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权臣-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边李子皆苦果’也是个小故事,当时王戎七岁和众小孩路边玩耍,忽然发现路边有一李子树,众人都去摘李子,唯独王戎没去,有人问王戎为什么没去摘李子?王戎答道:“李子树长在路边,那树上的李子肯定全是苦的,不然为什么来往路人那么多,应该早就被人摘完了怎么可能还有李子?”后来发现那些李子真的如王戎所说全是苦的。

    另一位中年男人听贺循如此推崇一位后生,便开口问道:“吴兴临安,没听说过有杨姓的士族啊!彦先,那少年不会是庶族子弟吧?”贺循听闻点了点头,那中年男人见贺循肯定了自己的话,不禁面露讥笑之色道:“彦先,你乃是会稽山阴士族领袖,怎么能跟这些小人纠缠不休呢?还当着我们的面称赞那些小人!”东晋时期士族子弟最注重的就是门户之别!他们将老百姓和官府吏役统统称作小人,借此来跟这些所谓‘低贱的人’划开界限!

    贺循听闻心中微微有点恼怒,对方怎么如此不顾情面的拆自己台!开口反驳道:“士光!此言差矣!如今东晋大业草创,淮泗之地大小战事不断!那些庶族子弟,很容易靠着战功,加官进爵,名扬海内!士光怎么可以拿着那些目管短浅的士族子弟的评判准则去观察他人的德行能力!?”

    士光听闻贺循这番话有一次开口道:“彦先,就算那些庶族子弟在疆场立战功,名扬天下,那也只能算是兵家子!怎么可以和我们这些文化士族相提并论?”

    贺循听闻这话,脾气也是上来了,正要再次开口反驳!却见王导出来打圆场道:“彦先,士光,莫要在争论了!一会等那少年进来,出几道题来测试,看他如何辨答,再观其言行,其人德行才识捷悟不就一清二楚了吗?”

    两人见王导打圆场,也同时停下了争执,不到几个呼吸,令三人争执不已的少年终于推门来到了正堂!

    黑头公;古时候一般要做到三公这种官大多都要熬到四五十岁,头发都已花白,所以黑头公的意思就是年纪轻轻,头发还是黑的时候就做到位列三公。
………………………………

第二十章 洛阳纸贵论古今下

    贺循见杨嘉已经束发,便开口问道:“杨卿你是何时来的山阴啊!临安一别你怎么现在才来看我这老头!令君给你起了什么表字啊?”卿在当时有两种用法,一是尊卑称呼晚辈,另一种就是平辈之间的亲昵相称。贺循一句话便让人觉得自己和杨嘉已经很是熟悉的感觉,完全不像是才第二次见面。

    杨嘉对贺循行了个长揖答道:“太常误会了!前几日就来山阴了,只是前来拜访的时候,太常一直繁忙,所以一直耽搁到了今天!家父赐我表字‘明馨’”随即转身向贺循介绍道:“这位是我同乡好友安盛,与我一起来拜访太常!”

    “好字,好字!《尚书》中的‘明德惟馨’和你乃是绝配啊!嗯?前几日没人来通报有客来访啊!?”贺循一下没反应过来,为什么杨嘉会说自己前几天一直在忙,忽然看见杨嘉两人的装束,立刻明白是那管事势利眼没来通告自己,贺循何其精明自然也听出来杨嘉语气中的不快,开口道:“是贺府管教不严,才让门房管事如此刁钻无礼,回头一定好好管教,让诸位笑话了!来!来!明馨!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可是名扬海内的名士!这位是扬州刺史,王导王茂弘。这位乃是侍中,陆晔陆士光。他两可是国之肱股,青天白玉柱,驾海紫金梁!这位是我家犬子贺隰表字仲御。”可怜那门房管事到头来还是逃不掉一顿责罚!

    杨嘉和安盛那里没听过王导和陆晔的大名!听闻两人就在眼前,赶忙上前行礼道:“杨嘉,安盛见过刺史,侍中!”陆晔只是点了点头,王道却显得很是疑惑,开口问杨嘉:“前些日子武康县发生的劫粮草案,你是不是衙役的领队?”杨嘉点头道:“那次正是杨嘉领队押运粮草。”王导见杨嘉肯定,不禁开口笑道:“看来明馨不仅比得过王戎,胆识跟班超相差不远了!”贺循父子和陆晔却是听得一头雾水,王导便笑着说了一下武康县的劫匪事件,贺循对此是一幅毫不惊讶的样子,而陆晔也是终于开始拿正眼看杨嘉安盛两人。

    一番寒暄之后,几人纷纷入榻,继续着先前的聊天。不知不觉话题就说到了南北兵力强弱问题上,王导早些年时一直在北地奔走,应该是众人当中对北地刘聪石勒等作战能力最了解的,所以众人都不说话,等着王导为自己分析一番,却不料王导有意要考察一番杨嘉,对杨嘉开口问道:“明馨,你如何看北地的局势!?”

    这不就是面试嘛!杨嘉前世时遇到大小面试多不胜数,怎么会怯这种小场面。心中还暗暗高兴正愁找不到自我推销的机会呢!这王导立马就铺路。杨嘉随即站起来道:“杨嘉以为逆胡刘聪虽占有司州,秦州,雍州诸州等疆土,看似兵强马壮,其实则不然,刘聪的缺陷就在内部,刘聪虽有大才,然听闻近些日子来,已身患重病,估计现在早已不能下床,更不用说处理政事!其子刘桀亲昵奸佞,任性嚴刻,赏罚不公,拒谏是非,而且荒诞酒色,军国大事一决于靳準!靳準此人日后必为大乱之由,再者驻扎在长安的刘曜,东边的石勒这两戎狄天性忘君臣,略婚宦!洛阳大乱,他们怎么会率众救援!……”

    杨嘉好歹眼界见解超出这个时代一千多年,自然说的头头是道,盖棺定论而已,不得不让几人信服,再者杨嘉也知道如何讲说一场精彩演讲,先声夺人然后让你的听众顺着你的思路走!

    王导听着杨嘉讲解不住的点头表示肯定,次子眼界独到,见识不烦啊!将刘聪等人的心性分析的如此透彻,是个还未雕刻的宝玉。贺循身后的贺循却是隐隐不服,这杨嘉也未见过刘聪等人,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就敢在这班门弄斧,真把我们当傻子糊弄!随即起身道:“明馨,如此高才,我很是钦佩啊,我想和你玄谈一局,不知你愿不愿意?”贺隰虽然嘴上问着愿不愿意,但已经做了请的手势,这是硬逼着杨嘉与自己玄谈一局。

    何为玄谈,两晋时期上至士大夫下至百姓,皆弃孔孟之道,喜欢说谈老子,庄子玄之又玄的学说!

    刚刚还在侃侃而谈的杨嘉听闻贺隰的请求,却是一脸严肃的站起身道:“仲御兄,杨嘉不喜玄谈,怕是不能应邀了!”贺隰听闻心中暗暗高兴,步步紧逼道:“当世玄谈盛行,四海玄谈者十之有八!却不知明馨为何不喜玄谈!?”

    “玄谈于国无益,于己无用!为何要玄谈!?杨嘉想问各位何为玄谈?”杨嘉虽是向众人发问,却不等众人回答接着开口道:“玄谈前身乃是东汉时期的清谈!当时清谈是州郡选举人才时的谈论,其主要部分是对具体的人物批评和讲解!玄谈一行乃是起于郭泰,成于竹林七贤的阮籍!东汉末期宦官专权,郭泰为了避祸,于是不论政事不谈人物批评只谈一些理论道理!后到阮籍不想入朝做官,为了婉拒文帝,也是不谈时政!只谈一些理论知识!但到今日玄谈已经只谈老庄《周易》之言,早已和东汉时候的清谈本末倒置!甚至发展到影响国事,还干嘛要说这乱国之谈!”

    众人听得满脸惊讶!杨嘉却是不停,继续惊世骇俗的说道:“昔中朝王衍王夷甫便是玄谈乱国的例子!夷甫身居台司不已事物子嬰,尚世化之,多次羞言孔孟之道!王夷甫其身不正,所以自台郎一下,皆雅崇拱默,全部已不处理公事为高雅之行!四海虽宁,但早已内部生蛆!后来胡虏犯洛阳,王夷甫被石勒所捕,终是幡然醒悟,谓人曰:“吾等若不是祖虚无,好谈老庄,不理政事,国不止于此!”既然早有前车之鉴!杨嘉何敢在谈老庄周易!”

    贺循父子,王导,陆晔听得竟是目瞪口呆,纷纷低头沉思,许久才反应过来!陆晔当即站起身道:“真是羞愧至极!陆晔痴长明馨你这么多年啊!以前竟是已擅长玄谈辩难而沾沾自喜,今日方得大道啊!日后再也不玄谈辩难了!陆晔受教了!”说完竟是对着杨嘉行了个长揖,杨嘉哪敢受着赶忙回礼道:“侍中末折煞小子!”贺循也是感触良多对着贺隰道:“仲御,可要记得今日这番话!”贺隰恭敬的答道:“是父亲大人,贺隰一定‘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众人听闻贺隰此话纷纷哈哈大笑,刚刚略显严肃的氛围一扫而空,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乃是出于《诗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