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胜笑了,两间酒楼?他想必说的是清美居、醉香居了。这老家伙还真敢开口,这两间酒楼的价值就超过三十万钱了吧!他好容易把这钱从司马畅嘴里抢回来,转手再喂给这死老头子?他才不是傻子!
而且这家伙敢这样“假公济私”,真不怕他反手告一状吗?
而且,一支烟花多赚十钱虽然也算是些小利润,但也不至于让他冒险!郑胜还担心这老家伙把这个当成把柄,以后再来敲诈他呢!
至于所谓的私密之事,郑胜根本不屑一顾,他夏辛手里会有关系着他安危的私密之事?
“哦,是这样啊?那我再想想,嗯,夏管家你看这样可好,等你以后退休回老家了,我们郑氏如果在那边有想要出售的酒楼,会先考虑夏管家,八折出售,一定不会让夏管家吃亏的。”
夏辛脸色一变,紧接着又笑着道,“希望郑世子能记得这件事,以后老朽必有所报。”
郑胜拱手道:“好说,好说。”
送走了一脸难堪的夏辛。烟花生意的后续,郑胜让郑汶、任据接手了,只要司马畅不出什么昏招,这事想必不用他再操心了。
他回到后院,看着那长条纯铁块,不禁叹息。
回想他昨晚的兑换,郑胜很是无语。
当他想要把兑换来的三十公斤纯铁放上天平右盘时,天平右盘并没有如他所想的那样顺利的出现纯铁块,而是在天平上方浮现出了四个猩红的大字:无法使用。
无法使用?是说兑换来的东西不能再进行第二次兑换了吗?还是,他放置的姿势不对?
不信邪的郑胜又重新放置了两次。
但无法使用四个猩红的大字在告诉郑胜,就算天平是他穿越带来的金手指,他是也不可能为所欲为的。
郑胜泄气了,最后只好又兑换了一批郑子纸草草结束这次兑换。
郑胜抚摸着纯铁块,想着他用铁矿石十倍兑换比得到的纯铁,再用它兑换火枪啊什么的,肯定不会再是数百倍的兑换比了。如果能,他现在肯定是能得到火枪了。
可惜不能啊。
这纯铁块能干什么呢?这东西太软了。郑胜嘟囔两句,不过,这次兑换也给了他另一个思路,他为什么一定要兑换成品呢?兑换钢材不好吗?纯铁是不好使,但钢很好用啊!
用钢来锻造武器!想到这里,郑胜咧嘴笑了,想着以后他拥有一支手持砍上去“咔咔咔——”砍断对方军队武器的钢刀,简直是无敌啊!
当然,现在他只需要完善制作工艺就行了,没必要大量制造武器,更何况能打造合格钢刀的铁匠,他没有。钢材,他也没有。甚至他连军队都没有,虎卫营只是一支军队的雏形而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现在也只是刚刚往前迈了一两步啊。”
郑胜又去春风里看了看那边的情况,然后他急匆匆的踏上了返回青竹岭的道路。郑胜已经急不可耐的想回去研究钢刀了。
顺阳城的一个偏僻的小院落里,夏辛有些烦躁的说:“告诉你家主子,我不是不帮忙。实在是……你们应该知道,老朽做什么事,还是要以王府的利益为首要考虑的,否则,我何以立足?这笔生意我根本想不出拒绝的办法。当然以后,我自然还会再想办法……”
宛城,顺阳王带来的喧闹已经恢复了平静。
南阳兵曹郑泯放下手里的信件,看向来人,“这三个人到底是什么来历?”
“不知道,但他们确实是谢意理一伙的余孽,其幼子谢思义就是其中之一。可惜没能抓住他。”
“无所谓了,已经杀了他的两个帮徒,只跑了一个小孩子……”郑泯摇摇头,再看了眼桌上的信件,自嘲道:“可是,我又有什么资格小看小孩子呢?”
那属下看了郑泯一眼,“黄先生回来了,少爷打算?”
“真是可惜啊。就让他歇息一段时间吧。”郑泯一声轻叹,他眼睛里充满了疑惑,郑胜真是一位“仙人”的徒弟?要不然,为什么他这般苦心孤诣的经营,就会被郑胜这样轻轻松松的化解掉呢?
郑泯轻叹一声,“柳尚书郎后天就到,我要好好想想要去到哪里做一任县官了。”
阳春三月,花明柳绿,万物生长,丹水河也已经恢复往常清澈的模样。
这天在丹水河旁,一队身穿玄色劲服的军士放行了这队五十余人、穿着着整齐干净灰色麻布劲装的精干男丁。
走过哨卡,这队男丁在一名名叫“中队长”的男子指挥下,重新站成整齐的四列,然后很不自在的往东而去。
士兵们等他们走远,开始嘲笑:“就这样的?我们一伍人就可以打败他们一百个!”
“别乱说,这可是郑氏的商队护卫呢?”
“咳,现在是安稳的太平世界,这样的样子货做护卫吓吓毛贼也足够了吧?”
“哈哈哈!”
不管士兵们的嘲笑,在此处哨卡几公里外的地方,就是郑胜的青竹岭。司马畅果然也很担心有人会偷走了烟花制作工艺,影响了他的生意,所以王府卫军在这里安排了一处哨卡。
这时,青竹岭的西山大营,虎卫营的卫士们正训练着。
而西山大营不远处的山坳里,郑胜举起手里的长刀猛地砍向面前的青石,“咣当——”一声响起。
围在周围的几个满手老茧的工匠眼里的期待神色消失了,因为郑胜手里的长刀再次出现了两个豁口。
“还是不行啊!”郑胜叹道。
“世子,南阳的急报!郑泯少爷迁蔡阳长。”王钧急匆匆走来。
郑胜清舒一口气,“蔡阳吗?这件事也总算尘埃落定了。”
………………………………
第一百零一章 修路建坊
蔡阳,对于这个地方郑胜并没有太深的印象,似乎就是荆州的一个小县吧?郑胜看向王钧。
“蔡阳是义阳郡东南的小县。新野在其北,邓县在其西,襄阳在其西南,也算是个要地。”王钧小声道。
郑胜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郑泯被任命为蔡阳长,对这件事他并不感兴趣。蔡阳?郑泯去了这地方,就再也影响不到他了吧?他们兄弟各自过各自的日子,他好好当官,郑胜好好积攒本事,真是再好不过了。
放下手上的长刀,郑胜吩咐工匠们继续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制造出好的刀来,然后他往山外走去。
出了铁匠工坊所在的冶铁谷,郑胜也算是回到了那条山路。现在这条山路已经大变了模样。
春风里那批家丁在元月下旬时就来了青竹岭,郑胜虽然大包大揽的要来了这将近两百号人。可他们到了后,郑胜就有点抓瞎,该让他们干点什么呢?
郑胜想了想,先从他们当中选了一些有特殊技能的人才,比如,他最看重的就是会打铁的工匠,只是很可惜这些人里只有一对叔侄在顺阳时从事过类似的行业,所以郑胜打发他们去了铁匠铺。
但毕竟这些人都是穷困的百姓,若有一技之长,能养活一家人,也不会到青竹岭,做郑胜的家丁了。
最后,郑胜决定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那句俗语说的最恰当不过了。而郑胜决定就在西山大营以东、以南的山里选择适当的位置作为工坊后,修路这件事就变得更加迫切了。
这是郑胜对自己“未来根据地”的又一次扩张。
一百多人的家丁说多不多,路修起来的速度并不慢,毕竟这也不过是一段直线距离不到两千米的短路。
而且为了加快进度,郑胜还特意趁着这段农忙前的最后一段空闲时间,雇佣了附近村庄的百姓们帮忙开采青石、铺就路面。
一条半丈多宽的青石路面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修好了。
但郑胜对它并不是很满意。一是这路并不宽,仅能容一辆马车通行而已;二是这条路是照着原来的土路的走向修成的,这条路整体来看是南北走向,但实际上却是曲曲折折的,中间甚至有两段路是这样的:先是东北、西南走向,然后陡然折向西北、东南走向。
所以郑胜打算扩修,要修到起码有一丈宽才行,这样来往的马车通行就很顺畅了。
再就是截曲就直,他不打算挖条隧洞出来,但一些太过影响通行速度的弯路,郑胜打算靠人力平整掉一些不高的山坡、小丘陵,正好要修路,青石就从这些地方取材了,也不至于浪费人力。
过了二月,周围村庄的百姓们开始忙于春耕,这路扩修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