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尔滨方面拍电报,然他们火速派遣哥萨克去双城看看情况,并把电报员也派遣给他们!”
下午点,马尔蒂诺夫终于得到了想要的电报,但是却是一个惊人的噩耗。电报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接到命令后,哥萨克骑兵和电报员立即出,行至双城以北5公里处,现大批人马铁路沿线附近,地面上都是一片血迹,显然经过了激烈地交火。哥萨克们试图接近些人,但很快与那些身分不明的部队交上了火,不得不退回来……将军阁下,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您,那些部队很有可能是国部队。
“什么很有可能,分明就是国人,不然谁敢对我军开枪?”
马尔蒂诺夫说得不错,确实是国防军的将士。战斗结束后,国防军士兵要清理战场,掩埋尸体,待到路轨上的火车开走后,自然免不了清理俄军当时躲火车下而丧生了地尸体,再加上铁路沿线本来就有大批尸体需要处理,故而一直忙碌。
分析是这样分析,但一想到可怕的结果,马尔蒂诺夫还是不寒而栗,天已经黑了,但他心,双城部队的命运还要加黑暗。惴惴不安,指挥部里的马尔蒂诺夫一直不能安定下来,即使有妖娆万分地情妇陪伴,他也始终担心着双城部队的安全。已经10点了,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摸清楚情况,让哈尔滨方面明天组织一队加强有力的部队前去探明情况。
11点的时候,参谋又惴惴不安地来了,这次他心里直打鼓,这么坏的消息报告给将军,他暴怒之下会不会把自己干掉?
门敲开了,马尔蒂诺夫脸色铁青地看着参谋,参谋手颤抖着想说话,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看着这副样子,马尔蒂诺夫自然明白了许多,他脸色苍白,迟疑着从参谋手接过了电报,电报的头一行字就几乎把他击倒。
……据逃回来的我军士兵报告,今日拂晓时分,国人起了攻击……双城驻军和前去增援之部队,全军覆灭!
马尔蒂诺夫手颤抖着,身子一个把持不住,摔倒地上。
“将军,将军!”
………………………………
第157章 大战善后
第157章 大战善后
“我没事,我没事!” 马尔蒂诺夫挣扎着站起来,继续看下,“敌军先以强大之火力攻击我外城阵地,我军火炮试图还击时,敌人出动大批怪物,对阵地轰炸、扫射,我军大批士兵阵亡,予敌重大杀伤后,不得已放弃阵地退回城内,随即,敌人用大炮摧毁城墙,攻入城内,我军英勇抵抗后终于因实力不济而落败,大批士兵阵亡,一部分被俘。该士兵伪装成我国商人模样,隐蔽一处仓库,趁国人不注意时溜出城外,沿铁路前进,后来用身上仅剩下的一枚银币搭乘国姓的一辆牛车,于晚上10时许到达哈尔滨……据称,我军清晨派往双城的增援部队也已经失败,华军俘虏了众多士兵,至于战况如何,他不得而知,几位指挥官生死不明……当时一直处于紧急状态,国人将城市团团包围了起来,将军们也没说要突围,因此几乎所有的士兵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能逃出来的,只有极少数,目前还没有收到其它方面的消息……
天旋地转,马尔蒂诺夫只感觉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将军,将军!”周围的人慌了神,连忙七手八脚地想把将军送往医院。
“我……我没事。” 马尔蒂诺夫从牙缝挤出几个字,“你们赶快查实,我军到底损失人员多少,损失装备多少,国人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快!”
参谋们应声而去,1月26日,注定是一个不眠夜。
国防军浩浩荡荡开进双城后,受到了老姓的热烈欢迎。很多人噙着热泪,激动不已。国防军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给当地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取得好的宣传效果,夏天方特意找遍部队,寻出了三个双城籍的士兵,走队伍地前面。这三个士兵原本都来自乡下,和双城县城没有多少瓜葛。平时若非有大事也不会到县城里来。但这一天就不一样了,双城的县长特意赶来看望他们,又是握手,又是勉励,把这些士兵搞得怪不好意思的。夏天方要得就是这个效果,这样下次报名参军的时候,老姓会加踊跃和积极。
能参加入城仪式的毕竟只是少数部队,除了步兵外。还要展示一下国防军的火力,尤其是炮兵,用马车拉着整整齐齐地走过大街,把当地民众的兴奋劲推向一个高峰。而大批俄军俘虏被国防军押着,垂头丧气地走过时。整个双城进入了**状态,民众这么多年来没少吃俄军的苦头,这次俄军大量增兵,是以骚扰双城姓为能事。眼看从前趾高气扬地洋人如今也落得这个下场。所有人都投去鄙夷的神色,特别是人群的小孩子,不断地往俘虏身上吐口水。可怜的俄军不仅战场上要防备国防军的炮弹,街上还要防备民众的口水弹,俄军若是稍有不满,后面押解的国防军便把枪托打过来。从来都不可一世的俄军,今天也尝到了沦为阶下囚地苦头。
大部分部队还各处进行善后工作,战死的俄军尸体要掩埋。负伤的俄军要救治,其国防军很多士兵都恨透了俄军,对于负伤后那里挣扎和呻吟的俄军,根本视而不见,只顾着先去收容枪支弹药。等再回来,俄军不是因为流血过多而死亡,就是因为天气寒冷而报销。仅有的几个俄军军医想去救援,也被国防军地将士逼迫着先去救治自己的弟兄。优待俘虏是不假。但国防军看来。只要不赶紧杀绝,不落井下石。就已经算是优待了,什么时候你看到过老毛子对咱们好过?部队长官也是睁眼闭眼,他们心里清楚的很,这么多伤员有限的医疗能力肯定应付不过来,与其大家都死,还不如重点照顾国防军。
德国顾问笔记上记了重重地一笔:……、俄两军都缺乏大规模救治伤员的能力,一场大战后,伤员死亡比例相当高,而这种死亡我看来完全是不必要的。当然,由于国人是胜利者,他们的伤员得到了相对较好的照顾,不仅本方的军医连俄方的军医也被用来救治,生死存亡的时刻,没有人会去扬骑士风,而且国人本身也没有骑士风这个说法。当地地民众、医生也被组织起来抢救伤员,很多家庭都分到照看一位伤员的任务……这种完全是国特色。俄军的伤员即使侥幸能活下来,很多也将落得高位截肢的后果,从根本上失去了再上战场的可能性,数目可能1000到1800之间……
夏天方接到秦时竹的回电后,立即命令李杜和郭宝一起准备装车南下,来时三列军列,回去的时候就变成了四列,有一列装载着大量的俘虏,是要到沈阳安顿地。李杜他们团进攻时刻是后一个投入战场地,除了一些小规模的巷战外,几乎没有什么损失,他本来还想下一轮进攻哈尔滨时担任主力地,没想到日本鬼子不给他实现这个愿望,真是懊恼的不得了,这个梁子就算是这么结下了。至于郭宝的炮兵,虽然连日大战,又是构筑阵地,又是装卸火炮,又是攻击俄军,又是压制敌人,忙得是不亦乐乎,体力是极大透支,但由于取得大胜,又缴获了重多的装备,还参加了激动人心的入场式,所有的困顿都一扫而光,仿佛再打三天三夜,还是有用不完的劲。
将士们对向南转移表示不解,明明哈尔滨近眼前,为什么要收兵回营?命令归命令,但心里的牢骚也不小,等到郭宝和李杜将日本的情况一讲,所有国防军将士都被激怒了,有甚者当即表示要和日本开战,看这帮小兔崽子能蹦跶起来?反俄、仇日的情结国防军深深地扎根芽,打胜仗后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高涨,有少数分子已经叫嚣要秦大帅上台做大总统。和日、俄两家好好比划一下。李杜、郭宝心里也是这个意思,但毕竟身处高位,不便明说,只能默默协调出。军列里还有一大部分伤员,跟随部队南下,准备到沈阳等地救治,那里医疗能力强,医生多。相对而言境况会好一些。
对于俄军伤兵的高死亡率,夏天方也束手无策,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都死掉?况且双城本来就缺医少药,一下子涌来这么多伤员连抢救本方的都有实际困难,无奈之下只好再打电报给秦时竹请示。这是一个地情况,秦时竹也没想到俄军居然集了如此众多的兵力,没想到北上支队硬是以少吃多,各个击破。收到电报后。他略微思了一下,就决定紧急召见俄国领事。
俄国领事傲慢的来了,他还不知道俄军吃了打败仗,甚至心里暗喜,国防军肯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