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忠笑容一敛,肃声说道:“陛下圣谕,今复兴大业,已届三十载,帝国如日初升,强盛指日可待。惟今外有强敌,内有不逞之徒,相携为恶,朕心实不安。今特自内库拨款三千万英镑,纳于央行以充本金,特此。”
众人闻言,如同木雕泥塑一般,浑然不知身在何处。
三千万英镑
按照华元兑英镑的汇率,约略相当于两亿多的华元饶是众人深知皇室产业庞大,生息极高,尤其是钢铁,汽车,煤炭,化工,光学,金融,地产,造船,机械等行业无一不是下蛋的金鸡,但这个数字说出来,还是让众人魂飞魄散。即使是也多有与皇室产业合作,对其盈利能力有所了解的李经方,宋端和张謇,也是感到一阵的头晕目眩。
之前,皇帝已经拿出一千万英镑认购了中国国债,并以此撬动了欧美资金,在美国,英国和法国顺利发行了总计一亿英镑的国债,而利息不过是区区的五厘二
这样规模的国债发行,在整个欧美金融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本来欧美各财团,企业和富豪们很有些疑虑,但看到皇帝从苏格兰皇家银行转账过来的一千万英镑真金白银,没有人再怀疑中华帝国或者说皇帝本人的支付能力。再加上英国爱德华七世国王本人,尤其是他的小儿子亚历山大王子,本身也是中国国债的主要持有人之一,以及罗斯柴尔德等英国显贵家族,各犹太财团与帝国皇室的密切关系,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债券计划居然就在郑宇挥一挥衣袖,一走一过之间顺畅无比地完成了。
这一算下来,皇帝已经拿出了四千万英镑,折合近三亿华元的资金交给了国库,用来打这一仗什么叫富可敌国什么叫豪气干云
众人不怀疑皇帝的决心,说白了这国家是皇帝的根本。众人只是心热,眼红,也带着恐惧。这皇室到底有多少钱
郑宇心里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老爷子看来真是豁出去了。这是钱,是真金白银这个年代的四千万英镑,那就是十几艘无畏舰,接近了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中国对日支付的全部赔款在这一刻,郑宇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相当超现实主义的画面:一个身穿大元帅礼服的老头子,坐在飞艇上面,一箩筐一箩筐地往地上扔钞票,意气风发地叫嚣着:“你们谁比我有钱?哪个不服?老子用钞票砸死你”
三千万英镑补充央行资本金,显然是用来稳定币值的。郑宇知道,这个时代的金融体系,仍然是建立在贵金属本位制的基础上,各国对纸币发行都有严格的限制,而且纸币是可以自由兑换本位金属的,比如金本位制货币兑换黄金,银本位制货币兑换白银。在之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曾经暂停了华元纸币和贵金属的兑换,大印钞票,靠政府订单和宽松信贷帮助中国熬过了经济危机,经济生产力反而获得飞速发展。但这也自然留下了隐患,那就是通货膨胀。取消了与贵金属的兑换,华元的价值自然而然地遭到质疑。虽然随后中国开始收紧信贷,但大战在即,该花的钱是必须花的,所以货币的贬值也就不可避免。
海外债券发行也好,皇帝捐纳也好,其实都是用来补充发钞准备金的。毕竟如果放任物价飞涨,帝国不用打仗就要陷入混乱了。
郑宇开始理解了皇帝的苦心。
在这个场合,帝国政经两界大佬云集,如此高调地抛出这个补充准备金的计划,自然可以迅速稳定币值平抑物价。另外,连皇帝都砸了这么大的手笔出来,这些人再不好好表示一下,那可就是叔叔可以忍婶婶不可以忍了。
在帝国,你要想发达,其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紧跟皇帝。
。。。
………………………………
第十二章 这个募捐很精彩
祝大椿马上就看清楚了局势,干脆利落地说道:“我祝家受皇恩深重,让陛下心忧国事,这是在下之过这次祝家破家为国,李兄认了一千万,我祝家虽然是小门小户,也要认购六百万三百万国债,三百万捐募,全部现金回头我回去卖祖宅,卖古董,卖庄子,把仆役下人散了,从今儿开始,粗茶淡饭,一心国战”
这一下,郑宇对这人也不有些刮目相看。祝家的底气其实是比不得李家的。毕竟李家靠的是当年李鸿章遗留下来的三千万家产,还有遍布北中国的遗泽,这些年生意做的顺风顺水,拿出一千万来也不会伤筋动骨。可这祝大椿底子太薄,这些年无非是上了皇帝的船,运气也是好得出奇才攒下了偌大家业,但和合肥李家比起来,恐怕是大大不及。可这人偏偏就下了狠手
看来,这些财阀大佬,靠着皇帝生发,也就认准了皇帝这艘船,知道自己只有跟皇帝绑得越紧才越安全越发达。当然,这也从侧面说明,皇帝守信用,信得过。
“我林家在台湾的基业,是陛下和海军保下来的,要不然甲午年怕不送了倭寇”帝国造船业巨头,台湾百年世家板桥林家的新任家主,刚刚服丧完毕的林尔嘉一口喝干了杯中酒,“我林家最近造船投入太大,流水不多,银行那里还欠着大笔款子,国债先认购四百万,捐助四百万,但有一条,从今天开始,到战争打完,海军订单我一律平价做不赚钱只要够我这人吃马喂就行”
郑宇玩味地看着这人,心说这还真是遗传,这位兄弟原本是厦门抗英的名将陈胜元的孙子,六岁上头过继给了板桥林家,年初林家家主林维源去世,刚接了家主的位置,恐怕林家本根尤其是的一些旁枝还有些不服,今天表这个态,怕也是想紧靠皇帝稳固家主位置吧?
日化大王乔江眼看这些人抢了彩头,一咬牙也喊了出来:“四百万山西乔家当年跟着满清混皇商昧良心,我四川乔家替他赎罪二百万国债,两百万捐助军队订单,我也是平价做,赚政府一分钱我乔江是小娘养的”
山西乔家,郑宇是清楚的。起点的明末穿文大都描写了明末时候山西商人帮助满清夺得汉人天下,并成为满清皇商的情况。在郑宇看来,商人逐利,这原本没什么错处。但经商也是做人,终归要有些道德底线,有些是非观念。显然这八大皇商当年在这上头是欠缺了不少。二十五年前镇**北上占领江南,满清为了筹集军费保住北方,大肆提高这些山西皇商的政治地位以筹款练兵,山西乔家也登堂入室成了山西一霸。到了甲午年满清倒台,继而清朝和日本联合进关,镇**后方纷纷有人“勤王”或“**”,这乔家也是不甘寂寞,结果落得个身死家灭,多年积攒的家财都充实了国库。
这四川乔家是百多年前湖广填四川时候分出去的山西乔家支脉,不过头脑要更加灵活开明些,与满清的关系也没那么尾大不掉,早早投了镇**专心做日化用品,什么肥皂火柴新派化妆品之类的小玩意,倒是做的细致,不过终究挨了山西乔家的累,这些年在帝国财界总有点如履薄冰的意味。这一次吐血报国,想来也是自存的手段。
“在下黄博,正华报业集团董事长,”帝国报业巨头黄胜的长子黄博摘下礼帽,鞠了一躬,“在下认购两百万国债,认捐两百万小本经营,还请见谅”
大名鼎鼎的黄胜,郑宇是知晓的。前世他的一个搞传媒的兄弟没事就嚷嚷自己要做“当代黄胜”,郑宇灌了一耳朵,自然知道这人是中国新闻业鼻祖,也是容闳的同学。用郑宇前世的名词来说,这人当得起“中国默多克”的称号。黄胜在甲午前五年就去世了,长子黄博继承家业,更是不遗余力地配合政府,与皇室的关系也极是密切。不过这引入文化开启民智是政治任务,黄家一向对精神领会的极好,在这些上头利润很薄,郑宇也知道黄家是尽了力,自然是满面笑意亲切握手。
“在下马宁,马氏商行东家,国债我老马买下一百万认捐一百万这钱是老马从口外贩牲口赚的辛苦钱,来路清白外加一条,行伍上需要的牛马驴骡大牲口,我老马不赚钱供着,管够儿”
“在下长沙赵勇,国债认下两百万,认捐两百万在下是矿黑子起家,做点玻璃水泥之类的玩意,本小利薄,却也有报国之志”
“在下源通企业严子均没有国,哪有家,严家今天破家为国……我认购二百万国债,捐助二百万”
“鄙人是吉庆银行的阎书堂,小本生意,不过今天鄙人豁出去了国债一百五十万,认捐一百万,统共……二百五十万”
“在下是白氏集团的白彩,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国家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