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9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我们依旧站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兴旺发达……”

    柳淳说到这里,眼睛都在冒光,而金殿之中的文臣,尤其是杨士奇等顶级人物,已经听懂了柳淳的意思。

    想要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就必须要强大的共同记忆,可以说是文化纽带。

    过去所有的王朝都没有力量做这件事。构筑共同记忆的工程留给了儒家文人……像什么三纲五常,孔孟圣贤,二十四孝……这些通行全国的东西,全都来自儒家。孔孟学说,教化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这些共同记忆,最后演变成了士人集团,又发展出了与君王共天下的豪迈。

    柳淳推行变法,就是要打破儒家对这部分的垄断。

    大破大立,既然废了儒家的东西,就必须重新构筑一个更强大的纽带。

    授予奖章,把他们的做为写进教材,传播到全天下……这不正是在构筑共同记忆吗?

    告诉百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荣耀!

    相比之下,王聪这种自私自利,贪图享受,舍不得荣华富贵,阻挠变法……绝对是超级丑角,而且还是被几千万人生生世世唾弃的那种!

    想到这些,饶是王聪见惯了生死,此刻也是万念俱灰,一股鲜血,不停向上涌,干脆一死了之算了,还活着干什么?

    其余的勋贵,此刻同样不寒而栗。

    火真、王忠、李远……他们偷眼看柳淳,全都切齿咬牙!

    姓柳的,你也太狠了吧!

    杀人不过头点地,你想要把我们都活活逼死吗?

    柳淳淡然一笑,他不想杀人,不过他一定会让这些家伙终身难忘的。

    “陛下,所谓赏功罚过,臣以为除了郑国公之外,战死沙场的荣王张玉,同样是武人的表率……当年陛下将草原分封给了诸位有功之臣。如今哈烈战败,草原平定,应该拿出更加稳妥,也更长远的方略了。”

    就要图穷匕见了!

    朱棣突然笑了,“太师,咱们边吃边聊。”朱棣兴匆匆招呼手下,给所有文武重臣,以及得到奖章的众人准备酒宴。

    这下子就看出奖章的重要了,常茂本身是国公放在一边,其余拿到金质奖章的,直接比照二品尚书,银质奖章享受五品待遇,铜质奖章则是七品。

    哪怕不是官员,只要拿到了奖章,依旧能跟官吏平起平坐,这就是对待功臣的尊重。

    诸位武臣脸沉似水,难看到了极点。

    因为大家伙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这次军制改革之后,勋贵武臣没法直接担任军职,世袭罔替这一项更是被拿掉了……任何人想要领兵,就要报考军校,通过考核,成为武官。或者从小兵做起,靠着立功升官,步入武将行列。

    总而言之,不会有白捡的武职了。

    既然如此,他们的爵位有什么用?

    最多就是个身份的标志,在御前大宴上,他们还能排在前面……当然了,还有一样好处,就是每月领俸禄。

    除此之外,他们跟这些活动奖章的人,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辛苦了大半辈子,出生入死,到了今日,鬓角尽是白发,就落这么个下场!

    陛下,你也太狠了吧?

    酒宴根本吃不下去了,所有武将都黑着一张脸,他们想要爆发,却又没有胆子,可是不爆发,确实又承受不住。

    就在这个关头,朱棣突然幽幽道:“太师,你刚刚的话还没说完,现在可以继续了。”

    柳淳颔首,“陛下,这一次的变革军制,是最重要的一次,也是要一劳永逸的一次。公侯贵胄,不再掌军,若要为将,必须经过军校考核,这是铁律。至于公侯爵位继承,也要采取代降原则。”

    简单说,老爹是公爵,没了军职,可以领公爵俸禄,享受公爵待遇,到了儿子这里,就只剩下侯爵俸禄和侯爵待遇了。

    要不了三五代人,就会变得普普通通,根本不存在什么世代将门,与国同休!

    柳淳!

    你果然够狠!

    好些勋贵恨不得跳起来,将柳淳给吃了。

    可就在这时候,柳淳又道:“陛下,这只是选择留在国内的公侯勋贵,如果愿意把封地放在海外,尤其是极西之地,不但爵位延续,可以拥有兵权,还能掌握土地。”

    朱棣微微一笑,“太师,你这招不新鲜,针对宗室诸王,你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柳淳笑道:“陛下果然睿智,普天之下,唯有天子一人,天子之下,那是诸位宗室藩王。而宗室王爷之下,就是诸位国公、侯爵、伯爵。”柳淳笑道:“其实臣这也是效仿古人,夏商周三代分封,便是如此。”

    柳淳说完,杨士奇急忙站出来,躬身道:“陛下,太师所言,的确属实。当初三代国君建立基业之后,就把四周的土地,分封给了诸侯。当初各个诸侯的祖先也是披荆斩棘,才有尺寸之地,所付出的辛苦和代价,无与伦比。”

    “如今大明实力百倍于三代之时,因此分封的范围要更加辽阔,整个天下,都要服从大明天子的安排。”

    朱棣脸上带笑,显然,这个办法他是很认同的。

    朱棣也早就想过了,想要把全部的土地都纳入大明的治下,根本不可能。

    如果像柳淳和杨士奇描述的这样,建立起一整套分封体系,也未尝不可。朱棣看了看所有的勋贵功臣,“卿等听明白了吗?你们若是想留在大明,朕会让你们衣食无忧,甚至你们的子孙也可以过得很好。不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若是愿意去海外,寻找土地,建立基业……可以永远为一国之主,世袭罔替,传承万代。”

    ”该何去何从,你们自己权衡吧!”朱棣淡淡道。


………………………………

第860章 公国、王国、天子之国

    朱棣让众人思索,可实际上,他心里已经有了定见主算。朱棣把柳淳叫到了后殿,君臣两个面对着一块巨大的沙盘,朱老四手里捏着一堆小旗,不知道怎么办是好。柳淳从旁边看着,忍不住暗笑。

    此刻的朱棣很像是一个骤然进了自助餐厅的饿鬼,眼前的好东西太多,肚子又空的厉害,却不知道往盘子里装什么好,急得直冒汗。

    “柳淳,你有什么主意?”

    柳淳赶忙道:“陛下,臣觉得不妨先把天子之国确定下来,然后再思考别的。”

    “天子之国?”

    朱棣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

    所谓天子之国,就是大明皇帝直辖的土地。

    除了传统的中原地区之外,岭南也是必须的,然后向南红河两岸,湄公河三角洲,这两块产粮区也被朱棣毫不客气划入了手里。

    然后是云南缅甸这一片,彩云之南,风光秀丽,茶叶飘香,要留着以后旅游散心。高耸的雪域高原,这是整个大陆的水塔,控制了这里,就控制了诸多大河的源头。

    目光落到西北,整个西域必须纳入版图,再向西,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也就是后世的中亚地区,这也要拿过来,不管是放牧,还是种田,都是上好的宝地。

    转了一群,终于到了北边,庞大的蒙古草原,向北一直延伸到北冰洋,这块也要纳入大明的版图。

    对了,沿海的那些岛屿也要算进来……朱棣不断插旗,不断圈地,他还特意把元代的版图找来,仔细对比,发现大明比元朝还要辽阔许多,朱棣终于松了口气。

    “行了,除了这些之外,就是他们的了。”

    柳淳忍不住笑意,事实上,朱老四划入大明的这些土地,还有许多都没有真正掌控。至少西域和中亚就不是大明掌控的。

    不过总体上还算理智,基本都在中原王朝的辐射范围之内。

    这也是朱老四给他后代子孙圈定的范围。

    接下来就是次一级的“王国”了。

    “伊王拿走了天竺,齐王拿走了高丽,庆王得到了倭国……”朱棣掰着手指头算着,“柳淳,你看要不要给老二和老三留一块土地?”

    柳淳笑道:“那就要看两位殿下的意思了,不过我猜他们多半不会想要的。”

    还真别说,柳淳是很了解徒弟的。

    朱高煦沉溺在修路大业上面,他才懒得经营封地。至于朱高燧,更是不想被封地束缚住,他想的是多捞一点钱。

    “父皇,师父,只要规定所有国家必须开放,不得封闭国门也就是了。”朱高燧笑嘻嘻的,仿佛看到了无数的金山银山,想想就激动。

    既然这俩货没兴趣,整个分配工作也就顺畅了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