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理解这句经文,那就是:以色列的子孙已经没有资格让耶和华继续对他们特殊看待了。我认为,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句经文,其含义便显豁得多,但仍然需要仔细斟酌。
在公元前8世纪阿摩司宣讲预言的时期,是否可能已经有一批希伯来移民向南穿过埃及,进入了阿比西尼亚高原呢我承认:这个推测极为大胆,而且没有证据。但是,阿摩司说到”埃塞俄比亚古实”的时候,在它可能所指的那一大片版图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地区曾在古代接受了犹太教信仰,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仅如此,那个地区直到20世纪还坚持着那种信仰。那个地区当然就在塔纳湖区之内,自非常遥远的古代以来,它一直就是法拉沙人的家园。
圣经里下一段引起我注意的经文在旧约西番亚书bookofzephaniah里,其写作时间是公元前640到公元前622年之间,即约西亚国王在位期间。我发现,把同一段经文的三种英译文放在一起很有助于说明问题。这句话第3章第10节在引用上帝说的话:
祈祷我的,就是我所分散的民原文作”女子”,必从
古实河外来,给我献供物。中文神版圣经译文,以下
第一、二种译文中”古实”均译作”埃塞俄比亚”译者注
froeyondtheriverofethiopiasuppliants,eventhedaughterofdispersed,shallbringneoffering英王詹姆斯钦定本圣经译文
froeyondthebanksoftheriversofethiopiasuppliantseofferings耶路撒冷圣经译文
froeyondtheriversofetribute新英语圣经译文
这段话写于公元前622年以前,也就是在以色列人被放逐巴比伦和他们出埃及以前很久,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我们有理由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西番亚提到的”分散”dispersion究竟指的是什么事件
2他头脑中想到那些求告上帝的人”从埃塞俄比亚河外”向上帝献贡物时,写进圣经的”古实”cush这个地名究竟指它的哪部分地区呢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我就必须做出一个结论:先知西番亚所说的”分散”是某种自愿的移民,因为西番亚生活的时代之前,并没有出现过强制希伯来从耶路撒冷”分散”的情况。
至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读者大概还记得:圣经使用的”古实”这个地名,指的是”埃及以南的整个尼罗河谷地区,包括努比亚和阿比西尼亚”。然而,上面引用的那段经文却包含着一个内在的证据,它可以帮助我们缩小西番亚提到的那片地区的范围。这个证据就在被翻译成”从埃塞俄比亚河外”的这句话里这里的”河”在原文中为复数译者注。
由于这里提到的是不止一条河,因此位于莫罗城以南很远的尼罗河谷就可以被排除。但是,莫罗城以东却有阿特巴拉河,再向东就是特克泽河;该城以南大致与阿特巴拉河平行就是从阿比西尼亚高原奔流而下的青尼罗河。这些肯定都是”埃塞俄比亚的河”,而塔纳湖则又在它们以南。由此可见,西番亚写下这段扑朔迷离的经文时,这位先知想到的可能就是法拉沙人的传统定居地区。不能彻底排除这个可能。
我用电脑查找英王詹姆斯钦定本圣经电子版,发现除了以上这两处,”埃塞俄比亚古实河外”这个短语在全部圣经里仅仅在另外一处出现过。因此,我更加感到我这个推断可能是正确的了。这一处在旧约以赛亚书第18章第l2节,英王詹姆斯钦定本圣经对它做了如下翻译:
theirbeginninghitherto;anationtedoutandtroddendoherivershavespoiled
悲哉,那翅膀阴影下的土地,它在埃塞俄比亚诸河外:它差遣使者在水面上,坐蒲草船过海;言道:”去吧,快行的使者们,到那高大光滑的民那里去,到那自开始迄今始终令人惧怕的民那里去;那国受到惩罚,遭到践踏,其地上有诸河肆虐”
这段经文含义丰富,令人难忘,而它的另外两种译文更为它增添了更深的意义:
untryofbassadorsbysea,inpapyrusskiffsovertheessengerstoapeopletallandbronzed,toanationalightyandsterful,intheuntrycrisscrossedhrivers耶路撒冷圣经
古实诸河外翅膀刷刷作响的国家,遣使者生纸草舟过海。去吧,快行的使者们,到高大的、青铜肤色的民那里去,到一个总是令人畏惧的国家去,到强大骄傲的民那里去,他们的国家河流纵横交错。
thereisalandofsailingships,alandbeyondtheriversofoothskinned,toapeopledreadednearandfar,anationstrongandproud,ouredrivers新英语圣经
有一航船众多的国家,一块古实诸河外的土地,它遣使者到尼罗河上,乘苇草船在水上。去吧,快行的使者们,到高大而皮肤光滑的民那里去,到令远近畏惧的民那里去,到一个强大而自豪的国家去,其土地被诸河冲刷毁坏。
这段经文也和以赛亚书第8章一样,当然也是以赛亚本人写的。这当然意味着这段话的确切日期就在以赛亚在世的时候。
我已经知道,以赛亚的寿命很长,经历了约珊国王、阿兹国王和希西家国王三个王朝分别是公元前740公元前736年。公元前737公元前716年和公元前716公元前687年。其实,几乎可以肯定这位先知活到了玛拿西国王时代,而现在已经弄清:玛拿西的叛教行为导致了约柜被移出耶路撒冷圣殿的内殿。因此,我便对一个流传很广的古代犹太传说便产生了兴趣,它说以赛亚就死于玛拿西本人之手见牛津基督教大辞典,第715页;l金斯伯格:犹太人的传说卷4,第278279页。
更有趣的是这位先知对那片位于”古实诸河外”的神秘国土的描述。英王詹姆斯钦定本圣经上表明,以赛亚诅咒了那片国土;但一些更晚近的圣经译本却没有传达出这层意思。不过,所有这些译文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说明了这块国土的特征:它不仅位于”诸河”以外,而且那些河流还在那里”肆虐”、”冲刷”或者”纵横交错”。
我认为,这个信息确证了一点:以赛亚说的正是阿比西尼亚,正是有法拉沙人传统定居地的那个地区。塔纳湖周围的这个高原国家的河流的确是”肆虐”和”纵横交错”,还冲走大量珍贵的地表土,毁坏了土地。经文里还有另外几个线索:
1那块国土的居民被说成既高大又”皮肤光滑”,或者像权威本耶路撒冷圣经所翻译的,他们是”青铜肤色”的民族。我想,这种描述很容易用来形容现代的埃塞俄比亚人,因为他们皮肤那种闪亮的深栗色,和其他非洲国家的”黑人”、即典型的黑色人种的肤色明显不同。
2那块国土被描述成”翅膀阴影下的土地”,或被更直接地描述为”翅膀刷刷作响的国家”,这实在是颇为奇特。我认为,这个描述非常可能是指遮天蔽日的大群蝗虫,每过十年左右,它们都会把埃塞俄比亚变成荒野,其翅膀的阴影笼罩着农民的田地,煽起无情的刷刷声,使人毛骨悚然。
3最后,以赛亚还特别提到了一点:那块国土的使者们乘着”蒲草船”或”纸草舟”,或”苇草船”出行。而我清楚地知道:一直到今天,居住在那个广阔的内海塔纳湖一带的人还在广泛使用着纸草l苇草船,那些船被称为”坦克瓦斯”tankwas。
所以,总的来说,圣经的这些资料确实使一种观点的可信程度大为增加了,那种观点认为:以色列和阿比西尼亚高原之间,可能在很久以前就建立了某种联系。摩西的埃塞俄比亚妻子,以赛亚所说的”青铜肤色”的民族,西番亚所说的被”分散”的献供者他们将”从古实河外”回到耶路撒冷,这一切都使人很难不产生一种推断:早在公元前5世纪以前很久,希伯来人可能已经迁移到了埃塞俄比亚、并在那里定居了。
如果像我所说的那样,埃勒法坦岛的犹太祭司们也是在公元前5世纪时把约柜带到塔纳奇克斯岛的,那么,接下来的结论就是:他们去的这个岛上可能已经住着和他们宗教信仰相同的人,那些人已经在岛上建立了安全的立足之地。
是移民潮吗
圣经以外是否还有能支持这个假说的证据呢我预感到的确存在这样的证据。例如,我在19891990年在埃塞俄比亚做的考察已经发现了一种可能性:从遥远的古代直到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