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无敌初阶论-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是唐寅继单刀赴潇湘院救出袁绒蓉后,再次千里走单骑,独奔汴京除贼护国,士子们敬重唐寅的高风亮节,矢志追随,绝不让义士孤军奋斗。

    说的人言之凿凿,监视六如居的亲兵侍卫,更是在半路拦住小黑子,逼问唐寅是不是真的外出?小黑子挨了一拳,痛哭失声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士子走了后,华掌柜就提前发这个月的月例,给他们几天假。

    亲兵侍卫又到北通船行打听,除了肯定贾子期登船外,并没有唐寅离开江宁的确信。

    收到亲兵侍卫的回报,蒋杰脸一阵白一阵青,哪里还坐得住,领着一队士兵,浩浩荡荡杀到六如居,撕掉告示,破门便进,直捣黄龙来到后院,沿路喊着:「唐伯虎你敢戏耍本总管,本总管要你死无全尸。」

    唐寅只要不在,他便要拘走所有人,让唐寅后悔莫及。

    却见唐寅稳坐在厅上,喝着冰镇的葡萄酿,听袁绒蓉舌绽仙韵地,唱着他从没听过的曲子。

    梦回莺啭。

    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尽沉烟。

    抛残绣线。

    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已吩咐催花莺燕借春看。

    云髻罢梳还对镜。

    罗衣欲换更添香。

    一个壮如牛犊,流着两管鼻涕的孩子,拿着两只化得差不多,黏糊糊的糖葫芦,猛舔猛咬,吊着眼珠看着蒋杰。

    「你哪位?」

    曹牛把冰糖葫芦当锏鞭使,一夫当关,挡在厅门前,大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英雄气概。
………………………………

第五十六章 虎威远播 (每个收藏推荐,任何支持对我都很重要。)

    唐寅人在六如居,待在江宁,那乘船北上的会是谁?

    「唐伯虎你为什么没去汴京?」

    会问出这个问题,蒋杰觉得自己脑子浸了水。

    带着大批人马杀上六如居,正是因为怀疑唐寅弃约背信,如今士子散去,唐寅安分守己在家听曲享乐,他居然上门斥责,好像唐寅应该造反作乱。

    一瞬间,厅里的视线全往蒋杰身上集中,彷佛在看一个神智不清胡言乱语的浑人,秋香同情地抿着嘴露出一丝哀容。

    蒋杰咳了咳,调整思绪说道:「给洒家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用高高在上的态度掩饰自己出糗后的难堪。

    唐寅的解释快又简洁:「天知道。」

    六如居想在汴京开分号,贾子期上京勘查,宴请一些同行,请教在天子脚下经商的门道,传来传去变成他本人出发到汴京,他正发愁士子们霸在街上不肯走,谣言正好替他解决难题,干脆关门歇业几天,断了其他人的心。

    少了唐寅,几百名的江宁士子到了皇城,也玩不出什么花样,风止浪平,江南恢复一片清明,官家便能放开手脚与陈东周旋,蒋杰尽了忠,把事情上报给官家,将来必然有他一笔功劳,这是最好的结果,不由得又怒转笑。

    「天佑吾皇。」

    蒋杰朝汴京方向作了个揖,宽慰地对唐寅说:「是洒家误会你了,做的不错,洒家会在官家面前替你美言几句,赏你个官做。」

    唐寅谢辞了,重申绝无踏进士途的意愿,只盼蒋杰多维护他,别让他再受小人馋言所害。

    读书人以退为进的手法,蒋杰看得太多了,等封赏一到,哪个不是欢天喜地焚香祭祖,也不说破,反正官家自有定夺,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岂容唐寅作主。

    蒋杰也不多留,威风八面地踏出六如居,士兵喝退听到骚动而来的围观百姓,开出一条路让蒋杰上马车,浩浩荡荡地打道回康王府。

    伙计全休假,祥发带着几个内院的奴仆,清理被士兵破坏的门面,唐寅刚到汴京为江南百姓请命,官兵就上门砸店,朝廷安的什么心,百姓们还能不明白吗?纷纷为唐寅叫屈,抱不平。

    祥发遵照唐寅吩咐,只做不说,扛着破裂的门板木料回院子,任由六如居的门户大开,等华掌柜请匠人来重新安上大门。

    蒋杰一定会来追究,唐寅早交代下人好生招待康王府的人,想不到蒋杰会不分青红皂白,不惜落人口实,用最粗暴的方式闯进六如居。

    本来唐寅预计,等朱勔的事一落幕,从汴京回江宁的文人士子,会将失望的情绪转成愤怒,加诸到他头上,毕竟是因为他,江南士子错失了一个除贼头功的机会,减损他一路积累的名声。

    官兵的压迫,受害者的形象足以弥补唐寅损失,操作的好,甚至能更上一层楼。

    唐寅由衷感激蒋杰出了一计昏招,作为反击,除了留下几个人看照六如居,唐寅带上秋香、袁绒蓉、曹牛,在城门关闭前,几辆马车化整为零驶离江宁城,回桃花坞生养休息,静待局势演变。

    马车出城后,一张请帖送进康王府,唐寅邀请吴嬛嬛到添夏村游玩、听曲。

    唐家举家搬逃的数天后,贾子期在汴京最富盛名的樊楼,用东家唐伯虎的名义,订了一个中上价位的包间,几个以书画闻名的大儒,国子监祭酒,翰林、保和殿等等的大学士,全收到六如居馈赠的玉云、玉彩纸。

    拜陈东之赐,玉堂春响誉汴京,桃花庵主的才情、文名不径而走,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唐伯虎要在樊楼宴客,消息一走漏,像是平地一声雷,响彻整座东京。

    在这个紧要关头上,唐寅到汴京,给人的暇想空间太大,经过连日抗争,身心疲乏的太学生和士子们,热烈讨论起唐寅来的用意。

    没有人相信唐寅专程来汴京送礼请客,他北上定然是为了声援此次讨贼的义举。

    有人期待唐寅加入,玉堂春的作者亲自前来,必定能提振低迷的士气,将离开的人重新唤回,一鼓作气敦促今上下旨。

    另一派人马却是不屑至极,认定唐寅是来捡现成的便宜,收割他们努力的成果,飙骂唐寅是个卑劣的伪君子,要陈东警惕防范,千万不要引狼入室。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陈东岂能不知,当初藉玉堂春兴师,以此将自己的名声推到最高峰,还暗笑唐寅有眼不识金镶玉。

    玉堂春在汴京风传,桃花庵主的诗词妇孺皆知,在陈东眼里,不过是他赏给唐寅的一根肉骨头,他心知肚明,唐寅最终会被当成替罪羊清算,死都算轻的,这一点好处便是他送唐寅上黄泉路的赠别礼。

    这个空有文采,不懂得帝心与朝权斗争厉害的愣头青,给他三分颜色竟开起染坊,敢到汴京撒野,谋夺属于自己的荣光,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宰辅李纲前几天才差人传话,上回征讨六贼成功,有极大因素是太上皇弃汴京,连夜南逃镇江,舆论大哗,金兵在前,不能再有民变,今上才会快速处置其中五人。

    现在汴京相对地安稳,太上皇坐镇宫中,今上又至孝,想如法炮制除掉朱勔有难度,朝廷需要安宁,要他见好就收。

    陈东年近四十,不是懵懂无知,仗着血气行事的少年人,明白没有李纲在暗中配合,大事难成,但他不愿功亏一篑,无法容忍想要掠夺他心血的唐寅。

    「大家都是为国为民,不争长短,不问先后,只要能拿下朱勔,成功不必在我。」

    恨在心头,陈东仍表现的大义凛然,却在当晚默默开始不再进食,加强倒朱的力道。

    兵部五百里加急到京,以江宁为主,江南各地陆续有士子搭船北上。

    生力军即将到来,皇城前的士子们颓势尽散,人又再次聚集,其中大多是江南子弟,他们或许对陈东有意见,却坚定拥护唐寅。

    唐寅不但来了,更带来千军万马。

    六月的雪花冤,五月的桃花怒。

    桃花庵主要向天子及朝廷诸公展现百姓的愤怒。

    唐寅之名如繁花怒放,在汴京遍地开花。

    相较于貌不惊人的陈东,俊秀有才华的美少年,更叫人关注。

    有关唐寅的传言在青楼酒肆间四起,每天城里都有最新的话资流出。

    这回并非江宁盛传的风花雪月。

    玉堂春正是冲着朱勔而写,试问,陈东这么一个以经世治国为志向的正直人,怎么会去看玉堂春,这种男欢女爱的话本。

    陈东手上的玉堂春是唐寅所送,被唐寅所感动,陈东才上书讨贼。

    身为同志,唐寅当然要与陈东并肩作战,江南学子应唐寅之邀,打破南北士子隔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