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帝国-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包亚林?马克西莫夫看来,这个人对于布尔什维克的作用,无论如何高估都不为过。甚至他认为,即使某一天列宁不在了,只要有这位托洛茨基在,这个党就依然可以承担领导俄国的重任。

    这是一个天生的领袖,也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不但有头脑,而且有手段,还有决心和意志。和列宁一样,这个人几乎是“不可腐蚀”,“不可动摇”的者。他坚信自己的理想,也对自己的能力抱有同样的自信。

    布隆施泰因似乎察觉到马克西莫夫正在看着自己,目光向着这里一转,两人四目相对,各自微微点了点头。

    布隆施泰因对这位包亚林?马克西莫夫抱有极大的好感。他原本是列宁的信徒,被称为“列宁的棍子”,但是在1903年的党代表大会上,由于列宁和马尔托夫在党的组织理念问题上爆发了空前的争论,布隆施泰因倾向马尔托夫,指责列宁为“雅各宾分子”,与列宁派产生了极大的分歧,甚至宣布。

    后的布隆施泰因迷茫而不知所措,是包亚林?马克西莫夫居中斡旋,甚至用雄辩的例子,包括中国民族的例子说服了他,使他和列宁重新回到了一起,回归了布尔什维克的怀抱,并且越发坚信列宁的理论才是俄国乃至欧洲无产阶级的未来。

    而这一个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自主地领导俄国的全新理念,也正是包亚林?马克西莫夫的倡议之下,由列宁和他会同马克西莫夫一起讨论而成。布隆施泰因深信,马克西莫夫是一位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进步知识分子,布隆施泰因和列宁都已经把他看成了最坚定的布尔什维克。

    布隆施泰因当然也知道,这个犹太富商手中拥有的财力,以及在俄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深厚人脉,实在是布尔什维克党最有价值的财富之一。

    马克西莫夫静静地观察着场内的局势。

    在他身旁的手提包中放着十万卢布的现钞。他将利用这些经费,帮助乌里扬诺夫和他的布尔什维克控制住俄国民主工党的财政,进而掌握住这个党的主导权,把其他派别挟持上的战车。

    而同样的其他几笔资金,已经被他交给了其他的俄国派。所有这些资金,都只是承诺的资金支持的一小部分。通过分期支付的方式,中华帝国将牢牢把握着这些党的走向。未来那一场席卷俄国的风暴,无论如何,必须由中华帝国来掌控。布尔什维克也好,列宁也好,托洛茨基也好,都只能是其中的一股力量。这些人不可能,也没有那个实力去掌控全局。

    他并不知道北风计划的全貌,但他清楚,在同一时刻,从北冰洋的摩尔曼斯克,到波罗的海沿岸的赫尔辛基和塔林,再到华沙,顿河河畔的基辅,高加索山脉南面的第比利斯,然后到莫斯科和伏尔加河,总情局庞大而精密的网络中,那一个个潜伏已久的特工,都在井井有条地联络着每一分反沙皇的力量,把俄国各阶层的不满和愤怒挑动起来,放大,把他们组织起来,供给武器和各种物资,把这些暗流和涓涓细流组合成足以毁天灭地的滔天巨。

    “……包亚林同志提出,他准备联络俄国所有的派,彼此呼应,组织一场真正的全俄大”场内,乌里扬诺夫的有力地挥舞着手臂,脸上写满了必胜的信念,“同志们,在这一场斗争中,我呼吁你们,抛弃民族主义的成见无国界,无产阶级没有祖国我们肩负着一个更加神圣的使命:拯救全人类在推翻沙皇统治的伟大中,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浅薄的大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

    “我甚至可以这样说:在这一场斗争中,中国人民不是我们的敌人”乌里扬诺夫激情四溢地说道,“沙皇体制这样一个基于阶级压迫之上的军事封建帝国,他所追求的就是不断扩张版图,以压榨和剥削更多的各族人民在这个问题上,俄国民众和中国人民都是受害者各族人民,在对抗沙皇体制的问题上,都是最亲密的战友”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乌里扬诺夫的右手按在心脏的位置,左手在空中握紧拳头,表情神圣而虔诚,“在这一场沙皇政府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我支持中国人民保卫国家的权利我们一定要教育俄国人民,让他们认清自己真正的敌人”

    “当我们取得政权,我可以承诺:给与一切少数民族民族自决的权力各民族一切平等新的无产阶级国家,将成为各民族平等友好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在他的版图上,将不会再有任何的剥削,压迫,不会再有任何基于出身或财富的不平等所有的人民,无论出身,民族,学识,他们都是平等的”乌里扬诺夫的声音如同滚滚春雷,“同志们,这将是划时代的一次伟大变革,无产阶级大潮的先声我们这个党,将当之无愧地承担起领导责任来,带领无产阶级,乃至全世界一切劳动人民走向的新时代”

    场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一刻,无论是布尔什维克,还是孟什维克,都不自禁地向这位激情四溢的领袖致以敬意。未来领导整个俄国事业的光辉前景,无疑令这些俄国流亡者和政治异见者心潮澎湃,也看到了自己理想中的未来。

    那将是俄罗斯民族之光,也将是世界无产阶级之光。它必将驱散欧洲乃至世界上空几千年的阴霾,让马克思主义的至高理想降临在这个俗世。

    这是俄罗斯给与世人的弥赛亚,是最终的救赎。。。。

    世纪帝国第六十四章俄罗斯之光(下)(正文)

    。。。
………………………………

第六十五章 太平洋上的狼影

    太平洋,智利安托法加斯塔港西北二百海里。

    俄国商船亚罗夫尔斯基号。

    船长尼古拉?亚罗夫尔斯基叼着烟斗,看着水手们在甲板上忙碌,很是悠闲。

    看着张满帆的三座巨桅,亚罗夫尔斯基不禁洋洋自得。

    这是一艘钢制龙骨的蒸汽帆船,排水量高达三千五百吨。亚罗夫尔斯基对自己的创意满意极了。太平洋上,虽然有些岛屿,但基本上都缺乏加美站,而夏季强劲的东南季风却是一个强有力的帮手,可以推动着有些古老色彩的帆船如同离弦之箭一般飞驰。

    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尽管煤炭价格有所下跌,但低迷的国际贸易终于导致了运力过剩,运费大跌。虽然俄国扩军备战的努力导致对智利硝石矿的需求暴增,但跑这条路线的汽船船主依然悲哀地发现,低迷的运费导致他们一年到头也难以获利。反倒是风帆动力的机帆船依靠着季风的推动,可以极大地节约煤炭,几年的运输跑下来,亚罗夫尔斯基已经成了太平洋上众多同行羡慕的对象,很多人也纷纷购买类似的机帆船,为沙皇陛下的军队运输宝贵的南美硝石。

    这一次,他把几年来航运赚的钱都投了下来,自己购买了玉米,伏特加,俄罗斯鱼子酱和西伯利亚的上好木材运到南美,卖出了好价钱,并且换来了二千吨智利硝石,其中有四百吨是他个人自掏腰包,而非客户的订单。此外,他还载运了足够海上三个多月消耗的食水,上好的南美雪茄,烟草,葡萄酒,南美蔗糖,这些除了船员自己的消耗外,还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需官通过商行的订货。蔗糖是重要的军需物资,而上好的南美雪茄和烟草,则是军官们的最爱。

    亚罗夫尔斯基看着天边的海鸥,不自禁地回忆起安托法加斯塔港那两个日本ji女在床上的媚态,心头更是火热。

    最多三个月,他们就可以抵达日本的函馆,随后就可以直奔符拉迪沃斯托克。现在西伯利亚战事据说非常紧张,这些硝石矿肯定可以卖个好价钱,这一趟走下来,恐怕要超过往年一年的获利。冬天太平洋上又是东北季风,正好顺风到南美,再跑一趟,顺便越东,然后再乘着季风回到俄国,再跑几趟,应该就可以在伏尔加河畔买一座大大的农场和牧场,再捐个贵族的爵位,亚罗夫尔斯基的家号就可以流传下去了。

    真希望战争可以一直打下去,这样的好日子如果能一直持续下去……

    亚罗夫尔斯基船长按了按头上的船长帽,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斗,缓缓吐出,心头畅快极了。

    头上传来瞭望员的喊叫。

    亚罗夫尔斯基船长有些纳闷地抬起头,只见瞭望员双脚紧紧地套在索具里,从桅杆顶上的瞭望台探出身子,手里端着铁皮喇叭,大声吼着:“方位九十,英国帆船”

    亚罗夫尔斯基接过大副手中的望远镜,向着正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