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唐王-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的话,以华山军如今的地盘来看,到时候的总兵力就非常的可观了。好在,如今华山军治下的百姓数量日多,最重要的是,当初与张平大战之后,张平手下的许多士兵都直接投降了。如此一来,倒是提供了不少的后备兵源在。

    扩军的准备是与这一次封赏将领相配合进行的,一旦整军完备之后,那条防御线也差不多便可以充实了。这对于华山军的安全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

    与此同时,对于士兵们的待遇也在不断的提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立了平时薪饷与战时薪饷的制度,也就是说,一旦大战期间,士兵的军饷是会比平时要更高的。

    再有一个,便是对于士兵的抚恤制度,如果士兵战死之后,他的子女将由官府培养直至成年。而一旦立功的话,不但是可以得到提拔与晋升,还能够获得一定数量的勋田,而勋田是不用缴税的。

    借鉴后世的经验,对于有亲人参军的家庭或者是牺牲士兵的家庭,都必须由兵部制匾嘉奖,以此来提高华山军士兵们的荣誉感。

    没有办法,这个时代的士兵地位真的不高,比起将领们来说,那是差得远了。这都是九品中正制施行之下,造成的一个极大弊端。毕竟,一切上升的通道都得看门第郡望,普通的人哪里有资格位居上游呢!

    如今的江左便是如此,想那谢安的兄长谢万,领军之时说手下的将领们都是劲卒,便让那些将领们恨得不行。毕竟,在这些将领们看来,自己都是出身高门显贵,岂能被称之为卒呢!

    所以,后来谢万大败之时,这些将领们甚至因此而想要将他给干掉。由此一点便可以看得出来,在这个时代当兵是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情了。如果不改变这个风气的话,军队的战斗力便会大打折扣。

    如果这些措施都得以施行,对于激励士兵们英勇作战,将起到一个巨大的作用。即便是华山军的兵员人数要比其他势力更少,但一旦开战之后,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虽然说王猛他们也十分的注重军队之事,但是面对着李信如此大刀阔斧的计划,也是感觉到了十分大的压力。所以,过程之中曾经提醒李信,想让他慢慢的来施行这个计划。

    不过,李信却是另外的一个想法。他认为,打仗这种事情必然不会是永远的,自己的军队战斗力越强,那么,所需要的兵员就会越少,同时,战争就会结束得越快。

    如此算来的话,其实整个计划执行下来并没有太大的压力。甚至于可以说,比起之前那一套来,反而还是减轻了不少的压力了。

    这个计划便是如同大纲一样,负责参与制定的王猛等人,从二月开始,便开始按照着这个计划逐步的实施了。虽然有大的方略在,但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上,就得好好的处理一下了。

    如此一来,大将军府下的各部门自然是变得异常的忙碌了起来。相反,李信这个最高领导反而是就此轻闲了下来,得以有时间再次投入到不破军与飞龙骑的训练之中去。

    不破军的训练倒是没有什么说的,经过这大半年的训练之后,已经是差不多成型了。现在差的,一个是装备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实战的问题了。

    相比之下,飞龙骑的训练进度就要慢了许多了。毕竟,战马的调~教就是一个问题,幸好,挑选出来的骑兵都是经验丰富之人,这个过程便可以大大的缩短了。

    飞龙骑在训练的过程之中,还在不断的摸索着,比如对于兵器的使用,就在不断的选择之中。毕竟,对于骑兵而言,光有战马还不够,还得有一件相匹配的兵器,用来充分发挥出骑兵的威力才行。

    选来选去之后,飞龙骑还是决定使用槊这种兵器,毕竟,这东西自从很久之前便被中原王朝的骑兵所使用。即便是后来隋唐之时强悍无比的骑兵,也是用的这种兵器。

    长而粗的槊拿在骑兵的手中,一旦发起冲锋的话,绝对会是敌人的恶梦的。除此之外,飞龙骑的骑兵还得训练骑射之术,这样的话,一旦作战之时,既可远攻又可近战。

    飞龙骑与不破军的训练,都是使用的淘汰制,也就是说一旦发现不合适的话,立刻便会被调离这支军队之中,而后再从其他地方补充人进来。如此一来,两支军队的成军速度就更慢了。

    幸好,李信也没有立刻将他们派出去的打算。至少,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如果不是至关重要的大战的话,都不会派他们出战的。

    除了飞龙骑这一支亲军骑兵之外,对于普通轻骑兵的建设也在不断的进行之中。相对而言,轻骑兵的建设是要容易许多了,光是一个装备的问题,耗费便要远小得多。

    当初开始之时,华山军只有三千骑兵,这些都是普通的骑兵。后来随着实力的壮大,骑兵不断参战的情况之下,也不断的有所损伤,便一直都在修修补补之中渡过。

    到了现在的话,华山军的轻骑兵也才三千出头的样子。通过这一次的大战,李信看到了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不足之处。所以,在计划之中便决定未来三年之内,十万大军之中除了那一万亲军之外,还要有一万轻骑兵。

    如此一来,作为一支高速机动的兵力,用来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李信的进退余地都会变得更大。否则的话,一旦秦州出事,等到关中的步卒过去,只怕时间上便已经是太晚了。

    而这一条和之前的秦州发展畜牧业,那是相互配合的事情。如果秦州那边发展得好,关山牧场那里一切顺利的话,这一万轻骑兵的建设还是没有问题的。。

    有这十万大军在手中,李信的底气也就足了,到时候,这天下除了燕国与江左之外,其他的人又何必在意呢。

    现在的问题,就是时间而已!只要上天给足了李信这三年的时间,让他将这整个计划给完成的话,那么,任凭这天下未来是风起云涌,华山军也能够安然处之,坐而不惊了。


………………………………

第四百二十章 案子

    得空之下,李信也就有时间在关中各地去看一看了!虽然说自从拿下关中之后,这些年来他几乎每一年都会到各地去巡视一下。但关中这个地方,似乎每一年的变化都很大。而且,过往之时通常是在年底去视察,不像如今这样,乃是在春天之时去察看,眼前所见到的自然又是另外的一番情景了。

    “你们看看,这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啊!再有一两个月之后,就应该可以收获了。”出了长安城,李信带着六子他们向西而去,沿着渭水,一路缓缓的前行。看到这两岸田地中的情形之后,李信不由的高兴道。

    “去年无冰雪之灾,今年雨水也刚好,所以,今年的收成应该会很好!若是年年都能够有这样的年景,老百姓的日子也就好过了!由此看来,地方官员治理施政之时,也是颇见成效啊!毕竟,当初咱们刚刚拿下关中之时,地方上都非常的荒僻,哪里像如今这般呢!”六子在一旁答道。

    想当初华山军刚刚拿下冯翊郡的时候,李信带人去夏阳县视察。夜晚之时路过一个田野废村之外,结果,看到了遍地的磷火,将一众士兵都给吓得不轻。

    当时,李信还好好的给他们科普了一下,让众人知道这并不是什么鬼火。想想那个时候,再想想现在,也不过才过去了两三年时间而已,但关中如今已经是见不到那种景象了。

    因为随着人口越来越多,田地都被利用了起来,一些废弃的村子,一些荒弃的田地,也都重新有了人烟。

    再加上这两三年来,华山军对于关中各地的水利修复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所以水旱从人,农业生产的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之中。

    关中之地本来多盐碱,是不怎么样适合于耕种的。不过,后来在春秋战国之时,秦国不断经营此地,慢慢的便利用水源改善了关中的土地,一直到两晋之时,经过了漫长时间的变化之后,这里已经是成为了沃土了。

    华山军治下,关中乃是最大的粮仓,除此之外便属河东了。所以说,关中之地乃是华山军的根据地,那是一点也没有说错的。

    此时正是二月底,如果换成是后世的公历的话,那么,应该是在三月多的时候。这个时节,麦子的长势正好,再过不久便能够收获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道路上行进之时,能够看到许多的百姓都在田间忙碌着。

    李信他们从这田间地头经过,旁边的百姓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