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无敌初阶论-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同志,唐寅当然要与陈东并肩作战,江南学子应唐寅之邀,打破南北士子隔阂,不久将在皇城前合流,毕其功于一役。

    北上的船只总数一日数变,百艘,数千艘,膨胀到万艘时,人们谈论的便不再是陈东,而是唐寅。

    樊楼自动将唐寅的订位升等最高层的包间,清流、大儒们见面便问,有没有收到六如居的礼盒,早已收到礼的人家,暗地抱怨为何不连帖子一块送上,冲着唐寅这份爱国之心,他们愿意给唐寅脸面赴宴。

    李纲连着派了两回人见陈东。

    第一次警告陈东别玩火**,快点结束绝食,否则后果自负。

    第二次却是鼓励。

    「相爷要我告知陈先生,今上在早朝当着大臣们的面,问起唐伯虎这个人,还问朱勔在江南是否真的横征暴敛?」

    陈东惊得肝胆欲裂,怎么今上问得不是他陈东,而是那个半路杀出的狂生。

    他觉得有块石头砸中自己的脚,而那块重达千斤的大石,竟然还是自己亲手搬的。

    「相爷的意思是?」

    陈东有种大势已去的沮丧感。

    「撑下去,等到唐寅和江南士子入汴京城,你们联名再上书一次,朱勔必死无疑。」

    李纲竟要把这千古之功一分为二,送给唐寅这个十七、八岁,不学无术,成天吃喝玩乐的小子?

    陈东不甘心,背后的数万士子是他的陈东追随者,凭什么让唐寅分一杯羹。

    万艘船就是个笑话,江南士子的骨气早被酒色财气掏空了,唐寅哪可能在短短时间内,召集几十万人讨贼,汴京码头也塞不下这么多船只。

    那把陈东架在唐寅头上的剑,在汴京士子预备组成一个队伍迎接唐寅时,忽然变换位置,来到陈东头上,剑尖直指天灵,压得陈东喘不过气。

    又饿又怒,患得患失的心情,令陈东如坐针毡,像是在火中烤。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

    当士子们诵念桃花庵歌的声音,在皇城起此起彼落时,陈东脑中,一条纤细敏感的线随之崩断。

    陈东缓缓地站了起来,看向背后的密密麻麻的人群,声如天雷吼地说道:「奸臣误国,我陈东身为大翎子民,宁死也要除贼护国,皇上,请听学生一言,朱勔不能留。」

    然后转身冲向高耸的皇城,以头触墙,啪地一声,血溅当场。

    以死相谏。
………………………………

第五十七章 推手无形 (求不完的推荐与收藏,也等着支持)

    「胡涂。」

    收到属下禀报,李纲扬起怒眉,一拳重重敲在花梨木桌上

    「他眼里就只有自己的一世英名,没有家国社稷,好一个欺世盗名的太学生,好一个陈东。」

    「陈东死不足惜,最重要的不能再让士子们闹下去,若是禁军扛不住不小心伤了人命,激起民变,得不偿失。」

    幕僚请李纲冷静,处理眼前的危机。

    「卢先生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李纲也是一时气急攻心。

    期许越深,失望越大,原本等清完君侧,朝纲重振后,李纲便要奏请今上起用陈东,先放在监察御史的位置慢慢培养,他日终会成大翎朝的中流砥柱。

    陈东这一撞,撞出涛天的名气,破坏主战派的全盘大计,只顾自己,无视大局的人,李纲用不起。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相爷若是在此时缩手,天下士子必会寒心,不会再矢志跟随,今上一心求和,唯一顾虑仅有民心,民心在握,才能抗衡耿南仲那些小人。」

    陈东的血不能白流。

    「今上对我等已有诸多不满,陈东逼宫的帐也算在我的头上,再和今上唱反调实为不智之举。」

    主战、主和两派在朝中形同水火,李纲的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再等等,唐伯虎一到,或许情况会有所改变,由他上书给今上,效果不会比陈东差。」

    李纲的想法不变,无论陈东或是唐寅,都是扮演冲锋陷阵的角色,他从旁支持,避免给今上太多的反感。

    「时间不够了,万一今上调动禁军缉拿士子们,耿南仲定会趁机兴风作浪,攀咬幕后的主使人,唇亡齿寒,相爷不得不慎。」

    两害相权取其轻,卢先生李纲加快选择。

    陷入两难时,下人来报,宫里传来今上口喻,宣李纲即刻进宫面君。

    李纲换上官服,搭轿往皇城去,行至中途便有殿前军过来接手护卫,李纲觉得奇怪,一问之下,才知愤怒的士子们霸占皇城四周,朝臣要进出得由殿前军保护。

    有几个主和派的大臣遭了殃,被轰出轿子,扯烂官服,落荒而逃。

    李纲心里暗惊,他明明叫了人与士子代表沟通,希望他们能平心静气,显然没有效果。

    认出是李纲的轿子,士子们蜂拥过来,要李纲为陈东发声,殿前军挡开一波,又有一波人挤上,一阵推扯中,轿子彷佛是一艘在惊涛骇浪中,载浮载沉的小舟,晃得李纲七荤八素,顿时知道事情没个结果,恐怕不能善了。

    卢先生说得对,既然要站在今上的对立面,便不能失去民心这块强大的后盾,陈东是蠢,但事已至此,万没有退却的理由,陈东的牺牲得换来实质的利益,朱勔必须死,用他的鲜血来祭旗,以此号召更多血性男儿上战场杀金兵。

    怨陈东沉不住气,怪唐寅为何不早到一天。

    多想无益,李纲入宫来到金銮殿上,两排已站满文武大臣,诸多同僚。

    耿南仲、张邦昌虽是衣冠楚楚,脸上仍难掩狼狈之相。

    兵部侍郎吴敏是朝中坚决的主战派,也是李纲的好友,脸红耳赤地瞪着耿南仲,想必之前有过激烈的争吵,看吴敏昂首得瑟的样子,显然占了上风。

    恕宗一脸忧色,一见到李纲,免了大礼,问他该如何处置皇城外已然失控的士子。

    「朕从来就没想过要陈东的命,他这是要陷朕于不义。」

    陈东这一招给了恕宗极大的压力,逼死了忠良,在史书里留下污名非恕宗所愿。

    「聚众胁上,天理不容,此等刁民就该枭首示众,请皇上下旨缉拿乱宫之人,以正我大翎法纪。」

    耿南仲站了出来,为恕宗出气。

    「皇城外有几万人,闹出了民变,耿左丞你负得起罪责吗?」

    吴敏针对耿南仲说,道出恕宗的焦虑,若不是顾虑这层,恕宗早铲除陈东,驱赶一干士子。

    耿南仲哼的一声,不再看吴敏一眼,万一因为他的建议,导致士子们冲进皇城,恕宗一定会推他出去抵罪。

    「李相你怎么说。」

    两派争执不下,士子们的行动越演越烈,喊着要一个交代,殿前军的都指挥使刚刚回报,听闻陈东的死讯,悲愤的人群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其中有许多是汴京百姓。

    上回陈东要求除六贼,恕宗顺水推舟清掉一帮旧臣,太上皇用保全朱勔一人,换蔡京五人伏诛,当时李纲是第一个点头同意,还不到一年,陈东又旧事重提,恕宗认为李纲难辞其咎,必须给个说法。

    「臣有过。」

    李纲跪下乞罪。

    「陈东不思圣恩,目无朝纲,私心自用,但对我大翎之忠心日月可鉴,纵有万般错,其情可悯,臣盼皇上念其已死,免其罪,以宽天下士子之心。」

    耿南仲暗骂了一声:「老狐狸。」

    能办陈东,陈东哪能活着自尽,李纲以退为进,逼着今上让步。

    「说这些有什么用,朕要的是你拟出个章程,解了眼下皇城之围。」

    恕宗恨陈东,陈东一死恨非但无处发,更发不得,陈东已是士子们眼中,神圣不可侵犯,宛如神祉般地存在,任何降罪、诋毁都会引起反弹,惹来大祸。

    吴敏站到李纲身旁,说道:「臣以为唯有杀朱勔,才能平民愤。」

    「万万不可,万一以后天下臣民都以死要挟朝廷,我大翎岂有宁日。」

    在耿南仲的示意下,张邦昌出言力抗吴敏。

    「朱勔的生死自有圣上与律法裁决,区区数万之众,不足以代表我大翎千千万万的子民。」

    张邦昌的话得到不少人的认同。

    「敢问张太宰,皇城外的数万士子该如何处置?」

    李纲身不动,转头问张邦昌。

    「责令禁军缉拿入狱,为首者一律重惩。」

    张邦昌已有腹案,强行以武力驱散,一劳永逸。

    「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