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袁世凯原本他心目是一个强人,但目前看来,此人也老了,比不得秦时竹年轻有为,锐气蓬勃。怎么办?算了,我还是安安稳稳做我的外长,我一没有军队,二没有财政,换不换总统我说了也不算……

    说真的,陆征祥误会了袁世凯,老袁真不是为了条约而不爽,这个条款他看来已经大大有利了。要是以往,不要说撤退驻军,哪怕俄国一个尊重国外蒙主权的声明都难,这次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自然是可喜可贺。

    老袁不爽的是,这个成就是秦时竹和唐绍仪带来的,虽然条款后是陆征祥送来他签字,但他早就知道这全部是北疆和唐绍仪拟定的方针,陆征祥无非是间交割的一个二传手而已,刚才的怒气冲冲是因为自己的威望受到了挑战,让他生气的是,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陆征祥居然辜负了自己的期望,不但没有争得谈判的主动权,甚至连达成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协议还如此乐颠颠,简直就是挑战自己的权威。

    袁世凯毕竟是经过风浪的人,现正是镇压二次革命的关键时刻,好不容易立了秦时竹,可千万不能把他惹恼了。至于俄军的装备归属,袁世凯虽然有点舍不得。但一来仗不是北洋军打地,你凭什么跟人家要?二来,秦时竹反正是个军火贩子,这些多余装备归他就归他,什么时候见北疆国防军短缺过军火,犯不着和对方为了这点小事翻脸。

    想通后,袁世凯气也顺了不少,提起笔来“刷刷”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等会盖上总统的大印,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天还是那么热,前线的李纯居然没有给自己带来好消息,这才是要命的,气刚刚顺畅一点后,那颗圆滚滚的大光头上又冒出了汗珠。

    七月了,东北的天气虽然比起关内来要凉爽地多,但终究让人感受到一阵阵的热意。如果躲树荫下乘凉还算得上一种享受的话,那么全副武装参加军事演习可称得上是一件苦差事,偏偏北疆国防军就揽了这样的差事。与去年夏天不同,秦时竹也身穿上将服参加演习,胸口的勋章太阳光的照射下闪闪亮。

    对国防军进行大规模演练。并不是秦时竹心血来潮之举,相反是早已计划、早有准备。虽然部队扩张得很快,装备也还算颖,但几个高级将领心里都清楚。北疆国防军还远远谈不上一支劲旅,起码按照他们心目的劲旅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

    从战绩上来说,国防军地表现并不差,去年打得北洋军丢盔弃甲,今年打得俄国兵抱头鼠窜,国人的心目,国防军早就成为了民国第一精锐。但外表辉煌的背后,隐藏着不大不小的危机。这一点外人不清楚,国防军自己却心知肚明。

    打北洋军,一是占据了山海关的地形之便,二是打了袁世凯地措手不及,三是因为国防军武备和后勤保障上远远胜于对手,取得这样那样的胜利,本理所当然。打俄军护路队,一是占据了地理优势。国防军内线作战。无论指挥和调都比较方便,第二还是武备优势。飞艇、战车、迫击炮、信息优势和重炮部队都让俄军吃足了苦头。

    平心而论,国防军这两次大规模的战斗,其战略思想和部署都是对头的,正确地指导思想是作战胜利的基础性保障,但这并不等于说,有了正确的战略胜利就可以手到擒来,相反,不战术上压制住对手,纵然取胜也是惨胜。仅就对俄一战为例,国防军士气是高昂的,作战品质也是顽强的,但战术素养上,与俄军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巷战这个环节上加暴露了这支年轻部队的弱点。

    根据前线指挥官地战况总结和经验教训:数万国防军将俄军团团围住后损失并不大,甚至总攻开始后国防军依然损失微小,但随后解决城里负隅顽抗的敌人时,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城破之时,国防军兵分数路朝城内挺进,此时进军的秩序已出现了混乱,到处可见各自为战的部队,所幸外围依旧保持了强大的兵力才没有造成让俄军趁势突围的危险后果。巷战,国防军将士英勇无畏,猛冲猛打,但效果并不好。仅仅为了攻克敌人一处隐蔽的小楼后地重机枪阵地,就付出了近两个排地伤亡,后来不得不专门调集迫击炮手才干掉。本来国防军有一样巷战利器――手榴弹,但很多士兵是初次上战场,十分紧张,对城内敌人的抵抗情况估计不足,稍微有点动静就把手地手榴弹扔出去。爆炸声此起彼伏,声音虽然蔚为壮观,但真正杀伤的敌人却微乎其微,很多时候只是因为自己紧张而把风吹过的动静都认为是敌人潜伏那里而白白损耗一颗。要不就是炸了老乡的牲畜、家禽,自然这种情况下误伤自己人,误伤姓的情况也时有生。

    根据后来统计,攻城战,国防军一共消耗了10876个手榴弹,只打死打伤敌人179个,平均60个手榴弹才消灭一个敌人,而自己人被误伤的达到了200多。老乡和牲畜被误伤的也有100余起,换句话说,给敌人造成的伤亡还不如给自己造成的大。战斗结束后,为了照顾军心,凡被本方误伤的,一律对外宣称是战斗英勇阵亡,以免挫伤士气,但几个高级将领心里都清楚。为此还秦时竹面前检讨了自己。

    至于老乡的误伤,相对来说好解释一点,打仗嘛,枪弹无眼总会有损失。国的老姓是世界上温顺、通情达理的姓,一听说是打俄国鬼子造成的,都把帐算到了俄国人头上,国防军是自己的子弟兵自然不好责怪什么,等到后来国防军下拨专门款项用于赔偿民众损失后。老姓早就忘得一干二净,纷纷慷慨的表示,打鬼子嘛,这点损失不算啥。国防军会同民政部门,好说歹说才算是让民众接受了补偿款。无一不是感恩戴德的情绪。自然,人分三等,也有几个不要脸地要冒称损失企图讹诈钱财,被富有正义感的街坊邻居现后。立即扭送官府,挨了国防军的军棍后都老实了,不仅吞下去的补偿款吐了出来,还结结实实的被重重罚了一笔,广大民众无一不拍手称快。

    通过这件事情的处理,秦时竹和国防军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国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听说打仗要赔偿老姓损失的。内战时期是如此,抵抗外敌侵略时是如此。国防军地做法开了历史先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虽然耗费了一些军费,但“仁义之师”的声名被民众牢牢记了心里,再次招募士兵入伍时,各地的报名都踊跃了几分。

    都说巷战是难打的,但巷战也是一块试金石,折射出了国防军战斗力地欠缺――连、排级合成作战时配合不熟练。大规模协同作战时。步炮协同不熟练。应该说,我们也不应该苛求这支年轻的部队。毕竟很多士兵都是经过了短暂的速成训练后匆匆忙忙上了战场,这样激烈的战斗,高达三成左右地战斗减员面前部队依然不垮,依然能保持进攻势头已经属于超常挥了。因此,这次大演习目的很明确――各集群的合成演练。战术上去了,配合娴熟了,一个排可以挥两个排的战斗力,否则两个排就只有一个排的战斗力。俄军的战术素养给国防军上了生动的一课,虽然对方是战败者,但如果不从战败者身上汲取长处,下次作战本方也许就是失败者了。

    为了加强部队的合成水平,大本营绞脑汁,一方面抽调有经验地部队、老兵到各个部队示范,另一面就只有请外来的和尚念经--大量聘请外国教官。由于德国顾问团几乎全程观摩了整个战役,因此战事告一段落后,大量的德**官涌入了北疆。作战失败的俄军以酸溜溜的语气说,国防军得到了德军的大力协助,因此才有这样的表现,有的俄国报纸是宣传国防军有大量地德国部队,打败俄军地不是国人而是伪装成国人的德国人。这些猜测自然是无稽之谈,但也引起了各方地好奇心,国防军出观摩演习的邀请后,各国都派遣了顾问团前来视察,只有俄国属于例外。

    德国顾问秘密报告骄傲地宣称:……整个国北疆国防军经过我们的调教,已逐渐成长为德国版的国部队,打下了鲜明的德国特色。他们的武器装备和我们是一样的,服装后勤也模仿了我们,作战思想和战术素养是我们的直接灌输下展起来……由于国人特有的勤劳刻苦和民族感情,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上升很快,虽然还不能与欧洲各陆军强国的部队相比,但比得上其他国家的军队,我个人估计是超过我们所有殖民地部队的水平,只比日本部队稍微差一点……要紧的是,由于我们的努力工作,整个部队对德国都颇为倾心和友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