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宫凤栖梧桐-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娘娘的话,官家【注2】身边的人不多,自大婚选后以来,虽也有十数名妃嫔随侍在侧,奈何子嗣不兴。”太太语气严肃并悲哀。

    “为了充实后宫,绵延皇嗣,太后娘娘特特派人,从所有文武百官家中,点了那年纪十三岁往上十八岁往下的大家子闺女,等待入宫。”说到这里,太太语气中又充满了喜气。“咱们家的颜娘也点在了名册里头。”

    姨太太们和少奶奶想来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还是满脸喜色地站起来,“给太太道喜。”

    小舍儿也跟着众人,给太太行礼。忽然想起过来时丁香说的话,看着人人喜动颜色,止不住想,嫁给皇上,便是好福气吗?

    “大家且别忙着道喜,太后娘娘才刚快开始张罗,夏公公说最快也要到明年二月方得选定入宫,当今官家崇尚节俭,又仁厚宽恕,娘娘以前提起,总说不忍将这些年轻女子拘在深宫里,落得个骨肉不得相见,所以每每推辞……”

    小舍儿听太太滔滔不绝地说着,听到“骨肉不得相见”,心下便有些凄然。一面感佩皇上的胸襟见识,一面惊异为何太太明知不得相见,却没有一丝凄然之色。

    “时间还有半年呢,且能不能选中,最终还要面了圣才有定夺。另有一件喜事,便是咱们姑太太的大千金和舅老爷的千金也都被点了名字,姑老爷又新迁了官,已经阖家入京来了。我又捎信给舅太太,让她也带着家眷来京。虽说两家在京城都有房子,到底新来是要准备的。我和老爷已经商量过,女眷带着公子姑娘,先在咱家住下了。只是委屈了他们。”

    管家娘子忙笑着说:“别说两位太太,带着四五位少爷姑娘,便是二十位太太,带着四五十位少爷姑娘,咱们家也住得下,太太只管放心,大少奶奶已经领着奴才们把房子赶着收拾出来了。姑太太们就在第三进的正院‘安逸堂’里居住,二进三进东首的一座瑞祥别院,就让舅太太们住着,及亲近,又方便。太太看怎么样?”

    太太点点头对着大少奶奶,“越发历练了。还有一件,就是底下的人手。我想他们两家刚来,人手定是不够,因此每位太太送两个大丫鬟,两个粗使丫鬟。姑太太家升官到此,是要长住的,所带家人应该不少,但也不便亏了礼数。两家的少爷姑娘们,各送一个大丫鬟两个小丫鬟。怎么分配,便听各房主子跟管家的。只是一点,去的人,可要仔细伺候,别丢了咱们家的脸。让他们两家嚷出不好来,传到我的耳朵里,或打或撵,这府里是呆不成了。还有,调上来顶其他丫鬟的,也要小心在意才是。”

    “是。”太太语气严峻,下人只得凛遵。

    就这样,小舍儿被分派到了三少爷屋里做主事丫鬟。明天被抽走的人们就要去新屋里收拾打扫,等待新主子到来,小舍儿也要告别自己住了六年的地方了。人散了后,她忙忙回到王府东北角上的养心苑。这养心苑隔着一个大花园,便是府上第三进房子和正东的瑞祥别院。

    【注1】娘娘:宋时称太后为娘娘。

    【注2】官家:宋代不论士庶,都可称皇上为官家。

    一日两更,中午12点以前和晚上7点左右,请不要错过!

    看过的亲们,请再返回来,看一看《开篇第一节》和《开篇第二节》。
………………………………

第四节 过往细数,历历在目

    小舍儿掩上门,插上栓。一切还和她刚走时一样,他还在院里晒着太阳。听见开门关门的声音,连眼睛也没有抬一下,只用苍老的声音问道:“回来了。”

    那声音像是在问,又像是在自语;像是漫不经心,却又极尽关怀。六年来他们相依为命,虽说小舍儿是丫鬟,但她七岁上就被卖到这里,又被太太厌弃,被指派到这养心苑,来伺候这个无人知晓来历的老人。

    人们极少提到他,仿佛根本就不存在,偶然提了起来,不是叫他“疯老汉”,就是叫他“哑巴汉”【注1】。

    他是在小舍儿小时候发烧神迷时突然不疯不哑的,小舍儿听到了人声,见到这个整日不言不语的形状疯癫的老人对着自己笑了,眼里满是关怀和怜惜,轻轻哼着自己听不懂又很熟悉的歌,慢慢地安心了,睡去了。

    从此她知道他不疯也不哑,但只是在只有他们两人的时候。小舍儿便自己去管家那里领粮食,领灯烛,领衣服,自己把要换洗的衣服送到指给养心苑的浣洗丫头(总算管家可怜自己小,格外帮忙)那里……渐渐地,极少有人到这里来了。除了每月初一十五两次给太太请安,向太太回说这里的情况,一老一小便无人打扰,偶尔小舍儿也扶着老人到后花园走走,晒晒太阳,却也不敢走出太远,走得太久。

    长日无事,老人便开始教小舍儿识字,却发现小舍儿已经认识不少字。

    小舍儿本是别人卖给管家老爷的,管家见她生的可爱,又聪明懂事,便让管家娘子带着进府,想要孝敬给老夫人。老夫人屋里丫鬟最多,赏赐也最多,从小儿进府的,跟着傅姆【注2】嬷嬷们学习伺候,成了大丫鬟,等长大再求着主子赏门好亲事,自己便是干娘家了。能用干女儿攀门好亲事,有时是比儿子还强呢!

    可惜管家打的好算盘,让太太看了一眼便回绝了。人还没有带到老夫人跟前,恰好养心苑这里缺个人手,便指配到了这里。管家那认干女儿的话,也再也说不出口了。只有丁香是跟她一样被管家带来的,所以丁香对她格外好些。

    老人心生疑惑,便问小舍儿如何识字。

    小舍儿说小时自己在“春风楼”,原是跟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教她读书写字,跳舞弹琴。她教别的年轻女孩儿,小舍儿也在旁边看着,却又比教自己严厉许多。别人都称她“文姐姐”,她却要自己叫她“文姨娘”。

    一日管家老爷去了春风楼,文姨娘便让管家到了自己房里,把小舍儿带出来,说了好长时间的话,小舍儿记得,文姨娘求管家老爷把自己带进王府当丫鬟,还给了管家不少金银首饰。

    管家满口应承,让小舍儿带着文姨娘给的小包袱跟他去了。

    老人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春风楼便是京城最有名的瓦舍【注3】之一,是一所朝廷官办的酒楼,里面多数小姐就是所谓的“官妓”。想来那文姨娘,就是教导小姐们的“教习”了。

    于是对小舍儿的身世过往便不再提,只教她读书识字。这王府原是曹家在京城里的旧宅,这所养心苑便是老爷之祖、国华公之父在时所建。后来括建了新宅,许多破旧书籍、器物、桌椅便堆在此间。

    起初老人只是教她读书识字,聊以打发寂寂辰光,一月后老人便发现,小舍儿聪敏智慧,不但所知所学已然不少,自己读书,往往还有些独到见解。

    一日突然福至心灵,将自己毕生最得意最精深的一门学艺――医术,传给了小舍儿。两人口述心传,亦师亦友,忽忽已过了六年。

    想起这些年相处的日子,如今一旦要分离,小舍儿心中百般依恋难舍。听到老人这样问,便禁不住哭了出来:“公公【注4】,我回来了。”

    老人招手喊她过去,“就是为了那事了?”

    “嗯,”小舍儿坐在老人膝边的一张小椅子上,“公公果然料事如神呢!这些年去给太太请安,脸上贴上这劳什子,果然一直无事。今儿离得那么近,太太细细看了我,也并没有说什么。”

    “只是暂时保你无事罢了,以后离开这里,周遭都是生人,别要露出破绽才好。”老人语气极力平静,然而手已经微微颤抖了。他伸手抚着小舍儿的头,忽然间老泪枞横。

    小舍儿再也忍耐不住,趴在老人腿上,哭了起来。

    【注1】宋人所谓的“汉子”、“老汉”,都是相当轻视人的蔑称。

    【注2】傅姆:古时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

    【注3】宋元时期,人们把商业性游艺场所称为“瓦舍”(或称“瓦子”“瓦市”“瓦肆”等),而在瓦舍里设置的剧场称作“勾栏”(或称“勾阑”“钩栏”等)。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后来专指妓院。

    【注4】公公:宋时对年长男子的尊称。

    一日两更,中午12点以前和晚上7点左右,请不要错过!

    看过的亲们,请再返回来,看一看《开篇第一节》和《开篇第二节》。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