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机十年-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妾,还生有一个儿子,他自己又娶了布占泰的妹妹。这几股势力拧在一起,足以让努尔哈赤睡不着觉。

    而当时的明朝北京政府和辽东督抚们对于建州女真的态度依旧是用了上百年的套路,分化瓦解、以夷制夷。他们看出来了建州女真当中有两极分化的趋势,于是加以利用。万历二十三年、二十五年,舒尔哈齐两次带领部众进北京朝贡的时候,受到了明朝廷热烈隆重的接待,并被赏赐给了丰厚的金银绸缎等礼物。同时,明廷还授予了他都指挥的高级武职。

    为此舒尔哈齐也确实感激明朝的恩宠,他感恩于明朝,在政治态度上越来越倾向于明朝。人往高处走,女真人从来不讲究中原汉人的那一套礼仪伦常,舒尔哈齐拥有强大的势力,自然想追求与其势力相匹配的地位,所以不可避免的要和耸立在他前面的那座“大山”努尔哈赤发生冲突。

    而后来随着建州势力的壮大,努尔哈赤对于明朝的敌意也越来越重。他所属的红旗部下时常与明边防军发生武装冲突。而舒尔哈齐则想利用明朝当靠山,自己登上建州之主的宝座,所以反对和明军发生敌对行动,这就加剧了努尔哈赤的不满。

    万历二十九年,明廷又重新启用了李成梁为辽东总兵,希望他能够压制咄咄逼人的建州女真。而李成梁施展的依旧是挑拨离间,力捧舒尔哈齐上台,与其结成儿女亲家,表奏朝廷加封他为建州右卫都督,力图促成建州女真的分裂。万历三十三年,舒尔哈齐的妻子亡故,李成梁父子准备了丰厚的祭礼前去治丧,备极隆重,完全超过了努尔哈赤的排场。而舒尔哈齐对此十分感激,最终投向了明朝的怀抱,站在了努尔哈赤的对立面上。

    但是这一切都被努尔哈赤看在眼里,而后来所发生的一切令代善每每回想起来都会不寒而栗,他这个伯父的手段实在是太厉害了,其实他一直怀疑那次远征根本就是针对他老爹的一个阴谋。

    万历三十五年,居住在蜚悠城的一小支女真部落,由于不堪忍受临近的乌拉部的奴役,派出使者想来依附努尔哈赤。对此天赐良机努尔哈赤自然不会放过,要求舒尔哈齐出兵前往收编,并且派了自己的儿子褚英、代善,将领费英东、扬古利、常书、纳布齐等领兵随行。

    因为舒尔哈齐和乌拉部乃是同盟,所以后来有人添油加醋的传说当舒尔哈齐等人行至半途的时候,他就满腹狐疑的对同行的将领说看到帅旗上有一层淡淡的幽光,想要退兵。这后来被人咬定为这是他为退兵所想的借口,不想执行这一使他为难的任务,不过在褚英、代善的反对下,只能作罢。

    这话阿敏怀疑是努尔哈赤故意授意别人所编造的舆论,但是他怀疑也只敢在肚子里面怀疑,现在这形势,根本别打算搞什麽平反。

    后来建州兵马到达蜚悠城后,该部落酋长策穆特黑带领的五百户人丁早以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于是很快这支队伍就踏上了返回的道路。

    这时候关键地方来了,乌拉贝勒布占泰得知消息后,整个部落一家伙出来了一万多人赶来阻拦,双方军队在乌碣岩打了一仗。乌拉部众人数虽多却被击败,狼狈撤回老巢。建州兵获胜搬师回朝,结果一回去事情就发生了转变。

    以诸英为首的努尔哈赤一派人马一回去立刻状告舒尔哈齐临战退缩,消极避战。声称战斗发生时只有诸英、代善率军奋勇冲杀,而舒尔哈齐却带着自己属下的兵马退到了一边观看,他的部下常书、纳齐布也没有加入战斗,只是在战斗接近尾声的时候才象征性的参与了几下。

    同时诸英声称正是由于舒尔哈齐的消极退避,最后建州勇士虽然打败乌拉骑兵,但是没能给以致命打击,否则可以一战消灭乌拉部主力。

    这话一出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诸英没说原因,但是谁都能联想到舒尔哈齐和乌拉部的亲密同盟关系,这绝对是致命的一击。对方虽然是你的姻亲,但是另一方可是都姓爱新觉罗的血亲骨肉子侄,哪边关系近不言而喻。关键时刻你帮着关系远的人对付关系近的人,与叛变无异,这任谁都不可能认同,更不要说努尔哈赤这种人了。

    当时努尔哈赤一听诸英的报告就大为震怒,但是代善怀疑这根本就是早有预谋的,当时他记得他老爹回赫图阿拉缴令的时候,黑旗的部众全都给隔绝在城外,满城都是红旗的人马,里外的消息全都断绝,他老爹一进城就被无形中限制了人身自由,明显是预先就做好了有针对性地措施。

    后来努尔哈赤下令将舒尔哈齐的部将常书、纳齐布收捕,准备以临阵脱逃的罪名处死,以剪除他老爹的左膀右臂同是也是杀鸡敬猴。

    但是舒尔哈齐的反应十分强烈,抗辩说诸英冤枉他,说是一开始说好了的由诸英领军先攻,他领军绕击其后。但是后来看乌拉部人马太多,万一寡不敌众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建议先避其锋芒,诱敌深入之后在寻机进攻。但是诸英不听,强行进兵硬拼,他无奈之下只好先引军在战场侧翼游击,后来冒险从侧后冲杀,才一举扭转战局。

    换而言之,他才是这场战斗的关键性功臣,没有他这场战斗根本赢不了,诸英所言根本是颠倒黑白。

    两方各说各的理,但是结果早就注定了。鉴于舒尔哈齐在建州的地位和人望,努尔哈赤需要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来对付他,所以他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逮捕常书和纳布齐只是个幌子,他的真正目的是拖舒尔哈齐下水,结果对方果然中计。

    最后舒尔哈齐见抗辩无效,索性将部下死保到底,放出话来说杀他们就是等于杀我,誓不低头,大有决以死战的阵势。此举正中努尔哈赤下怀,因为这造成了一种是舒尔哈齐蛮不讲理持强抗命破坏安定团结的表象。假惺惺的以退步的姿态罚了常书一百两黄金,夺了纳齐布下属的人马,并且从此以后收回了舒尔哈齐黑旗军的军权,将他排挤出了最高军事领导层。

    后来舒尔哈齐便一直处于低潮期,同族们没有人愿意支持他,认为他是胳膊肘向外拐的叛徒,而兵权被夺也没人为他讲话,他被彻底的抹黑了。

    更有甚者,他以前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也被歪曲。原本征哈达部的时候,他自请为先锋,统兵一千与大将杨古利冒刃陷阵,一举擒获哈达贝勒猛格布禄,尽收其众,将哈达部灭亡,这在当时是传颂一时的佳话,结果也被人为的歪曲成了畏敌怯战,被努尔哈赤斥责。他冲锋陷阵的角色也被努尔哈赤取代。

    阿敏记得后来他父亲带领百十名老部下移居黑扯木的时候,根本就是看透了努尔哈赤对他的敌意,知道自己已经没有翻身的希望,放弃了对努尔哈赤权威的挑战,移居避祸而已。说明了就是表明自己远离权力中心,不再有非分之想的意思。但是李成梁此时却又火上浇油,试图抓住最后的机会分裂建州女真,居然上表奏请朝廷册封舒尔哈齐为建州右卫都督。

    结果这一完美的把柄立刻被努尔哈赤抓住说成是故意搞分裂,说舒尔哈齐勾结乌拉部和明朝企图另立门户,这个黑锅背的根本无从分辨,使他的家族丧失了最后的希望。

    最终,阿敏的哥哥阿尔腾阿,三弟扎萨克图被逮捕处死,家产阿哈全被没收。他父亲的亲信部下,号称黑旗第一猛将的武尔坤被设计捕获,吊在树上活活点了天灯。在走投无路之下他父亲只好回到了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假意带他参观新的居所,结果一进去外面立刻把门窗都浇上了铁汁封死,只留两个洞一通食物一通便溺,关了两年生生把他父亲关死在那暗无天日的铁牢里面。自此舒尔哈齐一脉被彻底打垮,整个建州女真只以努尔哈赤为尊。

    阿敏记得当时自己也被努尔哈赤派人抓了准备处决,但是亏得皇太极等人替他求情,努尔哈赤也怕事情做得太绝引起女真内部的动荡,才饶了他和幼弟济尔哈朗的性命。还假惺惺的让他们继续统带黑旗旧部以示恩义和公正,却紧接着又将黑旗一分为三,正红旗、镶红旗和镶蓝旗,两红旗给了代善,只给他们留下了镶蓝旗,变相的削弱了他们的势力。

    从那时起,阿敏就已经看透了努尔哈赤是个多麽冷酷无情的人,他也知道努尔哈赤永远都会记得他是“舒尔哈齐的儿子”这个敏感的身份。所以他自从成为了和硕大贝勒之后,一直是挟着尾巴做人,小心翼翼的生恐给努尔哈赤留下收拾自己的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