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世流芳-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不其然,此书一出,整个京城再次震动。

    籍籍无名之辈著书立说,或许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但是这著书的是叶宇,那就另当别论了。

    因此在叶宇的暗中传播,以及本身名声的影响下,发书当日,几千部《论语正注》就已经销售一空。

    这可喜坏了一个人,不过不是叶宇,而是掌管三家印刷作坊的徐可。

    徐可乃是杨辉的好友,自从叶宇收购了印刷作坊之后,见徐可颇有经营之才,又是恩师杨辉的好友,于是便将这三家印刷厂交予徐可打理。

    徐可在请示叶宇是否在加工印刷时,却得到了叶宇的回绝。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个时候还不是大量印刷的时候。

    并且严令徐可,将这改进的活字印刷术极度保密!

    一日之内,《论语正注》销售一空;

    一日之内,《论语正注》争论不休;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这部书颇有争议的同时,姜夔与陈亮的名字,成了京城乃至整个杭州热议的话题。

    正如姜夔与陈亮当初想的那样,不论这部书结局如何,他们这一次是真的出了名,因为是与叶宇共同著书立传。

    而对于这部书中的注释解释,更是这些成名已久的大儒争议不断。

    但是也不可否的是,叶宇每一个与当下不同的见解,都会引经据典加以论证。

    如此一来,这帮大儒们虽然嘴上依旧是不服,但心里也依然默默认同。

    尤其是是这部书,叶宇参杂了朱熹以后的学术成果,因此这部书自然得到了以朱熹为首的士林助阵!

    京城既是政治的重心,也是化孕育的中心,而叶宇这部书短短三日的时间里,无论是朝中大儒,还是国子监的书院学子,都是围绕这部书讨论着。

    除了讨论叶宇这部书里的注解对错外,就是叶宇在这部书里采用了标点符号。

    这个标点符号一出,天下震动。

    因为只要是读书人,一见到这标点符号,都知道这种符号的作用。

    可那些老儒则产生了担扰,因为一旦有了这种符号,将所有经义注解,段句区分,那么枯涩的经义就变得通俗易懂。

    如此一来,既失去了看章断句的乐趣,而他们也会失去权威。

    于是站出来对叶宇发动了攻击,甚至有不少人在赵昚面前弹劾叶宇胆大妄为,竟敢窜改前人留下的规矩。

    赵昚也没有想到叶宇在家养病,竟然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而赵昚对于这帮人的心思也是看清楚,但赵昚却似笑非笑的置之不理。

    因为谁捅的马蜂窝,就让谁去收拾残局。

    最后有不少人上门向叶宇质问,结果叶宇当即来了一句:“我自己写书加标点符号,与你们何干?”

    就一句话,将这些气势汹汹、位高权重的大儒们,堵得是哑口无言。

    对啊,人家在自己作上标符号,这是人家自己的权利,他们在这里瞎吵吵啥。

    可想想又不对,叶宇这个标点符号一出,天下人不可能不效仿。到那时他们这些坛大儒,那里还有研究咬嚼字的乐趣?

    十日的《论语正注》风波,终于渐渐的平息了,而最终结果却是让这帮大儒大跌眼镜。

    因为在叶宇这部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注解下,大部分读书人认可了叶宇的观点。

    曾经叶宇有意注解《论语》的消息,早就已经传开,而这帮大儒也是抱着看笑话的姿态。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叶宇的才学的确堪称惊才绝艳冠绝一时,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但是叶宇注解《论语》,他们根本就不看好。因此在这期间,在孔德贤与张棣一帮儒臣的煽风点火之下,很多人都在暗中抨击叶宇。

    但是这个结果让这些人,顿时默然无语。而至始至终,叶宇没有露过面……

    因为这个风波,姜夔与陈亮成了京城名人。不久就被孝宗赵昚召见入宫中,在朝堂上询问了这著书一事。

    看着庭下神色拘谨的姜夔与陈亮二人,赵昚虽然神色平静,但是心中却是微微一叹,思忖这两人与当年叶宇入宫的表现可是相差甚远。

    当初叶宇泰然自若的入宫殿试,这一幕仿佛就在眼前。

    随后询问了二人关于著书的事情,二人都是十分的谦逊,不敢占据这份功劳。将叶宇一人口述,他二人负责为撰写编修的经过详细叙述。

    嘶!

    一个月的时间著成一本,这本就十分的不可思议。如今这著的是《论语正注》,若非大儒呕心沥血几十年,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

    可就是这种不可能的事情,又一次在叶宇的身上发生了。
………………………………

163。第163章 人的本性

    姜夔与陈亮的话,惹来众多大臣的质疑,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众人的认知范围。

    就连赵昚也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虽然他知道叶宇一个多月前,曾大量搬运了馆阁的书籍。

    但这看书与著书,差别又何止千山万水?

    可就在众人对此表示质疑时,姜夔却开口道:“陛下,小民起初也是觉得不可置信,可叶学士就真的做到了,这一个月里废寝忘食,就是证明给当朝大儒一个……”

    姜夔说到此处,发现自己情急失言了,随即闭口不再言语。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话,在这大殿之上说出有失体统,更可能会惹来众怒。

    “但说无妨!”赵昚面带疑惑的问道。

    “证明给当朝大儒们,一个打脸的机会……”

    哗啦!

    这一下可是捅到马蜂窝了,这些儒臣本就对叶宇成见很深,如今这句话让他们的脸往哪放?

    自己打脸,还要别人给机会,这真是岂有此理!

    虽然孔德贤这帮儒臣,听了这句话脸上火辣辣的,但是更多的是愤慨!

    但又能怎样?人家只是说说,又不犯法,也只能干生气!

    “哦?呵呵!倒是有趣……”

    赵昚轻捻胡须,自顾的微微一笑,随即将目光落在了虞允身上:“虞爱卿以为这《论语正注》如何?”

    虞允说起来也是采斐然,丝毫不逊色朝堂上任何一名儒臣,但由于弃从武颇有建树,因此就掩盖了原有的士风姿。

    赵昚对虞允自然是知根知底,所以才有此一问。

    “回禀陛下,叶学士所著《论语正注》,微臣近日也深有研读,对于叶学士的学识,微臣实为叹服不已!”

    虞允整理语言之后,又接着道:“不过微臣有一点不明白,即便如姜夔、陈亮所言,叶学士短时间内著成此书,但算起时日也是有些不符!”

    “哦,何以见得?”

    “陛下,从叶学士称病修养至今,已有四十余日。但是从叶学士著书,到此书成就出版之时,也不过一月有余……”

    “据微臣所知,这印刷两千部二十万言的著作,就是交由国子监,几日的时间昼夜不休,也难以完成这项工程……”

    国子监除了教书育人,还是宋代中央主管印刷的机构。更新最快最稳定其印书的主要种类是经、史、子、集类书籍。

    因此国子监的印刷机构,可以说是大宋最为庞大的印刷作坊。

    除了一些朝廷献需要交由崇院、秘书省、左廊司局等机构外,大部分的书籍都是交由国子监的印刷作坊刊印。

    虞允此言一出,顿时得到国子监祭酒孔德贤的附和,因为他正愁找不到叶宇的把柄,如今这个大好机会他又岂能放过。

    于是移步上前,附和虞允回禀道:“陛下,虞大人所言极是,按照姜夔、陈亮二人所言,著书一个月,那剩下几日留作印刷出版!如此庞大的数量,即便是国子监也得半月之多!”

    “那两位爱卿的意思是,叶学士这部《论语正注》不是一个月所著了?”赵昚自然听出了虞允与孔德贤的话外之音。

    “微臣只是认为这一月著成此书,或有些虚而不实!但叶学士的学识,微臣也是甚为折服!”

    虞允不愧是久经世故的老狐狸,说起话来也是恰到好处,既说出了其中的疑点,抛给孔德贤这帮儒臣。

    同时又极其肯定叶宇的学识,不得罪圣**正隆的叶宇。

    “陛下,这部《论语正义》里,叶学士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可却任由这姜夔、陈亮如此虚夸其谈,岂不是表里不一难以服众!”

    孔德贤这是见缝就钻,铁定要与叶宇死磕上了。

    这可惹恼了一向刚直的陈亮,他虽然只是一个举人,在这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