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胜就是她的底线。
自从三年前,郑胜意外落水导致大病一场后,王夫人带着郑胜搬离南阳,躲进这山里。无论谁说的话也不听,就是不回去。
郑胜正是因为那场意外“穿越”来的。也就是说,其实那个四岁的郑胜死在了那场“意外”中。
王夫人不敢拿自己亲生儿子的性命做押注,去企图博得非亲生儿子对她的信任,和爱?
我们知道,世间感情最真挚的感情非男女之爱,而是父母之爱,母爱。
但王夫人和郑坦长子之间可能存在母爱吗?
答案是不可能。
事情要从很多年前说起,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祖籍南阳的郑胜曾祖举家南迁避难。三国鼎立后,郑家在荆州南部的长沙站稳了脚跟。
东吴五凤元年,公元254年时,21岁的郑坦娶了一位比他小四岁姓黄的夫人。五年后,黄夫人生下一个儿子,郑坦兄长郑垣为他起名叫郑泽。郑坦在吴国与魏蜀两国偶尔的冲突中,成长了能统兵千人的校尉,也算是个中层将领。早年,郑坦家庭美满,事业有成。
可由于种种原因,与郑家联姻的另一个家族严家牵连到了吴国上层的政治斗争中,作为失败者中的一员,严家受到了严厉惩罚,连郑家等家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
再然后,驻守荆州的东吴将领收到一封密信,说这几个失势的家族心怀怨恨,准备联合起来,杀了这位将军,把整个荆州作为礼物,投降晋国。
将领大惊失色,说实话,这一年已经是275年,东吴政权朝不保夕,叛逃晋国的吴国将领两只手都数不过来,这些自私自利的家族敢做这种事也不足为奇。将领很果决,他快刀斩乱麻,下令把这几个家族的人全部抓起来。
反抗在所难免,郑垣的一个儿子郑清顺利逃脱,他跑在抓郑坦的人到来之前见到了郑坦,郑坦带着他仓皇出逃。不过走得太急,没有充分准备,郑坦仅带着他亲信的百多个部下投奔了晋国。然后他被安置在巴郡当守城门的校尉,不受晋国重视。
郑坦打听到韩、郑、严等家族因为叛乱而被处置的事,残酷的事实告诉他,郑家被灭门了。郑坦经历着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然后,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伯乐,王泓。
王泓是巴郡的名士,他把郑坦推荐给了晋国镇守巴东的将军,唐彬。还把自己最小的刚十六岁的女儿王如嫁给了他。
这一年是晋国咸宁三年,公元277年。
两年后的279年,王夫人怀孕,郑坦跟随广武将军唐彬伐吴。灭门之恨,做什么都不为过,郑坦表现得也不过是在战场上杀敌勇猛而已。
次年,吴国投降,郑坦以功封丹阴亭侯,食邑四百户。不久,儿子出生,郑坦为他取名郑胜。郑胜这名字的含义不言而喻,但郑坦还不过瘾,给小郑胜取了个克吴的小字。
然而,戏剧的一幕来临了,就在郑坦乐呵呵的抱儿子时,他大儿子郑泯找来了。
原来,那封信是诬告,但吴国人为了维持将军的威信,并没有把事实公开。将领也没有大开杀戒,郑氏众人都活着,但由于郑坦的叛逃,他们被圈禁,以免他们内外勾结,危害吴国。
直到吴国灭亡,郑泯出来寻父,才找到郑坦。
郑泯哭诉:“五年了,我以为我失去了一切,就把名字改成了郑泯,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父亲!”
郑家乱了。
郑氏众人还没来得及享受郑坦的亭侯之位带来的荣誉。先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郑坦先后娶了黄、王两位夫人。自然不能都是正妻,因为制度向来规定的一夫多妻制更加细化的要求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正妻只能有一个!
黄夫人是正妻吗?自然,这是郑坦明媒正娶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的妻子。那王夫人是妾?王泓先生如果知道郑坦前妻未死,自己十六岁的小女儿嫁过去是做小,王泓先生不会看他一眼。
说到底,伯乐王泓是在相人,他认为郑坦有足够的潜力,值得他去投资,哪怕资本是他的女儿。只要能更好的绑定郑坦,比他小不了几岁已经45岁的郑坦娶了他16岁的女儿作正妻,并不算什么,只要郑坦功成名就,王泓先生就不亏。
这就是联姻。
郑坦默然无语,他这份功绩,说起来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王泓,没有他的举荐,他一个带着百十个士卒的降将,凭什么能得唐将军的信任?凭什么拿功劳?
但黄夫人是他相濡以沫的妻子,他去拼命,不正是想着为她复仇吗?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无可奈何。”他走了。他跟随唐彬镇守幽州,数年不归。
太康二年,黄夫人去世。黄夫人早有死志。
只是那个原名郑泽,现在叫郑泯的人,该怎么办呢?
………………………………
第四章 现实与梦境的交易
郑胜详细的了解过郑老爹的故事,暗自感慨,郑老爹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可他的经历如果在二十一世纪编成故事,还是挺有卖点的。
对于郑胜来说,黄夫人和郑泯的遭遇值得同情,但这件事阴差阳错,他那个跑路的老爹郑坦才是最大的责任人。
现在郑胜母子离开南阳,躲进顺阳山里,已经足够忍让。但郑泯如果对他还要有不好的想法,郑胜只能反击。
其实上,自从那次意外之后,郑泯已经收敛了很多。他不再对郑胜的小命有想法。
但郑泯仍然不甘心,几年前,郑泯通过中正的评定,被确定是忠勇坚毅,武力过人的可造之材,为四品之才。要知道九品中正实际上并无一品的存在,实际最高为二品。郑泯能被评为四品,已经是本郡中正看在郑老爹是亭侯封爵的面上,送出的大人情。
郑泯被授予宛县贼曹,治安、捉贼的工作干的不错。当然,在培养声望的同时,他忘不了时刻盯着郑胜母子的情况,郑胜的一举一动,郑泯都会得到消息。
这一次也不例外,郑胜建了一个别院。惊动了郑垣,老人家派人来训话。
郑胜很无奈,也很无聊。他了解过,其实这世子之位不怎么值钱,郑老爹是亭侯,袭封亭侯之位,要降一级为关内侯。
关内侯是什么?六品关内侯。这是一种六品的没有食邑的名誉侯爵。
户籍一万户以上的县,最高官员称作县令,是六品。也就是说关内侯是一种相当于二十一世纪县级市市委书记地位的名誉爵位。
说大还真不大。也许,郑泯争的不是爵位,是心气。
但五胡乱华的世间,心气能救命吗?
郑胜不想跟郑泯因为这个世子之位纠缠不清,他还要继续锻炼,练好跑路的本事!
听郑整讲完,郑胜看下天色,已经快黑了,他对李安建说:“天快黑了,等吃完饭,你早点回去,记得明天早起。”
李安建摇头,“世子,我不吃了,一天哪有吃三顿的道理?午时吃得饱,还不饿。”
“一天就该吃三顿饭。这是我的规矩。”郑胜说。
李安建哑口无言。
“世子,他是怎么回事?”郑整反应过来,家里什么时候多了个人。
“他以后就是我的侍从了。郑整,我知道你想什么,我给你个机会。无论什么,如果你都能做得比他好,我就不要他了。”
郑整喃喃道:“无论什么,都做得比他好?”郑整望着李安建,感觉是在看一座小山,“不行,最起码,比身高这一项,我是比不过了。”
“身高不算。从明天开始,李安建跟我跑步,你也来吧。”
郑整哭丧着脸,应了下来。
吃过晚饭,人散了,古代没有夜生活,郑胜发了一会儿呆,乖乖睡觉。
睡前,青儿给他端来一碗清香的豆浆。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样子,郑胜忍不住笑了。
“你也早点去睡。对了,你再去端几碗豆浆来吧。明天李安建、双整儿也喝。”
结果,青儿来来回回跑了几趟,又端来三碗豆浆。
“世子,我也想喝。”青儿不好意思的说。
“有你的。”郑胜很大气的挥挥手。青儿高兴的走了。
郑胜等青儿离开,听了郑泯的糟心事心思还不乱的他,突然有些心烦意乱。
尽管,他一整天都没想过这事儿,不代表它不重要。如果确实如他所想,那么这就是他此生最大的秘密。
郑胜躺在木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他忍不住苦笑,如果因为失眠,错过了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