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滋味(免费全本)-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2、疼并快乐着

    张桂花坐在灯下研究微肥配方。孟庆喜赤脚跑过去:“人家的孩子住院,看你多么上心啊。这倒好,贴工夫贴钱还倒好,连骨髓都贴进去了。这次不喊你回来,真把医院当家了。瞅瞅,要不是英子替你搞土壤分析,这份微肥配方能拿到手?”

    张桂花欢快地说:“都一样,互相帮助嘛。强子你知道吗?那孩子进仓前,我问他:‘怕不怕?’你知道他咋说?他说啊,我不怕,小红帽不怕大灰狼。我给他讲的那个故事,他还在心里记着呢。我躺在那孩子的隔壁,隔着玻璃看着他小脸上的笑容,还有那小家伙甜甜地笑着向我摆手,又指了指小脑袋,我知道,他是想说他就是那个不怕大灰狼的小红帽呢。喜子,你知道我那时心里的滋味吗?”

    孟庆喜说:“见义勇为嘛,心里肯定美呗。”

    张桂花眨巴眨巴眼睛说:“太幸福了,真是太幸福了,那种幸福的滋味,就像月子婆娘会情人,女人怀胎生娃子。”

    “此话怎讲?”

    “澥大瓜说,月子婆娘会情人,要感情不要身体;女人怀胎生娃子,疼并快乐着。喜子你说说,我本以为捐骨髓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让澥大瓜这么一评价,我倒真的觉得有这种幸福滋味哩。”

    孟庆喜心疼地说:“不是她,要是她澥大瓜抽出那么多鲜血来,看她还这样说不说。”

    张桂花沉浸在那种幸福的滋味里,喃喃自语地说:“澥大瓜跟我一样,跟全村的乡亲们一样,那一刻儿,都是又担忧又高兴。担忧的是怕我受不了,高兴的是那小家伙福气好,总算有救了。澥大瓜虽没能捐出骨髓来,却也跟着我疼并幸福着。”

    孟庆喜说:“我并不反对无私地帮助别人,全村的乡亲们为了那个孩子,都出了力操了心。但是,帮助别人是要讲一个限度的。咱一把儿借给她二十万,你又捐出了价值十几万的骨髓,这个代价也太大了。到了咱有难处的时候,看谁肯帮你。”

    张桂花微笑着说:“再高尚的思想境界我也没有,但我信奉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有难大家帮,这才是乡亲情分。恩子哥能抛开厂子回村带领大伙儿勤劳致富,庆泽大哥把整个身心都用在了村务上,讲的都是乡亲情分。人呐,决不能是眼光狭隘、自私自利的。就拿咱两,咱们是中专毕业,也算是生于七十年代、长于八十年代的知识农民了,应该有觉悟、有胸怀、有知识、有技术的了,论觉悟和胸怀,我们不如60前的恩子哥,论知识和技术,我们不如80后的英子和强子。比起他们来,咱们快要落伍了。搞农业不再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把锄头一把锹的时代了,得有科技含量,还得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做一个好农民,还得有一定的眼光和胸怀。”

    孟庆喜撇撇嘴说:“桂花啊,我知道你发表这些高谈阔论的意思,你是变着法子批判我对你捐献骨髓的态度呢。我孟庆喜是心疼钱,是心疼你,到最后不是也照着你说的做了?”

    张桂花咯咯笑起来:“喜子,我知道你是个大好人,论觉悟、论胸怀、论知识、论才干,一点儿都不差。”

    孟庆喜道:“总算得到了老婆大人一句表扬。凭心而论,我是有那么一点点自私的,一点点儿农民的自私、冷漠、落后、心胸狭窄、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不过我也要说说,咱这一代农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科技含量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咱在村里第一个搞起了订单农业、绿色种植、微灌滴灌,第一个靠种地发了家,要是没有知识、不懂科技、没有一点儿开拓精神创新意识,能取得这样好的成果吗?”

    张桂花说:“不否认咱的做法不先进,但是,我总觉得不如人家新型农民。喜子你说说,咱为啥就没有想到搞种子繁育?为啥没有想到要搞土壤分析配方施肥?说到底,还是人家精明。”说完,张桂花又问:“喜子你说,英子这个配方科学吗?”

    孟庆喜说:“英子说,这个方子是结合土壤成分搞出来的,不但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营养结构,还能确保高产稳产,提高果实品质。咱的订单作物有英子这个施肥配方作保证,肯定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来。”

    张桂花说:“订单作物要搞,原种繁育也要搞。把原种繁育按照订单农业的精细做法去做,经济效益会成几何倍数翻番的。这样的话,强子和英子,庆吉和我们,这两个种田大户做示范带动,全村要不了多长时间,桑榆村真的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原种繁育基地。全村的经济也会实现经济效益的几何倍数翻番。”

    孟庆喜看了看张桂花渐渐隆起的肚子,高兴地说:“经济效益可以几何倍数翻番,肚的娃娃可不能。”

    张桂花不自觉地摸了摸肚子说:“真是,那咱就只能转产办私人幼儿园了。”

    二人嬉闹了一会儿,孟庆喜问:“全村都搞起了良种繁育,对我们的特色订单会有啥影响?”

    张桂花不假思索地说:“只有好影响,没有坏影响。至少会降低同种类的作物不良传粉杂交。”

    孟庆喜坏笑这说:“我们只剩下良种繁育了。”

    张桂花在他的挑逗下,不自觉地脸庞发热。她已经有好多天没有跟他亲热了,啪地关上灯,母老虎一样扑向他。孟庆喜大叫道:“小心肚子里繁育的良种!”
………………………………

第八十四章 追寻为痴情(83心上人追来了)

    83、心上人追来了

    秋收过后,张桂花利用耕地的时机,开始在地里改善土壤酸碱度,并结合拟定的配方施肥。路东地里的,强子和英子请了许多的人帮忙,先是平整了土地,接着检修原来的滴灌、喷灌、微灌设施,并把应该加设地埋管道的地方开沟挖渠。

    英子是怀着心中的余怒来干活的。自从强子那天晚上接了胡晓雁的电话后,英子就一直闷闷不乐,任凭强子怎么低声下气、百折不挠地做思想工作,英子就是不愿意重新接受他。这几天地里繁忙,英子又特别懂行,地里的施工着实离不开她。英子才在强子的万般恳求、指天许诺之下来到地里。

    强子的许诺是啥?一辈子不再看见胡晓雁。

    强子和英子正在地里忙活,有人高声喊道:“强子,强子,有人找你来了!”

    强子抬头一看,沿着护田林地中的小路上,翩翩走来一位花枝招展的大姑娘。强子当时就发懵了。

    那姑娘早已看见了强子,径直跑到他的面前,扔掉手里的东西,先给强子一个热烈的拥抱,然后掏出手帕给他擦拭脸上的泥水:“看看,人也黑了,脸也瘦了,弄得脏兮兮的一个泥人儿。”

    众人嬉笑道:

    “现在的妞这么开放。”

    “肯定是强子的老相好。”

    有的也叹息:“英子可麻了烦了。”

    英子早已丢下手中的东西,气呼呼地走了。

    强子为难地站着,不知道咋办是好。那姑娘说:“强子,咱回家去说。”

    强子四下寻找英子,没有见着,跟帮忙的乡亲交代几句,领着姑娘回林场。

    “胡晓雁,让你别来,你咋不吭声就来了?”

    胡晓雁说:“咋?桑榆村是你一人的,不兴我来?我胡晓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上,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胡晓雁对林地、果园感起兴趣来。花蝴蝶一样飞来飞去。强子在她后面紧紧追着。

    胡晓雁终于停下来:“强子,你就住在这儿?你不是说有座气气派派的大红楼吗?你不是说有个非常能干的功勋支书爸爸吗?回来这么多天了,也不给我通一次电话,我还以为你从地球上消失人间蒸发了呢。”

    强子对英子的感情是根深蒂固的,早不想再与半路杀出来的胡晓雁来往,却又找不出最好的与她分道扬镳的好办法,只得采取了回避。这次决心回到桑榆村,除了要立志在农村大干一番事业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让胡晓雁在他的冷淡中彻底遗忘了他。在强子的眼里,其实胡晓雁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孩,美丽又大方,大方中透着温柔,温柔中总是藏着伤感。强子还知道,胡晓雁心里一直恋着一个高中时的老同学,只是他们多年未曾相见,再不能续写爱的下篇了,爱屋及乌,把他当做了转移情感的寄托。这是一个女人单纯的寄托,是一种美好的错觉,甚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假象。造成胡晓雁在感情上出现错觉的人是强子,因为在她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