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让人看出玄机,但报界的资深政治评论家认为。国防军从北、西、南三个方向紧紧包围住胶州湾租借地,只留下一个面东的大海让日本插手,已经拥有了为充足的回旋余地。到日德进入战争僵持状态后,国根据实际需要,或是出其不意地宣布接管青岛,或是已经濒临失败的德军突然向国方面投降而让国摘桃子。无论哪个结果,国都是有利的一方。
自然,也有对日本恼羞成怒、悍然动对华战争的担忧。但舆论普遍估计这种可能性不大:一来日本并没有做好全面侵华的准备;二来也没有充足地理由和借口这么做。何况英国和美国并不允许日本这么做,国的平衡角色这一历史进程微妙而复杂。
得知日德正式宣战后,秦时竹和一干大本营核心官员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这不仅没有超出他们的预计,重要的是国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青岛防御能力和战斗力的显著增强,足以让日本吃足苦头,而国防军提前动员,封锁住历史同期日本从侧翼进军胶州湾的两个路上通道后,逼得日本只能正面硬撼青岛。套用秦时竹地话说:“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和一颗够硬的核桃让日本这头饿狼崩坏几颗牙……至于德国人。他们恰好就扮演了这一角色,而且他们替我们卖命之后还得感谢我们。”
德国青岛的防御力量主要由海军和陆军两部分组成。战争爆以前,德国远东舰队拥有“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两艘装甲巡洋舰、轻巡洋舰“纽伦堡”号、“埃姆登”号和“莱比锡”号,一艘雷击舰。五艘炮舰和三艘内河炮舰。战争爆时,舰队主力“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纽伦堡”正海军将斯佩伯爵地带领下德属加罗林群岛和南太平洋游弋。“莱比锡”号墨西哥沿海“保护德国利益”,“埃姆登”号和其余舰只都国沿海巡弋,因此青岛港内的德国水上力量非常虚弱。
早8月1日。驻青岛的胶州湾总督府接到德国参战的秘密电报后就立即向国领土领水内地德舰布动员令,雷击舰90号和其两艘炮舰匆匆忙忙赶到青岛,其余炮舰因距离比较遥远,不是就地凿沉就是“卖”给了国政府,而上面的乘员、散居国各地的德国乡军人侨民都设法经陆路赶到青岛,当时奥匈帝国海军的老式巡洋舰“伊丽莎白皇后”号一周前刚刚抵达青岛,此时也理所当然地加入到战争的行列。此时青岛的海军力量虽然有所恢复,但仍然比不上战前巅峰时期的兵力。
德国向俄国和法国宣战后。“埃姆登”号曾离开青岛,不久就带着对马海峡捕获的俄国商船“梁赞”号返回,德国海军工程人员将入坞修理地“鸬鹚”号炮舰上面的武器拆除安装“梁赞”号之上,并配备了其余武器和海军人员,名字则沿用“鸬鹚”号,不久以后,这艘船成为印洋上为出名的德国伪装袭击舰。几乎与此同时,德国邮船“腓特烈王子”号也青岛改装成为袭击舰。“埃姆登”号则带着8艘补给船和19000吨煤离开青岛。前往马里亚纳群岛和斯佩舰队汇合,随后被斯佩派遣到印洋执行破交任务。可以说。远东舰队的主要实力已经战争爆时脱离了胶州湾租借地,这对德国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远东舰队的实力虽然可观,但并不是日本联合舰队的对手,与其不敌日本舰队主力受困还不如早些脱离苦海,只是南太平洋和印洋上的协约国商船要倒大霉了。
欧战爆一星期后,胶州湾租借地总督迈耶・瓦尔代克海军上校决定不再冒险派军舰或商船突围,也否决了一些少壮派军官提出地奇袭英国租借地威海卫地计划,认为这对于青岛的防守并无多大地裨益,而且容易给国政府增加麻烦,他的心思和精力重点放对青岛地区的防御上。
青岛的外围防御线沿租借地的边界展开,内圈防御线主要以青岛近郊的鸡貂山、俾斯麦山和毛奇山为核心,有8座主要炮台,5座对海,3座对陆,共装备5门280和3门240要塞炮、5门210和9门150重型榴弹炮,6门105型榴弹炮,此外还有若干门轻型榴弹炮。这几座炮台外加8座多面的棱形碉堡共驻扎1250人,地势居高临下、非常险要,炮台和碉堡的水泥防御层厚达近2米,算得上固若金汤,称为远东的列日要塞也毫不为过。如果以历史同期青岛各要塞的防御能力为100的话,那么到了此时这些要塞的防御力提高到了178左右。
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元帅20世纪初期曾担任过驻国舰队的海军提督,他称赞道:“至少需要整整一个军的兵力才能攻下这些要塞。”除了防守要塞的兵力外,德国青岛还驻扎有海军陆战第3营1300余人,包括4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1个工兵连,1个炮兵连和2个机枪连。北京使馆区和天津德租界,德国还另外驻有4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和2个炮兵分队,这些部队德国参战后也火速集结,撤退到青岛。撤退过程,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方便和帮助,光是备战所需要的粮食和军火就输送了一堆,不管从哪个角来衡量,都极大地增强了青岛的防守力量。
………………………………
第100章 各唱双簧
第100章 各唱双簧
甚至早数年前秦时竹等人强势介入大国政治后,历史走向就已悄悄生了变化,青岛作为德军事交流的主要枢纽之一,汇聚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特别是其军事实力比起历史同期远远要强大。比如,德国历史同期只有3架老旧的侦察机,但此时却拥有整整一个队约16架式的战斗机、轰炸机和侦察机;又如,青岛德军历史同期只有几个观察气球用来进行弹道修正,但此时居然拥有齐柏林式的大小飞艇各一艘,观测气球的性能也要上一层楼;再如,德军历史同期除了总督府的几辆小轿车并无机械动力武器,但此时却拥有战车6辆,装甲车10辆,整整一个队的装甲力量。这些先进装备的拥有数量虽然不多,但挥的作用却不小,甚至于远远超过当事国本身的预计。
随着欧洲战局的扩大和深入,青岛的战备也有条不紊地进行。德国方面一直为可能来临的战事做准备,海军主力撤走了,雷击舰就90就可以胶州湾入口处大模大样地布雷。而这一过程直到8月22日才被3艘英国驱逐舰现并招来攻击,90凭借熟悉环境的优势躲入海图上标注为“浅水区”的海域,尾随的英国驱逐舰“肯奈特”号随即遭到海岸炮台的攻击,被迫返回,但布雷行动已接近了尾声。
德国紧锣密鼓筹划青岛防御时,日本方面也没有闲着。针对国政府所持有的、出乎意料的强硬态和暧昧不清的政治立场,连日本方面都有些摸不清头脑。虽然日本人一直以说话暧昧不清、含糊不定而著称于世,但此时国政府的太极功夫显得甚一筹。无论是旁敲侧击还是威逼利诱,对于国的底牌还是吃不准。日本内阁对此有过一番争论,大致认为国是色厉内荏,无非是强撑面子硬表态而已。估计会后关头让步,陆军省的好战分子甚至提出,如果国不屈服,那就把整个山东都拿下来。虽然山本权兵卫相没有拒绝这种提议,但随后审定地作战方案上,还是选定青岛德军作为主要作战对象。
8月24日,日本联合舰队重编组完成:
第一舰队,司令加藤友三郎将
第一战队:战列舰摄津旗舰、河内、安艺、萨摩;
第三战队:战列巡洋舰金刚、比睿、鞍马、筑波;
第五战队:轻巡洋舰矢吲、平户、高、笠置;
第一水雷战队:轻巡洋舰音羽、第1驱逐队。第2驱逐队、第16驱逐队、第17驱逐队
第二舰队,司令 加藤定吉将
第二战队:战列舰周防、石见、丹后;海防舰冲岛、见岛;
第四战队:装甲巡洋舰磐手、八云、常磐;
第战队:轻巡洋舰千岁、秋津洲、千代田;
第二水雷战队:轻巡洋舰利根、第9驱逐队、第12驱逐队、第13驱逐队
舰队直属:特务舰高千穗、松江、熊野丸、扫海甲队、乙队
舰队航空队:水上飞机母舰若宫丸
特务部队:工作舰关东丸、医院船八幡丸、运输舰7艘、杂役舰6艘
第三舰队 司令上屋光吉少将
轻巡洋舰对马、通报舰上、淀;海防舰春日、日进;炮舰宇治、隅田、伏见、鸟羽、嵯峨
第二舰队是对青岛德军作战的主力,第一、三舰队只不过是担负监视和警戒的职能,此时的日本还不像日后那么狂妄,对于战局的把握还有一些谨慎和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