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世蓉华-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连住在宫外的信王妃你都知道了,看来是哪个宫人嘴巴不严。信王妃你没不小心把这事告诉太后吧”

    “呃这个”信王妃真没想到潘贵妃会这么问自己,张了张嘴一时间想不到该怎么回答。她要是不把这事告诉太后,怎么能达到她抹黑潘贵妃的目的呢又怎么能趁机在太后心中加分呢所以要抓住机会,利用这件事多发挥发挥的信王妃进宫后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太后这个消息,而且不出她所料,元祐太后果然动怒了,认为是潘贵妃这个做母亲的失职。然后她继续在那里添油加醋,引得元祐太后想起潘贵妃鲜少去探望她的事情来,更为对潘贵妃生厌了。

    “贵妃娘子,我想”李茵娘急中生智,突然想到,“我想这事我不说,太后也已经知晓了我去到的时候,太后正生着气呢,我劝了好一会才把她的怒气平息了。我想还是贵妃姐姐你有时间亲自去跟太后说说吧,她是长辈,自然是关心我们的。”

    潘贵妃见她眼里闪烁不定,心里已经有了底。也不当面拆穿她,只是略带愁容地点了点头。李茵娘见状果然眼里有了得意之色。

    “贵妃姐姐,我看你如今要垂帘听政,想必忙乱得狠,但是大王还小,二大王和小公主也还要人照顾呢。我想着二大王和小公主跟我家正儿一般大,不如我带着正儿入宫,顺带照看他们吧。”李茵娘见那茬顺利过了去,便迫不及待说出自己此行目的。

    潘贵妃怎么可能会同意这么一个定时炸弹放在自己身边,当即回绝道:“不必麻烦信王妃了,我也就每天要应卯上个早朝罢了,一般大事都有议政大臣决断,倒不用我花费多少精神,还是能照看得来孩子们的。再说了,正儿毕竟还小,这样搬来一个陌生的地方对他也无益处。”

    李茵娘见潘贵妃不上当,心下失望,不过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当下也不再劝说潘贵妃,笑着告退了:“这样也罢,我只是怕贵妃姐姐太过辛苦了。我说好一会了,耽误姐姐你办事了吧那茵娘这便先告退了,不过贵妃姐姐若要帮忙,可一定要跟茵娘说一声,都是一家人,可别见外呀”

    谁跟你是一家人潘贵妃心里暗自腹诽,面带笑容送走了李茵娘。

    但是没过两日,潘贵妃就有些笑不出来了。穿过来成为赵构的小老婆这么多年,潘贵妃第一次享受到了被婆婆整治的滋味,虽然那人不是个正经婆婆。

    潘贵妃虽然不怎么把李茵娘那点小伎俩放在心上,但对元祐太后还有有些尊重的,要知道这个女人还是有点分量的历史上苗刘兵变,要赵构退位而元祐太后扶赵旉垂帘听政,可以说元祐太后的地位还远在她之上,若不是赵构点名要她来听政,估计那些个大臣会举荐元祐太后出来。出于这种警惕,潘贵妃特地让潘永寿回家找了治元祐太后的病的偏方,所以迟了两日才姗姗前去看望。

    不知道李茵娘到底在背后说了些什么,总之元祐太后很生气,在潘贵妃献上药方子之后也只是怒色稍缓,仍板着脸说教了一通。

    最后,元祐太后拍板,让李茵娘进宫来帮潘贵妃看孩子。

    潘贵妃当场怒了,丫的,你一个老太婆管人家什么事简直是吃饱了撑的要照顾也是她请自己老娘进宫来照顾好不好跟那什么信王妃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不过是丈夫同一个无能老爹罢了,但是皇家亲情算是什么亲情啊

    尽管满肚子怒火,但是好歹潘贵妃前世还是多吃了些米饭的,勉强有剩下些理智,硬是维持住了脸上的笑容,也没心思讨好这个老太婆了,两人颇有些不欢而散。

    “去,叫春芽来,对了,还有冬雨。”潘贵妃匆匆忙忙回到寝宫,便吩咐身边随侍的宫人道。

    “是,小的这就去。”

    自赵旉出了事,潘贵妃便重新调配了人手,务必让俩个亲信守在孩子身边,自己身边则带着入宫后扶植起来的人。

    春芽正陪着孩子们午睡,这时听到潘贵妃匆匆忙忙找自己,吓了一跳,还以为赵旉又出了什么事。

    冬雨陪着赵旉去资善堂了,赵旉还是得了风寒,不过症状不怎么严重,在寝宫吃吃睡睡了两天,实在不愿意落下太多课,今天拧着一定要去资善堂,因为担心他会撑不住,冬雨便一起去了好顺便照顾。潘贵妃这会着急,倒把这件事情忘了。

    冬雨不在,跟春芽先说了也一样。

    潘贵妃寒着一张脸,道:“你和冬雨要警醒些,太后让信王妃搬进宫里来,帮我照顾俩孩子。”

    春芽闻言跟潘贵妃一样吃惊:“怎么会让信王妃来”她家贵妃娘子跟信王妃可不熟啊。

    潘贵妃冷哼一声,道:“你别管她怎么来,你只要记住这个女人可是来者不善。”尽管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赵旉是这个女人推下水的,但是她有作案的条件和时间,现在又赶着趟儿要混进他们的寝宫来,是个十分值得怀疑的。

    春芽是个聪明有心机的,也意识到这一点,神色凝重地点头道:“知道了,奴婢一定多加留意。对了,这段时间,娘子你还是多抽调一些侍卫过来,守着大王、二王和小公主吧,到底也能让人放心些。”

    潘贵妃点了点头,是啊,非常时刻,不能由着赵旉的性子胡来了。

    她可不想在同一个坑跌倒两次。

    不提大内禁宫里的紧张气氛。

    李清月和吕恪昨天吃了陈氏一手操办的佳肴丰盛的送别宴后,今日就要带着大包小包,出发赶往济南府了。

    他们任务非常艰巨,还是早些出发,多做准备比较好。

    于是走得如此匆忙,以至于李清月没能如愿去拜访她心心念念的李清照大才女,不过为了为了能跟偶像保持联系,李清月特地让人给李清照送了一封信,告知她自己要跟随夫君前往济南府任职,希望她有机会的话可以到济南府游玩,自己一定会热情款待。

    潘贵妃得知他们今日出发,今早派人送来一封信,告诉他们此次配合他们展开工作,担任济南府知府的人是赵开。

    也许有人已经把这个人忘到爪哇国去了,回忆一下,此人在张浚经略川陕,准备富平大作战时短暂露过一面,是个一个比较开明又善于理财的能干官员,可以说是南宋时有着比较超前意识的经济学家。他为了给张浚筹集军费,拍卖了川陕的茶叶经营权,在增加了赋税的同时没有损害百姓的利益。

    后来张浚走后,此人依然留在川陕经营两路经济。因为中央朝廷本来就入不敷出,无法负担川陕军队的庞杂军费,赵开只能任劳任怨自力更生,后来他改革了四川的盐法。可以说正因为有赵开在,川陕的驻军才能得以维持下来,特别是守在边关对敌压力最大的吴玠军队、李彦仙军队甚至曲端部。

    张浚从北岸渡河经过济南府,看到潘贵妃想要重振经济的济南府流民满城,房屋破败,形势不容乐观,又得知潘贵妃就济南府知府人选还未有决意,便向她推荐了赵开。赵开的敛财能力是众人有目共睹的,潘贵妃也听过一些传闻,倒也满意。

    小贴士:

    赵开把盐课分为引税、过税、住税,提勘钱,每斤共计收二十八文,由商人缴纳,土产税九钱四分,贴纳钱上等井户“每百斤增千钱,中等七百钱,下等三百钱”,平均每百斤按纳七百文,每斤纳七钱计,共十七文由井户缴纳。总计每斤盐征税约四十五文左右,其税率比之旧法并不为重。但井户与盐商必须到合同场交易,盐与引行,完全杜绝了偷税漏税,盐课倍增,达到岁收四百余万缗。但由于赵开盐法杜绝了私盐,人民无法再买到偷税漏税的贱价私盐,必须购买已纳税的高价食盐,还是加重人民的盐税负担。
………………………………

第六十一章 危机四伏

    更新时间:20130322

    虽然潘贵妃拍板定下了人,但是赵开却不能一下子从陕西飞到济南府,况且他走了,川陕事务也得交接,需要一个得力之人顶上去。

    而对于这个人选,议政堂的大臣们还没有讨论出最终结果,所以赵开一时半会是赶不来的,于是潘贵妃又下了另一道旨意,让吕恪在赵开到来之前全权负责济南府事宜,这倒是便宜了李清月行事。

    济南府较汴京要更加靠北,所以吕恪带着李清月还有一干奴仆、亲信需要往北走,正值寒春,田野里一片破败,李清月颇有些蔫蔫地提不起劲,吕恪担心她会累着了生病春天是最易得风寒的时候,所以一路上还是酌情放慢了速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