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9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想郑国公,他现在正威风凛凛,杀伐果决。当年家父可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常十万之上,可现在我却不如常茂,真是惭愧啊,假使有朝一日,我死了,怕是无颜见父亲。”

    徐增寿不停抱怨,柳淳瞧了瞧他,又摸了摸自己怀里的清册,突然来了个主意。

    “定国公,你也不必太过伤心,毕竟机会总是有的,我相信有朝一日,没准你还能超越令尊呢?”

    徐增寿一听,咧嘴笑了。

    “我说柳淳,你别拿我开心行不?我爹那是跟着先帝打江山的大功臣,我何德何能,可以超越父亲?”

    “哈哈哈,我说有就有,只不过需要你付出一点点代价,你敢吗?”

    徐增寿被问到了这里,怎么能说不敢!

    “柳淳,让我做什么都行,只是我没本事,也没有那个福气了。”

    柳淳突然哈哈大笑,“定国公,你过谦了,我这里正有一件事,要请你帮忙呢!”

    徐增寿从柳淳似笑非笑的脸上,读到了一丝危险,慌忙警惕道:“今天只是喝酒,闲聊而已,来,干杯!”

    他想躲过去,可柳淳却不想放过他。

    “定国公,我这里有个计划,正打算跟陛下说,我想你一定会鼎力支持的。”

    朱棣沉声道:“柳淳,你别卖关子了,直接讲!”

    柳淳颔首,把怀里的清单递给了朱棣。

    接过来之后,朱棣才翻看了几页,眉头也皱起来了,忍不住惊呼道:“要养活这些百姓,难度竟然这么大?”

    柳淳点头,“所以我打算在海外建立封国,同时成立一批粮食基地……就看定国公愿不愿意带头了!”
………………………………

第878章 最倒霉的国舅爷

    徐增寿攥着手里的酒杯,突然有种错觉,这是鸿门宴吧!他上哪去找救命的项伯呢?就在这时候,朱高燧笑嘻嘻过来,很认真道:“舅舅,你不能妄自菲薄啊!你当初不就是带头开拓草原吗?这次或许远了一点,但是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绝对能建立超越中山王的功绩!外甥可是很看好你的!”

    朱高燧这么说着,还看了看他的五叔,朱橚连忙把酒杯放下,喜滋滋道:“没错,你要是有什么需要,我鼎力相助,保管让你走得平安,走得顺畅!”

    徐增寿翻了翻白眼,一声哀嚎!

    干脆死了算了!

    我身边都是一帮什么玩意啊?

    就没有一个带良心的?

    徐增寿痴痴凝望着姐夫朱棣,就仿佛看着长城的孟姜女……现在只有姐夫能救自己了,你只要否决了提议,谁说都不管用了。

    姐夫,只要你给我一条活路,就是我爹,亲的!

    就在徐增寿满怀期待的目光注视下,朱棣缓缓开口了。

    “太师,粮食的问题,真的这么紧要吗?”

    柳淳点头,“陛下,情况或许比数字显示的还要麻烦……虽然这些年民生改善了很多,可一旦人口膨胀起来,就会把增长的部分吃掉,甚至重新回到原来的程度,也可能更糟!”

    “唉!”

    朱棣用力吸了口气,揉着胀痛的太阳穴。

    “柳淳,既然如此,那历代有什么好办法?”

    “没有!”

    柳淳回答很干脆,没有就是没有。

    历经战乱之后,人口会短时间膨胀起来,然后就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之中,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农民破产,许多壮劳力或是进入城市,或是卖身为奴……从“人”变成奴隶。

    所谓穷不过三代,是因为穷人连自己都照顾不了,还想着结婚,想着生孩子?做梦去吧!

    历朝历代,人口到达高峰之后,就进入了相对平稳阶段……这个相对平稳,背后却是非常凄凉的现实,许多人失去了生息繁衍的资格,注定一生孤单……所以给自己切一刀,换来一生衣食无忧,也就不是那么难理解了。

    “大明不该走这条老路,也不能走这条老路!”朱棣缓慢而坚定道:“我们通过变法,不光改变了自己,也推开了世界的大门!我们有无穷的空间,有机会改变一切!”

    朱棣突然抬头,盯着徐增寿。

    被姐夫血红的目光盯上,徐增寿直接跪了。

    “陛下,臣愿意出海,愿意替大明筹建海外粮仓!”徐增寿说出这话的时候,心都在滴血,古往今来,哪个国舅不是吃香的,喝辣的。像他这么惨的,只怕是空前绝后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大姐,小妹,你们就不能可怜可怜我吗?

    徐增寿在心里哭泣呐喊,然而都没有什么用处,朱棣想了想,“定国公,你能深明大义,这点非常好。朕回头一定挑一块好地方,给你充当封地……”朱棣不咸不淡说完,就摆手让他们退下去了。

    酒是没心思喝了,朱棣留下柳淳,君臣两个需要好好商量一下了。

    至于徐增寿,他跟着朱橚和朱高燧出来,满脸的幽怨,盯着这俩货,气得恨不得撕了他们!

    “你们简直混蛋,会遭天打雷劈的!”

    朱橚懒得搭理他,打着哈气道:“我还是去医馆瞧瞧,多救几个人,老天爷劈我的时候,没准还会手下留情呢!”

    他走了,朱高燧也冷笑道:“我说舅舅啊,你脑子是真的坏了。不趁着现在出海建藩,圈占土地,还等着什么时候啊?告诉你,我师父都天天琢磨着往外跑,你怎么就死脑筋呢?”

    徐增寿冷哼道:“你说的轻巧,祖宗坟墓,亲朋好友,山水田园……这大半辈子都活在大明,现在让我出去,还不如杀了我呢!”他眼珠转了转,突然凑到朱高燧的耳边,近乎讨好道:“我的好外甥,你赶快跟母后说一声,让她帮傻兄弟吹吹枕边风,现在就她能救我了。”

    朱高燧沉吟片刻,终于点头了。

    “我可不能白帮忙啊!”

    徐增寿笑道:“好说,好说!我现在手上还有个马场,有三五白匹好马,都送给你了,怎么样?”

    朱高燧欣然点头,“我明天下午要见到地契!”

    “成!”

    徐增寿欣然同意,可转头就啐了一口!

    这个该死的玩意,跟他师父学的,见钱眼开,贪得无厌,他的心掏出来,碾碎了,都能做成墨。

    不过只要能躲过这一劫,也就好说了,谁办事情,不都要付出一点代价!

    徐增寿这么想着,回府之后,赶快交办下去,还没到中午,他就把地契,还有那些马匹都转给了朱高燧。

    这位赵王殿下也很给力,当即就进宫见了徐皇后。

    到了傍晚时分,徐皇后的亲笔信就摆在了兄弟的面前。

    徐增寿满脸笑容,很是得意。

    到底是亲姐姐,就是知道疼人,比起外人强多了。

    他欣然展开,上面赫然写着“听闻四弟深明大义,体察国家之难,愿意挺身而出。姐姐倍感欣慰。四弟拳拳报国之心,世所共见,我徐家深受皇恩,理当比别人更加明事理。四弟能如此,姐姐倍感欣慰……”

    徐增寿彻底懵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没说这些话啊?

    大姐,这是误会!

    误会啊!

    徐增寿突然意识到,自己被坑了,而且还是被外甥朱高燧坑了!

    “兔崽子,我要撕碎了你!”

    徐增寿气势汹汹,直接向外冲去。眼睛都红了,别让他抓到朱高燧,不然一定宰了他!

    气势汹汹的定国公,一路冲到了赵王府。

    预想之中的闭门羹没有吃到,反而是一路畅通,直接冲到了王府书房。

    “国公爷,您先喝杯茶,一会儿王爷就过来。”

    “让他给我滚过来!要是敢迟疑,我烧了他的王府!拆了他的家!敢骗长辈,谁给他的胆子?”

    徐增寿破口大骂,下面人连滚带爬,去找朱高燧了。

    书房只剩下一个人,徐增寿四处看了看,突然发现在桌面上,竟然有一份报纸。他随手拿起来,才看了一眼,就神色凝重了。

    谁来养活大明百姓?

    通栏标题,字体又黑又大。

    以现在的增长速度,要不了十年,大明的耕地就不够用了……眼下能做的无非开源增产两途。

    开源就是向外拓展,寻找更多的良田,种植更多的粮食,供应大明百姓的胃口。

    至于增产,那就更简单了,各地要修建水利设施,持续投入,实现亩产提高。

    徐增寿一路看下来,在最后竟然提出,要兴建一大批农学院,培养农业人才,刻不容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