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被弄得很晕,低调,低调啊!
我还没过江呢!而且我这是奉天靖难,不是要夺大明的江山,不是,真的不是!
别管朱棣说什么,全都不顶用了。
万岁之声,响彻码头。
柳淳从桌子那边走过来,也笑呵呵真臂高呼。朱棣黑着脸,低声道:“柳淳,你小子也跟着添乱!”
“王爷,大家伙高兴,而且这个万岁也不光指皇帝陛下,也可以指靖难大业。王爷顺天应人,自然得到百姓拥护。”
朱棣强忍着怒火,“你就会牵强附会!罢了,立刻整军,过江!”
朱棣深谙事不宜迟,兵贵神速的道理。
领了授田文书的士兵,一瞬间,气质就变了个样。
他们不再是替朝廷打仗了,而是替自己打仗,只要打赢了,好日子就来了……陈瑄看得目瞪口呆,他估计就算现在自己告诉大家伙是诈降,要对朱棣下手,这帮人都能把他给抓起来,送到朱棣面前,开刀问斩!
陈瑄什么话都没有了,只能乖乖指挥水师,护送靖难军过江。
他们是从瓜州渡口过江,到了对面的京口,经过短暂的整顿,就沿着长江,向西而来,直扑金陵。
这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而且沿路的百姓主动送来了吃喝,许多青壮还充当民夫,替大军搬运物资。
尤其是看到一门门黑洞洞的大炮,更是手舞足蹈。
终于来了,就用这玩意,轰死京城的那些王八蛋!
老百姓的愤怒,溢于言表。
柳淳在欣慰之余,也下了严令,必须严格军纪,绝对不许伤害百姓,否则杀无赦。
就在柳淳指挥前进的时候,突然有个人惊呼道:“我,我认识你!你,你投靠了燕王?你,你媳妇呢?她怎么样?有娃了吗?”
柳淳扭头,仔细看了看,终于想起来。
“你是老崔!”柳淳迈着大步过来,分开了士兵,笑呵呵拉住了此人的手,“老崔,我还不错,你家里也挺好的吧?”
老崔这时候才上下打量,突然惊慌道:“你,你当官了?真是该死,我,我冒犯了大人!”
他刚要下跪,柳淳却拦住了他。
“老崔,我当官有些年头了,你当初不是还给我撒过纸钱吗?从镇江走到金陵,你的脚板都磨出了血啊!”
老崔呆住了,他这辈子只干过那么一次啊!
“柳,柳大人!你是柳少师?”
柳淳点头,“没错,我当初没有死,却也不敢露面,只能藏身民间!”
老崔听到这里,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是什么样的神仙缘分啊!当初他们一起在小店铺吃面,见过不止一次。
后来他跑去金陵,吊唁柳大人,回来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那对年轻夫妻,谁能想到,他们竟然是柳大人和他的夫人!
“哎呦,俺老崔这辈子是交了好运了,柳大人啊,你可要替江南的百姓做主啊!”
老崔滔滔不断,诉说着这两年多的变化,真是一把辛酸泪。
地方上办乡勇,设卡厘金,什么歪毛淘气,什么地痞无赖,全都成精了,一个个的都是乡勇头目,还有些家伙弄了身飞鱼服,说什么是锦衣卫的,更是牛气上天。
这帮家伙在地方上乱来,上面又不断征调粮食,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还时不时征调民夫,好些人都没有回来,不知道死在了哪里……
“大人,你说说,我们这是倒了什么霉,好好的日子没了,都怪那个昏君……你们是不是要杀进应天,宰了昏君啊?”
柳淳语重心长道:“老崔,你告诉所有的乡亲,燕王渡江,就是替大家做主,就是要恢复先帝的国策,甚至还要彻底均田,让大家过得更好!这点请所有人放心,假如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我,我解决不了,就带你们去见燕王!”
“好啊!”
老崔眼睛冒光,“有大人这句话,我心里就有底儿了,总算是有好日子了过了!”
老崔兴匆匆,去告诉其他乡亲,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奔走相告,整个江南都沸腾起来了。甚至靖难大军还没到,百姓已经把消息传过来,沿途负责守卫的士兵不是逃跑,就是投降,朱棣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已经逼近了金陵。
“纪纲!”
“卑职在!”
“本王再给你一道手谕,你现在就去金陵,告诉里面的人,本王来了!是战是降,让他们自己选吧!”
“遵命!”
纪纲这家伙还真是个亡命徒,带着朱棣的手谕,毫不畏惧,冲向了金陵……
………………………………
第519章 亡国之君
这一次的纪纲更加肆无忌惮,比上次的胆子还要大,因为他知道,自己绝对安全,已经没人敢对朱棣派来的人怎么样了,他就是钦差大臣,而那些所谓的朝臣,不过是日后的阶下囚而已,没准他们还要祈求自己饶命呢!
“告诉朱允炆,我奉燕王之命,前来问罪!”
纪纲的嚣张,难以形容。
而城头上的人们,除了咬牙切齿之外,竟然不敢做出别的动作,只能去请旨定夺,要知道这可是应天府金陵城,大明帝国的核心啊!
居然被一个人给吓住了,真是够丢人的。
士兵急匆匆去皇宫送信,而此刻,就在翰林院,方孝孺坐在一张桌案的前面,对面有一个中年官吏,看样子只有七品,他躬着身体,显得十分老实。
“杨士奇,你不必如此,以你的才华和政绩,在吏部的考评,都是优等,是完全可以担任侍郎一级的官吏,如今却只能在翰林院修书……你不要怪别人,是……老夫安排的。”
方孝孺坦然道,杨士奇瞪大了眼睛,他倒不是意外这个真相,而是意外,方孝孺为什么要跟他坦白?
“看你的样子,应该是早就知道了。果然,老夫手段拙劣,瞒不过聪明人,方某这一生,还真是失败啊!”
杨士奇慌忙起身,恭敬道:“大人,您学问笃实,人品方正,心系百姓,在,在朝中是少有的正人君子,若都像大人一般,我,我朝不至于如此地步。”
“哈哈哈!”
方孝孺大笑,“姑且算是真话吧!可也是废话,朝中岂能都是方孝孺?又岂会人人都是方孝孺!这样的话,孔孟圣贤都说过,他们希望皇帝都是明君,希望百姓都是老实人,读书人都是贤者,那样的话,天下就能大治。”
“这话或许不错,可却永远做不到。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老方一边说着,一边踱步,“有君子有小人,有贤臣有奸佞,正如阴阳之道,是分不开的。真正做事的人,该把小人的因素考虑进去,要学会如何跟小人去争斗。而不是自怨自艾。”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变法都失败了,就拿庆历君子范仲淹来说,他被贬之后,也不过是自觉高古,说自己是古仁人,可笑啊,真是可笑!”方孝孺朗声道:“你既然想变法,就要做成功。失败了,却不研究原因,不探究办法。只是安慰自己,说自己了不起,比所有人都高明,是大家理解不了我,是小人奸佞从中作梗,是他们陷害破坏……”
“这就什么?叫推诿卸责,叫自命不凡,叫祸国殃民,叫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方孝孺越说越激动,杨士奇都吓傻了。
“方大人,下官实在是不敢苟同,范文正公乃是谦谦君子,道德名臣,自有公论,大人如此鄙薄,只怕会引起非议。”
“哈哈哈!”
方孝孺笑得更大声了,“杨士奇,你当老夫是骂范仲淹吗?不,老夫实在是自己!我就是那个不自量力,自命不凡的蠢货!”
老方用力吸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走到了杨士奇的身边,突然低声道:“你和柳淳有过合作吧?”
杨士奇吓坏了,“方大人,下官忠心耿耿,绝没有勾结叛逆,请方大人明察……”
“明察什么?”方孝孺不屑道:“老夫就是要你有勾结,不然日后你如何能得到新君的重用。”
杨士奇完全懵了,虽然他知道朱允炆败亡在即,他知道燕王必定能成为新君,也知道柳淳的地位只会比洪武朝更加可怕……但是这话谁都可以说,唯独你方孝孺不能说啊!
你可是天子最信任的师父,好多国政都是你建议的,弄到了今天,你,你也要背叛朱允炆?
就算你要另寻新君,只怕燕王也未必会放过你吧!
杨士奇的一颗心,不停转动,怎么也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