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以前担心你,看你过得苦。现在看见你脸上有了光泽,神清气爽,妈高兴!自从你教书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看你现在这红润的脸蛋,这白净的双手,这鲜亮的穿着,在你妹妹们面前就看不出你是姐姐。但你今天心事重重的样子,妈不放心!”谭小莉不得不承认,她的母亲虽然是农民,目光敏锐,洞悉入微不亚于作家。“有人了吧?你还瞒着你妈?”
三十岁了,在母亲眼里她仍然是个孩子。谭小莉抿嘴一笑“妈真是的,非要打破沙罐问到底?”眼光里流露出一种骄傲,一丝忧虑“是的。我的师傅。”
“师傅怎么了?从古到今都有师生恋,这又不是什么丑事。就是别太老了。虽然你结过婚,还是一朵花呢!”谭小莉的母亲误会了她的意思。
“妈,不是太老了。是太年轻,太英俊,太优秀了!我没指望跟他结婚,我总感觉太玄幻、太飘渺,就像天上的彩云看着五彩缤纷,但她会飘逸隐没,你只能观赏不能拥有。”谭小莉忧郁的眼光看了一眼天花板。
“你说的我也听不懂了。栽秧割谷,挖田种菜妈可以帮你。女婿太优秀,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靠你自己。”谭小莉的母亲现在知道了女儿的心事,还是于事无补。“睡吧,吉人自有天相,别想坏了身子。”
谭小莉目送她的母亲走出房间,她起床反锁房门,又心事重重的靠在床上。身边的女儿恬然酣睡,长长的睫毛像两把细密的刷子,温顺得叫人心疼。她把女儿的头发随意的捋一把放在手里轻轻地揉捏,心里五味杂陈,过去的生活就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在脑海浮现,痛苦的,伤心的,劳累的,欢快的,幸福的……
在谭小莉思绪万千的夜晚,陈由红正坐在他清冷的房间奋笔疾书。
第一章概述部分,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区划、历史沿革他已经编写完成。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陈由红特别用红笔标明这一段话:西部因地壳掀斜,间歇性上升,形成群峰叠嶂,崇山峻岭;中部破碎断裂,地堑南北横穿,出现河谷平畈,冲垄纵横;东部受凹陷带的牵制,日趋沉降,形成波状起伏,丘岗绵亘。整个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太平顶为最高峰,海拔1325。1 米;雷打岩为最低处,海拔76 米,相对高差1249。1 米,具有垂直地貌景观。以沮河为分界线沮西山地、沮中平畈和沮东丘陵三大地貌特征。这三种地形特征要实地勘察,补充照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二节气候也已草成。
陈由红的大脑已经疲倦,眼睛也想罢工,长时间的握笔书写,他的右手中指的第一关节处已经形成一个凹槽。他站起身,舀一瓢冷水浸湿毛巾,把冰冷的毛巾敷在自己的双眼上,给疲倦的双眼提神。眼睛在冷水的刺激下略微舒适,他又坐到写字台前,开始第三节河流的编写。
寂静的空间只听见钢笔在稿纸上刷刷的声响,龙飞凤舞的文字填满一张又一张洁白光滑的纸面,他面前的纸页如金黄香甜的烙饼一层层增高。想到烙饼,他的肚子突然轰轰隆隆响个不停,饥饿的肠胃在向他抗议。他伸出左手腕,滴答的时针已经指向凌晨一点,他就着脉络连贯,思路清晰,中饭以后就笔耕不缀,直到现在还没吃晚饭。陈由红拍拍他的肚皮,自言自语:匡衡凿壁借光,苏秦刺骨发奋,孙文宝悬梁苦读。你一顿饭没吃就咕咕叫,怎么能成大器?话是这么说,陈由红还是拿出煤油炉,架锅煮面。
蓝色的火焰在锅底燃烧,锅里的冷水慢慢加热冒出热气,陈由红的眼睛盯着欢快跳跃的火苗,眼前出现周小丫灿烂的微笑,谭小莉欢愉的一瞥,易宗慧晶亮的眼睛里闪耀的聪慧光芒!
………………………………
第一百零一章 柴火炉
欢快跳跃的蓝色火苗并没有把陈由红脑海里曼舞的美女靓妹招来。他吃过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安抚好自己的肚皮,用手掬起脸盆里冷冽的清水浸湿自己俊秀的脸颊和光亮的前额,精神为之一震,睡意全无,又坐到写字台前编写他的乡土地理。他想尽快拿出初稿,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地勘察和资源利用的课题研究。
谭小莉在她父母家就像丢了魂儿的漂亮花猫,无精打采的温顺着,蜷缩在来往穿梭的屋角,睁着一双期待的幽暗的大眼睛,等待主人闲暇而温暖的大手抚摸她那光滑的头颅,理顺那光泽发亮的毛发。那个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正在清河宿舍伏案疾书的陈由红,就像一个嗜血的怪物,已经让她骨酥身软,灵魂出窍!
初四凌晨三点,谭小莉从睡梦中醒来就再也无法入睡,只要闭上眼睛,陈由红就会在朦胧中向她走来,她只好起床披衣坐在床头,等待天亮。按照大家的商定,今天的安排是到县外的妹妹家拜年,她决定今天不随众亲友行动,回到陈由红身边。知道陈由红一个人在清河中学宿舍冷清地写作,而她去悠哉乐哉的拜年游玩,她的心里像堵了一块硬物,如何能玩得开心?
谭小莉让女儿跟随舅舅小姨们去玩了,她只身坐班车往清河赶来。转车来到清河中学的时候,已经是正午时分,各公社之间是没有直达班车的,必须坐班车到县城再从县城到另一个公社。陈由红一直写到初四上午十点,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四节内容: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全部编写完成后,他实在支撑不住,才钻进被子酣然大睡。
以往上楼的轻微脚步声都可以惊醒他,但今天谭小莉已经敲响房门数声,仍然没有应答声。房门是反锁的,她能够确认他在房间里。谭小莉只好既敲门又呼喊“由红,由红。”她甜美的声音在空寂的板壁走廊嘹亮的回响,谭小莉的呼叫如天使的歌唱,陈由红沉睡的细胞被唤醒。他从床上起身开门,睡意朦胧的问道:
“小莉姐,你不是走亲戚去了吗?怎么这么快就会来了?”
谭小莉进屋看见满桌的稿纸,凌乱的锅碗里残留的几根面条,大过年的他把自己搞得如此清心寡欲,生活简单。谭小莉的心里咯噔一下,一种凄凉的感觉向她袭来,余音袅袅的说道:
“你就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吃面条?哪像个过年的样子?走,我们回去吧!你这里也没准备过年的物资,还是到我那儿去吧?”
“我正理顺了思路写得顺心顺手,今天准备睡一会起床完成第三部分的写作。昨天一夜没睡,实在是太困了。”
“你写书我不反对,但也要注意身体,适可而止。不能为了追名逐利而透支生命。你还医药世家?这么浅显的道理也不明白?今天我是不会让你写了,你今天的任务就是陪我!”谭小莉一向温柔贤惠,温和谦让,今天,以一种命令的不可违拗的语气跟陈由红说话,还是第一次。
“看你这生气的样?好了,今天听你的!”谭小莉听陈由红这么说,微皱的眉头舒展开来。“那你还不起床,十二点过了,我们快点回去做饭吃。我知道你没睡好,回去吃饭了你再接着睡。”
陈由红只好穿衣起床,两个人骑车又回到谭小莉的老家。
回到谭小莉在清河的农舍,陈由红的神经马上活跃起来,重新进入节日的氛围,艳红的对联,五彩的门画,场院飞扬着爆竹燃放后粉红的碎纸屑;进得门来,茶几上摆放着几盘水果和糖饼。
今年谭小莉特意把过年物资置办得异常丰盛,陈由红资助的钱足于让她过得体面富足,来往的客人都能感觉她的变化和大方。谭小莉面对客人的称赞总是一脸幸福的笑容,在她的心里便多一份对陈由红的感激之情。谭小莉本来就是农村长大,从小就从事农业生产,对四时耕作,厨艺女红,人情世故无所不知,无所不会。过年的菜肴,鸡鸭鱼肉俱全,蒸煮烹炸,储备丰盛。
进入房间,谭小莉就直奔厨房,对陈由红说道:
“我去烧水做饭,你把客房的火生起来。”
这客房正中的火炉是春节前刚刚买回的烧柴火的炉子,这种柴火炉清洁省柴,农村富裕起来的农户刚兴起使用。用铁皮焊接而成,一侧开一小门便于放进木柴,另一侧有排放烟尘的出口,口上方有长长的铁皮卷成的管道直通窗外,木柴燃烧的烟灰直接随烟筒排到窗外,结束了烟熏尘飞的环境,既烤火又炖菜,非常便捷。
陈由红找来干油的松毛点燃,再放上干柴,炉膛里很快就噼里啪啦燃起旺火,他把铝壶跺上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