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鳞潜羽翔?这是说鱼和鸟吧?用词优美,用喻恰当,郑垣突然想起,邱夫子在那封信里对郑胜的赞赏和喜爱。如果这酸儒没有把握,岂会这样鲁莽行事?难道克吴真能作文?如此说来这老夫子,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帮克吴扬名吗?
郑垣忐忑的心放下一大半,看向依旧一副呆滞模样的郑云,他有些生气:“郑云,世子下笔,所作到底如何?”
郑云回过神来,郑垣这一说话,室内的人全都回过神来。
邱初道嘴里喃喃几句,没有理会郑家主:“小子,这真是你自己作出来的?”
郑垣听着他语气不对,走进室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然是我作的。”郑胜回答:“不过,在那天和您说过之后,我就在琢磨这个了。”
“夫子,克吴作的到底是好,还是不好?”郑垣追问。
邱初道捋着胡须:“有人记下来了吗?将其交给家主一观。”
万茂有些尴尬地摇摇头,“我马上来写。”
“我记下来了。”后排的郑灏道。
郑垣拿过来,小声地读着。读完,红光满面的他想畅怀大笑,可想了想,这里是学堂,场合不对,才笑呵呵的说:“呵呵,很好,对仗工整,韵律流畅,文采斐然。”
“夫子,您还没给我评分呢?”郑胜道。
邱夫子看了一眼:“嗯。九个句子,上中。另外,这才七十二字,离千字差得远啊!”
郑胜马上摇头:“其他的还没作出来。”一下子把千字文放出来太妖孽了,他并不想这样。
“克吴,那何时可以作完呐?”郑垣再问。
郑胜继续摇头:“不知道,慢慢来吧!大概一年时间吧?”
郑垣有些失望,不过想想也是,七岁能“创作”出这样优秀的文章,已经很了不起。千字?太难了,让他慢慢写也好。
郑泯拿着千字文,表情阴晴不定,和煦的笑容也淡了几分。
千字文风波又占去不少的时间。邱夫子急着回去“研究”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又提前放堂了。
郑氏七岁郑胜作出了一篇很优秀的启蒙之文,这消息在南阳郡的上层流传开来。尤其是那几位大儒,当他们听说郑胜也是从那天辩论之后,短短几天时间写就了这“千字文”。诸位夫子纷纷弃笔,转而开始眼红起邱夫子的这位弟子来,回想起自己曾经有机会来亲自教导他,因为某些原因拒绝的众夫子后悔不已。
郑胜有点烦,自从千字文写出来后,郑胜开始收到各类邀请,什么房氏才子房颉邀请他游西翠湖,隆氏隆景请他过府一叙,韩郡守之子要宴请他,南阳郡富商和寔请他题诗……他一个七岁小孩,接这么多邀请,累都累死?郑胜算是明白,方仲永是怎么变得碌碌无为了?累死的。
郑胜向郑垣表达了不愿意接受各式邀约的想法,郑垣痛快的答应他,帮他拒绝了以后所有的邀约。
然后,郑胜将已经收到的大摞邀请函全扔给王钧,让王钧替他写回信,信的大意是感谢邀请,恕不能行。
邀约被拒,宛城的少爷世子们会怎样想,就不在郑胜考虑的范围内了。郑胜开始了每天上午上学堂背诵论语,下午回青竹居锻炼、练字的生活。
郑氏族学出现了两个令所有学子“高山止仰”的人物,一个是郑胜,大家刚进入学堂的第二天,他用一篇千字文表现了他的天赋,让大家真正的认识了他。郑神童之称不胫而走。
不过,这位神童并不是可望而不可攀的人物。
“郑胜,十句论语!十句论语!两个时辰,十句论文都没背下来!”邱老夫子吼着乖乖站墙角的郑胜:“你在干嘛?千字文还写不写?不要辜负了你的天赋!”
郑胜无奈的接受处罚,他没这份天赋啊?即便穿越了,他也没把背文言文的技能点点满啊,想他上一段生命里高中的古文也会背,但那也是反复练习,经常出错的。哪像现在,一天十句,少一个字,错一个音,就被邱初道罚站,训斥。
他快受够了!
旁边“同期狱友”郑养偷偷直乐,看着郑胜被老夫子吼,实在解气!
这就是郑胜,一个不会背书的另类天才。
然而,另一个天才,就有些令全体学子恨得牙痒痒了。
………………………………
第二十二章 好学生郑尚
另一个天才,是郑尚。
但郑尚和郑胜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郑胜的千字文经过在南阳郡的传播后,已经开始流传向荆州。但他并没有速记啊、一目十行啊、过目不忘啊这类天赋。
郑胜善作文而不能背书。
郑尚呢,则差不多正好相反,其实说起来,郑尚算不得什么天才神童,他唯一的优点是刻苦。
反正,所有人对于郑尚的印象就是每天上堂,看到他正襟危坐在座位上默读默背;每天离开时,依然看到他正襟危坐在座位上默读默背。
这是一个怪物!这是大家对他下的定义。
邱夫子自然喜欢用郑尚作为标榜,对郑养等差劲的学子进行批评教育。
气不敢撒在邱初道身上,郑尚自然成了出气包。
这一天,开学堂的第八天,六月十三,郑胜照例早早起床,在青竹居里跑跳几下,算是早操了。吃过早饭,郑胜看了看时辰,才刚到辰时,也就是早上七点,离八点上课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于是郑胜溜溜达达的往学堂那边走。走到一处回廊,郑胜发现两个行踪有些鬼祟的身影正躲在不远处的竹林丛里,偷偷巴望着什么。
这是贼?郑胜立刻想到。然后又想到他才七岁,高声呼喊,把贼招来,捉不住贼,自己反而会倒霉!于是,郑胜也悄悄地躲了起来,再细看那边,不禁乐了,这不是黄氏兄弟黄涓、黄种汝吗?这个黄涓被邱夫子赶出学堂后,依然和郑养、黄种汝、郑叶等同来同往,其他人上课,他就等在外面。
他们这两个郑养的“跟班”,不跟着郑养,在搞什么花样?
这时,从东边过来一个小小的人影,郑胜立刻认出来他是郑尚。
他怀里抱着一个小罐子,那是他的早饭。听说,他和他的母亲韩夫人住在郑宅东北角的地方,他每天早起,从东北角赶到西北角的地方,有点远,所以郑尚每天带了食物在学堂吃。
郑尚丝毫没有注意到路旁边的竹丛里躲着人,郑胜刚要提醒郑尚小心,郑尚就闷不声的被一根绳子绊倒。然后,他手里的罐子飞了出去,“咣——”的一声,小罐子碎了,菜叶稀粥撒了一地。郑尚趴在地上,呆呆的望着这一幕。
黄氏兄弟做完恶作剧,嘻嘻哈哈的跑掉了。
郑尚依然保持着趴在地上的原状。郑胜还以为他摔坏了,刚想走过去,看到郑尚慢慢的蜷缩成一团,无助的哭了起来。
随后,郑尚听到了背后的人的脚步声,不哭了,抹干净眼泪,站了起来。
他看了郑胜一眼,郑尚认识他,这个人叫郑胜,写了一篇文,很厉害,他虽然读书厉害,但写不出文,但自己不比他差,因为自己背书很好,他背书不行。郑尚没和郑胜说过话,在这个时候,他更不愿意和人说话。
郑尚默默地去捡小罐的碎片。
“已经碎掉了,你还捡它?”郑胜问。
郑尚心里道,这是我的,还有我捡不捡,关你何事?
“罐子碎了,没用了。”郑胜对冷漠的小孩也没办法,“这是你的早饭吧?全洒了。还有半个多时辰才上堂,我带你吃饭去,如何?”
郑尚默然,他看着手里的碎瓦片,心里想的是,回去该怎么向娘亲交代?
“要在学堂待到午时呢,不吃饭,要饿一上午肚子。”郑胜继续劝说。
郑尚听着郑胜喋喋不休的说话声,这才想到,自己的早饭没了。
他站起来,往前走去。
郑胜第一次接触郑尚,感觉这个小孩,好难相处。
最终,郑胜也没能邀请到他去自己的青竹居吃饭。
和郑尚一前一后来到学堂,郑胜看了眼正襟危坐的郑尚,他坐下开始默背昨天的功课,他可不想天天被处罚。
小学堂里渐渐赶来了不同年纪或急匆匆或悠闲、或发呆或像郑胜一样背书、或大声说笑的或低头整理自己东西的的各种各样的学子。
郑养大踏步地走进来,看了郑胜一眼,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回了自己座位,跟在后面的黄种汝怀里抱着一大包袱东西。
郑叶看见了,好奇的问:“种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