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笑,上官澜道:“难道是南越新帝巴格娶北极公主为平妻的原因?”
南越皇帝巴扎尔去年驾崩,大太子巴格继位,父丧不到一年时间便又娶北极公主为平妻。这事在三国广为流传。说什么巴格胆大妄为,无视东傲国威蔑视东傲公主,居然又娶北极的公主坐享齐人之福,这简直无异于打了东傲国一个巴掌的话的人是大有人在。
因龙咏萱在和亲时,靖安帝便御封她为和硕公主了,所以如今有许多人为龙咏萱抱不平。更觉得打一个公主的脸就是打一个国家的脸。
其实,巴格的女人可不止龙咏萱和北极国公主两个,他还有许多其她的嫔妃。一年时间未到,巴格从娶北极国公主始,便开始大量搜罗民间美女。如今巴格后宫的女人真可以用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来形容。
当然,居首的便是两宫皇后。龙咏萱终究顶着个东傲和硕公主之名,又是先嫁巴格,如今冠以东宫皇后之名。是以,北极国的公主则屈尊冠以西宫皇后之称。
本来,南越新帝娶亲,做为邻国的东傲国应该遣使以示祝贺,最不济也应该是太子龙世怀前往。但,如果东傲国真遣使去了,就是纵容巴格那一掌打在了东傲的脸上。是以,别说龙世怀了,就是一般的使臣,东傲也没派一个。
龙世怀和龙咏萱的身上好歹都流着皇室的血,此时是相当替龙咏萱不值的。自然而然,上官澜的问话他懒得答,同时还相当怨怼的看着上官澜。
“瞧你这神情,似乎真怨上我了。”
“如果不是你,咏萱至于这么委屈?”
冷哼一声,上官澜道:“如果不是她,五年前天珠的名声便被她败坏彻底了,搞不好,东傲根本就没有天珠的活路。”
想起五年前的事,龙世怀只得一叹。道:“罢了罢了。说起来,咏萱虽然是和亲南越,但好歹她是正宗的大太子妃,怨只怨她不懂得珍惜,总和巴格闹别扭。搞得巴格对我东傲多有怨言也是在所难免。自从登基后,这巴格说话越发没有顾忌,甚至说出明明求娶的是龙熙敏,却偏偏嫁过来一个龙咏萱,可想东傲皇帝是敷衍我南越的话。”
说起来,这件事上官澜最是清楚。
五年前,南越使臣出使东傲国本是有意为南越大太子求娶龙熙敏为大太子妃,奈何龙熙敏已成了修行之人。再加上当时武念亭救了东方六六一事,龙咏萱有意想闹臭武念亭的名声,上官澜一怒之下便给靖安帝献策,说及龙咏萱曾经被相士相命说过她的命格贵不可言之事。
贵不可言当然就是主持中宫了。
靖安帝想着也许这就是天意了,如果龙咏萱能够成为南越的大太子妃,以后定也就是南越的皇后。这样一来,不但成全她的贵不可言之命,更可以成全东傲和南越国的友好关系长久的保持下去。
鉴于两全其美的考虑,靖安帝便和南越使臣说及希望改龙咏萱和亲的事宜。那南越使臣不敢作主,快马加鞭回南越国征询了南越皇帝巴扎尔的意思,巴扎尔想着龙熙敏不嫁是有客观原因存在,正在痛惜之际,万不想靖安帝会亲自点名龙咏萱和亲,这般作法无异于是想继续保持两国兄弟般友好的关系,于是巴扎尔立马同意了龙咏萱和亲的决定。
奈何龙咏萱和亲后,似乎和巴格不对盘,巴格对龙咏萱越来越有微词也便罢了,后来登基后更直接对靖安帝横加指责。甚至不惜和东傲国撕破脸的做出又娶北极国的公主为平妻的事。
念及种种,上官澜道:“巴格他自己经营不好一个家倒怨媒人,这种人能否堪当大任都是问题。南越在他手上,危矣。诶,陛下可有为那无知小儿动怒?”
“父皇倒不生那巴格的气,我父皇见识过多少事,以至于为这点小事就生气么?再说巴格是小辈,小辈不懂事很正常。就是念着巴扎尔的感情,父皇也不会拿巴格如何。只是咏萱,就真的凄惨了些。”
当初,靖安帝为了救巴扎尔连血都喂给巴扎尔喝过,感情自是不错的。想起龙世怀先前说的龙咏萱要探亲之语,上官澜道:“巴格娶北极公主不过半年时间,和硕公主就要归国省亲,这不是明着留话柄人家又说些东傲的公主不大度东傲的公主是忌妇的话?陛下不会允的吧?”
“我四皇叔就这一个闺女,她在南越生活得不如意,我父皇心中也不好受。虽然父皇不和巴格计较也不会为难巴格,但父皇也心疼咏萱。是以父皇答应了。倒没有考虑那些口水阵仗。嘴长在人家身上,由了他们去说罢。估计这个时候,咏萱已在归国的路上了吧,快的话,应该到东傲城了也说不定。”
想着龙咏萱往日的种种花痴取闹,上官澜眉头轻皱,但又想着她终究是已嫁人的人,再怎么不知检点只怕也得顾及身份,想来不会再闹什么幺蛾子罢。
龙世怀知道龙咏萱一直觊觎着上官澜,也知道上官澜避她如蛇蝎,但怎么说龙咏萱和他是堂兄妹,他对龙咏萱也并不反感到哪里去。如果上官澜的妻子不是武念亭的话,他还准备撮合上官澜和龙咏萱。但问题是上官澜的妻子是武念亭,他都疼不过来的人又怎么可能让上官澜再娶龙咏萱而委屈武念亭呢。念及此,再看上官澜微竖的眉,龙世怀道:“算了算了,知道你烦她,不说她了。对了,武老爷子呢?”
“和天珠一起去濯州了。”
怪笑一声,龙世怀道:“难怪你对你的小徒弟这么放心。”
“武老爷子是顺道去看看曾老爷子曾天赐。”
上官澜口中的曾天赐正是上一任的合州总兵。说起来,每个州本来都有一个总兵,奈何因了五年前那老天有眼案的原因,江州湖州的知府被训诫是其一,那江州湖州的总兵因军政不严导致地方出现动乱团体而犹为不知的罪名被罢免。更因上官澜总管合州,协管江州湖州的原因,靖安帝便委任了老将曾天赐任合州总兵,同时协管江州湖州军政。
说起来,知府是地方最高长官,主管民政刑律税收。而总兵则主管军政。可以说,一个地方的知府和总兵是相辅相成的。五年来,曾天赐和上官澜合作倒也有序。只是曾天赐猛然提出要告老还乡,倒有些令靖安帝不妨,虽然立马派了席方平出任合州总兵,但同时也令龙世怀务必将这件事打听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依龙世怀的性子,本不想在上官澜面前问清楚这些事。他觉得曾天赐提前告老还乡这事就算有内幕,如果上官澜不想说,他便不问。他到合州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见武念亭,至于曾老爷子的事他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可如今上官澜主动提及到了曾天赐,那他就不得不问了。“原来曾老爷子的老家在濯州。”
“正是。”
“五年前任命他的时候看他精神头儿还好。父皇还说曾老爷子便是干到七老八十只怕还有使不完的劲,怎么才五年的功夫他就要提前告老还乡了呢?是不是他做了什么……而你在为他打掩护。”
定定的看着龙世怀半晌,上官澜不躲不避,道:“正是。”
“啊,他做了什么?够砍头吗?若真是砍头之罪,你包容他,这岂不是……”
不待龙世怀说完,上官澜截话道:“曾老爷子一身朗若清风明月,又怎么可能做那种要被砍下脑袋的事呢?”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
原来,曾老爷子一生无出,倒有个义子名唤曾汪洋的从小便养在曾老爷子名下。这几年来,这曾汪洋随着曾老爷子共治合州军政倒也很得上官澜赏识。便是前番的江州湖州赈灾事宜,亦是曾汪洋陪同上官澜左右奔走。可以说,合州江州湖州的安定有曾汪洋的一份功劳。在很大程度上,上官澜都决定如果曾老爷子致仕的话,会提议曾汪洋接任合州总兵之职。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曾汪洋居然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杀他父亲的凶手居然就是曾老爷子。一个将他养大的人同时也是自己不共截天的仇人。
在生恩和养恩中,曾汪洋最终选择了生恩,因为他想如果他父亲不死,他也不至于会沦落成孤儿这才被曾老爷子养大,那曾老爷子对他便不会有养育之恩。
闻得上官澜的讲述,龙世怀啧啧道:“那曾汪洋如此认定的话,只怕曾老爷子养了只白眼狼。”
没有回答龙世怀的话,上官澜只是道:“在濯州潞州接壤地有个二郎山,山上有一股匪患,多少年了一直存在,你应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