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他们能为国忠。”袁世凯叹了口气“就是有去无回,也要试试啊。”
“大人远见,卑职不如。”参谋听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只能听凭他们人事了……
夏海强究竟还是没能忍住。当天晚上训练结束后,找了个借口,把陈若愚弄到自己的营帐里问话:
“若愚,你不好好读书。怎么参军来了?”
“夏叔叔,我积极参加革命,你不表扬我,怎么好像要责备我呢?”
“表扬?我没记错的话,你今年还只有17?怎么让你混进来的?听叔叔地话,赶紧回家念书去。”
“我确实是17,不过不是混进来地,而是秦叔叔亲口批准。我爹也同意的。”陈若愚骄傲地回答,“他们都同意了,夏叔叔你也该同意?”
“真是活见鬼了,你秦叔叔平时讲原则,怎么让你这个小鬼开了后门?”夏海强嘟囔着,“就是你义父也着了魔,居然会让你来参军。”
“我求了半天我爹才答应地。”听夏海强提起“义父”两字,陈若愚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父亲。“我要为我亲爹报仇。向清军讨还血债。”
“贤侄,都是我不好。提起你的伤心事了。”看见陈若愚那种悲愤的态,夏海强连声骂自己昏了头,什么不好提提这个?
“训练苦不苦?能不能受得了?”
“训练很苦。但我能坚持住,秦叔叔说了,要练好本事才能上前线杀敌,不然,只能被敌人消灭。”
“那你怕不怕死?打仗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死,我当然怕。”陈若愚瞪大了眼睛,“不过有比生死重要的东西,孟子说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那就说明有比生死重要的事,我觉得革命大义就比生死重要……”
“好好!”夏海强一脸苦笑,小家伙给自己做起思想工作来了,还得再敲打敲打他,“若愚啊,我知道你从小就想做将军,但没有一个将军不是从小兵开始,没有一个将军不是一个好兵,你记住了吗?”
“我记住了,我会刻苦训练,争取先做一个好兵。”
“明日开始,就是实弹打靶和投弹练习,这是打仗重要地科目,一定要好好掌握。”
“是!”
“如果实受不了训练的苦,跟我说一声,我送你回家,让你重念书去,你爹、秦叔叔那里我会去解释,保管他们不会取笑你。”
“不用了,夏叔叔,我一定坚持到底。”
“有志气!从明天开始,见到我都要喊我师长或长官,我不会因为你爹的关系而照顾你。”
“遵命,夏师长。”陈若愚敬了个礼,然后就回自己的营帐去了……
三天的时间转眼就到,日本领事准时出现秦时竹的都督府。
“三天时间已到,对帝国政府的提议,不知您是否答应?”
“三村先生,你来的正好,这是革命政府地正式答复,请过目。”
看着上面的要求,三村的眉头就皱了起来:“阁下,这个答复与帝国政府照会上的要求有很大出入啊。”
“出入?我怎么不觉得?请领事先生明示。”
“细节方面暂时先不管,就是原则问题也有很多不同,您看,帝国照会上要求两条铁路线的承筑权,但贵方只同意一条,而且改成了贷款权;顾问权被限制为以个人身份担任,并且由贵方指定聘请;而且还增了我方将海关关税直接汇解至贵方财政部门地要求。”
原本温尔雅的三村,说着说着口气就开始咄咄逼人……
………………………………
第038章 你来我往
第038章 你来我往
秦时竹但笑不语,耐着性子听他说完:“铁路承筑权是相当敏感之话题,满清政府就因为坚持‘干线国有’才激怒了广大民众,酿成了革命风暴,贵方既然只是以满铁公司出面,要求承筑权就不合理,鉴于我方和满铁公司上次的良好合作,拟参照洮路模式解决;至于条数,本来确实是两条的,但俄国方面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双方线路重合,考虑到日本方面一贯坚持国际协调,不愿引起国际纠纷,我们也无意使日本方面为难,所以就同意了俄方要求;至于顾问权什么的,全部参照国际惯例,我方丝毫没有超出。”
“倘若如此答复,贵方将很难获得帝国政府的批准,我方曾许诺的贷款可能也将被迫取消。”三村开始施展威逼利诱的手段了。
“贷款是双方自愿行为,既然贵方有实际困难,我也不好硬性要求。”秦时竹心想,贷款我是要的,不过不能表现出急不可待的神色来,“日本不行,还有别国有兴趣提供贷款。”
“哪个?”三村顿时警觉起来,“德国吗?”
“恕我无可奉告。”秦时竹用外交辞令打后,又不忘加一句,“德国已率先承认我为交战团体,并且表示善意立。”
“敝国政府也对革命寄予了很大的诚意。”
“是吗?我可是听说,贵国的大仓洋行与满清政府陆军部签订了一项合同,根据这一合同,满清政府获得了大量武器弹药的供应,这种诚意很让人怀疑啊……”
“不不不,您一定是误会了,我根本没有听说有这么一个合同。”
“领事先生。有没有这事并不重要,满清政府即使获得了这些军火,也不能挽救它的败亡,我军的飞艇和装甲车你肯定听说了。”秦时竹牛气冲天,“相信贵国提供的军火肯定没有相应的克制武器。”
“如果敝国政府愿意,可以提供相应地武器。”三村毫不示弱。
“领事先生真会开玩笑,我估计即使贵国政府真的提供了相应武器,战争也已经结束了。”秦时竹觉得这个问题上反复纠缠不是个办法。“我们还是讨论眼前的条款。”
“秦先生,无论如何,必须答应帝国政府提出的两条铁路线的要求。”
“贵领事的心情我理解。但东北政府还没有和贵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提出这样的请求是不适宜的。”秦时竹话锋一转,“鉴于过去和满铁之间有过良好地合作纪录,我们还是愿意再次合作,不过只能参照洮路模式,这是后答复。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样的话,我还得请示敝国政府才能再次答复您。”三村眼珠子一转,“既然有一条和俄国的线路重合,那么我方再提出一条的如何?”
“如果贵国能答应我方的要求,作为让步。我方可同意再批准一条,不过鉴于洮路还没有完全完工,这一条必须洮路完工后再开工。”
洮路明年就能完工,三村想这点时间还是等得起的。便道:“这个意见我同样会转达敝国政府的。”
“有劳贵领事了。”
“如果我方提供贷款,贵方以什么作为担保?”
“海关关税。”
“可是,秦先生,据我所知,东北海关关税已全部抵押或提供担保,根本没有余额。”
“不错,这就是我们要求日方返回部分海关税收地要求所。英、法等国至今尚未同意承认东北政府的合法地位,我们也不拟承认他们与满清政府之间的相关借款和抵押行为。担保该方面的税收完全可以空余出来重为贵国政府的贷款设定担保。”
“秦先生不怕引起国际纠纷吗?”
“这个问题应该问贵国政府才对。”
“为什么?”
“因为这一条是双方合作地前提。”
“请恕我直言,我看不出帝国政府这一点上有与英、法等国对抗的必要。”
“贵国的有识之士会看见的,我相信领事先生心里也明白地很。”
“鄙人实不知,还请秦先生赐教。”
“清廷气数已,唯一所仰仗者,袁世凯和北洋军而已,而袁世凯一向和英、法等国交往甚密,上次如果不是英国公使朱尔典的担保。他根本不可能泰然自若地开缺回籍。英、法等国不承认东北政府的合法地位,就是出于支持袁世凯的考虑。领事先生。我说的对吗?”
“这是事实,但我看不出这与帝国政府对抗英法之间的内关系。”
“领事先生不要着急,清廷想依靠袁世凯,但袁世凯能否真正靠的住呢?很难说。起码我觉得他不会是曾国藩和李鸿章。”
“您的意思是?……”三村回过味来了。
“袁世凯虽然现摆出一付气势汹汹地样子,但这是用来吓革命党的,起码他没有很用心地镇压,他心里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是我想他不会为满清政府铁心卖命的。”
“你是说他待价而沽?”
“不仅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