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布担任使团前往宋国。
【耶律普速完】说的话,让萧朵鲁布微微一叹默然不语。无论是曾经的辽国,还是如今死而复生的西辽,萧家一直是除了皇族之外,国内第一贵族!
而耶律皇族与萧家也是世代联姻,俨然成为了一种规矩。他萧朵鲁布身为萧家嫡长子,南院大王世子,这联姻之事真的由不得他决定。
见萧朵鲁布沉默不语,【耶律普速完】主动搭话道:“此次金国皇帝邀请我们派出使团出使宋国,看来是胸有成足!”
“是啊,若非有备而来,又岂会如此大张旗鼓邀请我们做旁观!”
“这一步棋若是成功了,那宋国的颜面则是荡然无存!一个民族连最为根本,最引以为豪的事物,若是被一个外人当众羞辱!这要比那百万雄兵攻城略地,所造成的伤害何止十倍百倍!”
萧朵鲁布看了眼前女子一眼,随即认同道:“宋国兵事积弱已久,虽说当今宋国皇帝赵昚颇有建树,但也难以以兵事强国!如今若是再在这上面一败涂地,恐怕……”
“本宫觉得这对我大辽实为不利,金国毁了我们家园,如今我们只能偏安西北苦寒之地。若是再让宋国沦陷自破,将来我们大辽恐怕也要步入后尘!”
“哦?你也看到了这一点,看来他说的没错,你的确是个不简单的女子,对时局政事颇有眼光……”
萧朵鲁布笑了笑,随即面露凝重之色道:“如今李仁孝已经是基本归顺了金国,若是连唯一威胁两国的宋国也沦陷,那我们的大辽将会迎来多事之秋!”
“不过,我可不认为金国此次能够得逞!至少有一人,他们是绕不开的!”萧朵鲁布似有深意的自信一笑,眼中流露出久违地期许。
【耶律普速完】微微有些错愕,但随后似乎想起了什么,嫣然笑道:“你说的,莫非就是你在江南遇到了那个人?”
“不错,就是他!”
“他,有你说的那般出众吗?对了,说本宫不简单的那个人,是何人如此大胆?”
“是他!”
“是他?”
“还是他……”
……
乾道八年腊月十五,辽、夏两国的使团队伍悉数的到达了临安,但惟独金国的使团却迟迟未有到达。
不过,就在两国使团,以及南宋朝廷都在寻思缘故之际,金国的使团早已进入了宋地……
白鹿洞书院,讲学堂。
桌椅林立甚是有序,宽阔的学堂里足以容纳五百余人!作为南宋八大书院之一,其规模也是名副其实,一派气势雄伟之资。
一副孔子画像下,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夫子,坐于桌案前手持羽扇,轻轻捋动胡须悠然道:“章乃是心性之表露,而书法则是章之外表!”
“练字等同修身,一旦书法有成,自然就明心见性!到那时,你们就会领悟到孔圣之理!你们明不明白?”
老夫子侃侃而谈,在座的学生也是恭敬非常,齐声道:“多谢先生教诲!”
学生们话应刚落,大门外就传来嘈杂之声,随后便听到一阵肆意的狂笑。众人循声望去,却见一名金人装束的男子闯了进来。
居坐高堂的老夫子意见此人毫无礼数,又瞧此人一身金人服饰,于是怒斥道:“此乃圣贤读书之地,岂容你这蛮夷造次!”
“哈哈哈,教授这些蹩脚的书法,别说什么明心见性,就是在街边替人写信,恐怕都不够资格!”
“哼!你是什么人,竟敢口出狂言,妄自闯入讲学堂!即便你是金国人,难道不懂规矩么?”老夫子气得须发皆张,当即怒目而视质问道。
这名金国人却是爽朗一笑,很是无理道:“家师听说这里有个姓孟的先生,写得一手好字!因此专程而来,瞧瞧这个孟先生是真有本事,还是浪得虚名!”
“你!……”
“徒儿,休得无礼!”
就在二人对峙之际,从门外走进一名紫衣中年儒生!此人虽是一身金人打扮,但气质却十分的儒雅。若非这一身异族服饰,俨然是汉人的国学大儒。
方才还甚是嚣张的男子,恭敬地退到了一旁,紫衣男子先是向孔圣画像拜了三拜,然后再向眼前的老夫子行礼道:“在下听闻孟夫子的书法,在大宋已经是无人能及,今日专程拜访恳请赐教!”
第二更结束,明天更精彩!不一样的比试,不一样的激情……)
………………………………
131。第131章 铁划银钩
老夫子上下打量了这位中年人,见此人温尔雅甚是知礼,心中的愤怒也就稍稍减了几分。
但所谓人相轻,更何况对方是个异族,老夫子轻摇羽扇冷声道:“你也懂书法?”
紫衣男子对于老夫子的傲慢,却也并不恼怒,依旧和颜悦色回应:“呵呵,在下也是略懂皮毛,不过对于各家的碑帖,在下倒是看过不少!”
“哼!你这狂徒,看了几份碑帖就敢在这里大言不惭,你可知我等在此苦练不知多少寒暑,也也不敢向孟老先生讨教!”
“就凭你这金国蛮夷之邦,也妄称讨教书法?”
“……”
在座的众位学生纷纷扰扰,对于这师徒二人贸然闯入讲学堂,表示着极度的抗议,更对这师徒二人的狂妄嗤之以鼻。
孟老夫子一向和善待人,今日却没有去劝阻学生,而是站在一旁看这师徒二人的反应。
紫衣男子冷眼环视众位学子,沉声道:“在下虽见识浅薄,但对于书法的好与坏,还是能分得清楚明白!”
说着一抬头,指着正堂飞檐上悬挂的一块牌匾,郑重道:“就说这一副牌匾……”
“这幅字,乃是老夫生平之杰作!你懂得欣赏,都算你有这份眼光!”
紫衣男子的话还没有说完,孟夫子就一脸笑意的解说起来。看得出,孟夫子对牌匾上的‘庐山国学’四个字,很是自负与满意。
但紫衣男子却是冷冷一笑道:“孟夫子,你误会了!在下是想说这幅牌匾有三大败笔!不知为何将这等挫作悬挂于此……”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一阵哄堂大笑,纷纷指着这位金国男子不懂书法。
孟夫子更是摇了摇头道:“三大败笔?你可知这幅字,有多少人墨客称赞不已,甚至当今的国子祭酒,都称赞此字乃是天下第一,你居然说它有三大败笔,岂不是贻笑大方?”
“呵呵!所谓人云亦云,人人说好的未必真的好!”紫衣男子却摆了摆手,不予认同的反驳道。
“先生,何必与这等不懂书法之人多费唇舌,我们这就将其赶出书院!”
“说得对,不懂书法的蛮夷,却故弄玄虚!我华夏正统精粹之学,又岂是他们能够登堂入室的……”
群情激奋嚷嚷不息,这一次孟夫子却没有缄默,而是挥了挥羽扇,示意众人安静下来。更新最快最稳定此事关系到他的名誉,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听个明白。
于是虚迎以礼,冷言冷语道:“哦?那老夫就洗耳恭听了!”
紫衣男子,一指牌匾上的字,解释道:“这幅字的笔势大起大落,笔法俊俏,自然是取自魏碑的隶书!”
“书法以魏碑为本,又有何不妥?”孟夫子当即就反驳问道。
“取法于魏碑是没有什么不妥,不过白鹿洞书院一向标榜是正统儒学,而儒家兴盛于汉朝,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乃是儒家成为国学之始也!”
紫衣男子谈谈而谈,足以见得学识渊博,随即却话锋一转:“堂堂书院的牌匾,不用汉朝正统的隶书去书写,反而用魏晋小朝廷的字体,弃大而取小,弃正统而取旁道!孟夫子,你说这是不是一大败笔?”
“呃,这……”
“至于这‘庐山国学’的庐字,用这等精瘦笔法,乃是第二大败笔!”
“这……这又是为何?”
“为何?哈哈哈!”
紫衣男子竟不由得笑了出来:“孟夫子,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既然是向阳之处设立书院,自然应该是温暖和熙,而你这个‘庐’字却瘦骨嶙峋,一副寒冬肃杀之气,何来向阳之说?”
“这……这……”
“还有这庐山的‘山’字,用峻峭的笔法书写,更是这幅字败笔中的败笔!”
“你!……”
孟夫子被紫衣男子驳斥的半天没说出话来,冷汗直冒地孟夫子,用颤抖的右手指着牌匾道:“笔法峻峭才能显出庐山的高险!这又有何错之有?”
“高险?庐山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