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始于太康七年-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二月,周围村庄的百姓们开始忙于春耕,这路扩修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不过这工程不用太急,毕竟现在它的用途还不大。最主要的功能也不过是每天虎卫营早操过来踩踩这路面。

    而邱夫子很满意这条路,老夫子年纪大了,虽然住在青竹苑很舒服,但他也愿意每天出来溜溜弯,做一套“五禽戏”强身健体,这青石地面总比土地看起来舒服。邱夫子心情很好,大笔一挥给这条小路又起了名字,青石道。

    郑胜懒得和他争执一条山路叫什么名字。青石道,这名字还凑合,也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修好了路,郑胜自然开启了下一阶段的计划——工坊建造。

    这两项计划,郑胜是连在一块考虑的。

    甚至在太康年时,他就考虑要把铁匠铺、以及烟花工坊迁到一个新的地方的问题。毕竟,西院那地方实在是太小了。

    但迁到哪去呢?能选的地方不多,青竹岭这地方除了山就是水。

    考虑到安全问题,郑胜没打算把工坊迁去很远的地方。所以,小院南面的山里,既近且隐蔽,实在是最佳选择。

    可那边却是一片荒山,选址是一项难题。

    不过随着对周边山林越来越了解,郑胜脑海里也大致勾勒出了附近的地形。二月间,家丁们修路,他和万云等人也跑遍了附近的几座山,经过一番讨论后,最后选定了位置。

    不得不多说几句的是,为了区分附近的几个山头,郑胜一开始打算以一号山、二号山、三号山来命名,简单明了,轻松好记。但他的命名很快被邱夫子推翻了,理由是这样的名字太简单了,而且也从来没有人以数字命名过山。

    最后大家讨论的结果是以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词命名了这些山,郑胜感觉最后这名字同样的简单粗暴,为什么一二三就不行呢?

    所谓的北山就是郑胜小院往南,包括处在小院与西山大营之间的这一片的山丘。

    东山就是青石道以东的连绵群山,中山在北山以南,西山是西山大营以南的山,南山就在南边更远的地方了,青竹苑就在南山。

    而冶铁坊就建在了北山与中山之间一处山坳里,郑胜对那里其实有印象,第一次李安建带他过去西山大营那边时,就路过了那里。

    郑胜把这山坳起名叫冶铁谷,同样的简单粗暴。

    冶铁谷是一处东北、西南走向的小山坳,谷长不到千米,两边却是险峻、绝难攀爬的平均三四百米高的山丘,只有东北、西南两个出口(隐蔽性好,这是冶铁坊建在这里的重要考量),整个山谷就像是一个梨子的模样,当然郑胜也没有因为它长得像梨子就起名叫梨谷。

    郑胜刚刚实验的那把刀,是刚刚迁到冶铁谷的工匠们用修建好第一座的冶铁炉打造出来的。

    西院的冶铁山洞很狭小,几名铁匠挤在那边很是施展不开。当郑胜带他们到冶铁谷看过,确定这山谷就是他们以后工作的地方后,他们迫不及待的搬到了这里。

    现在冶铁谷内的建筑只建好了一座靠近北口的冶铁房,除此外就是在山谷中间位置的几间工匠们的住处。

    前期创业艰苦,郑胜只能用奖励激励他们,如果打造出了理想的钢刀,他许诺会有一大笔奖励金给他们。

    冶铁谷北口出去是一条狭窄的几乎不能被称作是路的小山道,不过,经过平整一番后,勉强也能够通行了。这条山道最后通到的就是西院后面的冶铁山洞。

    南口出去,再往西走,经过了一条曲曲折折的山路后,就能到达西山大营。而往东走,就是青石道。

    现在,郑胜就在站在南口附近的青石地面上。

    他同几名在南口看护的虎卫营卫士点头示意,沿着青石道往东南而去。走了没多远,就到了另一处工坊——烟花工坊。

    烟花工坊也是建在两山之间,但这里是一片挺开阔的狭长平地,并算不上是山谷。青石道沿着西北、东南的方向穿过这片空地,两边同样是山,东北边属于东山,是一片并不高的山,西南边的是中山,很是险峻,而且越往里走,山势越高耸。郑胜知道,那就是后世的武当山、现在的太和山了。

    这位置其实很是便利,空间也很大。所以,那些烟花工人们很愉快的离开了密室,搬到了这边。

    现在,刘嗅儿已经完全不再管烟花制造的事情了。王众帮他在这些工人里挑了一个沉稳可靠、技术也不错的人作为烟花坊的主事。

    这人名叫郑旺湖,年纪在二十五六的样子,高高瘦瘦,就是当初帮郑胜研磨矿石的家丁之一。虽然年纪轻轻,但这段时间,在王众的帮助下管理烟花坊,做的也不错。

    郑旺湖看到郑胜溜达过来,忙迎了上来。

    郑胜走马观花的看着,烟花坊的规模现在比冶铁坊大多了。

    和顺阳王府合作生意后,郑汶、王众相继给烟花坊增加了不少的工人。现在烟花坊已经有三十多工人,但秩序井然,大家都在有条不紊的工作着。郑胜感觉很满意。

    烟花坊其实已经分做了好几个部门,制造外壳的、制造内筒球的、填灌药物的等等。这些部门之间都是用了高高的砖墙分隔开,为的是防止泄露秘密。

    最初,王众要这样做时,郑胜还不以为然,他觉得让工人们只负责某一项工作,这样的保密措施也就足够了。

    可王众却告诉他,这样还远远不够,不仅要高墙围着各个工作区,以后每个区域的工人还会有各自的住所,白天不许串岗,晚上也不许他们彼此之间交流。

    郑胜噎住,这是不是太狠了?

    然后,王众又建议他,要和这些工匠们签署保密条款,在工坊工作的工人不到一定年限不能离开,特殊情况一定要离开的,应该极为谨慎地对待,甚至一名工人的离职一定要有郑胜亲自确认才是有效。

    后来郑胜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些措施还是挺好的。

    有了这烟花工坊,他也算是资本家了。那么,身份自然也要转变过来,虽然这样做是限制了工人的自由,但为了利益,他不能不这么做。

    更何况,这里也有*的制造。这样来看,就算再限制一万倍,也是值得的。

    不过,郑胜明显是多虑了,烟花坊工人们薪资很高,管吃管住。自由?晋人表示,神马是自由?能吃吗?

    在确定工人们对种种限制很快接受后,郑胜又规定了退休年限,年满六旬工人即可退休,而且退休后,依然可以每月领取一定薪酬的退休金。然后他计划着把烟花坊工人家属迁到了青竹岭来。

    郑胜想着,他都这样了,外人再挖不动他的墙角了吧?
………………………………

第一百零二章  虎卫分营

    看完烟花坊的日常工作,郑胜继续往东走,在与烟花坊有大约一箭之地的地方,是一个四四方方、高墙耸立的大房子,十多个的虎卫营卫士正分立门口两侧,默默守护着。

    这里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密地——*的工坊。他把*的工坊和烟花坊分离开,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更方便的利用*干别的事。毕竟,*不只是能用来制造烟花,还有更重要的作用。

    郑胜没有进工坊,今天守卫*工坊的是亲卫队第一什的人,郑胜和什长郑于很熟悉,也相信他的能力。所以他在门口问了下情况,停留了片刻后,继续往东走去。

    再往东走上百步远,一座山堵住往东的去路,青石道折向南去,从这里再往南走一里多点的距离,就到了青竹苑。

    不过在拐折处,有一道伸延向北的青石路正在铺展而去。

    丈余宽的青石路已经成形。不过,他一眼就望到了北边十来步外忙碌的人们。

    这里就是郑胜“截曲就直”想要完成的目标。原本的山路是先从东北往西南走,再反向折往东南,如果能打通这边的路,就能少走一里多的路。

    也幸好这里的山势总体来看并不高,开凿起来不是很困难。修成后也许不会很平坦,有上坡、下坡什么的,但确实省了很长的路,也是值得了。

    而且,把这里凿通之后,青石道基本上算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了,从李家村到烟花坊的距离也不过一里多远,最多五六百米的样子,通行会很非常方便。

    不过,这段短短的三四百米山路的开凿,是要花不少的时间了。

    郑胜看着家丁们的进程,干了十来天就弄好三四十米(是从南北两个方向一块往中间推进的),然后他想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