她,更是宠得无法无天,要哄她乖乖睡个午觉能让人心里憔悴。
赵构听了却不以为然:“女儿家本就该娇养。”
潘贵妃无语,这说的是同一件事吗不过并不打算跟赵构深入讨论女儿的教养问题这是个永远不会得到讨论结果的话题,递了杯茶给赵构,转移了话题:“官家,您不用心急,再上一些日子,很快就有好戏看了。”
赵构见潘贵妃眯着眼勾着嘴的笑,言语间眼波流转,带着一种独有的媚态,不禁口干舌燥,猛吞了一口茶,唉,这蓉蓉,怎么越发好看了呢,真是美得勾人心啊。
“有什么好戏看”赵构挨过去,疑惑道。
潘贵妃风情万种地斜了他一眼,道:“我们等大齐攻下了相州,再”
“娘子,你好了没啊这还得梳头呢,怕要赶不上趟了。”红霞看了看外边的日头,跺了跺脚,催促着还在浴室里洗漱的李清月。
李清月把口里的泡沫吐了,含了几口清水,无奈道:“急什么呀,这又没有多远,坐上马车很快就到了。”军学监又不是设在城外外郊,安安稳稳地坐落在城中一角,细算起来也不远,用得着这么急吗。
李清月昨晚忙着赶连载于民报上的小说,睡得迟了早上起不来,还是红霞硬拖着起床的。
没办法,今天是个重大的日子,不但是武卫二军军学监正式成立的日子,还是小枣新店开张的日子,虞允文为了感激李清月的仗义相助,特意邀请了赵开的夫人陪同李清月一起来参加这一重大的仪式,原本也是要邀请赵构这个荣誉校长参加的,无奈这厮还装着病,不能前来。
因为两件事赶在一起了,而且明显虞允文的面子要大一些,就算为了吕恪也不能迟到或者失约,所以李清月便跟小枣说了会迟些到,对于小枣来说李清月能赏脸来便不错了,哪里会介意来得迟,不过李清月为了给小枣面子,还是特意请了李清照帮她去撑撑场面,好歹也卖个名声呗。
红霞苦着脸道:“我的姑奶奶,能不急吗您这头还梳呢,早膳也没吃呢。”
李清月见红霞急得眼泪都要出来了,忙安慰道:“没事没事,我这不就好了吗来,梳头吧。等会不吃早膳了,去了军学监回来去小枣店里吃,早上吃个糖水鸡蛋也是不错的。”
小枣成婚后不久,便趁着李林家人都在,说了自己的打算。李林的母亲是个明事理的,直到这儿子现在读书虽然不用花钱,每个月还能得些钱,但是若真如哪天像学里的先生承诺的那样考了个官去做,那去上下打点什么的哪里不需要钱,再说了也不能让小夫妻新婚就分开,小枣这大户人家出来的女使肯定过不惯乡下生活了,还不如让她留在城里帮扶李林。
小枣能拿出来的本钱并不多,李林家也不富裕,为了办婚事也花了个差不多,所以李清月之前建议的糖果饼干店用那点本钱是绝对干不起来的白糖和白面可都不是便宜的东西,要做出能开店的量,不花大本钱是弄不来的。
小枣并不想再麻烦李清月,便跟婆家几个人商量着,决定开个糖水铺子,兼卖糖果饼干点心,又怕忙活不开来,留了兄嫂下来帮忙,等农忙的时候再让兄长回去。
小枣做了决定便上门跟李清月报告了一声,好让她知道自己过得挺好,让她和黄氏放心,李清月得知小枣要开甜品铺子,又想起现代的冰淇淋、雪糕等冷饮来,还有清热解暑的凉粉、龟苓膏,那都是自己想吃的啊李清月越想越是这么回事,不过龟苓膏的秘方她可是不知道,但是凉粉挺简单的,只要用仙人草加工加工就行了。还有冰激凌和雪糕,她以前跟人去diy店铺体验过自制,后来非常感兴趣便自己买了材料厨具在家里做着吃,但是如何制冰冷藏是个问题啊
………………………………
第九十九章 看热闹
更新时间:20130521
李清月隐约记得有个硝石制冰法,专门用于夏天制冰的,但是硝石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啊她还真是一点都不知道。
事实上尽管李清月这个穿越人士已经在到大宋生活了将近二十年,但是由于大半时间都在远离繁华的落后又偏僻的陕地渡过,仍是没有真正了解大宋的繁华。
早在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意外开采出硝石,既而发现硝石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水降温到结冰,自此,便有夏天制冰之法。自那以后买卖人逐渐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日益繁多,商家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十分相似,换言之,也就是当代冰淇淋乃至哈根达斯的鼻祖。
十三世纪,马可波罗把这种冰淇淋的制造方法带回了意大利,后又传至法国。卡特琳皇后的一位私人厨师,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掺入奶油、牛奶、香料的半固体冰淇淋并刻上花纹,这种甜品大受贵族阶层欢迎并迅速流传开来,而后日新月异,发展成现在品牌繁多的冰淇淋。
而且硝石制冰法还有重复利用的好处硝石溶入水后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发将硝石再提出来重复使用,这可比现代的氟利昂制冷剂冰箱环保多了,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不用承担臭氧层破一个大洞的风险,要是为了人类的口腹之欲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