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淳,你给朕想个办法,朕就不追究你的罪过了。”
柳淳翻了翻白眼,心里暗道,朱老四,你最好还是追究我的罪过,你有本事把我的徒弟徒孙都抓起来,严刑拷打,让他们尝遍十八般酷刑,我这个当师父的,要是有半点心疼,我就把名字倒过来!
朱老四,你敢跟我打赌吗?
柳淳气哼哼的,“陛下,臣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自古以来,有些案例还是可以参考的。比如西汉初期,丞相独大,渐渐的相权分化,等到了唐代,出现了三省,再到宋代,就几乎没有真宰相了。”
朱棣沉吟片刻,反问道:“柳淳,你是让朕把科举拆分开?然后多设置几个考官?”
柳淳忙笑道:“陛下圣明。”
朱棣摆手,“你先别急着拍马屁,朕问你,一篇文章,要怎么拆分?难道还要多写几篇,多考几次吗?如果重复,又如何算取中呢?”
朱棣连续发问,柳淳笑道:“陛下误会了,文章固然只有一篇,但是其他的内容也可以考试啊!比如常识,比如法令,比如算学,比如经济学,甚至对外贸易,医学,地理,工程……全都能拿出来考核。科目增加了,考官数量也就多了,假如每个考生都有十几个考官,臣以为他们彼此就很难结成一党了。”
说白了,还是掺沙子注水,扩大考试范畴。
朱棣想了想,还真别说,要是这么一来,的确就能防止师生结盟。
“柳淳,你给朕拟个详细的计划出来,朕要好好权衡。”
柳淳急忙告辞,赶快离开了皇宫。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是走得慢了,保证又要被口水洗脸!
果不其然,就在柳淳刚出了宫门,朱棣突然意识到了。
上当了!
上了大当!
这个该死的柳淳,出的什么馊主意?
他哪是把科举给拆开了,分明是用他的科学,取代了八股文章。别人是没法收徒弟了,可所有的考生,全都成了你柳淳的门徒。
你丫的就是欺负朕脑筋转得太慢是吧?
咱们没完!
朱棣呼呼喘息,憋着要跟柳淳算账。
可是他们俩怎么折腾都没事,吓破胆的却是满朝文臣。
疯了!
真的疯了!
科举考试要改成科学了。
咱们读了一辈子的四书五经,全都没用了。
孔孟道统被推翻了,现在连科举都要改了。文章盖世,满腹经纶,再也不能入朝为官了,要去学柳淳的那一套东西,才能通过考试,才能成为官员。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天下正道何在?
谁能匡扶社稷?
这一次可比发配孔家要严重多了,真真正正,碰到了大家伙的切身利益。
不说别的,有多少人的子侄都读了十几年的书,正准备参加科举呢,如果考试内容改了,他们岂不是白读了?
不为了别的,就算为了孩子,也要拼了!
官员们恨柳淳,恨不得要拼命。但是转念一想,最可恶的还是解缙。这货他怎么不死了算了,都怪他胡说八道,蛊惑圣听,结果弄出了这么可怕的事情。
一定要诛杀解缙,打消陛下的可怕念头!
此刻的解缙沉溺在酱肘子的美味中,不能自拔。自从去年腊月被抓,可怜的解学士都瘦了好大一圈,脸上的皮都耷拉下来,实在是太可怜了。
吃肉,大口吃肉,赶快补起来。
解缙忙于胡吃海塞,全然不知他惹出了多大的麻烦。
“老爷,平越侯求见。”
张辅前来拜会柳淳。
“大人,我接到了一封信,没头没尾的,还请大人过目。”
柳淳接过来,内容不复杂,只说让张辅动身返回安南,不必理会其他人,让后续随从缓缓而行,事成奉上万两黄金。
“这是让你在路上放水,好把解缙弄死!”
张辅大惊,“柳大人,不会是有人开玩笑吧?”
柳淳摇头,“没人会拿钱开玩笑,你不用在意,他们果然动起来了,一切都交给我。”
柳淳将一份早已准备妥当的科举改革方略,立刻递了上去。
朱棣左手拿着柳淳的方略,右手拿着东厂的密报,沉吟良久。他倒不是疑心柳淳,只是单纯觉得这么下去,人们都忘了,大明朝还有他这么个皇帝!
不过既然文官强烈反对,那就证明朕做对了!
“将这份改革方略,明发六部!”朱棣断然道。
顶点
………………………………
第616章 给群臣考试
“今天的酱肘子怎么没有以前好吃了?”
解缙气咻咻质问,伺候他的锦衣卫翻着白眼,不客气道:“今天是我做的,你想吃以前的?”
“当然!”解缙怒道:“我堂堂大学士,吃个望江楼的酱肘子怎么了,就问你们,到底怎么了?”
这两位锦衣卫干脆不吱声,直接让人抬了一个大食盒过来。
解缙兴匆匆去打开,结果里面竟然是一个毛茸茸的东西。
“啊!你们……什么,什么意思?”
锦衣卫从食盒里面倒出了一条死狗。
“解学士,这条狗可是救了你一命,对待救命恩公,是不是该礼貌一点?”
解缙虽然有点二,但还没有笨得无可救药,他声音颤抖,惊慌道:“莫非,莫非有人给我下毒?”
“不会的,不会的!”
解缙拼命摇头,“我是名满天下的才子,他们不能害我,不然会遗臭万年的……还有下毒害人,有违君子之道,这是不对的,不对的!”
解缙像是疯了似的,不停摇头,根本不愿意相信。
此刻,旁边传出了一声叹息,不是别人,正是柳淳。
“解学士,你还觉得自己是大才子,那些人会跟你讲君子之道吗?”
解缙一见柳淳,咬了咬牙,突然紧走两步,扑通跪倒。
柳淳侧身,没有受他的礼。
解缙又跪爬了半步,脖子上青筋曝露,“柳大人,我解缙不怕死,可我不想死得稀里糊涂。我想请柳大人给我说说,我到底错在了哪里,我干的那些事情,哪个官员没有干,谁的屁股是干净的?”解缙伸长了脖子,发疯怒吼。
柳淳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解缙悲愤莫名,“柳大人,以你的身份,说句实话这么困难吗?”
柳淳摇头,为难道:“解缙啊,我看咱们还是找找你做对了那些比较容易些,至于你错的地方,我有点算不清楚。”
柳淳满脸为难,解缙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不会吧,我真错的那么离谱吗?
……
一个备受天子喜欢的阁老文臣,怎么在一转眼的功夫,就混到了万人嫌,连小命都保不住,解缙这货到底错在了哪里?
要说起来,恐怕他自己都不信,解缙最大的错,竟然是替朱高炽说话,还弄出了“好圣孙”这三个字。
他自以为帮着储君抵定大位,是天功一件。
可是他忘了,有一大群人不喜欢太子朱高炽。更要命的是朱允炆就是被立为皇太孙,汉王朱高煦又和朱棣十分相似,难不成又要重演一次靖难之役吗?
这么大的事情,连柳淳和道衍都不掺和,他们知道,这事情想要时间,让朱棣慢慢观察,仔细权衡,而不是在时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逼迫朱棣点头。
解缙自以为聪明,实际上连朱高炽这边的人马都未必喜欢,毕竟太子之位还没有定下来,你急着鼓吹好圣孙,你想替老朱家把几代人都安排好是吧?
你有多大的本事?
又有多高的威望?
就算你说的是对的,可时机不对,一样不顶用,只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弄清楚这事,接下来发生的就不稀奇了,有人盯上了解缙,当柳淳执掌锦衣卫之后,监察百官,有人就把解缙的举动捅给了锦衣卫。
偏偏解缙犯了大忌,又不能谨言慎行,还要顶风作案,锦衣卫岂能放过?
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很明白了,有太多人想要解缙死……不光是敌人,也包括“朋友”,毕竟谁也不想要个猪队友。
解缙终于沉默了,这是自从他下狱以来,最安静的一刻,他痛苦地抱着脑袋,不停念叨,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这是怎么回事?
完全没法理解!
他一直以来的折腾,都是希望唤醒一些人,那些应该和他站在一起的“正人君子”,大家都想辅佐圣君,开万世太平。他们不止一次说过,太子仁厚,是最好的储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