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茹太素牵马走了二里,老爷子额头见汗,喘息声重,他主动退到了一旁……第三波牵马的人出现了。

    这帮人一出现,就声势浩大,惊天动地。

    足足五十几个热气球腾空而起。

    他们算准了时间,在一处高台上,有人挥动旗号,各处就一起释放,硕大的热气球,五颜六色,涂抹的鲜艳好看。

    缓缓升起,几乎遮蔽天空。

    哪怕是京城百姓,见多识广,也没有这样的场面!

    好像天空开花了一般,所有人无不惊叹,目不转睛地盯着天空,痴迷沉醉。

    这时候陶成道率领着弟子们,包括门下学子,悉数赶来。

    “师兄,你要离京了,给大家伙说几句话吧!”

    柳淳点了点头,他瞧着所有门人,心潮澎湃,这些都是科学一脉,大明的科技种子,也是能真正改变这个世界的一群人。

    “我提出科学两个字,并且建立学堂,招收弟子,传播学问……我想做的是探究存在天地世间的真理。过去千百年来,有无数的先贤鸿儒,他们一再把精力放在心性道德上面,所谈所论,多为修身之道。以为修成了贤者,便能无往不利。”

    “可我科学一脉不同,我们固然主张德才兼备,但是也必须明白,道德能解决的问题有限,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还要落在百姓生计之上。人最基本的需求,还是落在物质上面。”

    “所以呢,我们科学一脉,要研究上天下海,拓展人们的生活空间,要研究更好的工具,织出物美价廉的布匹,让每个百姓都能穿得起衣服。要研究如何增加粮食产量,让所有人都吃饱饭……我们要探索更快捷方便的运输方式,让人员和货物能够快速流动……总而言之,教化人心的事情,交给儒者,而丰富衣食住行的小事情,交给咱们,大家说好不好?”

    所有的门人弟子,一起哈哈大笑。

    衣食住行可不是小事情,他们的学堂在民间不知道多受欢迎呢!

    凤阳的分院研究出了水泥和玻璃,他们在应天,也可以做到。很快新的作坊就会出现……越来越多造福百姓的发明,进入千家万户,到了那时候,科学的观念,才会深入人心。

    他们这些人任重道远!

    先生虽然去了云南,但是探索真理的道路不但不会停下来,还会走得更快,更远!

    “先生,等你回来,弟子们一定让你刮目相看!”

    陶成道牵着战马继续向前,等他们到了十里长亭,外面已经被黑压压的人群给包围起来……这一次来送别柳淳的是应天的百姓,对,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百姓。

    变法让他们的日子好多了,税赋轻了,霸占的土地也回来了……他们听说是一位年轻的好官,帮着他们争取来的……现在这位青天大老爷被小人陷害,不得不离京远去……他们没有别的,就只能前来送别!

    “大人,一路走好啊!”

    “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大人,逢年过节,我们给大人上香,求神佛保佑!”

    “保佑大人,长命百岁,多子多福啊!”

    ……

    百姓的呼唤,传入马车之中,蓝新月握紧了拳头,她甚至不敢往外面看,她怕自己会大哭起来。

    这就是自己苦心痴恋的男人,他未必多解风情,也未必有多少心思,能花在自己身上,就连求婚都那么草率敷衍。

    不过从城门到十里长亭,短短的一段路,就让蓝新月铭刻肺腑……能陪着他走下去,是何等的福气,老天真的没有亏待自己!

    就在人群之中,还有两个人,目不转睛盯着马背上的柳淳,两张俏丽的脸蛋,写满了担忧和牵挂。

    “哼,都怪你,要不一起去多好?白白便宜了傻大姐!”徐妙锦噘着嘴,气哼哼道。

    李无瑕也有些后悔,不过她很快摇头了,“你都叫她大姐了,还争什么!再说了,柳先生走了,可京里的事情没有结束,我们要帮着他收尾,有些人别以为能躲得过去!”

    两个小丫头双手握紧,的确,凡是跟柳郎做对的,你们等着瞧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44章 临江仙

    柳淳声势浩大,离开京城。

    从他出了府门的一刹那,东宫就得到了消息,三天的时间,已经足以让朱允炆恢复几分的冷静了,就连几乎半疯的吕氏也正常了许多。

    东宫的娘俩,还是一大堆的师父们,开始分析现在的情况。

    不管怎么说,他们一致认为贬谪柳淳,是东宫的胜利。陛下还是想保护太孙的,祖孙一体,柳淳欺负太孙,那就是自取灭亡。

    不得不说,这帮人真是有着谜一样的自信。

    当然了,也有稍微脑筋管用一点的,比如黄子澄!

    他就觉得即便贬了柳淳,太仓的案子还在那里,王弼的灵柩还停在家中,诸位国公,各大尚书,虎视眈眈,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柳淳被贬,不但没有平息议论,反而让很多人替主持正义的柳淳鸣不平。

    案子的指向很明白了,就是东宫。

    他们不但窃取朝廷的官粮,还为了遮掩罪行,逼死劳苦功高的定远侯王弼。

    现在又赶走了同样立下无数功劳的太子少师柳淳!

    圣旨里面说的很明白,柳淳的错是没当好老师,没教导好学生。

    换句话说,主要的罪责还在太孙身上,在东宫这边!

    这么明白的事情了,几乎铁案如山。结果却是好人遭贬,坏人逍遥……原来就酝酿的不满情绪,此刻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朱允炆自从成为太孙以来,就努力效仿朱标,苦心孤诣地凹人设。吕氏敛财,有不少钱,就花在了这个上面。

    民间对朱标的评价比朱元璋还高,百姓们很容易把对太子的感情,转嫁到了太孙身上。

    他们希望太孙能奉行“仁政”,日子能过得更好,这是所有人最朴素的愿望……可经过这一次,朱允炆的形象彻底破产了。

    至少在京城是这样,老百姓每看一次王弼的戏曲,每买一本连环画,就对东宫的怨恨增加一分。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短时间看不出什么来,当朱允炆的根基已经在瓦解之中,顺带着,他身边的那些文官,也被打入了小人的行列,成了被人鄙夷唾骂的对象。

    “殿下,此刻的当务之急,还是挽回人心……臣以为应该更加小心侍奉天子,即便陛下打骂惩罚,殿下都不要有半点怨言,一切听凭陛下发落。再有呢,殿下应该想办法修复跟文武的关系。柳淳走了,勋贵群龙无首,那六位国公,也未必跟柳淳都是一条心。至少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都跟东宫亲厚,把他们拉过来,勋贵就瓦解了。至于柳淳呢,他已经成了驿丞,无足轻重,殿下要亲自相送,让柳淳感念殿下的恩德,至少能化干戈为玉帛。”

    黄子澄的这套鸽派言论,齐泰和练子宁等人都嗤之以鼻,可朱允炆的确是被吓坏了,他觉得颇有道理。

    正巧,黄子澄还要去翰林院,朱允炆就带着齐泰跟练子宁,离开了东宫,前往码头,去送柳淳。

    朱允炆觉得柳淳不过是个被罢了官的失败者,肯定跟瘟神似的,谁都不愿意跟他凑近。这次离京,那是不可能有人愿意送他的。

    所以说,他这也叫雪中送炭,至少能挽回几分师徒情义。

    毕竟天地君亲师,还是要挂在心上的。

    朱允炆这么想着,可突然觉得外面乱哄哄的,怎么这么多人啊?

    他撩开车帘,发现外面摩肩接踵,全都是人。

    再往空中看去……乖乖,怎么那么多热气球?

    而且每个热气球上面,还有两个大字:科学!

    这,这是怎么了?

    都去干什么?

    莫非有庙会?

    还是赶上了什么节?

    朱允炆心说怎么这么倒霉啊,出门没看黄历。

    他正在琢磨着,就听百姓之中,有人高声道:“柳大人真是好官啊!他这回走了,谁给咱们做主啊?”

    “谁说不是啊!柳大人手下的锦衣卫,个个都是好汉!原来京城那么多商铺,达官显贵开的,没有一家交税的,衙役都跑小门小户来欺负人。柳大人逼着他们,全都在银行立了折子,按规矩交税……均摊下来,小店铺反而免税了……这样的好官,不多见啊!“

    “什么不多见?是根本没有!柳大人还办学呢!我的儿子就在学堂读书!那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