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的朱能知道张玉身体不好,年纪又大了,他连忙站出来,“启奏陛下,若是一定要征伐,臣愿意领兵!”
朱棣看了看他们,冷哼道:“君无戏言,安南不敬先帝,杀戮边民,早就该死了。张玉,你劝朕不要出兵,朕就派你的儿子领兵!加张辅都督同知,统帅五万人马,出兵进剿安南,谁都不要劝阻,散朝!”
朱棣气哼哼离开,把满朝文武都扔在了奉天殿。文官们议论纷纷,唉声叹气,天子好战,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朱能见张玉还跪着,忍不住心疼起来,他搀扶起张玉,低声道:“我再去请旨,无论如何,我也要领兵去安南,侄儿还年轻,他,他给我当副手算了。”
张玉满脸愁云,“多谢成国公仗义执言。只是我觉得今天的陛下,似乎有些奇怪!”要知道朱棣很重感情的,很少对靖难功臣说过分的话,尤其是张玉,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难道朱棣是让钱烧坏了脑袋?不应该啊?
朱能冷哼道:“不光是陛下奇怪,那个柳淳也太可恶了,他看陛下骂你,还笑呢!”
张玉皱眉,“柳大人笑了?”
“我会胡说八道吗?”朱能恨恨道:“亏我还觉得他是个厚道人,没想到居然如此过分,真是可恶!”
张玉略微思索,连忙道:“成国公,陛下和柳大人都精明过人,他们一起犯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我没猜错,这里面有文章!”
朱能大惊,“莫非这是一计?”
张玉沉吟一会儿,压低声音道:“咱们现在什么都别问,只管听陛下的,万万不要坏了大事!”
到底是老将,能稳得住。
接下来的几天里,不断有文官上书,要求严惩安南。
京城的报纸也刊发文章,用词之强烈,前所未有。
与此同时,京城禁军调动,云南和广西的人马加强戒备,成千上万的民夫,搬运粮食,兵工作坊,日夜赶工……
一车又一车的兵器铠甲,不断往外面运输,甚至还有许多雨具,以及防潮的帐篷……大明的战争机器迅速运转起来。
“果然,明皇不是个安分的人!”
一个瘦小枯干的老头咬着牙说道,他正是安南派到大明的间谍,此人的父亲原是泉州的商人,母亲是安南的地方大族。他几次回到泉州,认祖归宗,结交官吏文人,出手阔绰,很受欢迎。
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间谍。
一直以来,安南都把北方强邻视作最大的对手,更何况在元朝的时候,还三次远征,几乎将安南灭国。
锥心之痛,铭刻肺腑。
因此安南非常关心大明的动向,故此当朱棣力排众议,宣布出兵的时候,身为间谍,大为惶恐。
可当听说朱棣派遣荣国公张玉之子张辅领兵,他又忍不住笑了。
元朝的三十万大军,尚且奈何不了安南,还怕区区五万明军吗?
过去安南都是诱敌深入,坚壁清野,以游击战对抗强敌,这一次他们决定给大明一个厉害,集中十万人马北上,在山区将张辅彻底消灭!让大明知道安南的厉害,若是能顺势攻取广西,安南可就赚大了。
安南朝野,沉浸在幸福的幻想之中,而大明的文武,则是忧心忡忡,不管谁去劝阻,朱棣都半点不愿意听,固执地像块石头。
“父亲,孩儿会尽量小心,父亲大可以放心。”张辅充满了信心。
瞧着风华正茂的儿子,张玉略感安慰。
“孩子,爹不好说得太多,反正这次的战斗十分诡谲,你要把握好时机。”
张辅微微皱眉,见父亲欲言又止,他只能点头答应。
“儿,知道了。”
张辅带领着人马,迅速离京,直扑安南……几乎所有人,都对这支人马的前途充满了忧虑,甚至私下里责备朱棣,得意忘形,狂妄自大,随便开启战端,必定会惨败收场。
唯独朱棣和柳淳心中有数,只能说他们的这出戏演得太成功了,把所有人都给骗过了。
“启禀大人,我们已经查出了这几个人,他们很可能是安南的间谍。同他们有往来的大明官吏,不下十余人,其中过从甚密的,有三人。”洛枫把调查结果,向柳淳汇报。
“大人,要不要现在动手?”
柳淳看了看名单,微微一笑,“安南多年经营,安插了这么多人,也实在是不容易。这次务必要一网打尽,你们先等一等,很快就会有非常重大的消息,传到京城,到时候,你们再动手不迟。”
洛枫也懵了,还能有什么消息?大人这是在干什么啊?
柳淳笑而不语,整整五天过去,突然,一骑飞至,在骑士的背上,插着一支红色的小旗。
“捷报!”
“捷报!”
“安南大捷!”
“安南大捷!”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所有人都懵了,安南大捷?莫非是张辅打了胜仗?不对劲儿啊,按照时间计算,张辅此刻最多赶到边境,难道安南一触即溃?这也太扯淡了吧?
朱棣接到捷报,终于露出了笑容,“宣群臣到奉天殿,朕有话说!”
不多时,整个京城的文武,除了柳淳之外,悉数赶到。
“诸位臣工,朕有个消息要告诉你们,是捷报,大大的捷报!”朱棣顿了顿,才缓缓道:“海国公李景隆率兵三千,攻破安南升龙府,又夺取清化,一路杀敌数万,火焚城池十余座……李景隆此战扬我大明国威,朕甚是欣慰啊!哈哈哈!”
朱棣放声大笑,可群臣都懵了,陛下,大白天的,不要说梦话啊!
就凭李景隆,他行吗?
:。:
………………………………
第602章 抓了个内鬼
李景隆行吗?
这位幸运值点满的家伙,怎么可能不行!
朱棣拿着捷报,用力挥舞,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虽然多次领兵,可朱棣也是第一次发觉,原来战斗还能打得如此轻松,简直是天马行空啊!
朱棣派出张辅领兵,以五万之众,征讨安南,其实就是个幌子,想要吸引安南的主力。
谁知道安南果然上当了,不但集中了十万主力,还调动了许许多多的民夫,想要跟大明死磕。
当他们信心十足,摆好了战阵的时候,李景隆出现了。
这丫的竟然没胆子打出大明的旗号,而是伪装成了海盗,直接登陆。
等他上来之后,这才发现,安南竟然空虚了,就像是一个肥美的大螃蟹,把盖子掀开之后,里面除了膏就是肉,这还客气什么,吃吧!
李景隆下令人马,四处攻占抢掠,杀得不亦乐乎。
可没有两天,李景隆就发现了问题。
安南内部,竟然不是铁板一块。
原本统治安南的是陈朝,这个朝代也曾经有过辉煌,三次击败元军,就是他们的手笔,还多次进攻占城,开疆拓土,俨然小霸王。
可任何王朝都有衰败的时候,就在不久之前,陈朝外戚,权臣胡季牦篡权,建立起所谓的胡朝。
这家伙当上皇帝之后,随意屠戮陈朝旧臣,嚣张跋扈,弄得地方动荡不安,新旧贵胄之间,冲突不断。
这次明军要征讨安南,胡季牦就打算利用这个机会,一来重创大明,提升威望,给新朝廷增加威势。
二来呢,是把一些反对他的地方势力,借明军之手,给彻底消灭。
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胡季牦的算盘叮当响,可他算得太精明了,反而把自己给坑了。
所有的力量都在北边,结果李景隆如入无人之境,大肆杀戮,打得那叫一个顺当。
可咱们海国公毕竟还是有点脑子的,光靠着他的几千人,能杀多少?
所以李景隆灵机一动,立刻打出大明的旗号。
这回他不装海盗了,不但打出大明旗号,还给陈朝旧臣,大肆封官。
李景隆自称是奉了大明天子旨意,讨伐安南逆贼胡季牦。
所到之处,凡是愿意参与讨贼,一律封赏,而且李景隆还宣称,他只为了不臣之贼,绝不会侵占安南一寸土地。
本来就空虚,又有深刻的矛盾,再加上李景隆的推波助澜,他瞬间就聚集了好几万人,鼓噪着杀向了升龙府。
安南这边最初以为是海盗来袭,没当回事,等他们意识到是明军杀来,立刻调集力量,仓促迎击。
李景隆督帅两千人,跟安南的两万多兵马杀到了一起。
在战前李景隆已经交代了,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