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话,朱允炆小儿要削藩,我们不赞成,可若是要变法,我也觉得不妥当……大家伙都是父皇的骨肉,宗室子弟,总不能和寻常人一样吧?”朱桂沉吟道:“四哥,你看这样行不,我们兄弟俩,鼎力支持四哥靖难……换四哥的一张文书,只要四哥承诺,以后不动我们的藩国产业,我们就跟着四哥干了!”
肃王也拼命点头,都是这个意思。
朱棣现在是用人之际,两大藩王的兵力加起来,也有几万人,而且他们跟朱棣的地盘相连,如果站在朱棣这边,就没了后顾之忧。如果不站在朱棣这边,还进行破坏,那朱棣就要四面楚歌了。
在这个关头,似乎应该做一些妥协啊!
可朱棣又是要强的人,怎么能轻易点头。
“两位贤弟,你们很难到西安一趟,我请客,让你们去城里转转,看看风景。”朱棣说完,就把庆王朱栴叫来,让他招呼两位藩王,朱棣则是溜之大吉。
又挨过了三天,朱桂再度来找朱棣,结果朱棣在城外练兵……就这样,一直拖了十天,朱桂两个都要熬疯了,见不到朱棣,他们就躺在地上,堵着门不走了,靠着耍无赖,逼着朱棣不得不见他们。
“两位兄弟,还是那句话,天大地大,都没有父皇的遗训大,所以呢,你们不要有什么妄想才是!”
朱桂咬了咬牙,突然冷笑道:“四哥,人都说成大事,要有大胸襟,四哥就连小弟这点要求都不能答应么?”
朱棣正色道:“这可不是小事啊!”
“那好!”朱桂气哼哼道:“既然四哥不答应,那我们就只有带着人马返回藩国,等候削藩了。”
“走!”
朱桂和朱楧气咻咻往外走,朱棣默然无语,一点挽留阻止的意思都没有,只是看着,到了门槛的时候,朱桂回头,还看到了朱棣轻松的笑!
“好你个朱老四,真是没把我们放在眼里!告诉你,我们不是朱栴,没有那么好摆弄!”
这俩货走了,从屏风后面转出柳淳,他笑呵呵坐在了朱棣的对面。
朱棣探身道:“十天的功夫,真的够用吗?要不要我再拖些日子?”
柳淳哑然,“王爷,其实都怪下面的人不熟练,若是掌握了技巧,最多三天,就能把两镇的人马吞并下来。”
朱棣脸色微变,哼道:“你小子就这么有自信?”
柳淳翘着二郎腿,轻松道:“王爷不信,只管看效果就是了。”
“我当然要好好看看!走,配本王去军营,看看他们能不能把人带走!”
柳淳一听,忙摆手道:“我还是少露面为好。这样,王爷你去,我正在学习做臊子面呢!回头我请客,管够!”
朱棣斜了一眼柳淳,用力冷哼。
“你小子真是越来越装蒜了,等着啊,你的招要是不管用,回头我让你喝西北风!”
面对朱棣的威胁,柳淳毫不在意,还是学习做面食毕竟重要,这一次蓝新月没跟来,傻丫头怀上了,学好了手艺,照顾下一代,一个成功的男人,真是不容易啊!
柳淳感叹着往厨房走去。
朱棣呢!
他往军营赶去,等他快到了,突然发现朱桂和朱楧回来了,他们脸都黑了!尤其是朱桂,手指哆嗦,指着朱棣,怒喝道:“四哥,你真行!你,你到底给我们的部下施了什么妖法,才十天的功夫,他们就背叛了我们!”
果然有用了!
朱棣心中狂喜,柳淳这小子,不怪他装蒜,这办法是真灵啊!
既然办法管用,那朱棣就什么都不在乎了。
“贤弟,你们来是共襄盛举,假如咱们都是为了靖难大业,又何来背叛之说……”朱棣顿了一下又道:“若是你们想站在朱允炆那边,四哥也不好办啊!”
朱棣说完,情不自禁按向了刀柄!
这俩家伙看到这里,真是心惊肉跳,朱棣有多厉害,他们可是领教了!
“行!四哥!我们服了!我们惹不起躲得起,我们走!”
朱棣哑然,“两位贤弟,别急着走,现在哪也不如西安安全,你们放心吧,只要靖难成功,四哥不会亏待你们的。”
朱棣说完,就让人把两位王爷带走了。
至于朱棣,他也是好奇,柳淳到底玩了什么花样?他催马直奔军营,找到了魏琮!这小子就是从鸡鸣山学堂出来的高徒!
“说,你们是怎么谈的?”朱棣单刀直入,好奇询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409章 人才汇聚西安
朱棣是真的好奇,他想过很多收买二王部下的办法,可问题是他们的兵马远路而来,亲人产业都不在西安,直接给他们分田,许多各种好处,让他们跟着打朱允炆……这个难度太大了。
可现实却是十天的功夫,这帮人都改变了想法,就连朱棣都觉得有些神奇。
“其实我们也就是谈话,给他们讲道理,讲朱允炆如何可恶,讲反对变法的文臣有多贪婪,变法的好处有多少……”
朱棣斜了一眼魏琮,“这么说就管用了?”
“当然……不管用!”
朱棣差点闪了腰,不愧是鸡鸣山出来的货儿,怎么跟柳淳一个德行?
“不管用你放什么屁?拿本王开心是吧?”
见朱棣气到了,魏琮可不敢放肆了,连忙道:“王爷,我们开始这么做的,收效甚微。后来我们改变了思路,我们询问大家伙,是为什么成为王府三卫的。”
“哦?他们怎么说?”
魏琮道:“王爷,这些人之中,有三分之一是军户子弟,他们的父辈,甚至祖辈,都从军打仗,几十年下来,已经死了很多亲人。他们想改变身份,却受限于户籍。永远不得更改,只能继续厮杀下去,看不到尽头。”
“还有一些人出身贫苦,所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西北本就贫瘠,先帝虽然按户授田,但落实情况远不如中原。许多人并没有土地田产。又饱受地方豪强地主的压榨,走投无路,只能投军,混一口饭吃。”
“当然了,军中还有不少江洋大盗,如果仔细询问,其实大家伙也都是满肚子苦水……从军之后,他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每次打仗,有了缴获,都是上面的先挑,落到他们手里,就所剩无几了。另外克扣军饷,随意打骂……而且,而且好些士兵,还被上面的百户千户,带在身边,贴身侍奉……有,有些人染了病,都不敢往外说,生怕被笑话!”
朱棣黑着脸听完,这些军中的弊端,他能不清楚吗!要说起来,北平也是在推行了军屯之后,情况有所好转。
至少很多士兵都有了奔头儿,不打仗了,还有几百亩的土地等着他们,可以安安稳稳过舒心的日子……
“病根儿找到了,你们又是怎么对症下药的?”
魏琮笑道:“首先就是跟大家讲,变法的核心就是均田,要处理掉欺压他们的地主豪强,将霸占的田产分给他们普通人,实现真正的均田。还有,变法要废掉军户,改行募兵……另外变法还要严肃纲纪,不许将领无故欺负兵卒。对了,还有所有的粮饷发放,必须给到每一个士兵手里,提着脑袋赚钱,谁敢克扣一个子,生孩子没**儿!”
魏琮滔滔不断,听得朱棣哈哈大笑,“嗯,的确是对症下药!他们都相信了吗?”
魏琮道:“只能说还有人怀有疑虑,不过多数的士兵愿意追随王爷,剩下就要看王爷如何以身作则了。如果他们发现自己被骗了,只怕会更加鄙夷王爷!那时候就麻烦了。”魏琮声音越来越低……
朱棣忍不住吸了口气……其实大饼谁都会画,问题是你能不能坚持!比如历代的农民起义头领,举事之前,跟老百姓讲的很好,苟富贵,勿相忘。讲均田免役,讲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可真正取得一点胜利之后,就变得骄纵狂妄,贪图享乐,昔日的兄弟被踩在脚下,作威作福,变得比官吏还要贪婪无耻。
这样的人会有什么下场,史书写的明明白白。
其实比较一下,你就会发现,朱元璋也是农民起义的头领,而且还是那种很少有能一直以身作则,哪怕当了皇帝,也心念百姓,从一而终的人……所以朱元璋能建立起兴旺繁荣的大明朝!
而这一次,其实给朱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你想以弱胜强,你想取得靖难的胜利吗?
那你就要比老爹更加彻底,完完全全推动变法,不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