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丢失,要重新补办,也够自己再忙活好几天。
范毅接过来,对着小孩竖起大拇指,笑着夸奖说:“小朋友,你真棒,读几年级了?”
“四年级。”
这时,胖jing察走过来再次催范毅赶快上车,范毅问小孩:“愿意和叔叔一起去jing察局把今天的事情讲一讲吗?”小孩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范毅转身向胖jing察解释了情况,胖jing察手一挥,说:“都上车,回所里再说。”
路上,范毅问小孩:“你家里电话是多少,我给你爸爸妈妈打个电话。”
“我家没电话。”
“那你爸爸妈妈的手机呢?”
“我爸爸妈妈没手机。”
……
做完笔录,已经快下午六点半了,范毅决定先送小孩回家,刚要走出派出所大门,帅jing察追出来说:“你等会儿,我开车送你们。”
刚才做笔录时,范毅看了他的党员公示牌,姓名是:党项军。
很快,jing车停在了离范毅单位不远处的一片厂区房的街道边,小孩和范毅下了车,党项军冲二人挥了挥手开车走了。
小孩叫潘进明,在派出所和这一路上,范毅已基本问清了他的情况,小明一家三口人,爸爸潘胜利、妈妈冯娟,均在泰明市纺织厂工作。
七转八绕,小明带着范毅在一排平房前停下来,说:“叔叔,我家到了。”这是一排老式平房,原本只是一里一外两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够用了,于是每位住户均自己作主向外硬搭了一间厨房,看着倒像个三居,实际上没有卫生间,很不好住。
小明叫了声“妈”,就推门进去,厨房黑乎乎的,外间倒亮着一盏五瓦的节能灯。一个女人从里间屋迎出来叫了一声“明明。”范毅连忙打招呼:“大嫂”。
那女人没想到还会有其他人,一愣。范毅忙又再次叫了声大嫂,先自我介绍了一方,才把今天下午发生的事简略地讲给冯娟听。正说着,大门一响,一个粗壮的中年汉子扛着一辆自行车边进门边说:“小娟,孩子不在学校,兴许是到同学家耍去了。”
一抬头看见了范毅,他也愣了一下,放下自行车搓着手憨厚地笑笑。
范毅忙又重新自我介绍一回,从头再讲下午的故事。老潘搂着小潘静静地坐着听,冯娟倒来一杯白开水,放在范毅面前后也紧挨着小潘坐下来听。一家三口好不亲密!范毅看着,心里不知怎的就涌上一股久违了的浓浓的亲情爱意。
讲完,范毅问:“大哥、大嫂,我觉着,小明下午的表现相当了不起,我想写一封感谢信交给学校,你们看成吗?”老潘夫妻俩一齐摆手,说:“不用,不用。”又推让了一阵,话题就转到老潘两口子身上。原来,老潘在厂里开公交车,冯娟是工人。这几年厂里效益一直不好,现在只能发点基本工资,ri子过得可难。
正说话间,里屋的挂钟“当、当”地响了起来,范毅掏手机一看,八点了,忙说:“大哥、大嫂,我看你们都没吃饭,要不咱们带上孩子一起出去吃。”两口子又一起摆手,老潘推辞说:“不用,不用,小范兄弟,要不你也在家吃。”冯娟热情地招呼说:“是呀,是呀,饭菜都在锅里热着呢。”
范毅好一阵推辞才告别出来,临走时特意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走出很远,范毅下意识地一回头,发现老潘一家三口还站在门口看他,忙又再次挥了挥手,扭回头时,范毅心里竟然对这间破旧的小屋生出了无限的向往。
………………………………
第五节 开会
() 开会
很快到了9月,一天,早上刚刚一上班,省局人事处忽然发出通知,紧急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并且规定,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准请假、不准缺席。局里一部分人可能是提前得到了消息,开会前就已经扎堆凑在一起小声嘀咕着、议论着。范毅一个新兵菜鸟,自然也就无人邀请他加入此类“碰头会”,他只得很无聊地在后排找了个位子坐下,根本就还没明白过味来。
九点正,呼啦啦一拨人鱼贯入场,其中当然有范毅认识的,都是局里的头头脑脑,有几位则是他之前所从没见过的。会议由倪副局长主持,一位cāo着北方口音普通话的、很有派头的男子坐在主席台正zhong yāng宣读起一份文件,这人,方才倪副局长介绍过的,他是总局人事司的一位领导。
“下面,受总局党组委托,由我宣读一份文件。”他清了清嗓子念道:“国家税务总局文件,国税任字[2005]……”原来,竟然是在宣读康南省国税局局长的任命,很快,范毅听到了一个名字,局长是魏中华。
魏中华是谁,这对于刚进省局没几天,而且刚刚来到权力中枢部门才打了个蘸水就被发配到权力边缘地带的范毅,当然是搞不清楚的。老魏原本就是省局一位资深的副局长,为人向来低调,不显山不露水,在范局长在任时,老魏的命运似乎早早就已经被决定下来,当时,除范局长外,包括他在内一共四位副局长,一位纪检组长,所有局领导中,年纪最大的就是老魏,范局长足足比自己小了十好几岁,风头又正健,他老魏还能有什么想法?再说了,其他几位副职如果单论年龄,个个都比他有优势。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就只有一条路:好好等着退休时混个正厅级待遇罢了。
范局长出事时,老魏刚刚过了53岁,已经快到耳顺的境界了。看着倪副局长与崔副局长两人为争夺范局长意外出局突然空出的位置,老魏心里如水一般平静,不论谁上,反正自己站好最后一班岗不就完了,绝对地与事无争、绝对地中立、绝对地人畜无害。
倪副局长与省委、省zhèng fu关系向来密切,与总局关系也还过得去,在这几个月中,竟然说动了分管国税工作的副省长晋忠实,为自己专程、亲自跑了总局一趟,说是去汇报工作,实际上就是去做做工作,力荐倪副局长上位。而崔副局长来头也不小,特别是与总局上上下下关系如胶似漆,尤其是与总局一位实权派副局长过从甚密。
难题就此摆在了总局领导的面前。康南省委、省zhèng fu的态度很明确,两点:一是希望康南省国税局的局长仍然从康南省局现有副职中产生,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嘛;二是倾向xing地推荐倪人雄副局长。而在总局内部,意见也很集中,同样是两点:要么局长人选从外省国税系统产生后交流派入,这符合干部异地交流任用的原则嘛;要么倾向xing由崔副局长接任。
经过一段时间艰难地博弈,加之倪、崔二人内斗、活动得均很激烈,而康南省国税局的杜副局长和张纪检组长任职时间又太短,机会的天枰似乎渐渐地就向老魏倾了倾。当然,53的年纪成了老魏最大的弱点。权衡再三,总局最终做出了决定:一、尊重康南省委省zhèng fu的意见,局长在省内产生;二、由省局原副局长魏中华同志出任。
会议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丝毫看不出有什么不和谐的因素。
魏中华的时代开始了。
……
自打进入省局机关工作开始,尽快且真正地融入进去,成了范毅眼前迫切所要解决的问题。上班时间不好老窜岗,平常自己的工作与别人又基本没有业务上的往来,范毅只好把机会主要放在了午餐时间。
省纪委的人撤走后,餐厅很快恢复了以往的秩序。
经过观察,范毅渐渐也就找到了规律。在食堂就坐,看上去似乎杂乱无章,其实是很有讲究的。局领导并不在一楼就餐,就不说了。处长、副处长们往往各以喜好围坐在一起。其余一众小兵小蟹,则是基本上以处室为单位,有着其相对固定的位置,别人一旦不知好歹坐乱了位子,轻则破坏了就餐的气氛,重则在背后遭人指点挖苦。大圈圈、小圈圈,一环套一环,纹丝不乱。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征管处的老邢,不论哪里,只要他一坐下,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一桌,在他身边就会围拢过来不同处室的同志,坐得满满当当,他们这一桌,似乎老有谈不完的话题,总是热热闹闹的,别人也都见怪不怪,从未有人在当面或背后说过什么,至少,范毅一次也没听到过。时间一久,老邢经常爱坐的位置,一般也就没人去坐,即便老邢没来,也宁肯空着。有人就此拿他开玩笑说:“老邢,你这是享受的局长待遇。”
范毅试探着先与办公室的同事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