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直以来的折腾,都是希望唤醒一些人,那些应该和他站在一起的“正人君子”,大家都想辅佐圣君,开万世太平。他们不止一次说过,太子仁厚,是最好的储君人选,为了太子,不惜性命……

    可事情到了今天,解缙才猛然惊醒,自己居然活成了一个笑话。

    原来从头到尾,他都是一个人,根本就没有任何朋友,也没有任何指望。

    “柳大人,你为什么要告诉我啊?”解缙悲愤哀嚎,无力地瘫在地上,烂泥般绝望。柳淳耸了耸肩,“是你想活得明白的,真相往往就是这么残酷,怎么,无法面对吗?”

    解缙面目狰狞,渐渐握紧了拳头,“柳大人,那你为什么不顺水推舟,杀了解某?”

    “也是因为太子!”

    “为什么?”解缙迟疑道:“你是帮着太子的?”

    “不!”柳淳断然道:“不管是太子,还是汉王,或者赵王,他们都是我的门下。身为师父,我一视同仁。之所以不想让你死,就是因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你死了,就会成为他们兄弟之间的结缔。有太多人藏在后面,想要吃人血馒头了。”

    “人血馒头?”解缙迟疑。

    “就是那种杀头的时候,从脖子喷出的热血浸透的馒头,吃下去能治病的。”柳淳解释道。

    解缙咬了咬牙,恶狠狠道:“他们是把我当成药了,对吗?”

    “差不多吧,其实你要是死了,不用担心身后名的,因为有人会想办法替你美化的……”

    “不需要!”解缙突然暴怒打断,抓狂道:“人死了,还要什么身后名?我解某人想清楚了!彻彻底底想清楚了。这次只要我不死,就要跟那帮人斗下去,我要让他们变成人血馒头!”

    解缙瞳孔充血,须发皆乍,跟个小鬼也差不多少。

    可很快解缙又冷静下来,想要他死的人太多了,更何况又是去安南,他这辈子还有希望回京报仇吗?

    “柳大人,你会帮我,对不对?”解缙抓到了救命稻草,忍不住哀求。

    柳淳两手一摊,“我没法帮你,只能给你提供条件。解学士,别看安南偏远,如果方法得当,能从安南榨出很多油水的。”

    解缙吸了口气,没错,刚刚的拍卖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我一定可以的,一定能成功!

    到时候我要携着无上的功劳,返回朝堂,要让那帮东西付出代价!

    解缙在心里发狠,但是想要干出业绩,就要有方法才行,他肚子里装了太多的经史子集,这玩意可帮不上他。

    “柳大人,我,我想请柳大人送我一本书!”解缙眼睛冒光,他想到了《国富论》,过去卖得那么热,他竟然不屑一顾,都没有买来好好研究,真是失策!从今往后,这本书就是他东山再起的希望了。

    “先生在上,请受晚生一拜!”

    解缙比柳淳大了不少,如今却甘心执弟子之礼,不得不说,挫折真的能让人成长。从今天开始,解缙也不折腾了,更不吃酱肘子了,他天天清水白饭,躲在房间里,苦读《国富论》,只等着前往安南,建功立业。

    就在这几天里,有关科举改革的计划,终于传遍了整个京城,大大小小的衙门,悉数看过。

    面对这份改革计划,整个京城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反对!

    强烈反对!

    甚至许多官员都后悔了,他们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质问,当初提出科学的时候,大家伙置之不理,因为跟自己没有关系;等发配孔家的时候,还是默不作声;如今改革科举,难道还要忍受吗?

    多少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熬干了心血,熬白了头发,皓首穷经,为的就是能亿兆蟾宫折桂。

    可若是改了科举,他们的心血岂不是白白流淌了?

    而且科学算什么东西?也配跟孔孟之道相提并论?

    过去大家伙摄于柳淳的权势,不敢站出来反对,到了如今,还要默不作声吗?

    动科举,的确是捅了马蜂窝。

    所有的朝臣,全都怒了。

    即便不是通过科举出来的臣子,他们在太学读的也是四书五经。虽然曾经鸡鸣山学院冲击过太学,当毕竟在一群“正人君子”的努力下,重新恢复了理学尊严,如今要改革科举,撼动八股文章,这不是要了大家伙的命吗?

    “我们去找陛下,大家伙跟陛下在金殿上辩论,我们这么多人,就不信辩论不过柳淳那个逆贼!诸位,大家伙再也不能退缩了,不然我们苦读书一辈子,到头来一钱不值,为了咱们的脸面,也要拼了!”

    群臣怀着悲壮的心情,一起向午门杀去。

    这一次什么也阻止不了他们了。

    就算是掉脑袋,他们也要搏一把!

    面对汹涌而来的浪潮,六部九卿,哪怕是茹瑺和道衍,都招架不住,相反,还被裹挟着,一起来到了午门。

    令人很意外的是竟然没人阻挡,太监木恩笑呵呵道:“诸位大人,陛下在奉天殿等候大家伙。”

    数百位臣子鱼贯而入,等到了奉天殿前,他们却傻了,在空地上,摆了好几百张桌子,上面还有笔墨纸砚,全都准备好了。

    这是要殿试啊?

    群臣不解,这时候朱棣突然出现了,“朕知道卿等不服气,觉得自己读了一辈子书,满腹经纶,治国绰绰有余,科举考试根本不需要改动。那今天,就在这奉天殿前,朕想测试一下诸位爱卿的水平,你们不会畏惧吧?”朱棣笑呵呵道。

    所有群臣心咯噔一下,仿佛看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顶点


………………………………

第617章 叫个孩子跟你们比

    群臣是来找朱棣谏言科举的事情,可皇帝陛下什么都不说,就直接考试,这算什么啊?

    蹇义忍不住站出来,“启奏陛下,臣等不清楚这考试所为何来,还请陛下明示。”

    是啊,不给我们说清楚,就别想随便考核我们,文人可是有骨气的。

    朱棣没说话,这时候站在朱棣身旁的柳淳笑道:“诸公气势汹汹而来,想必是为了科举改革,这事情因我而起,有必要跟大家伙交代清楚。”

    “我在改革科举的计划当中提到朝廷有六部九卿,地方有三司衙门,分理国政。每一个衙门职责不同,对官员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就拿诸公来说,你们礼部的官吏未必管得了刑部的事情。工部不一定精通吏部……既然如此,那为何科举考试之时,全凭一篇文章呢?这完全说不过去了。我提出分科考试,也是为了适应朝廷的需要,真正为国选材。”

    “仆提出改革方略之后,陛下也极为赞同,这才明发六部,准备推行,诸公还有什么疑问吗?”

    蹇义身为礼部尚书,当下清流领袖,他立刻道:“柳大人,朝廷抡才大典,务求德才兼备之士。一篇科举文章,固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所有,但是却可以明心见性,选拔心思纯正,学问踏实之才。更何况通过科举之后,还要让新科进士观政,熟悉朝廷政务。柳大人,能写出科举文章,再去学习别的东西,易如反掌。所以你说官员们不精通其他的事务,不免武断了。”

    蹇义还是够狡猾的,他语气尽量和缓,这种时候,跟柳淳言语冲突,绝没有好处,他相信在讲道理上面,还是不用担心的。

    这不。蹇义开头之后,就有一大堆官员先后跳出来。

    这帮人可就没什么好话了。

    你柳大人凭什么说科举的官员没本事,凭什么说一篇文章不能当好官?

    我们都是圣人门徒,一窍通百窍通,道德文章乃是天下至理,我们都能驾驭,其他的东西,更是不在话下。

    而且科举也不是一篇文章而已。

    从县试开始,所有参与科举的人员,要经过至少六关,才能蟾宫折桂。比如黄观,他就是人尽皆知的六元。

    我们是一篇文章吗?我们是六篇文章啊!

    这时候右都御史郑赐也开口道:“柳大人,以文章选士,是千百年的规矩,历代以来,名臣辈出,人才济济,由此可见,科举乃是不二之法,随便改革科举,只会扰乱人心,得不偿失,我以为十分不妥。”

    又一位大人站了出来,科道这边已经挽起了袖子,迫不及待要参战了。

    柳淳却突然哈哈一笑,“陛下,这位大人已经说了,科举选士自有道理,朝中官吏,又皆是人才。臣以为既然如此,他们肯定不在乎考试,陛下不妨尽快下旨,验证一下诸公的才智吧!”

    朱棣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