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天皇的决绝,很多绝望的军官选择了自杀。
自感罪孽深重的满洲军参谋长,内大臣儿玉源太郎,满洲军第五军参谋长田中义一,满洲军第一军军长野津道贯,第六师团师团长大久保春野,海军陆战第一师团师团长大迫尚道……纷纷自裁,留下遗言,坦承自己罪孽深重辜负国恩,唯有一死以谢罪。
在朝鲜北部苦苦支撑的大山岩集团,更是如同挨了晴空霹雳。再三确认无误之后,军官们抱头痛哭,以头杵地,不少军官们互相串联,在平壤的满洲军司令部门前集体切腹,惨烈之状观者无不动容。
这其中有一个并不起眼的中尉军官,是之前在旅顺殿后作战战死的东条英教中将之子东条英机,死时表情狰狞,血流满地。
朝鲜的日本军队秩序大乱。
面对中国军队的挺进,有投降的,有犹豫不决的,也有坚决抵抗,拒不受命的,大部分都在等待司令部的指示。大山岩眼看局势崩坏,不愿沦为俘虏,留下遗书之后,和寺内正毅一起自尽。
大山岩临死前的命令也很有意思,大意是“天皇陛下的敕令是真的,可作为皇军,必须有为国家七生报国的志气,活着投降,有违皇国军人的骨气”。这命令发下去,很多军官绝望之下,也就选择了自裁。
既然不能违抗天皇的命令,又不能活着投降,那也就只有死了。
不过,东北和朝鲜这一番乱相,和日本本岛的狂暴相比倒是小巫见大巫了。
天皇的通电,在下关大本营没来得及转移的留守人员中引发了惊涛骇浪。第一个拿到电文的陆相桂太郎当时就是眼前一黑
在桂太郎看来,形势还没有那么悲观,只要拿出举国玉碎的志气来,坚持到列强干涉,中国人别看叫嚣得厉害,可对方内里也有很多问题没有理清楚,最终也只能屈服。
但天皇居然降了而且发出了命令
最可怕的是,大本营的部分元老已经回到了东京,掌握在皇太子嘉仁手里,而皇太子,显然不可能违抗明治天皇的命令
这样一来,日本投降,中国人就是长驱直入,日本也就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只能被中国牢牢控制住。
身为日本军人,让帝国的军队在本国领土上驻扎,自由往来,还要享有占领国的权利,想一想,桂太郎简直就想自裁谢罪
更不要说军部在日本根深蒂固,一向被视为国家柱石,现在却要承担败战的责任,任凭中国人处置
桂太郎用屁股也能想明白,中国人会如何抱负这些两次荼毒中国的日本军人。这些为国奋战的大和男儿,不但会被鞭尸,恐怕还要被污蔑成国贼,乱军,挟持天皇的丑类
可不奉诏呢?
诏谕说的明白,不奉诏者即是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一连几天,大本营留守部于东京方面电文往来,各讲一套。桂太郎等人以前方情况不明为借口,建议等待事情查清楚再做决定,而东京方面的语气,从开始的有些暧昧和混乱,逐渐发展到严厉,甚至开始公开发布命令,要求各地必须执行
桂太郎等人,早在此前已经开始发动各个力量扩编部队,甚至鼓动组建各种挺身队,拔刀队,义勇队。而鼓动民众的任务,一向由报国团,兴亚会等右翼社团煽动,现在,这些激进浪人得知天皇的停战命令,顿时如同五雷轰顶。
原本明治安排了人手,一旦得到投降的指令,就地逮捕这些激进分子的头目。可中华帝国总情局却暗中插了一杠子,通知内线去提醒明石和内田等人,结果这些人提前做了准备。
眼见情况不对,以明石元二郎和内田良平为首,日本各路右翼人马紧急串联,在东京和下关方面还在扯皮的当口,已经串联了军队和其他方面的大批人员,干脆地导演了一场逼宫。
桂太郎面对狂暴的“义士”,看着人山人海的“国民代表”,终于也变了颜色。
他虽然对天皇的投降诏书深为不满,可却也知道日本现在如果内乱,就更是亡国无日可面对此情此景,又哪里容他说个不字?
明石元二郎见桂太郎始终不表态,直接拉他到内室密谈。明石元二郎泣血表示,如果按照天皇的诏书,日本就是彻底投降任人宰割。与其如此,尽管成功的希望并不大,但总要搏一下否则,身为皇国武士,五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将来如何见长州的诸先贤?
桂太郎沉思良久,面对着这些狂热的野兽,知道自己即使拒绝,也无法阻止这一场动乱,也只有苦笑着应允。
很快,在日本九州,四国和中国地区(西国),成立了所谓的“保国大联盟”。日本南朝皇室熊泽大然,即所谓尊宪王也被捧了出来,作为“日本关西国务顾问”,隐隐然有东京方面不同意,就要另立天皇的架势。没多久,所谓“西军”已经纠结了二十多万各式各样的部队,以“保国军”的名义,以铁路机车向东进发。
得知关西叛乱的东京方面,也赶紧发布诏谕,撤销了叛乱将领和军职,并宣布桂太郎,内田良平,明石元二郎等人为“国贼”。
另外,东京政府一边清理内部,在东京实行戒严,避免类似的叛乱,一边手忙脚乱地组织平叛部队,可近卫师团不能离开东京,其余的镇台,兵力大部分之前就抽调到了西面,准备增援前线,东部兵力空虚。好容易拼凑了五万多人的部队,以海军近卫兵为骨干,以新任命的海军军令部长有栖川宫威仁亲王大将为统帅,前往平叛。
身为海军将领的有栖川宫威仁亲王大将,被授命统帅陆军部队,也堪称日本奇闻了。
两军在关原发生了激战,东军本来就是仓促乌合,又是寡不敌众,更有大批部队在对面西军“乱党挟持天皇陛下和皇太子殿下,乱命误国”的宣传之下临阵动摇,干脆一败涂地。
这一下,西军士气大振,高歌猛进,更连连接洽英法美等国,对着俄国驻大阪领事更是拍着胸脯保证“日本必定与支那人血战到底”。
当然,下一句就是要援助,要军火,要物资,要钱财。可惜俄国已经自顾不暇,海权又丧,也只有爱莫能助。英法美等国倒是态度暧昧,甚至已经有人在串联承认叛军为“对等的交战团体”。
眼看着局势急转直下,有栖川宫威仁亲王大将收拾余烬,节节败退,又连发急电求援。
这个时候,东京方面也一筹莫展,伊藤博文早在收到投降电文的时候急病发作,吐血不止,已经形同废人;其他元老都是文人,对眼前的乱局一筹莫展,最后还是西园寺公望提出,这个时候,只有请求中国方面加速派出部队援助。否则,一旦破坏了和议大局,日本不但是万国笑柄,更有陆沉之忧
这个时候,日本政府的主要债权人,尤其是手中依然拥有大笔日本国债的英美法金融家,还有一些贷款给某些金融机构,现在愕然发现自己的贷款可能变成了“高息”日元债券的银行,都已经一片哗然。一旦日本政府被颠覆,或者日本陷入旷日持久的混乱,这些债权就根本无法履约一旦债权违约,已经遭受经济危机重创的欧美经济就会雪上加霜,很多连环债务会如同多米诺骨牌,导致一串又一串的企业和银行破产。那将是伦敦和巴黎上流社会的末日,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末日
就在这个时候,中华帝国抛出了“债务重整”的提议,得到了犹太财团的率先响应。大家都不是傻子,很清楚这个时候拿着中国国债,即使是利息低一些,也比拿着随时变成废纸的日本国债好得多。一时之间,在欧美金融街眼里,中国人简直成了上帝派来拯救世界的救世主,更是好感大增,纷纷和中国方面打得火热。
趁热打铁,中国又提出了一连串的金融扩张提案,主要针对战后重建,占领区开发,朝鲜开发,日本开发等等,矿业,钢铁,水电站,林业,城市建设,铁路,公路,五光十色的商业计划让人目不暇接,在欧美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旋风。
到了这一步,英法方面某些政治力量暗自串联的“新十字军”,首先在国内就面临巨大的压力:中国本来就是英法美主要的债务国之一,现在又承接了日本国债,一旦这些国家和中国翻脸,首先崩溃的就是本国金融系统。
而换一个角度看,日本的崩溃已经成为定局,未来要保证和扩大在东亚的利益,除了结好中国,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十一月一日,借着中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