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⒆恿郊沼行┓⑸眨壑猩了缸拍持忠煅墓獠省
一个相貌俊美的青年正在激情澎湃地发表演讲:“……同学们,姐妹们,这是民族复兴的曙光,是公理和正义的胜利俄国地跨欧亚两洲,东西两万余里,称霸欧亚垂数百载,无战不胜。然我帝国健儿兵锋所向,俄人非一合之敌,可见我中华国运勃兴,正是天命所归”
“正如陛下和先帝所说,你们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原名汪兆铭,已经按照皇帝的口谕把名字改为汪铭汉的俊美青年环视台下,表情诚恳,“什么是国战?国战就是国民全体之战,一切国民,均有为国战出力的义务。各位同学都是少年团和青年团的优秀代表,在这个时刻,应该走在国民的前列。”
台下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汪先生,我们也想多为国战出力,可您看我们这些女孩子,除了摇旗呐喊,在后方做做宣传,还能做什么事情呢?”
汪铭汉对着这个女孩子礼貌地点点头,微微一笑,那女孩子顿时就是两颊绯红,旁边的女孩子看过来的眼神都有些异样。
“少年团的女同学们,我建议你们要坚持好好学习,锻炼体魄,也要积极响应团组织的号召,参加社会劳动。青年团的女同学,你们除了要广泛参加宣传活动,组织募捐,积极排演剧目,鼓舞国民士气,还要努力学习救护技术,当国家和民族需要你们的时候,可以响应号召。”汪铭汉的表情恢复了严肃,“同学们,你们多一些救护知识和经验,也许就可以挽救一名战士的生命。所以你们一定要认真努力,绝不能敷衍了事。另外,我还建议你们多多阅读书籍,深入讨论中枢的治国政策,各项法令,只有你们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了这一切,才能更好地启蒙国民,做好宣传。”
这个时候,一个瘦弱的女孩子举起手,大声问道:“汪先生,我出生在马来西亚,那里还有很多华人,而且都有英国国籍,但在英国人眼里我们还是二等公民,请问帝国政府什么时候可以出兵南洋?”
汪铭汉一愣,转头看着这个只有十四五岁的小女孩,看着对方异常认真的表情,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只好略微敷衍道:“帝国中枢一向关心海外同胞,自有安排,我不是官员,自然也不了解。这个问题事关中英关系,我们在这里就不好讨论了。”
这个小女孩听完了,却挥舞着小拳头,用力喊道:“我叫陈璧君你记住我,我还会找你问这个问题的”
汪铭汉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这个胆大妄为的小丫头,点了点头。
“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嫁给你做老婆。”台下,陈璧君看着那位丰神如玉的青年,低声给自己打着气。
旁边一个美貌少女斜睨了她一眼,有些阴阳怪气地说道:“陈璧君,就你这个丑小鸭,省省。(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
说完挑衅式地哼了一声,转过头死死盯着汪铭汉,脸颊绯红。陈璧君瞪了她一眼,低声骂了一句:“花痴”说罢,也目不转睛地看着汪铭汉,两只眼睛渐渐弯了起来,嘴角微翘。
………………………………
同一时刻,西山大本营,阅兵场。
郑宇站在高台之上,背着手,军姿笔挺,表情严肃,沉默不语。
一个蓝色的方阵中,已经有人开始躁动地扭着脖子,活动脚腕。
郑宇冷冷地说道:“不过两个小时,你们就已经扛不住了。现在知道自己的差距有多大没有?”
身穿蓝色制服的青年偷眼看看旁边肃立如林的黑色方阵,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这是国家生死之战,帝国养兵多年,为的就是挽此天倾你们以为战争是什么?就你们这样的,想上阵,我还怕你当逃兵”郑宇的话让台下这些青年忍不住脸红脖子粗了起来,想说什么,却终于还是咽了回去,“你们有热情,想报国,这不是坏事。能集合在一起,走到西山来请愿,我也觉得你们有些志气。不过,你们也要想一想,大部分青年团员都是高中在校生。帝国培养你们花费了多少心血?为的仅仅是让你们把一腔热血洒在战场上?”
郑宇看着这些人,心里有隐隐的自豪,也有着无奈。
“青年人,要保有理想和信仰,要对国家,对民族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才是最重要的。”郑宇继续说道,“至于其他的事情,自有法律,有政府,有国会,有军队来料理。你们只要恪尽职守,尽到自己的职责就足够了。”
“这次活动,你们的组织者,朕也要惩戒。”郑宇平静地说道,“擅自行动,无组织无纪律,这是在做什么?是要向朕示威,还是要向国民显示你们的鲁莽?每个人都要好好反省,弄清楚自己的责任,弄清楚自己该怎么为国家,为社会,为国民做出贡献。回去每人写一份反省材料,交给团部。”
下面的青年原本怀着一腔激情而来,却被晾了两个小时,又挨了一顿数落,虽然个个依然站得笔直,表情严肃,心里实在是沮丧若死。
“下面我命令,全体都有,齐步走,目标……食堂看你们饿得前心贴后心,我这里管饭,吃完饭都给我回城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下不为例”
郑宇说完话,自己也笑了起来。
这番话一出,台下的青年们都忍不住抬起头,惊愕地看向了这位皇帝,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气氛也活跃了起来。青年看着这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皇帝,看着对方微笑着摇着头,转身下了台子,终于忍不住交头接耳:
“看来陛下对我们不像太生气的样子……”
“其实换了谁,也不会生气?”
“话说这算不算享用御膳?”
……
郑宇回到室内,看着一位灰头土脸默然无语的青年,语气平淡:“谢团长,我看最近你事情似乎有些忙不过来,青年团的事情你交接一下,回家多读读书。(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
中华青年团第一团(北京团)团长谢持脸色惨白,咬着牙说了一声:“是。”
郑宇盯着他,心中不喜。
这个谢持,擅自发动一些青年团员演这么一出西山请愿的戏码,无非是想抓住机会出头露脸,迎合自己,求个幸进。这股风潮要是不压下去,后边群起效尤,国家就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子。这些青年人的热血来得快去得也快,到时候一旦出了问题就不好收拾。
郑宇回头对一个表情平静的青年笑了笑:“仲甫,倒是让你一来就看了笑话……”
《沪上早报》的著名笔杆,帝国舆论界后起之秀陈庆同也是一笑:“陛下,青年同志有志救国,不惜投笔从戎,可见我国民之觉醒,于国家之认同。在下浅见,倒是好事多于坏事。”
郑宇盯着他看了一会,不置可否地笑笑,转过头对着另一个一直肃立的青年说道:“仲恺,你看第一团的工作,谁接手比较合适?”
由于皇帝一直兼任青年团团长一职,主持青年团工作的都是常务副团长。此时,中华青年团常务副团长廖恩煦想了想说道:“其实新来的邹容倒是不错,可惜没毕业,太年轻了些。”
郑宇点了点头:“他还短练,不过倒是个苗子……对了,仲恺,第一团的团务你先兼一下,由总团好好整顿整顿,邹容嘛……先做个助理,再磨练磨练。”
廖恩煦最近忙得昏天黑地,原本也实在不想再揽权,可看着这位信任的目光,也容不得说个不字,飞快地答应了。
……………………………………
半个钟头后。
办公室内。
郑宇看着对面这位另一时空大名鼎鼎的人物,也不由得暗自赞了一声“好风度”。
喝了口茶,郑宇开口说道:“仲甫,我的意思,北竹先生应该也给你转述过。我请你来,是想当面听听你的看法。”
他顿了顿:“实不相瞒,帝国青年团设立已久,虽有官定刊物,但官方色彩过浓,时间长了,官气也越来越重。北竹先生提出,要更好达成对青年的教育,还要动员民间力量,故而要发起青年刊物。北竹先生一直力荐阁下,故而邀请仲甫你北上一晤。”
陈庆同也没想到这位皇帝如此直言不讳,稍稍一愣神,但马上就笑了起来:“陛下既然开门见山,那我也没什么可藏拙的。子文兄与我通过电话,我已有考虑,还请陛下斧正。”
“以在下观之,帝国之未来,实系于青年之身。青年强,则帝国强;青年进取则帝国进取;青年急公好义,则帝国国势必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