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能、也无法将其计算盐税收入内。根据姚莹对淮南四岸地估计,规费与正杂各盐课的比例约为1:3。

    至于报效,起源于乾隆期,以后每逢大宗军需、庆典、工程,淮商捐款动辄数万两,长芦、山东、两浙亦数十万两,几成惯例,每年均以一定数目随盐课带征。报效与规费有相似之处,它并非法律规定的国家或地方税项。其盐商方面实系一种贿赂性质,而朝廷方面则为勒,虽无加税之名,却有加税之实。”郑昊总结道,“如此算来,全国平均盐税当西欧的四倍以上,日本的四倍左右。东北情况稍好,也两倍左右。”
………………………………

第080章 欣然领命

    第080章 欣然领命

    “可恨大量金钱都流入贪官污吏之手。”秦时竹愤愤地想,“盐商能情愿报效?”

    “起初不情愿,后来就变成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因为盐商报效后可以得到各种特殊恩惠。如加耗报效,于例定引斤之外,每包加给耗盐若干斤,此增加之数,不用另行纳税;如加价报效,可宫定盐价上增加若干出售,又如改洋码报效,因清末钱价下落,售价由原定制钱变为洋码,获利不菲。实际上是国家和官吏取之于商,盐商取之于民,并非出自商人之余利,故景学铃认为,报效‘国家所取得者什一,商人所取得者什’。”

    “此便是吏治败坏的源头。”秦时竹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郑昊,“你可老实告诉我,经办盐税期间,可曾收受贿赂、勒盐商?”

    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众人的眼睛一下子盯着郑昊,王永江是捏了把汗,虽然葛洪义不,但大家都知道秦时竹痛恨贪污**,稍微回答不慎,郑昊的脑袋都有可能搬家,若是牵连到熊希龄和他自己,麻烦可就大了。

    郑昊不慌不忙地回答:“卑职经手盐政时间并不长。宣统二年,为整顿地方盐政,各省设立盐政公所,作为官督机构,统一管理全省盐务,同时央设立北盐厅,掌管东三省、直隶、河东、山东等省盐务,并附带兼管四川、云南等省盐务。盐税收入由正副监督随时解缴国库,听候支部大臣指挥,卑职此时任副监督助手,专门经手盐政管理。对盐商一律是宽大为怀,不曾有勒情形。至于他们主动报效,我也毫不忌讳。毕竟官场如此,不得不为之尔,不过数目不大,也就两千两。巡阅使本人奉天为官多年,恐怕也偶有为之,对卑职所言,应该可以理解。至于革命以后,法令和社会风气一。前清贪污**之风大为收敛,再加巡阅使和张民政长大力整顿吏治,卑职未有不轨行为。”

    秦时竹一愣,王永江冷汗都出来了,心里直叫:郑昊啊郑昊,你怎么能说这种话?这不是触怒巡阅使大人吗?不行,我得赶紧解释两句。刚想开口,秦时竹却笑了:“好你个郑昊。居然说出这么大一堆来,看来也是有胆识的人。不错,前清官场风气如此,你若完全洁身自好,恐不容于上官。你的行为自然也可以理解之。不瞒大家说,我可是给三任总督都报效过不少银钱呢。”

    众人会心地笑了,秦时竹这档子事情,官稍微做得大点都知道。只是现北疆巡阅使权势蔽天,谁都不敢明说,现秦时竹自己主动说出来,大家就知道他不会怪罪郑昊。为担心的王永江也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郑昊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就是这家伙有时过于耿直让他很担心,这次虽然和熊希龄联名推荐,但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地。刚才郑昊的话差点没把他给吓死。此时,他狠狠对着郑昊瞪了一眼,意思是你这家伙怎么能这么说话,害得老哥我多担心。郑昊是聪明人,只微微一笑,略微表示了歉意。

    “郑昊,我现告诉你,如果你能将辽宁盐政整顿好。我就提拔你做北疆盐政事务专员。和财政委员会副主任同级,每年所得薪水。大大超过盐商报效。但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盐税要大量增加,第二,人民负担要减轻;第三,盐政弊端须力革除。”

    “谢巡阅使的栽培,对这个我还是有信心的。”郑昊立刻打蛇随棍上,众人又是大笑。

    秦时竹来了兴趣,很想再研究研究这个郑昊,说道:“照你所说,你专管盐务不过两年,为何这般有信心?张季老天下闻名,一心想整顿盐务,却有心无力,你为何敢夸如此海口?莫非你能力强于季老十倍乎?”

    “不敢,季老之能力强于某十倍,但卑职面临的情况比他要好十倍不止。”郑昊娓娓道来,“前清盐政,通行引岸之法,盐的生产地和销售地都由朝廷规定,一般不得擅自变动,一岸之民,只能食用指定之盐,因此,各地制盐成本虽有差异,却可维持。销区采取法律形式严格划分,某一府县只准贩卖、食用特定产区所产的食盐。甲岸之盐到乙岸出售为侵权,乙岸食户到甲岸购盐为犯私,均为法律所不容。此界彼疆,俨如国界,引岸划分,几乎成为专商的世袭顿地。往往一个村港地居民不得就近购食邻岸廉价食盐,却要远行数十里购置所属引岸的高价之盐。

    但国地域广袤,各区地理和经济状况错综复杂,硬性规定场置、产量、销岸,本难合理。历朝虽根据地方申请对各种引额、销岸的规定不断改,如少数地区允许两个以上盐区酌情抉户并销,或某一地区食盐供不应求时,采取经呈请批准治运其它产盐区的盐斤等措施,仍无法适应情况的不断变化,难符合商品流转的经济原则。某虽不才,却于赋税、商贸潜心研究多年,大凡商品,皆趋往利厚之所,惟有这盐,利厚不能趋,利薄不能改,若无弊端才有鬼,卑职虽经手盐政才两年,对其弊端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敢说如此大话。”

    众人都点头表示同意,对秦时竹力主裁撤厘金也多了深一层的理解——关卡少了,商品流通才能活跃,经济才能展。盐政要有所改善,必然也得遵循这个法则,既然厘金已裁撤不少,想必改革盐政的阻力也会减少许多。

    郑昊继续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前面卑职已经提及,虽然南北之民每年所享用食盐不等,但大体平均,有案可稽,各地食盐数量可由人口多寡决定,这本来简单易行。但各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经济展不均衡。自然灾害对农业收成和农村收入地影响极大,促成了人口流动加速,往昔一旦有灾,必然流民四起,近50年来特别随着轮运的兴起和铁路的铺设,人口流动愈加频繁,所需食盐必然也处以剧烈变化。旧有的引额分配、销区划分如此僵化,岂能适应的模式?随着时间地推移而做缓慢改。不仅不能改良盐政,反而加暴露了它地众多弊病。

    地方各级主管盐务的官吏与旧式专商沆瀣一气,为保存他们共同的既得利益,所辖区域食盐供求失衡,甚至生盐荒地情况下,亦不肯改变旧章。而此时朝廷的指导思想也是量遵循成例,避免矛盾,以不减少盐税收入为难绳。抑或地方民众和官吏上书要求改变某地食盐供应渠道,也往往亦难获批准。如江苏镇江旧食浙盐,由盐场至销地水路七里,脚功自多,官盐价贵。而如皋、通泰各场所产淮盐,与镇江只一水之隔,脚费无几,私贩价值甚贱。人民纷纷购食,由于难于限制私盐,两江总督曾奏请改食淮盐,而朝廷派员征询浙江宫宪意见后,却以维持浙引为由,不予批准,非是浙江官员看不到此种弊端,而是私心作怪尔。又如河南上蔡等县。本以食用河东之盐为使,却强迫销淮引……”

    “等等……你方才说了一大堆盐政弊端,可你明明说你面临的情况要好十倍不止,这又如何解释?”秦时竹听得有点晕,赶紧打住郑昊的话。

    “事情就这里,引岸之法是属于销,而运又有不同。由官府直接经营的,一般是官运官销或官运民销。如吉林、黑龙江就是此类。其它大部分省区是官府专卖,只有辽宁一省。因是祖宗隆兴之地,商人可某一盐场收购食盐后,本省范围内有贩运、销售之权,或就场纳税后,可指定范围内自由承销。因此,治理辽宁盐政地局面完全没有其它省区来得棘手,可谓好上十倍。卑职的信心也来源于此。”

    众人琢磨出味道来了,秦时竹还不放心,追问一句:“当年熊主任也以整顿盐务出名,但临行前,他曾说,他对辽宁盐政的整顿是治标不治本,既然辽宁情况简单,为何他还难以下手?另外,我让你主管北疆盐政,非是辽宁一省,其余还有五省,你又如何处之?”

    “卑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