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滋味(免费全本)-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庆泽清了清嗓子说:“说实话,我对告黑状的人也气恼,怀疑就是我那死对头干的。现在恩子说过了,不要再提那事了。我心里也想明白了,恩子也说过,告状的人为啥不告咱捐资修路的事?因为咱捐资修路时,村干部不插手资金管理,账目一天一公布,完工后还把结算的清单张贴到很多的地方,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他知道告那件事立不住脚,群众也不支持。可是,村集体毕竟是一个村集体,不能没有正常的开支,不能不设立村帐,村里的经济事务不能事事都由村民去代理。怎么办?所以,我和恩子商量过了,提出这样一个意见:村里设立一个村务监督小组和一个民主理财小组,这两个小组都由有威望的村民代表担任,负责监督村里的事务监督,由他们审核把关村务、财务的运转和公布。同时,还要选一些户代表,他们还要与多个户代表建立沟通联系,及时反映村里的情况,及时反馈群众对村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说好不好?”

    孟庆恩说:“庆泽大哥说的事情并不新鲜,以前就有村务监督和民主理财小组,但是它与村支两委和村主要干部之间的关系太近了,存在着某种利益关系、附属关系甚至是血缘关系,事事还需听从村主要干部的声音,看支书、村长的脸色行事,有的还是村干部兼任,监督职能很难发挥出来。桑榆村这些年来,还没有成立这两个监督小组,我们这个班子组成至今,也忽视了这个问题。我们这次搞村务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清一色由村干部之外的人去担任,凡是与村主要干部有直接亲姻关系、不出三伏的自家屋关系的,一律不得参加。”

    孟庆泽补充说:“按照上次捐资修路的办法,我们在全体村民中公开选举产生。”

    孟庆恩看了看所有的人:“大伙儿都发表发表意见。”

    大家都表示同意,并就监督组织成立后的事宜作了认真讨论。

    张万仓说:“村务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应该给予一定的经济待遇,村干部由上头发工资,待遇就不用说了,他们毕竟是普通村民。”

    孟庆吉说:“应该让他们参加村支两委的会议,能更好地上传下达,与群众沟通,在村两委和群众中搭建起一个沟通对话的平台。”

    孟庆喜说:“得给他们制定一套制度。比如,啥时间干啥,啥场合说啥话,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张桂花没有发言,孟庆恩鼓励地看着她。

    孟庆喜看看张桂花欲言又止的样子,讽刺说:“老婆,在底下总是说得头头是道,上了台子却成了哑巴。”

    张桂花微微一笑:“用人不疑人,你要让人家啥时候说啥话,啥场合说啥话,人家还愿意说真话吗?”

    孟庆喜白了她一眼说:“就会挑我的刺。”

    孟庆恩说:“桂花说的有道理,我们建立这两个组织,目的就是通过他们的嘴说出我们的缺点和不足,说出群众想说的话,说出全村人的共同心声。”
………………………………

第六十六章 矛盾处处有(65老百姓要管官)

    65、老百姓要管官

    不几天,桑榆村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小组的组长是翠儿,民主理财小组组长是老校长。其中成员,有的是德高望重的退休老教师、老干部,有的是年轻能干的小伙子、小媳妇。

    这些人非常热心村里的事务,非但不讲报酬,而且积极工作,与群众互通心声,甚至还积极调解村邻纠纷,为村集体出谋划策,着实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成了一贯制,增加了透明度。

    村里确定低保对象、后备党员名单、发生的重大事项,研究决策的过程,实施中的细节,实施后的结果,没有一项不在公示栏中显示出来。

    村集体的财务,每月的清单准时张贴在好几个地方,笔笔显示出谁经办、为什么花钱、花多少钱、起到什么效果,当月发生了多少,账上还有多少钱的余额,都列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一顺百顺。

    以小村并大村为核心的土地置换行动,很快就悄悄地紧锣密鼓地搞起来了。

    新村的房屋很气派,既宽敞又气派,非常具有人性化的设计和符合农村实际的考虑,深受搬迁户的喜爱。建成一座,搬进一户,原来的老房子也随即拆除。拆除的砖瓦拾捡得干干净净,做了适当的价钱卖给其他建房的人家。老宅上的树木,有价值的一律由村里派人移栽,没有用途的杂树杂枝,连同旧房拆下的朽檩旧椽,全部卖给了孟庆林的秸秆煤球厂。旧房上的勾檐滴水、脊兽旧瓦,能用的都由村里统一作价回收,用于老村古宅的修葺。与此同时,老村古宅也都进行着翻新、复古,飞檐挑梁,雕梁画栋,灰砖碧瓦,白墙修竹,青石铺路,峋石峭立,别有韵味。

    不管是新宅老院、新房旧居,一律按照同一个方位走向和统一的建筑面积,谁家也不会因为宅院房屋的大小不等而发牢骚、讲条件、究得失。

    更甚的是,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不自觉地跑到村附近去,有的甚至跑到桑榆街上、小沧河桥头外去守候,给村里的迁建行动放风瞭哨。若是村里来了生人,会遭到严格地盘问,就像防**时候那样,生怕人家会带进sars病毒。老头儿老太太们一边把风放哨还一边小声议论,怀着喜悦的心情议论村里这次欺骗上级的惠民行动,怀着憎恨的心情责骂张万银。因为张万银为了整垮村里的新班子,去湍州市告了黑状。这次,生怕张万银再去招惹是非,所以看得格外紧,老白柳甚至亲自上阵,守候在红楼附近。

    小沧河桥头处,几个老头儿老太太们正在放哨,一个老太太说了自己的担忧:“这次土地置换,换得就是好,宅基地问题彻底解决了。可是呢,人们也知道,它不符合国家的政策,私自搞开发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我真担心恩子会出事儿。”

    另一个老太太说:“不会出事了。”

    一个老头说:“这次土地置换深得人心,谁会出卖为乡亲们办实事的小恩子?”

    另一个老头说:“保不准,上次张万银不是把恩子给告了?”

    又有人说:“没事儿,张万银黑状没有告成,觉得没脸见人,早出门去了。等到他回来,嗬,房子早盖好搬进去了,他就是再捣蛋也晚了。”

    一个声音说:“还得小心提防政府,咱们眼睛放尖点,可不能让政府发现了。眼下这个进度,估计到麦收前就能全部完工。”

    ……

    汗水、时间、议论、担心和提防中,新村悄悄地建起来了。

    桑榆村的西头小沧河的东侧,悄然诞生了一座新村。放眼望去,一座座小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户路笔直平展,一行行树木井然有序。充满现代气息的新村与古朴典雅的老村紧紧相连,浑然一体。

    村里的人看着村里的巨大变化,无不笑逐颜开。

    孟庆恩的老母亲终于在有生之年住进了古朴典雅的新居,抚摸着门窗、柱子,突然喜极而泣,哭出声来:“泽啊,我是不是进了皇帝老子的金銮殿啦?”

    搀扶着母亲的孟庆泽又是点头又是摇头,不知道说啥好。

    澥大瓜做了孟庆泽的邻居,刚刚搬完新家过来帮忙,插话说:“哪里是金銮殿,是咱老百姓自己的房子。这都是恩子哥和庆泽大哥的功劳。”

    老母亲张着没有牙齿的大嘴问:“儿子啊,你有这等本事?”

    孟庆泽说:“我哪有这等本事,还不都是现在的政策好,恩子领导的好,大伙儿心齐?”

    张桂花搬了新家,跟孟庆喜一起去孟庆恩家。孟庆恩也在拾掇新屋子,需要帮忙。走到路上,只听得有人说:“你家的房子气派。”另一家说:“你的屋子才舒服。”

    张桂花听了,抬眼看了看丈夫,挽着丈夫的胳膊,开心地说:“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孟庆喜忙说:“快丢开,别人看见了。”

    张桂花硬是不撒手:“看见了也无妨,谁叫咱是夫妻呢?”女人拉着他停住步子,小声说:“听说新房子有灵气,对怀胎有利。”

    孟庆喜惊喜地说:“真的?今儿个晚上,看我咋收拾你!”

    二人正在嬉闹,孟庆恩的老宅新居就在眼前了。大门落锁,悄无声息。邻居说:“早出去了,庆泽大哥叫上他走的。”
………………………………

第六十七章 矛盾处处有(66想退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