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没有搞错!你居然敢在皇帝面前放肆,不就是仗着自己是皇帝的亲戚吗,不晓得能在皇帝面前放肆的只有我们文官集团,什时候那些勋贵也能这样无法无天了。这不行,得好好的打击一下那些勋贵的气焰,本来咱们文官就捞不着功勋,现在连在皇帝面前直谏的权利都被分担了,虽然锦衣卫和寿宁侯都不是东西,不过相比之下,牟斌却厚道多了,不行,得参建昌伯一本。”
这几年锦衣卫在皇帝的压制下,逐渐变得温和有礼,那些诏狱里的刑拘长久的没有用过了,牟斌又会做人,有皇帝的授意,自觉地就把身份放在了皇帝走狗的份上,见到文官们也是和和气气的,让文官们对锦衣卫也不那么横眉冷对了。
不过那两位皇帝的小舅子可就不那么温和了。从古至今,只要跟皇帝沾亲带故,基本都具有在大街上横着走的实力,寿宁侯和建昌伯把这种实力发挥到了极致,欺男霸女,圈地抢房,贪污索贿,欺上瞒下,勾结贪官,干扰办案等等事迹数不胜数,风头之盛,可谓京师鬼见愁。
开始他们只是闲散的贵戚,可是自从弘治皇帝给张鹤龄挂了一个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官位,张鹤龄就更加的无法无天了。本来这官名只是名义上的指挥同知,可是张鹤龄仗着自己的勋贵身份,居然硬生生的挤入了锦衣卫的实权机构。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有了张鹤龄,锦衣卫里那些阴谋诡计就有了用武之地,张鹤龄不仅让自己的门人大肆的贪污勒索,还总找机会对付弹劾自己的那些御史言官。闹得是人心惶惶。
大明的言官御史们当然也不是吃素的,雪片似的参劾奏本早已在弘治帝的案头堆得老高,甚至有人曾在金殿当廷参劾,为国为民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无奈弘治帝只有一位皇后,皇后的娘家只有这么两个弟弟,自己的父亲去世的又早,长姐如母,从小便对他们疼爱得紧,弘治帝无数次下决心惩治两个小舅子时,只可惜张皇后当晚枕头风一吹,第二天准保对两个小舅子又是“搁置再议”。
今天居然有机会整寿宁侯一把,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臣殿中御史魏亭参建昌伯目无君上,请陛下严惩不贷!”
“臣御史张国昌弹劾寿宁伯污损圣物……”
“臣参寿宁侯……”
…………
………………………………
正文 第三十七章:朝堂混战(下)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弹劾寿宁侯会同建昌伯奸yin民女、抢掠民财、贪污索贿、御下不严、勾结奸商、欺君罔上、干扰朝政、目无王法……总共三十一条罪名,请陛下革除寿宁侯建昌伯勋贵身份,查抄府邸,流放三千里……”
弹劾的人是越来越多,罪名越来越大,出班启奏的朝臣身份是越来越高,看见“朝臣皆曰可杀”的态度,把弘治皇帝气得够呛,一是气这俩小舅子太不争气,整个朝堂都对他俩都是人憎狗嫌的,看来这俩人唯一的优点就是天生长了一副嘲讽的脸。二是御史言官弹劾寿宁侯也就罢了,可是就连一些六部官员也是跑出来摇旗呐喊,丝毫不把寿宁侯的皇亲国戚的身份放在眼里,让弘治皇帝觉得很没有面子。
“你们!你们!你们等着!”建昌伯没想到今日里居然有这么多人弹劾他们兄弟俩,和企鹅罪名越来越多,甚至于还有言官弹劾他俩夜宿于青楼妓寨,兄弟两人一起玩3P,顿时气得眼泪都掉下来了。手都不知道指着谁了,抬起的手一个劲儿的发颤,看起来就跟中风了似的。
“本爵跟你们拼啦!”张延龄当下也不管什么罪名不罪名了,拿起笏板就朝着一个叫得起劲的御史头上砸去。
“哎呀,你还敢打人!”天朝的的官员们最不怕的就是打架了,后世的韩国和某岛议员的国会大战跟明朝的朝臣大战比都不能比,曾经就有过某一位文官打的急了,拿起殿里的金吾追着一名官员跑的辉煌战绩。
所以很多人一看见张延龄出手了,“得了吧,咱也上吧。”当下也不管有仇没仇,交好的官员们抱成一团党同伐异,武将勋贵们同仇敌忾围殴一名最喜欢参本子的御史言官,把一个奉天殿打的是鸡飞狗跳。让当值的大汉将军和金瓜金吾卫看的是目瞪口呆,也不知道帮谁不帮谁,只好两不相帮,能进殿面见君王的除了一部分御史言官品轶稍低,其他的至少也是四品以上的中高级官员,神仙们打架,谁得也最不了。所以那些禁卫们只好站在一旁看热闹。
“陛下,工部右侍郎陈大人被辅国将军赵大人打晕过去了。”
“陛下,二等靖难侯蒋爵爷被右都御史和一群御史们打的满脸开花了。”
“陛下,一等镇国将军因为口出秽语被十几个御史围殴。”
“陛下,兵部尚书刘大夏刘老大人被一些武官打伤了左腿,并且骂他毁了郑公公一生的心血。”
“陛下,吏部尚书王恕王老大人被曾经是刘阁老一班子的官员打伤了。”不时就有专门认人的太监给弘治皇帝禀报战情。
看见自己成功的把朝臣的目光从锦衣卫转移到了寿宁侯一个人的身上,牟斌很是得意。
看见牟斌得意的样子,王岳气的是牙痒痒,没想到那叶观的一次泄愤的举动,居然让牟斌搬回了一城,不行,咱家得想个办法把事情在拉回来,让大家的焦点就停在锦衣卫的身上。
弘治皇帝看见奉天殿的文武朝臣们又混站在一起,也放下心来。既然朝臣们不是一条心就好,打吧,只要不打死人,皇帝就能更好的治国。
就像后世的议员们大战在一起,为的是什么?政令?党派?为国为民?说到底了,就是一个名声。只要有了一个为国为民,不辞劳苦,丢的下面子的好名声,不管自己是求财还是求职,那些选民们必然会首先想到他,当然,是“她”的话就更好了,大家打得兴起,把自己的文胸从衣服里掏出来往外某一名议员脸上一甩,更是吸引人的眼球,言下之意就是:看见没有,姑奶奶我把我戴的文胸都扔出来了,你们不得像看脱衣舞女郎一样存在在你深深的脑海里,下次选举一定要选我,我一定要冻蒜!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王岳看见牟斌化解了自己针对锦衣卫的阴谋,就朝着正在看热闹的弘治皇帝耳语一番。
弘治皇帝听后缓缓点头,转头示意太监让人净鞭。
啪!啪!啪!三声鞭响,大部分还存有理智的官员都自觉地停止了打斗,还有一些打红了眼的官员们犹自不肯停手,被早就心领神会的大汉将军们以扰乱朝纲、君前失仪的罪名带出了奉天殿扔进了牢里。
看见臣子们的气都出了,人也疲劳了,自己心里也爽了。弘治皇帝才开口说道:“好啦好了,你们都多大的人了,成何体统。话不说不透,理不辨不明。这样吧,刑部都察院会同大理寺在顺天府衙门里会审叶观殴打寿宁侯一事。自有判决作准。”
弘治皇帝也有他自己的考量,儿子亲近叶观,老婆护着小舅子,两边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自己怎么做都不好,所以干脆交到三司去,不论怎么判决,判决重了,自己再去出面解决,这样两边都不会埋怨他,还会记着他的好,想罢,弘治叹了口气:果然是天家无私事啊!
牟斌听见皇帝这样开口,眼神又朝着王岳瞟去:“这死阉人嘴巴够灵巧的,本帅明明是说的寿宁侯污秽圣物之事,没想到经过王岳一顿耳语,居然变成了叶观殴打寿宁侯一事。看来还得加把劲才行!”
………………
在当日朝廷混战之后,顺天知府张桢把脸拉得的跟窝瓜,苦的跟苦瓜似的。正三品的官员放在地方上那是一等一的封疆大吏,可是放在这紫禁城掉块砖头都能砸到一个爵爷的北京城里,还真算不上是什么大官。
顺天府尹,放在贪官手里犹如鸡肋,收不到什么好处,放在清官手里就是噩梦,没有包龙图的三口铡刀,谁把蹲在宛平县的顺天府尹放在眼里。一来,顺天府尹一边管的都是外城包含周边县城的事情,掌握不到什么实权。二来,就算是外城里的民事纠纷或者看似平常的一个案子里面,总是包含着各家爵爷们的身份问题,武将们的面子问题,文官们的抱团关系和各家公子们的争风吃醋。那说让一个小小的三品官怎么去管?所以大部分顺天府尹夜里做梦最希望的就是外调出京,那怕做一任正四品的知府也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