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荣誉。
提高将士们的战斗力不能够单单从物质上面给予,还得从精神上面鼓励才行啊!
制度这个东西,就是要制定出来让大家都看到的。也许它不是完美的,但它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让大家都能够行有所依,让大家看到所有人都能够按规矩办事,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那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套制度的激励之下,华山军内部变得更加的有活力了。陆续换防到位的将士们,在新将领的带领之下,立刻便展开了训练,从而是达到兵将熟悉的目的。
而各地的官员们,也在不断的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同时,查察治下各地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地方,以此来将自己的管辖之地治理得更好。
本来就发展得越来越好的华山军,此时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自然是越发的欣欣向荣了。
如此一来的话,华山军治下的百姓和周围其他势力的百姓立刻便显出差别来了。别的不说,光是这精神头便是完全不同的。
像是上党东面燕国的百姓,因为这些年来燕国征战不休,而且徭役繁重。因此,基本上生活得比较困苦,百姓们脸上能够看到好神情才怪呢。
但上党这边的百姓们则不一样了,平时的时候,都能够看到他们的身上,似乎闪耀着一种光芒一般。
那是因为华山军治下的百姓,如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盼头了。再加上旁边就有这样明显的一个对比在,心中自然而然的会生出一种优越感来!
倒不是说如今的华山军治理水平已经是达到后世那种程度了,只不过是因为百姓们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得太久了,而且如今天下势力基本上做得太烂了。
如此一来的话,自然而然的就将华山军给凸显出来了。
不单单是燕国,其实凉州江左等地也都是有着这样的情况存在。这也就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各地有许多的百姓们开始想方设法的迁移到华山军治下去了。
如此一来的话,倒是让李信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人口资源,从而又反过来促进了自己的发展壮大。。
这种现象的出现,顿时是让燕国等势力都有些忧心不已,纷纷加强了对交界关隘的控制,严防境内百姓的流失。毕竟,谁都知道百姓越少自己的实力就越弱
不过,这种控制怎么可能会挡得住那些真想要离开的百姓们呢!终究,这天下不是密封的瓶子,无论这些关隘是守卫得再怎么样严密,最终都无法挡住所有人的!
………………………………
第四百五十九章 眼红
其实李信想要改的地方有很多,但是,这个时候的他还无法完全做到这一点。心中许多的想法,因为种种现实的原因,也只能够暂时的隐藏起来了。否则的话,一些太过于超前的想法,一旦用出来的话,恐怕反而是会将自己和华山军给玩死了。李信可不想作茧自缚,反过来害了自己,还是一步一步的来比较好。
在大将军府的统率之下,六部以及各地驻军们都各司其职,一项项制定好的政策,都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之中。
从年初一直到八月之时,天下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发生,大家都在修养之中。趁着这个难得的时机,华山军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之前制定好的一些目标,正在慢慢实现之中。
从这一点上来看的话,是一件非常值得让人高兴的事情,为此,李信还少见的抽~出时间,好好在家陪着自己老婆去长安城外游玩了一天。
不过,他高兴的时候,江左的桓温却是不怎么高兴了。
“混账,本公为朝廷尽心尽力,多年来南征北讨,大小战争不计其数。朝廷居然如此待我,这与背后捅刀有何差别!”江陵城内,桓温在大将军府内正在大发雷霆。
事情的起因乃是前些日子豫州刺史谢弈死了,此人乃是谢氏家族的人,而且还是谢安的兄长。本来执掌朝堂的司徒司马昱是打算让桓云接掌这个位子的,而桓云就是桓温的亲弟弟。
但这件事情在司马昱问过了仆射王彪之之后,便又改变了。
王彪之劝司马昱的时候说得非常的直白,说桓云不是没有才能,但是他是桓温的弟弟。而桓温已经是执掌了长江上游的兵权了,如果再让桓云接掌此位的话,到时候兵权就集中在一家手中,恐怕对朝廷会非常不利的。
这话在司马氏听来当然是很中听的了。所以,之后任命的人依旧是谢氏的族人,名叫谢万,此前他乃是吴兴太守。
但这其中的隐情很快便被桓温探知了,而且,还知道了王彪之是怎么劝司马昱的。所以,桓温才会如此的愤怒。
“大将军息怒,朝廷对大将军的忌惮已不是一天两天了!若不是大将军战功赫赫的话,只怕他们早已经是对大将军下手了!如今的话,只不过是桓云将军的任命而已,倒也无伤大雅,想必他们不敢再做其他对大将军不利之事!”郗超在一旁劝道。
桓温其实早就有不臣之心了,他想学的乃是晋武帝司马炎那一套。而郗超对此是洞若观火,而且还十分的支持他,曾经便多次向他进言,让他将现在的皇帝给废掉,自己去干!
不过,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桓温那优柔寡断的毛病便又犯了。他是想要当皇帝,但又不想背上骂名,所以,总是犹犹豫豫之中不敢动手。
“朝廷中的那些人,总不忘记算计于我!前有招降李汉唐,欲引外援与我作对之事,如今又弃桓云而用谢氏子弟,想要借助谢氏之力来抗衡于我!真是孰不可忍!”桓温怒气犹未平,恨恨的说道。
“朝堂诸公皆是营营苟苟之辈,大将军不必与他们计较,唯今之计,还是得让咱们手中的力量更加强大才是。只要咱们兵权在握,自然无人敢对大将军怎么样的!”郗超再劝道。
听到这话之后,桓温不由的点了点头,想了想之后,吩咐道:“传令下去,尽快将各营兵卒补充到位,加紧训练。如能早日消灭胡虏,恢复中原的话,又有何人还能与我抗衡!”
就在桓温那边得到了消息之后几天时间,李信也得到了这一个消息。
“桓温是不是气得要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李信对屠七问道。
“据探子打听的消息来看,似乎的确是这样!而且,自他得到消息之后,好像便加快了整军的速度,如今正训练大军之中!”
“这一定是郗超劝他的,让他强根固本,壮大自身的实力。毕竟,明眼人都知道,只要桓温手中的实力一直保持强大的话,朝廷便拿他没有办法。”李信想了一下之后,笑道。
“若真是如此的话,对于咱们来说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啊!到时候,上洛郡那边的压力怕是会增加许多!”屠七听了,有些忧心的说道。
“无妨,他壮大他的,咱们发展咱们的!之前说的道理,对于咱们来说也是一样!再说了,如今这天下真正对江左有威胁的,可不是咱们,而是燕国。因此,只要燕国还在的话,桓温就算是不想与咱们保持友好也不行了!”相比之下,李信却是对这个事情不太担忧的。
“倒也是!”屠七点头道。
李信这边忙着发展壮大之时,他周围的那些的势力也都没有闲着。燕国与桓温都各有侧重,而乱了一年多塞上草原,此时也终于是恢复了平静。
刘卫辰终于是将各部族给重新统一到了匈奴的大旗之下,但相比起刘阏头南下之前,如今的匈奴势力可谓是缩水不少了。
其中的关键原因,除了是因为之前的内战,造成了匈奴族人的大量死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由于各附庸小族离散了。
原本许多团结在匈奴旗帜之下的胡族部落,有的直接北上,依附代国去了。还有的要么是直接南下,前往眴卷一带生活,要么就是向东进如同之前的贺赖头一样,投靠燕国去了。
到了最后,还依然留下的那些部族,已经是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了。如此一来,打到最后的刘卫辰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几乎是欲哭无泪。
“可恨呐!我们打来打去这么久,反而是让其他人得了利!该死的刘阏头,若不是他背叛了长生天,残杀长生天子民的话,伟大的匈奴岂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单于帐内,刘卫辰将所有的罪责都归根到了刘阏头的身上。
反正他现在是败军之将了,按照成王败寇的法则,自然是得背负起所有一切的罪名了。如果是在中原王朝的话,可能还会说得含糊一点,至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