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姐夫。您是知道的,美国陆军现在刚开始扩编,实力微不足道,在远东也就驻菲律宾一个殖民地师和驻夏威夷2个步兵师;美国海军虽然强大,但分出近半在大西洋对付德国,光凭太平洋舰队恐怕不是日本海军的对手,能保住夏威夷就不错了。”
2天以后,42年3月1日清晨,也是美国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星期天。比历史上更为强大的日本舰队从北太平洋航线兵临夏威夷外海,有8艘大中型航空母舰在手(前文述及,国军先后击沉击毁日军2艘轻型航空母舰,作为战时应急补充计划及陆军惨败海军增加军费背景,海军于41年得到2艘改飞龙号中型航空母舰;类似后来的云龙级。),南云忠一下达了全面攻击令,在零式战斗机掩护下,大批97式攻击机和99式俯冲轰炸机扑向美陆海军各基地。
金梅尔海军上将(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和肖特陆军中将(陆军夏威夷驻军司令)正在打网球(历史上那个12月7日他俩正准备去打网球,考虑到3月的日出时间和12月比早的多,可谅否?),炸弹和鱼雷已经纷纷落下。
这一次美国可没有历史上那么走运了!不但8艘战列舰全部在港,历史上不在珍珠港空袭时萨拉托加号、约克城号和大黄蜂号都停泊在战列舰队对面,于是跟数十艘中小舰艇及数百架战机一起成为500多架日本海军战机的目标。虽然美军的战备状态比历史上好了一点,雷达告警也没有如历史上那样被一个不知名的军官k掉,但仓促起飞的几十架战斗机只几个回合就淹没在零式战斗机的精确火力之下;固然加上陆海军的高射炮以比历史上密集的多的速度发射,使日机的损失远远超过了历史上那微不足道的29架战损;但珍珠港还是如历史上那样被8艘日本航空母舰的舰载机部队炸烂。若非跟历史上一样,日军飞行员本着炸大舰的思维不放,连尤他号靶舰(一战前的老战列舰改装)都被炸弹命中十余处,却放过了目标明显的油库等关键设施,美军差不多该放弃夏威夷直接跑路了。即使如此,全部11艘主力大舰还是全部被击沉击伤(虽然大部分战舰因被炸沉在浅水里可以打捞修复)。
6个小时后,菲律宾美军基地遭遇来自台湾的日本海军陆基航空队和陆军重轰炸机部队的联合袭击(或者不应该说袭击了,因为几小时前日军已经袭击了珍珠港),但和历史上一样,驻菲美陆军航空队的数十架b17重型轰炸机和数百架轻型战机一起肩并肩的停在克拉克等主要机场上,被准备强攻的日军兴高采烈的全部摧毁,同样成为成为千古之迷。(历史上就是如此,珍珠港袭击几小时后,驻菲美军居然没有备战或疏散,被日机摧毁。)马尼拉湾的海军基础也遭遇袭击,不过作为亚洲舰队的主力,几十艘潜艇中的绝大多数都已经成功躲避,只少量中小型水面舰艇遭到摧毁。
次日,群情激昂的美国对日本宣战。
………………………………
第二百三十二章 谈判
新加坡陷落了,在坚持了70天之后,由英国马来亚总司令珀西瓦尔将军指挥的、比历史上略多一些的英印马澳等组成的10余万大军向山下奉文指挥的第25军投降了;因为绝大多数人(可能包括丘吉尔在内)都不知道根本不存在什么新加坡要塞,整个30年代英国巨大的投入不过是在新加坡建设一个能够容纳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及大量陆军长期驻扎和作战补给的大基地而已,最多加上海边的一些海岸炮;而英国海军的原本计划不过是在日本海军进攻时能抵抗35天,等待主力舰队从本土赶到;但不幸的是日军却从是横穿马来亚数百里被英国认为大部队难以逾越的丛林杀到新加坡背后,从陆上进攻夺取了新加坡。
紧接着,由温赖特将军代理指挥的美菲军8万多人(包括美军约3万余人)在菲律宾巴丹半岛向本间雅清指挥的第14军投降(史实);原本历史上罗斯福还可以庆幸美国远东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全家幸免(罗在知道菲律宾即将不保时任命麦担任驻澳的联军总司令,使麦得以有‘理由’将全军丢给倒霉的温赖特中将,自己则带领全家连同菲佣和宠物狗乘鱼雷艇一起逃脱,史实。),但由于蝴蝶翅膀煽动,原来麦全家乘坐鱼雷艇逃跑的路线经过的荷属东印度地区已经被日本占领,导致麦克阿瑟只能不顾他的不坐潜艇的习惯(这是史实,也是麦冒险乘坐鱼雷艇逃跑的根本原因)和巫婆的可怕预言(这是笑话了)改乘潜艇逃跑。但不幸的是麦克阿瑟全家乘坐的是那条倒霉的s176号(新型的小鲸鱼级潜艇),并不因为有麦的四颗将星压舱就能够摆脱恶运,而是和历史上一样在菲律宾南部岛屿间躲躲闪闪逃跑时被偶尔经过的日海军旗风号和春风号驱逐舰发现,鲈鱼号(s176号的名称)紧急发射的鱼雷飞的不知去向(当时美军新型潜射鱼雷有多处严重设计和制造错误,导致太平洋战争初期多次错失良机,史实),而日军驱逐舰的深水炸弹随即落下,水下的鲈鱼号被炸的支离破碎,失去动力、多处进水、氯气迷漫整个船舱,只能上浮投降;于是日军欣喜若狂的抓到了麦克阿瑟上将。
就在这样一种压抑的气氛中,乌云密布(否则谁也没胆子等日机上门啊?),美国全权代表、号称白宫第三号人物(第一第二号分别是罗斯福总统夫妇)的哈里・劳埃德・霍普金斯(军火分配委员会主席、战时生产委员会成员、总统的苏联条约起草委员会主席、总统关于租借法案的总顾问等等一大堆重要的暂时任命,但滑稽的却无一正式职务,史实)在美国驻华大使纳尔逊・詹森陪同下来到日军很久未来轰炸的珞珈山,老蒋夫妇热情出迎。
他们谈他们的,我们谈我们的。
“欢迎,约瑟夫,我们许久未见面了!”
“亲爱的宋!”史迪威立即给我一个熊抱,和当年在美国对待我故意套关系却遭遇冷淡回应的场面大相径庭。
“恭喜晋升中将!”既然史老头作亲热状,我也随行就市拍拍他肩上崭新的三颗星。“我可记得美军高级军官晋升是很难的。”当然,这是我故作不知。
“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作为长期待在中国的中国通,史迪威不自觉的用上汉语俗话,“现在的美军当中,军校毕业没两年、胡子还没刮过的毛头小子都能混个少校。”
“呵呵,战争时期,难免的。请坐。上茶。”
史迪威熟练的端起茶碗,“我们差不多有3年多没见过了吧?(抗战初期史迪威担任过美国驻华武官,史实)时间过的真快,想不到我们要在这种情况下再次见面了。”说到这里,史迪威苦笑着摇摇头,“想不到真如宋当年所言,日本胆敢进攻美国,而且还真的能把我们打的那么惨。。。宋,你当年是怎么预料到的?”
我微笑,“这很正常啊?日本习惯于为解决问题而创造新的问题,所谓‘要占领中国必先占领满州,要占领满州必先占领朝鲜。’既然中国无法占领,接下来自然是‘要占领中国必先占领全世界’,哈哈哈哈。”说的中美双方将领一起笑了起来。
我接着说:“而日军有个模仿过去胜利的习惯,比如31年在东北大获成功,37年就想在华北照样再来一次;而05年他们怎么靠袭击俄国太平洋舰队大获全胜的?对日本人而言而,自然可以再以同样的方式战胜美国太平洋舰队。”
“受教了。”史迪威再次苦笑,“宋可以分析一下太平洋局势吗?”
“当然。贵国海军现在已经失去一半主力舰只,新造大舰加上训练估计要到44年初才能补充损失;换句话说在此之前,日军依仗海军优势可以想打哪里就打哪里;贵军只有防御及游击性质的反击可为。”
“不错。”
“俄国虽然保住了莫斯科,但很大程度上是凭借严冬的帮忙;且德国虽有损失但未伤大的元气,反而是俄军损失极为惨重,最大的重兵集团南方方面军已经溃不成军;虽然俄国人力补充还没问题,但合格的军官和军士损失却无法迅速弥补,而且俄国的军工生产即使加上贵国的部分帮忙也难以很快恢复元气。何况北大西洋上还有德国的潜艇,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战术,已经打的你们叫苦不迭了吧?”
“还不是拜你所赐?”史迪威忍不住反击。
“还不是拜你们当年不肯便宜点卖给我们军火所赐?”我也满不在乎的回应。
随即,双方不由得再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