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勉两手一摊,“柳大人,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吧!”
柳淳吓了一跳,“我说赵少保,你可别开玩笑啊!现在你是巡抚,又是从一品大员,我就是个驿丞,我吩咐你什么啊?”
赵勉很不客气地哼道:“行了,咱都是老朋友了,还装什么蒜!你可真够厉害的,刚到了云南,就收服了三十万将士,让他们给你在朝廷冲锋陷阵,前有四大国公,后有三十万将士!我这个少保,吏部尚书,能当个马前卒,也就不错了!”
这位倒真是能摆正位置,不光柳淳笑了,就连汤昭都跟着笑了。他伸出毛茸茸的大手,不停拍赵勉,拍得老赵龇牙咧嘴。
“你这个人有意思,不穷酸,俺老汤想教你这个朋友,怎么样,瞧得起俺不?”
赵勉苦笑道:“我现在倒是怕将军瞧不起我啊!”
老汤一拍巴掌,“行了,就冲这句话,你就是俺的朋友了,在这云南的地面上,谁敢不听你的,告诉老汤一声,我去砸了他的门,摘了他的牙,剥了他的皮!”
赵勉偷眼看柳淳,这位是谁啊?你在哪找来这么个夯货?”
柳淳解释道:“这是信国公汤和的公子,叫汤昭,是云南有名的大将!”
“哦!”赵勉点头,他总算清楚了,难怪柳淳能在云南这么快立足呢!想想也不意外,柳淳跟勋贵的关系那么铁,勋贵子弟在军中树大根深,人员众多,想不到的地方,都有柳淳的人马。
赵勉由衷伸出两个大拇指。
“柳大人啊,你现在就是个不倒翁啊!”
柳淳笑着摆手,“赵大人,咱们就别吹捧了……你远道而来,正好有一桩功劳要送给你!”
赵勉警惕道:“不会是要坑我吧?”
柳淳大笑,“怎么会?真是一件大功劳,我们刚刚袭击了两处土司,大获全胜!”
一旁的汤昭拼命点头,他晃着大脑袋,嘿嘿道:“柳大人真是这份的!”他伸出大拇指,发自肺腑赞道:“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就这次赢得最轻松!痛快,太痛快了!”
赵勉当然听得出来,这个莽汉子对柳淳的尊重,那是发自肺腑的。
在军中,不光看官职,更看本事。
像之前柳淳给大家伙指点了发财之路,军中将领固然感激他,可还不到敬畏的地步。
这一次不一样,他们按照柳淳的办法,训练士兵,连战连捷,摧毁两处土司,击杀七百多人,俘虏超过五千!
最重要的是,他们损失了不到三十人,其中有几个还是跌落山涧摔死的。
这个战损比,已经让沐春汗颜了,甚至连沐英都未必做得到。
正要开矿,劳动力就送上门了,大家伙能不高兴吗!
柳淳在将士中间的地位,那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升高。
瞧这个趋势,要不了多久,柳淳都能取代西平侯沐春了。
至少在汤昭的心里,柳淳比沐春强多了!
“柳大人说话了,这个功劳就是你的!”汤昭冲着赵勉道:“别推辞了,就是你指挥着大伙,赢了土司,现在就上书报捷吧!”
赵勉还一头雾水呢,刚来就掉下一个大馅饼!
跟柳淳混,有前途啊!
“汤将军,你看这样行不……咱们就说西平侯运筹帷幄,汤将军身先士卒,将士人人奋勇,不避生死,百姓也帮着平定叛贼……至于我,居中调停,激励士气……你们看,如何?”
汤昭眨巴了一下大眼睛,冲着柳淳闷声道:“俺老汤服了,这帮文人,肚子里都是花花肠子!一个捷报,也能玩出花来!”
赵勉很谦虚,“汤将军谬赞了,我这点本事,比起柳大人差远了……对了,要不要再天上柳大人建言献策之功啊?”
柳淳哼了一声,“我要那玩意干什么,你们只管分就是了。”
“大方!够意思!”
赵勉欣欣然,写好了请功的捷报,还让柳淳瞧了瞧,确认无误之后,用火漆封号,交给了信使送走。
刚到云南,就捞了一个功劳,而且还是很难得的战功,赵勉心情大好。
“对了,柳大人,你到底是怎么对付土司的,能不能让我见识一下啊!万一朝廷垂问,我也好宣扬你用兵如神的美名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57章 土司来降
既然少保大人这么好学,柳淳怎么能不教呢,只不过汤昭老脸发烧,他只是莽,只是残暴,却不是阴险,更不是没有底限,否则,他怎么会甘心情愿,把功劳让给赵勉呢!
这里面是有文章滴!
柳淳笑呵呵,邀请赵勉到了军营。
等到军营之后,赵勉可是大开眼界了。
云南的将士身量不算高,但个个都是一身腱子肉,丝毫不夸张,紧紧贴在骨骼上,即便不懂武术,也看得出来,这帮人个顶个是悍卒中的悍卒。
赵勉装模作样,捻着胡须赞道:“好,有此等猛士,何愁不胜啊!”
汤昭咳嗽了一声,“那个赵大人,这是寻常的士卒,真正执行攻击任务的,另有其人。”
夸奖错了!
幸好赵勉脸皮够厚,这一路上也晒出来了,半点不在乎。
“那好啊!快让我看看真正的猛士是什么样子吧!”
穿过一片军营,赵勉如愿以偿,见到了那些负责攻击的士兵。可看到这些人之后,赵勉立刻傻了。
这帮人高矮胖瘦各异,明显比前面的那些差许多,最要命的是他们身上的衣服很奇怪,多数都露着胳膊,还有光着脚板的,在脑袋上,也是花里花哨,有好多的羽毛,编着小辫,带着金银、蜜蜡、绿松石、牛角、象牙一类的装饰。
“这,这是大明的将士吗?我怎么感觉像是那些土人啊?”
汤昭哼了一声,“少保大人好眼力,你猜对了!他们假扮土人的!“
赵勉稍微沉吟,顿时明白了,“哦,是扮成土人的样子,出其不意,瞒天过海!这叫兵不厌诈,很好啊!柳大人这招太高明了。”
汤昭哼了一声,这么简单的办法,他们早就用过了,柳淳能那么简单吗?
……
其实到了云南之后,柳淳仔细研究了沐家父子的战法,坦白讲,柳淳不太认可。众所周知,沐英发明了三段击,他喜欢用火器,但是他喜欢那种大军作战,整齐列队,不断轰击的战法。
要说有用吗?
太有用了,西南的土司,就没人能扛得住!
但是大举出动有一个问题,就是消耗太大,而且土司容易先得到消息,逃入深山老林。
沐英和沐春都曾经因为追击土司叛军,受了伤,中了毒。沐英早早死了,也跟这个有关系。
柳淳把大家伙叫到了一起,很显然,大家还保留了中原时候,大兵团作战的习惯,可云南的情况不同了,敌人也不一样了。
必须要彻头彻尾,改变战术。
其实沐英也做了改进,比如挑选擅长在山地间蹿行的士兵,还有招募一些土人作为战士。
可柳淳却觉得,这些远远不够。
他给开出的药方是化整为零,以小股人马,奇袭为主。
首先,柳淳就让他们挑选熟悉地里环境,知道土人语言习惯的士兵,对这些人进行特训。与此同时,柳淳又召集许多工匠,让他们想办法改进火铳,降低火铳的长度,便于在山林之间使用。
柳淳还赶制了一批神火飞鸦,另外就是督造了一批两尺长的虎蹲炮!
看着柳淳在军械作坊忙活,许多人才想起来,原来当年柳淳还改进过火药哩!这位竟然也是火器高手,好一个全才的柳大人啊!
沐春等人惊呼赞叹,柳淳却还有些遗憾,他想造出燧发枪,不过在工艺上还差着许多,只能暂时等待攻克技术难题。
倒是虎蹲炮,柳淳十分满意。
这种火器只有两尺长,有一个架子撑着,就像是老虎蹲在地上,因此得名。
最初的虎蹲炮是为了抗击倭寇而出现的。东南水网密集交错,倭寇神出鬼没,要求火器威力足够,又便于运输携带,所有就有了虎蹲炮。
柳淳分析云南的情况,这里地形复杂,山河遍布,因此轻便的虎蹲炮,能发挥很大威力,
他让工匠赶制一批……云南不缺铜,工匠的手艺也不错,而虎蹲炮就是明代的技术,柳淳不过是稍微点拨,就造了出来。
等到两个月后,人员培训出来了,武器也造好了。
柳淳就开始部署他的作战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