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滋味(免费全本)-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增添喜庆气氛,乡亲们做了一番精心的准备。

    入村的大牌坊上,扎起了红艳艳的彩布,路旁的电线杆上贴着无数的双喜字,各家各户贴上了鲜红的对联。移民新村前搭起了彩虹门,上书几个斗大的行书字:“热烈欢迎亲人回家”。移民新村小广场、村口、游园处各安排了一台锣鼓队;几个挂牌剪彩的企业,门前均是红联落地、披红挂彩;集体婚礼台设在移民点门前小广场上,桑榆村的二十八辆私家车全部出动,修饰得五彩缤纷,载着五对夫妻从小广场出发,绕村一周,再开往小沧河镇,然后返回。老年秧歌队、腰鼓队、小剧团和新成立的舞蹈队在指定地点助兴演出。放眼望去,整个小村变成了一个红的世界、花的海洋。

    按照议程,小沧河镇政府迎接移民的车队一来到,幼儿园和小学校的学生代表、村民代表上前献花。移民入住后,开始举行盛大的集体婚礼。

    上午八点半左右,桑榆村欢腾起来了。大喇叭奏响了迎宾曲,扎着彩棚和标语的移民车队徐徐开过来,车上的移民胸前佩戴着大红花,又是鼓掌欢呼又是招手致意。车队缓缓地停在新村的小广场上。孟庆恩、张桂花、孟庆泽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齐迎上去。张为民、唐镇长和刘刚分别从移民车上下来,一起来到彩虹门下。新、老村民们相互握手、道贺。彩虹门下是一个长长的主席台,用崭新的课桌拼成,上面铺着红绒布,摆着鲜花,中间放着两只无线话筒。

    负责司仪的孟庆吉拿起话筒,在高音喇叭上喊道:“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乡亲们入住桑榆村!鸣炮奏乐喽——”

    欢快的曲子唱起来,清脆的鞭炮响起来,优美的舞蹈跳起来,激越的锣鼓敲起来。

    镇领导、移民代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一走到主席台前。张为民说:“让远道归来的乡亲们先认认家新家,喝口水稍事休息,先搬家具,后举行婚礼。”

    鲁汉在旁边听了,大声说:“乡亲们,快帮乡亲们搬家具啊。”孟庆林又一声招呼,大伙儿就要上车卸东西。移民代表范大成说:“慢着,慢着。”

    大家大惑不解。

    范大成哈哈一笑说:“既然都成一家了,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今天是咱村六对新人集体结婚的大喜日子,先不忙着卸家具,先举行婚礼再说,大家说好不好?”

    众人异口同声地说:“好,好。”

    范大成接过孟庆吉递过来的话筒说:“桑榆村是我们的新家园,又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是天下富贵的象征,是我们移民心驰神往的地方。自从我们第一次来这里对接,我们一眼就看上了她,爱上了她,深深爱上了这个子子孙孙赖以生存的好地方。以前,我还有些担心,总觉得我们是外乡人,生怕桑榆村的乡亲们不肯接受我们,生怕政府安排不好我们,生怕不能把房子盖好,生怕种不上最肥沃的土地,还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苛刻条件甚至是无理要求。说到底,还是我们移民故土难离的思想在左右着,生怕融不到新环境的自卑心理在作怪。现在好啦,自从我们看到桑榆村的乡亲们没日没夜地为我们建设新家园,自从接到了张桂花村长的搬家邀请信的那一天,自从张书记、唐镇长亲手把户口本发给我们那一刻,我们彻底放心了。我代表库区二十八户移民的老少爷儿们,用一句话表达我们的心意,谢谢,谢谢!请允许我们选出来的十二名小儿郎、小姑娘,为十二位新郎、新娘戴花好不好?请先举行婚礼好不好?请允许我们新回来的乡亲,亲眼见证一下集体婚礼的盛况,亲身感受一下喜庆的时刻好不好?”

    大伙儿都拍手叫好。

    主持人孟庆吉在喇叭上说:“既然这样,我们就先举行集体婚礼,再帮助乡亲们搬家。首先有请各位新郎新娘闪亮登场!”

    在一片掌声中,强子和英子携手走了上去,心田和小蒙旋着舞步走了上去,刘刚和胡晓雁挥舞着双手走了上去,山里妹拥着孟庆林走了上去,鲁汉抱着他的媳妇跑了上去。

    孟庆泽和翠儿不肯上去。孟庆吉在大喇叭上说:“还有一对儿,那对老相好咋不上来呢?好哇,他们害羞了,大伙儿鼓鼓掌,呱唧呱唧!”

    孟庆泽今天穿的是翠儿那次带回来的西服,脚上登着黑皮鞋,平生没有穿过西装革履的他,觉得浑身不自在。翠儿则和其他新娘一样,穿着洁白的婚礼服。他和翠儿起初并不愿意参加这个集体婚礼,不好意思与他们各自的闺女同台做新人。翠儿抬起眼看看孟庆泽,似乎要征求他的意见。

    张桂花咯咯一笑说:“新时代新思想新气象,整个社会都跨越式发展进步了,您俩就别‘out’啦。”这个out;是眼下时兴的一个电视广告词,大人小孩都知道,“落伍”的意思。

    小蒙和英子跑下来,把他们拉了上去。

    孟庆吉又喊道:“请新郎、新娘的父母、家长、亲人上场。”

    孟庆恩和心田妈首先走上去,心田妈脸上绽着笑容,孟庆恩心里也格外高兴。二人在心田和小蒙的身后坐下去。鲁汉和他媳妇的身后坐着鲁汉的母亲和捡来的丈母娘。孟庆泽和翠儿的身后坐着孟庆泽的老母亲。

    强子和英子身后没有人。英子的父亲在做新郎,强子的父亲在住院,强子的妈妈始终不愿回来。孟庆林自小死了双亲,山里妹娘家也没有人来,刘刚和胡晓雁的身后也没有家长。

    孟庆吉急了,在喇叭上说:“身后没有家长的新郎新娘,可以在乡亲们中间选一个来代替。”

    这下热闹了,大家纷纷愿意做家长,澥大瓜第一个跑上去。孟庆吉又说:“做家长可是要封红包的。”一些人又退缩了下去,澥大瓜退缩得更快。

    喇叭里又说:“愿意做家长的快上来啊。”

    老白柳说:“我愿意。”

    老校长说:“我愿意。”

    范大成说:“我也愿意。”

    这时,村里开来了一辆小汽车。孟庆喜先从驾驶位上下来,打开车门。原来,张万银和妻子乘车赶回来了。张万银的气色有了很大的好转,强子妈也笑容可掬。张万银几步来到孟庆恩面前,从随身的挂包里取出那张古榆树的铝合金牌子说:“我原本想把它挂到老榆树上去的,时间来不及了,你抽空去把它挂上,我支持咱村搞那个长远规划。”

    孟庆恩笑着说:“这个牌子应该你亲手挂上去。举行完婚礼,我陪你去。莫忘了,咱哥俩可要好好喝几盅。”

    张万银满口答应下来:“中,中,中。”

    在大家的掌声中,张万银夫妇来到强子和英子身后,张万银特意扭头看了看孟庆泽。孟庆泽笑着朝他伸出了大拇指。

    老校长则被孟庆林和山里妹请去,范大成荣幸地站在了刘刚和胡晓雁的身后。老白柳则做了总证婚人。

    大喇叭又说:“有请小朋友给新郎、新娘戴花。”

    库区移民乡亲派出的十二位天真活泼的小朋友跑上去,分别给新人戴上了大红花,又敬了一个少先队礼。

    “下面请镇党委张书记讲话!”

    澥大瓜突然跑上前去说:“哎,哎,不是让家长们掏红包的吗?”

    孟庆吉说:“人家早在台下给过了,都是‘万里挑一’!”

    澥大瓜伸了伸舌头:“乖乖,见面礼都一万零一块!”

    大伙儿都笑起来。

    张为民刚刚接完一个电话,听到喇叭喊他,几步来到台前说:“乡亲们!桑榆村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村支两委班子致力于乡村富足、和谐、发展、进步,村干部和乡亲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啊!我这里借用桑榆村第一代领导人老白柳先生的一句话:全国解放,是我国的第一个沧桑巨变;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第二个沧桑巨变;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第三个沧桑巨变。老白柳谦虚,孟庆恩谦虚,张桂花谦虚,桑榆村谦虚,却说桑榆村的变化是‘小沧桑’。小沧桑就小沧桑,小沧桑给我这个镇党委书记上了一堂生动的大课堂。这一课,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农村的乡、村一级的基层干部,应该干什么,应该怎样去干。我刚才接到了市委刘书记的电话,我就把刘书记的话原原本本地送给大家。”

    张为民有意停顿了一下,用更加洪亮的声音说:“一个好班子,带来日新月异;一种好方法,换得海阔天空!桑榆村不简单啊,这个古老的小村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