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始于太康七年-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谣传顺阳成为大王封邑,郑胜要离开顺阳。”郭求方小声道:“民众齐聚,想留住他。当时有不少造谣者混在民众中,也被郑世子抓获。还有,那天郑世子小院遭了贼。”

    郭主薄心思转动:“难道劫掠邸信的胡人和造谣者是一伙的?那么,这些人是在觊觎郑胜的家产?可是闹出这样大动静,只为求财?”

    “可郑世子手段高深,他很会聚财啊!”

    “言之有理!”

    就在郭主薄和郭求方商量是否要求助于郑胜时,他到了顺阳。于是,郭主薄火急火燎的让郭求方去请郑胜过来见面。

    郑胜在清美居的雅阁见到了郭主薄,郑胜看得出这老头最近心情不畅,着急上火了!

    不过,在晚辈面前,郭毅还是很会拿捏架子,坐在舒适的木椅上,他招手让人上菜:“克吴,吃惯自家的炒菜了吧?不妨试试这清美居的食物,颇有别样的滋味。”

    郑胜点点头,这几年郑氏炒菜火了的同时,同行的模仿自然必不可少。有想买秘方的,也有直接挖人的,手段更加恶劣的自然也大有人在。

    顺阳的这座清美居同样如此,郑胜记得清楚,太康八年第二期的那个颇有天分的厨师宋以己,就是被清美居挖走的。

    宋以己擅长做清淡而美味的膳食。

    虽然郑胜不是很喜欢这种口味,但郑汶却很看好,因为这是文人雅士喜好的类型。

    可是,这位心思细腻的厨丁居然离开了醉香居。郑汶也并没有对郑胜细说过此事。

    郑胜吃着菜,感觉索然无味。

    饭桌上,郭主薄就把事情明说了,“……克吴,你抓的贼人可曾交代了什么?”

    郑胜摇头:“这几个人只负责散播谣言。他们的头目在那天逃走了。或许,他知道的多一些。”

    郭主薄不相信,开始长吁短叹求同情。

    “李澄说,他那天听到隔壁大声吵闹才出门。那么,别的住客呢?不会没有听到吧?除非胡人们包下了其他的住房。可这不太可能吧?”郑胜突然想到一个细节。

    郭主薄猛然觉醒,“是啊,这么明显的线索,我居然没发现!”随后,他有些迟疑,“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天,并不好查啊!”

    “不好查也要查!”郑胜问道,“郭伯父,孰轻孰重,您还分不清吗?”

    郭毅点头,是啊,处置不好这件事,他就完蛋了!的确不好查,但也要查!

    郭主薄匆匆离开。郑胜慢悠悠地吃完饭,心里想的是该反击了。郑泯这一次出手,着实令他狼狈。郑胜打算这次帮顺阳郡官府一把,抓抓郑泯的小辫子!

    郑胜回了醉香居,开始考虑文宴的事情,“这次文宴,除了我和王向,还有什么人啊?”

    任据道:“据我了解,除了您和王向少爷,还有顺阳申氏子申明,南乡顾氏子顾道云,以及……”

    “以及来自益州的几位氏族子弟。”

    “益州?”郑胜想到王向,“你不是在说王向吧?”

    “除了王向少爷,还有渤海人石梁、襄阳人罗宇、成都人杜秀、犍为人李兴。”

    郑胜表示,这都是什么人啊?他一个也不认识。

    “这些人中石梁身份最高,您需要小心对待。”任据停顿了一下,“这个石统是乐陵郡公石苞之孙,射声校尉石统之子,也是顺阳王司马畅的亲戚。”

    “这也是石家的?”郑胜有些头疼,他是跟石家人杠上了吗?“这个人是老司徒石苞的孙子?他怎么也来顺阳这小地方了?”刘扬恐怕没有资格邀约石梁这样的郡公之孙吧?

    “石梁出京游历荆州,结识了罗宇。两人携手游历益州。最近又和李兴、杜秀等由剑阁出蜀,顺着汉水回到了荆州,刘扬和罗宇相识,因此得以邀请众人参加此次文宴。”

    原来是这样。郑胜恍然。

    “汝南太守罗尚之子罗宇,您也需要注意。”

    “罗尚是故蜀汉降将西鄂侯罗宪之侄,跟随建威将军王戎平吴,封夷陵乡侯。现在是汝南太守。”

    郑胜点点头,这个人身份和他很相似,父亲在平吴战争中因功封侯,现在又都是一任郡守——郑坦现在升官了,不过还在幽州,是上谷太守。

    “至于杜秀、李兴。杜秀是益州大中正杜轸次子,李兴是故汉中太守李密之子,都是蜀中很有名气的士子。世子可以和他们结交一下。”

    郑胜撇撇嘴,“这些人大概不会和我这个十岁的孩子玩到一块吧?”

    “世子七岁作千字文,天下谁敢轻视?”

    郑胜让任据离开,心里很腻歪和这些士人交往,魏晋士人,除了有尚富奢侈的习气,还有的毛病就是清谈玄学。

    这更扯淡!

    郑胜的时间不是要浪费在和一帮人云里雾里侃大山的,有这时间,还不如去好好习武呢!

    郑胜刚到晋国时,就见识了什么是玄学之风。

    那时候,他身边四五岁的青儿、循规守矩的冬叶都会念叨两句玄学。

    郑胜一开始还很有兴致的听了几天,听青儿冬叶的、听其他人的,结果,听得郑胜一脸懵圈。

    毫无营养,故作神秘,忽悠人都没点水准。远没二十一世纪玄幻小说精彩!

    郑胜随后禁止了他身边人再清谈、玄学。

    明天的文宴,大概会是一场盛大的清谈大会吧!郑胜为自己的耳朵感到担忧。

    顺阳城的另一边,二十多岁的石满像个孩子一样正痛哭流涕得哭诉着,“公子,我受委屈就算了,他小小亭侯之子敢蔑视我们石氏,这不能忍啊!”

    安坐草席的青年人,一直闭着眼睛。听到这话,他哼了一声道:“我知道了。郑克吴?早闻大名了,明天正好见识一下。”
………………………………

第五十八章  奢侈之风

    第二天,郑胜吃早饭时,一风度翩翩、满脸惊喜的少年冲了进来,“胜小弟,你来了!”

    郑胜嘴里正嚼着肉,还没来得及说话。来人嘴皮不停:“胜小弟,你昨天就到了,怎么不去找我呢?你不知道,昨天我和大家……”

    王向巴拉巴拉地说着,郑胜欲哭无泪。

    王向好不容易停下来,开始吃饭。

    今天早起他听刘扬说郑胜已经来了,于是王向直接跑来了醉香居,连饭都没吃。

    郑胜小心翼翼地看着王向进食,感慨:幸好他不是仙人,可以辟谷不吃饭,王向还是可以安静下来的,那就是在吃饭的时候。

    当然,郑胜不会提醒他,待会就要赴宴了,要留着肚子吃别人家的。他不想自己耳朵受罪。

    “胜小弟,你家的饭菜总是与别人不同啊。”王向吃着碗里的大块肉和手里的馒头,“此麦面蒸出的馒头配上这豚肉,吃的甚是……大气啊!”

    郑胜捏着馒头,感受着他两年前兑换出的石磨磨的面粉和郑汶仿制出的石磨磨的面粉区别还是有的。

    郑胜这几年在顺阳吃的是大米或小米,面食很少见。

    一是小麦产自北方,在顺阳种植较少。二是之前的石磨磨出的面粉如豆浆一样,有些粗糙难食。上层人除非是花大工夫将面粉磨得更细,否则是不怎么吃面食的。

    郑胜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郑氏的脚站停留时,看到了面食的汤饼,也就是面条。

    郑胜尝了尝,感觉很不好,然后他兑换了一个小的石磨,得到了新的面粉。

    他又找到了现在已经发明出来的发酵酵母的工艺,做出了发面馒头,随后小粟子等厨师又做出来饺子、包子、油饼等面食。

    大米、面食,这才是中国最正宗的主食啊!

    郑胜怕王向开口不停地说话,所以使劲的请他吃东西。

    最后撑的王向坐在椅子上直哼哼,“胜小弟,我不吃了,已经吃太多了。”

    郑胜仿佛看到了对付王向的新思路。不过,王向把他的早饭吃了大半。他只能半饿着肚子赴宴了。

    郑胜走进昨天来过的清美居,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模样——散客不见了踪影,刘扬还真是财大气粗,竟直接包下了清美居!

    刘扬是一个二十多岁的身材挺拔、相貌俊朗的青年,他看着王向和郑胜携手而来,笑得很开心,“郑世子,久仰大名。”

    “刘兄你好。我也久仰大名!”郑胜拱手道。

    刘扬脸色僵住了,他呵呵笑道:“请世子安坐,文宴还未开始。”

    郑胜、王向在仆从的引导下,到了一处空间不小的雅堂。

    郑胜环视一周,发现有十几个独立的小桌围成大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