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滋味(免费全本)-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肿叩揭豢槎耍靠晌夷兀挥械认卤沧恿恕!

    刘刚说着,掏出贴胸装着的那张发黄了的黑白相片,递给孟庆泽说:“大伯你看,就是她。我这辈子,除了这个女人,再也遇不到再好的女人了。”

    孟庆泽接过照片,借着灯光看去,那女孩瘦弱的身子,忧伤的眼神,长长的辫子,一看就是一个俊俏、老实、本分的好孩子。他把照片还给刘刚,好生安慰说:“既然再也遇不到她了,大伯就上个心,替你物色另一个。你也老大不小了,下学几年了,她呢,恐怕早就结婚生子了。男子汉大丈夫何患无妻?莫难受,莫难受。”

    刘刚喁喁自语地说:“是啊,她大概早就结婚生子了,我还漫无目标地傻等个啥?所以,我才几次把照片给你看,让你找一个跟照片上的她不差上下的。”说完又说:“我还是情愿再等等看。或许哪一天,她突然就活蹦蹦地出现在我眼前呢?……”

    ……

    这两人,说着说着就睡着了,等到翠儿第二天一大早来做饭,才发现酒瓶子、菜碟子还没有收拾,赶紧喊醒他们。
………………………………

第九十六章 小村立大功(95安家敬老院)

    95、安家敬老院

    孟庆恩去接老白柳到敬老院。老白柳正在老鳖潭钓鱼,嘴里哼着悠闲地戏曲儿,眼睛却不时地往远处张望,心里总有一种不安的情绪。他的儿女都在外地成了家,儿孙们有时也回来几次,但不长住。家里空荡荡的只有他一个孤老头子。若不是用钓鱼的办法打发自己,他会很孤独的。现在村里建起了敬老院,老人们一个个被接去享清福去了,家里有儿女不让老人去敬老院的,村里还要评选孝敬老人的先进模范,分发敬老奖励基金。老白柳思想老化,不愿意去村敬老院,却也不想要村里的敬老奖励金,可是,听着敬老院里的欢声笑语,他又觉得心里不平衡。前日,孟庆恩来找他,想把他也接到敬老院里去生活,老白柳心里还拿不定主意。

    孟庆恩见他还在沉思着,耐心地说:“按照您老的吩咐,敬老院建成了,垂钓的鱼塘也对外开放了,里面撒了不少的金鲫、金鲤、小头鲢子和小草鲩。”

    老白柳说:“我去垂钓可以,但不住敬老院。”

    “为啥?”

    “我有儿有女,又不是五保户,不需要照顾。”

    “唉!你这是思想老了。”孟庆恩蹲下身子说,“自古以来,我们的老祖先们就盼望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诗人杜甫的愿望是‘安能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居然在我们这穷乡僻壤实现了。当初我接几个老人进敬老院时,他们的心思跟你一样,没住多久,老头老太太们一起聚热和了,早晨看看秧歌队、腰鼓队,踢踢腿,舞弄舞弄拳脚。中午沿着游园、小河、村庄溜达溜达。下午茶馆里喝茶、打牌、听曲子、讲故事,溜几句‘顺口溜’。晚上看看电视,或者翻翻书屋里的书本杂志,洗脚有人洗,床铺有人铺,头疼发热有人端茶送水问寒问暖。你去问问,进了敬老院的,没有一个再想出去。”

    老白柳抬起头:“你的敬老院真的那么好?”

    “别明知故问了。”孟庆恩说,“桑榆村大大小小的事儿,哪件逃出您老的火眼金睛?”

    老白柳还在迟疑,孟庆恩说:“今天您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我是第一次来请您,也是最后一次来,不要不给我面子,好坏我还是一个说话当话的‘村官儿’。”

    老白柳收起鱼竿:“也罢,我在小沧河也清净几十年了,以前,二杆子、鲁汉、庆吉、庆喜他们还常来看我,现在都忙了,不常来了,我很孤独。河里的鱼也少了,不能岔开我的寂寞了。我也真该融入社会大家庭,跟老头老太太们热闹热闹了。”

    孟庆恩朝河堤上挥挥手。孟庆吉、孟庆喜、张桂花、张万仓、澥大瓜等一下子都跑过来。鲁汉高声说:“老白柳,我们来接你来了。”

    老白柳在众人的搀扶下上了河堤,站在河堤上回望着空旷的河谷和漫天醉人的晚霞说:“恩子啊,这小沧河的水流了上千年,没有今天流得欢畅。”回头又跟鲁汉说:“别忘了拿上我的鱼竿儿。”
………………………………

第九十七章 心有千千结(96学温柔)

    第九十七章心有千千结

    96、学温柔

    夜深了,小村在虫子的鸣叫声中,静静地睡着。

    小蒙在灯下写信,写了半截儿,咬着笔杆发愣。愣了一会儿,把信纸撕了,扔进纸篓子里。那那纸篓子已经快让她给扔满了。

    “这年月,谁还写信!”

    小蒙嘟囔一句,去床头柜上取出手提电脑,插上无线网卡上网。她打开自己的邮箱,里面没有收件。她气恼地躺进床里,拨起了电话。拨了一通没有人接听。小蒙气恼地把手机摔在床上,嘴里说:“死心田,死心田!”

    小蒙和心田自小就是好朋友,形影不离的好玩伴。常在一起玩耍的还有强子和英子。随着岁月的慢慢流逝,四个小伙伴都渐渐长大了,渐渐有了心事,渐渐有了自己的喜爱和追求。

    英子跟强子好,小蒙跟心田好,已经成了在桑榆村不争的事实。高中毕业考大学,英子和心田考上了省农学院,小蒙考上了一所艺术院校,强子考上了经济管理学院。强子在大学里认识了胡晓雁,胡晓雁在医学院上学,与强子的学校仅仅一墙之隔。强子一心在英子身上,遇到胡晓雁的追求而不乱心智。英子也对强子死心塌地,双方相安无事。

    小蒙和心田就不同了,心田人老实,也太本分,老实本分得有点愚钝木讷。心田不喜欢像小蒙那样学艺术的人,觉得太花哨,太奔放,太天真浪漫,并由此原因产生了对小蒙的厌恶。面对小蒙的追求,心田总是躲着,电话不接,邮件不看,信也不回,人也不见。

    小蒙此次下决心回村来,是在很早的时候得知心田也要回来,提前回来做个铺垫。小蒙为了爱情,不得不委屈自己,回来当农民了,直到她真正觉得自己回村来并没有错。

    多日以来,小蒙在村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看到了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有她在受聘到小学校去当代课教师的那些日子里,顺利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正式通过全市农村小学教师招聘考录被分配到桑榆村小学校了。小蒙发挥了自己的艺术特长,一门心思地培养小学生的艺术天赋。

    眼下的高考竞争异常激烈,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走个好大学,不惜往边远省份转户口,找学籍,甚至于掏黑钱、买黑路,让孩子做高考移民。不能外移的,就另辟蹊径走艺术路。孰知艺术考生非常扎堆,独木桥上人满为患。走艺术的路升大学也非常困难。大多数学生自小就没有接受过艺术的长期熏陶和系统学习,不得不采取参加一学期的专业课集中培训,然后再进家庭式、一对一式的高考复习班。到了高考时候,专业课成绩不突出,文化课成绩也平平一般。国家收取的艺术生,整体水平不是很高,很少有专业课和文化课全优的人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当前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农村人口的流动大和师资、校舍、教育水平等很多因素,造成了农村娃很多去城里上学去了,城市的学校挤破了头,农村学校渐成“空壳”。农村学校的教师也生尽千方百计往城里调,调不走又不安心上班的,或出低资聘请廉价代课老师,或请五花八门的病假谋第二职业,留得住的涣散了思想,缺少了责任心,没有了干劲,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长此下去,农村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育是要被拖垮的。

    桑榆村是一个三千多人口的大村子,学校**个老师,一百多名学生,办学条件也不错,虽然师资很紧张,但比起其他的空壳学校来说,已经相当的不错了。因为师资紧缺,老师们不得不跨年级、跨学科、超负荷工作,但是仍有体育、音乐、美术、劳动实践等课程不能开展,更莫说各种兴趣小组、课外活动课了。在农村,连最起码的课程都开设不齐,谈何艺术教育?谈何素质教育?谈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创造金钱的条件不均衡,只能影响人的一时,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要影响人的一生的。

    小蒙看出了这些问题,决定扎根农村,为农村教育资源达到优化配置尽一份绵薄之力,并决心从娃娃抓起,为桑榆村培养多方面的人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