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换一个角度看,日本的崩溃已经成为定局,未来要保证和扩大在东亚的利益,除了结好中国,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十一月一日,借着中华帝国政府,日本政府,欧美各主要财团,在北京达成“日本国家债务重整案”,由中华帝国发行利息三厘,折合十八亿日元的中国国债于日本国债债权人,而日本政府则对中华帝国承担同样本金额,利率为五厘的国债,同时将抵押物的抵押权移交于中华帝国政府。为了确保中华帝国的债权资产安全,中华帝国将全程参与日本的财政管理。
作为对中国“武力保障债权履约”的答谢,债权人慷慨地同意,中华帝国相关的军使行动,其费用将在这部分债务的利息中扣除。
早在明治天皇与郑宇会面之后,中华帝国已经组建了日本派遣军,包括以海军陆战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为骨干,部分朝鲜人组成第二军,以国防军第一师,第二师,骑兵第十旅为主力的第三军。
在主力启程之前,皇家禁卫军第一师的第二团“白虎团”加强了重炮和辎重部队,会同皇家禁卫军的第七,第八两个师组成的日本派遣军第一军,由海军元帅,日本派遣军司令官许凡亲自统帅,首先抵达东京,保护东京的日本皇太子政府。
为了迎接“上国”王师,日本政府依古礼,行“郊降”大礼。日本政府一众文武臣僚,簇拥着嘉仁皇太子的车架出东京。嘉仁皇太子仿古例,素服,乘白马白车,脖系白绫,手捧请降国书,并日本皇室代代相传的“大和三宝”:八尺镜,草雉剑和八尺勾玉,以示自己罪孽深重,应徇死,并请降。
由中华帝国皇家禁卫军第一师师长吴佩孚亲率的先头部队首先控制了局面,随后许凡亲率大部队抵达。这位术后恢复迅速的海军元帅原本乘车,但中途却改骑一匹神骏的黑色阿拉伯骏马,由卫士引导缓速而行。
元帅来到嘉仁皇太子身前,下马,接过国书,却没有收下日本的皇室三宝,反而拉起嘉仁皇太子温言抚慰,随后请嘉仁皇太子上了素车,由中华帝国禁卫军骑兵护持,许凡自己则带着精悍的骑兵中军,跟随先头部队向东京市内进发,日本文武大员徒步相随。
东京城内礼炮齐鸣,中华帝国龙旗所到之处,战战兢兢的日本军民全部跪迎。
中华帝国禁卫军的军靴一路踏过,整个日本列岛都在这整齐的踏地声中微微颤抖。
中国皇家禁卫军的抵达,让东京方面大大松了一口气。
很快,一些经过甄别的日本近卫军,由华军派出的整训军官统帅,在伏见宫载仁亲王的带领下陆续乘华军商船抵达,还运来了大批轻武器。东京也开始了大扩编,经过皇太子嘉仁的同意,日本近卫师团主力和近卫第二师团的部分部队向西开拔,会合了苦苦抵抗的有栖川宫威仁亲王大将,与叛军进行交战,东京的防卫主要交给了中国的禁卫军。
经过一系列的前卫战,转进战,机动,欺骗,最终的决定性会战爆发在八幡原,西军三十万,东军八万。
双方都以最大的残忍和冷酷投入了这场同室操戈的战斗。
按照被任命为首相的西园寺公望的说法,如果日本政府不能表现出足够的能力,无法控制国内的局势,那中国人很可能会认为没有必要保留这样一个政府,而结果就是日本彻底灭亡与其如此,不如以最为严厉的手段镇压叛乱,并且彻底震慑住这些国贼。
在这个精神指引下,日本近卫军从东京的兵工厂和军火库中拉出了重炮,配足炮弹,再加上中国运来的日本军火,在前线拿出了国战的劲头,向着狂热的“保国军”开战。
“保国军”的冲锋是很有震撼性的。
在日本式声嘶力竭的呐喊声中,挺着竹枪的“挺身队”,在青铜火炮,旧式手摇机关枪和步枪的支援下,排成整齐的队形,念诵着妙法莲花经一队队迎着密集的火力向前开进,又如同割麦子一样被扫倒。
挥舞日本刀的“拔刀队”挑选丛林和山地试图包抄和突袭政府军,却在政府军的照明弹,壕沟,地雷面前碰得粉身碎骨。
被临时征召服役的后备步兵,此刻已经成了“精锐主力”,一直到了前边这些乱七八糟的兵力损失惨重,才投入了战场。
入夜。
叛军又以最为坚韧顽强的武士组成夜袭队,对东军展开突袭。怎奈东军中多有在辽东和朝鲜身经百战的军人,更学习了华军的反夜袭战术,华造照明弹打出来,密集的火力打得夜袭部队人仰马翻。
日本近卫军的火力铺天盖地,无比绵密。在压倒性的火力面前,在这些被严格的军纪,忠君教育彻底洗脑,并且在冷酷的杀戮中失掉了怜悯和慈悲的军人面前,临时组织起来的老百姓,就如同羔羊一般柔弱。
这不是战争,而是屠杀。
残酷的杀戮持续了整整两天。
对这些叛军来说,支撑他们走到现在的,除了洗脑式的爱国教育,就只是“打开东京,抢光国贼们的财产女人”之类心照不宣的贪欲。面对久经训练,忠于皇室,装备精良的职业军人,这些乱七八糟的武装力量刚开始还能保持一定的秩序,拉开架子对攻,到后来干脆就散了营。打到后来,战场上遍地都是残缺不全的尸首,叛军们根本已经没有再战的斗志,本能地开始了逃散,一个两个三个,最后不少部队干脆就是卷堂大散。
第一百四十九章东亚新秩序(一)
第一百四十九章东亚新秩序,到网址
………………………………
第一百五十章 东亚新秩序 二
第一百五十章东亚新秩序(二)
第一个成建制逃散的,却是“大清国皇帝”载沣组织的“清国禁卫军”和“旗民义勇队”。这些流亡日本的满清遗民,恐惧于日本投降后自己遭到清算,踊跃参与了叛乱,可眼看着如此惨烈的屠杀,终于精神崩溃,豕突狼奔,带动了叛乱军的总崩。
日本政府平叛军追亡逐北。
对于这些叛乱者,按照东京的指示,他们给与了最为严酷的惩罚。一切被捕获的俘虏全部处死,人头沿路展示以儆效尤。日本近卫军打着天皇的菊花纹饰,拉着成车的无头尸首,在交通要道垒起京观,竖起牌子,如此“军威”,更震慑得老百姓魂飞魄散。
东京方面的平叛军一路由东而西高歌猛进,所过之处颁布敕令,鼓励国民举报“叛逆”,进行了残酷的清洗,也顺手接收了很多富户的财产以补充国库。在如此“武功”的震慑之下,西国地方的叛乱势力土崩瓦解,纷纷易帜,一场叛乱,冰消雪融的迅速,更不差似兴起之时几分。
载沣为首的满清遗老遗少,这个时候简直成了丧家之犬,四处东躲西藏。最滑头的载振之前一直逗留在大阪“联络外国公使”,听闻战败,死气白咧求爷爷告奶奶要政治避难,怎奈现在实在没哪个国家愿意为了这帮政治破落户招惹来者不善的中华帝国,纷纷以不承认满清政府,而对方缺乏政治避难的合理理由为由,给载振吃了闭门羹。
翁同和虽然七老八十,却一门心思“辅佐圣主”,眼看着已经是最后殊死一搏,跟着载沣就上了前线。看着这修罗沙场,老头子吓得只剩下阿弥陀佛的份,简直眼睛都不想睁开。炸营的那一刻,老翁正愁眉不展,结果一听外面的喧闹打枪,还以为日本政府军打过来了,当场就魔症了。老头子黑灯瞎火也没胆子出去挨枪子,最后一狠心,匆匆写了两句绝命诗,在大梁上系个绳套要“死节”。
结果载沣的小苏拉过来找“太傅”一起跑,眼看老翁要上吊,吓得过去就往下拽,没想到碰翻了桌子,老翁一个没留神真给吊上了,差点一命归西,得亏又来了几个人,七手八脚救了下来,三魂已经去了两个。
活转过来,老翁突然就看破了世情,表示要“出家”,让皇上多多保重,就别管自己这个畸零人。
载沣这时候也来了,一看情形,眼看着外面乱了套,也顾不上太多,掉了几滴眼泪,狠了狠心带着人奔西边。
老翁后来是死在乱军之中,还是真出家做了和尚,这事情一直是个悬案,后来有几位“名导”拍过好几部片子,都涉及到了这个题材,更添了几分神秘。
载沣后来是被小苏拉卖给了日本政府的平叛军。
眼看着抓住了满清“皇帝”,有栖川宫威仁亲王如获至宝,当即派人把载沣和一众满清遗民,带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