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养大踏步地走进来,看了郑胜一眼,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回了自己座位,跟在后面的黄种汝怀里抱着一大包袱东西。
郑叶看见了,好奇的问:“种汝,你拿的什么?”
黄种汝看了看郑养,郑养点点头,他笑着站到学堂的前面:“宛城尚食轩新出的糕点,桂花香米糕。今天,养少请郑氏学堂所有族人吃糕点,大家人人有份。”
学子们纷纷叫好。
黄种汝将包裹着一层油纸的一块糕点放到郑胜的书桌上,“世子,请尝一尝。”
郑胜看着他,心里想到了什么,说:“那再给我一块。”
黄种汝笑着点点头,又给郑胜放了一块。然后,黄种汝继续发派糕点。
郑胜盯着那块桂花香米糕,外面包裹的是纸。他拿在手里,感觉比市面上出现的纸质量要好很多,自然根本比不上前世的油纸。被这种纸包裹的东西,能吃吗?
当然,郑胜也相信尚食轩的信誉,毕竟这是宛城最好的从事糕点制作的酒楼。
只是,他吃下一小块软糯的黄灿灿的小米团团,确实有股桂花的香味,但依然无法掩饰它是劣质糕点的事实。
事实上,晋朝的糕点,他吃过不少,和这香米糕品质相似。但吃惯了后世种样繁多的煎炸油烤,再看这种蒸熟、团成团,加香料,嗯,也许确实还有其他独特的步骤的东西,郑胜无比怨念,为什么是晋,不是明清?不是唐宋?中国传统各种美味饮食方兴未艾,他连口舌之欲都被打击的没了兴致。
吃了一口,拍拍手,他把糕点放在一旁。黄种汝手脚不慢,很快把手里的糕点发得七七八八,剩下几块,他站在郑养身边,边吃糕点,边用嘲讽的眼神看着靠墙坐的男孩。
郑胜心想,果然是这样。
黄种汝发完了糕点,但学堂除了郑尚,其他人都有,而郑尚没有!
郑胜想着这件事,现在他确信,这是郑养他们一次有预谋的排挤郑尚的行动。
郑尚每天的行踪,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他们大概都搞清了。今天早上,黄氏兄弟摔了郑尚一跤,碎了他的早饭。郑养花钱买了糕点,请全学堂人吃,单单落下郑尚。虽然是小孩儿们的做法,但很恶心人啊!
“咦?郑尚怎么没有?”坐在郑尚身边的人有些“惊奇”的道。
郑养淡淡的开口:“我说了,请郑氏人。不是郑氏人的,自然没有。”
这是一句诛心的话!
郑胜有些生气,一群人这样欺负一个人,你们过分了!
郑尚无动于衷,他依旧端坐着,默背文章。
………………………………
第二十三章 奖励
“咣——”
万茂走进学堂,闻着满堂的香气,他有些愕然,“你们这是把学堂当成厨房了?”
黄种汝跑上前去,将糕点递给他,“万夫子,香糕,请食之。”
万茂用手点了点他,也不拒绝,伸手接过,“好。”
黄种汝笑呵呵的下去。
这时,郑胜拿着手里那块没有打开的糕点,也来到了万茂身前。
万茂愕然:“世子,我已经有了。你自己吃吧。”
郑胜摇头:“我早上吃了早饭,而且已经吃了块。这一块……我想请夫子做一件事。”
“做什么事?”万子盈好奇的问,郑小世子这是又想到了什么新主意?
“嗯,其实这想法我早就有了。咱们学堂,大家读书、背书都挺辛苦,是吧?”郑胜扭头问。
“是。很辛苦!”
“太累了!”
底下一群人顿时叫苦不迭。
万茂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他这是要出什么歪主意了?
“所以,我觉得为了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应该对一些优秀的学子进行奖励,鼓舞大家向他们看齐。好的学子,本来就理应受到奖励,万夫子,您觉得呢?”
万茂看着郑胜,若有所思,环视一周,发现大部分人露出一副这是什么意思的表情,“世子打算怎么做呢?”
“很简单啊。我觉得,大家每天辰时就来上堂,早饭肯定会吃不好吧?干脆奖励一块糕点、一碗豆浆,或者是一罐菜叶米粥之类的就行,权当早餐了。让大家吃好一点,有精力好好背书。夫子,你觉得怎么样呢?”
郑尚猛地抬起头来,这种事?
再迟钝的人也反应过来,郑胜是要帮助郑尚,郑养恶狠狠地看向郑胜,小子,我整治这“外人”,干你何事!
看不惯你们喽。郑胜淡淡的回他一个轻蔑的眼神。
“嗯,虽然是很好的提议,但这件事,还是要跟郑家主好好商量一下。”万茂对一顿早餐还是支付的起,不过这种做法实行起来,确实需要跟郑垣说一句。
“不用,这种小事,老夫还能拿主意。”邱夫子走进来,万茂行礼,忍不住苦笑。
“不过,小子,这奖励由你负责。”邱初道盯着郑胜。
郑胜无所谓的点点头,他本来就打算自己出这奖励的:“好啊,夫子,这糕点就是今天的奖励,麻烦您奖励给这些天来表现最好的学子吧。”
这块糕点毫无疑问的被奖给了郑尚。
众学子面面相觑,还可以这样?
郑养对郑胜的怨恨加深了一层,原本他讨厌郑胜是因为这家伙比自己小,却长自己一辈,实在可恶!现在,他帮助外人,更加可恶了!
又想起来前段时间,他先后被祖父、母亲叫去,训斥他不尊长辈,要他向郑胜道歉。郑养想了很久,才明白大概是郑云告诉祖父的!但这几天他一直硬挺着,坚决不跟郑胜说话,最多点头示意。他已经很给郑胜面子了。
从今天起,再不理他!
放堂。郑尚揣着被他吃了一小块的桂花香米糕,兴冲冲的回了家。家很小,还不到学堂的一半大,下雨天有一大半地方还漏雨,他母亲请人说了很多次,但一直没修。
没漏雨的地方有灶台、床和一架破旧的织机——那是他母亲每天工作的地方,产出的粗布也是他家唯一的生活来源。
小院也很小,一颗歪脖子枣树孤零零的站立在院子中间,是小院唯一的绿色。
郑尚冲进家门,他的母亲韩夫人正在工作,小院能被太阳光照的时间很短,中午这段时间阳光最为充足,屋里最明亮,她不能不抓紧时间。
“娘亲,看,我带回了什么?”郑尚高兴地说,他把糕点递给母亲。
“糕点?尚儿,这糕点是怎么来的?”韩夫人有些严厉的问。
“学堂奖给我的。”郑尚有些委屈的说,他把事情说了一遍,“娘亲,学堂每天奖给我早饭,再不用从家里拿饭了!”
“你能肯定能每天拿到奖励?忘了我告诉过你,做人无论何时,都要戒骄戒躁。”
“孩儿记得,为了奖励,我会更加努力。”
“那位克吴世子,是个好人。”韩夫人默默地说。然后,她想起什么,看向郑尚,“尚儿,罐子呢?”
“罐子。”郑尚脸色顿时跨了。
“罐子呢?是怎么回事?丢了?还是坏了?”
郑尚只好把他在去学堂的路上遇到黄氏兄弟,绊了他一脚,摔坏罐子的事老老实实地说了,“当时,世子也看到他们,还要请我吃早饭呢!”
“那位世子真是个好人啊。”韩夫人立刻把事情前后串联起来,又想到其他孩子对郑尚的排挤,“唉,真是苦了你了。”
另一边,郑胜回了青竹居,嘱咐冬叶以后每天多备一份早餐,他要带去学堂。
冬叶没问原因:“那份我给世子装在食盒里,让郑整、宋持、王钧他们轮流送过去吧!”
郑胜点点头,他开始考虑一件事情。
今天又吃到糕点,让郑胜再次想到炒菜。郑胜对这个时代没有炒菜的怨念远胜过没有好吃的糕点。
两年前,五岁的他就拿着用来当做灯油的胡麻(今芝麻)油,进行过一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先是劝说王如这东西能用来做吃的,他被王夫人嘲笑两个月。
然后终于获批,可以尝试了。弄来铁锅,整来燃烧效果很好的木柴,由于他才四五岁,更兼王如是“君子远庖厨”言论深信不疑的践行者,小男孩郑胜被允许做炒菜指导员也耗费了他不少的口舌。
但实验还是失败了。从来没干过这事的庄园厨娘,看着铁锅里冒出的白烟,她着慌了,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指导的郑胜嘴里说着等等,再等等。厨娘一股脑的把食物扔进锅里。结果,她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