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袖的一番话,让她大概对家里那几个不好惹的下人有了个底,同时也大概弄明白了安国公府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别的先不说,就拿她屋里这几个丫鬟来说,除了知根知底的红袖以外,其他人身后都各自有关系与来历。
连翘是家生子,母亲在绣房做管事娘子,父亲在采办房任职,就连她那个八岁大的弟弟都在三公子苏晨身边做小厮,如果往上追究,她娘亲在做管事娘子之前,还是老太君从宁家陪嫁过来的家生子,这其中又是一层关系网。
除了连翘以外,这屋里其他几个丫鬟也都不能随便看待。
黄芪不是家生子,但她在进府之时就认了人事房的花嬷嬷做干娘;鸢尾同样也是从外面买进来的,认了厨房里的陈大娘做干娘;薄荷嘴甜人精,是个吃得开的可人儿,不但认了绣房的冯大姑做干娘,还跟其他几个姑娘房里的丫鬟们处得极好;就连刚刚认了亲的甘蓝,也都有自己的交际圈……
这一层套一层的关系,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看来将红袖调离主屋的决定还是有点收获的。
第二日,苏园园起了个大早,梳洗完毕,换上一身月白荷叶半臂襦裙。原本擅长梳妆的芙蓉不在了,苏园园将鸢尾叫到跟前,问她可会梳头打扮。
鸢尾自小就爱这些个珠花首饰,即便没钱也没少用自制的首饰过干瘾,听见苏园园这么问,她立刻就点头说会。
苏园园先让鸢尾帮她梳了个发髻,她见鸢尾手脚利落,手法也还算熟练,便顺手将梳妆一事交给鸢尾来负责。
鸢尾受宠若惊,揣着惊喜赶紧谢恩。
苏园园瞅着镜子里那张惨白清瘦的脸,不由大为惋惜,原本在家里好不容易养出来的几两肉,因这一场病又给折腾没了。好在鸢尾化妆技术不错,给她捣鼓了一番,将她那张苍白的脸给弄出几分血色,让她整个人看起来不至于那么轻飘飘的。
黄芪端来燕窝粥,苏园园吃完之后,便带着连翘出门了。
她们先去远香堂,向老太君宁氏问安,感谢她派人送来的那些药材补品。
老太君见她身子好了,心里也欢喜,拉着她又说了些家常话。
正好李春茹捧着一方布帛走了进来,她见到苏园园也在,先是朝她打了个招呼,然后笑着走到老太君面前,将布帛缓缓展开:“老太君您看,这就是骆管事请人相看的地方,已经请风水师傅看过了,说这地方极好,若在此处建造佛堂,必当永保子孙后代平安昌盛。”
老太君眼神不太好,她接过布帛,放到近前仔细看了看:“这里是城东郊外的下野?”
“正是那儿,老太君果真好眼力!”李春茹顿了顿,脸上笑意更添几分,“此处景色优美,地段又极为幽静,更难得的是,从这儿往西行三里路,就是那小光音寺。老太君平日里若是在佛堂里住闷了,还能去寺里小住几日,与方丈大师聊佛理禅。”
听到这儿,老太君眼中也露出几分满意,只是她惯来谨慎,心中满意嘴上却依旧没有表态:“此乃郊野之地,地段虽好,但山坳土岗较多,倘若真要将佛堂建在此处,岂不平添许多麻烦?”
听到这话,一直没做声的苏园园忽然开了口:“依乎平冈曲坞,叠陇乔林,这是曾孙女在书上见古人说的话。”
*******
谢谢花妖客童鞋的小红花,送上深情口水印一枚~啵~
………………………………
第十六章 韵人安亵,俗笔偏涂②
李春茹没有读什么书,只能识得几个大字,是以她并不明白苏园园的言下之意。不过,她理不理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太君宁氏理解了,并且还生出了几分兴趣:“你看的什么书?书上怎会有这些话?”
苏园园老实答道:“这都是父亲留下来的书上所写,曾孙女闲来无事,便时常翻阅来看。只可惜曾孙女记性不大好,不记得那本书叫什么名字了。”
听到她说是苏维松留下来的书,老太君似乎明白了什么,她点点头:“你接着说,怎么个叠陇乔林之法?”
苏园园虽然藏拙,但这也要有个度,藏得太深只会让聪明人忌讳、蠢人嫌恶,适当地展露锋芒,不仅可以让长辈对她加深印象,还能让下人不敢小觑于她。
“简而言之就是八个字――因地制宜,精而合宜。”苏园园顿了顿,见老太君犹似不解,便换了个直白的说法,“所谓的‘因’,就是说要依随地势的高低错落、地形的端正方直来建房造园。比如说,碍眼的树木可以剪掉一些枝桠,涌泉的流水则可引导它向石头上流注,各处景点互相借助资衬,适合建亭台的地方就建造亭台,适合建楼榭的地方就建造楼榭,一切顺应自然规律,莫要强行逆施,这就所说的‘因地制宜’。”
听她这么一说,老太君似乎又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佛堂的建造要跟着那里的地势来进行,不要去动那里的树木山坳?”
“拆除为辅,改造为主,能不破坏就尽量不要破坏,”苏园园想起现代社会里,商人为建房而拆除大片山林,不由有感而发,“古人常说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难成,建一座好看的房子只需几年,但长成一片挺拔如玉的槐荫却要好几百年,万物皆有灵气,倒不如退一步建房,借此保护那些树木,实在不行,砍去几根枝桠也是可以的。”
老太君想了想,不着痕迹地看了眼李春茹。
李春茹立刻会意,笑着说道:“七姑娘有所不知,下野乃郊野之处,山地丘陵较多,野草杂树遍地都是,若依照七姑娘的意思,不砍掉那些野草杂树,着实有些不雅……”
苏园园轻轻笑了笑:“韵人安亵,俗笔偏涂。”
简单八个字,李春茹又不明白了,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老太君却是若有所思地看向苏园园,目光深邃:“这话也是书上写的?”
苏园园点点头,顺势错开她考究的视线:“曾孙女曾跟随父亲识得几个字,学了点儿造园的皮毛,而且父亲生前喜欢在书上做标注,曾孙女若遇上不认得字,连猜带蒙也能猜出个大概的意思,只不过曾孙女学识有限,也不确定自己解释得对不对。”
听到这话,老太君倒是乐了:“你不说认字这事儿,我这老婆子都差点忘了。咱家里自个儿有私塾,请了先生在家教学,你那几个姐妹每天都在上学,按理来说你也该去见识见识的,只是前些日子你刚回来,想着你刚到家里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便没跟你提这回事儿。如今你身子好了,有这么喜欢读书,便也跟着你那几个姐妹一起去上学吧。”
苏园园心中大喜,赶紧起身谢了老太君的恩典。
关于佛堂的事情,老太君同意建在城郊下野,只不过之后的事情都与苏园园没有多大关系。虽然苏园园很想在这事上参一脚,借此了解古代的造园工序,但她现在只是个十一岁的女娃儿,太出风头容易招人嫌疑,事出反常必有妖,还是低调点比较保险。
见时候不早了,苏园园起身告辞。
走出远香堂,出门拐个弯,就来到了倚玉轩,她熟门熟路地摸到了二楼。
令苏园园感到意外的是,今天安国公苏明贤也在。
她经过书房的时候,恰好透过窗户见到苏明贤正在看一幅画,这是她第一见到这位祖父,粗粗一瞥,瞧见他眉目之间与苏维如兄弟很像,只不过在气质上比苏维如兄弟多了几分醇厚,像是一壶陈年佳酿,貌不惊人,却后劲十足。
既然都碰上了,若是不大声招呼也过不去。
苏园园来到书房门前,让守在门外的小厮进去通传一声。
小厮进去没多久就出来了,他恭敬地将苏园园领进书房,然后便安安静静地退了出去,顺手将房门带上。
因是第一次见面,苏园园还是按照规矩,跪下来行了个大礼:“孙女不孝,前来向祖父请安。”
苏明贤正在挂画,等到画挂好了,他才扭头看了苏园园一眼,让她起身说话。
苏明贤今年五十有三,着一身藏青色丝绸广袖长袍,腰间没有系腰带,宽松的衣服随意地垂下来。加之他本人面容清俊,乍一看去,还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意味。
“听说你前几日病了,身子可有好些了?”
苏园园低头回答:“承蒙祖父挂念,孙女身子已经大好了。”
苏明贤点点头,见她瘦得不像话,看起来就像副摇摇欲坠的骨架,不由眉头微皱,原本滑到嘴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