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大声问嬴开,就是不想再听赵伯圉这么没完没了的说下去了。
孩子,我知道你话多,咱们闲了再聊好不好,今天是秦人的贵族会议,要商量的是秦人未来的大事,别说这些没用的行不?
赵伯圉虽然话多,但人并不傻,听到秦仲大声问嬴开,便硬是压住了自己内心说话的冲动,转而听嬴开的说辞了。
嬴开想了想道:“伯圉禀报的基本完整,不过在回犬丘的路上,我们遇到了戎狄人的马队,大约有十多人,一路怪叫着向南边而去。”
重点?
这是绝对的重点。
听到嬴开的话,所有人都不由得竖起来耳朵。
看看,这就是会说话与不会说话之间的差别,会说话的一句话就能够抓住所有人需要听的重点。不会说话的,滔滔不绝的讲了大半天,别人还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戎狄的马队竟然出现在秦人前往关中的路上?
???
竟有这样的事情?
在座的秦人贵族都不由得紧张起来。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当秦人为自己的未来开始探路的时候,竟然在前往关中的路上碰到了戎狄的马队。
秦人当然要怀疑了,要质问了,要打听清楚了,不弄清楚这个问题,能行吗?
“依你之见,这些戎狄的马队应该是做什么去了?”秦仲问道。
嬴开想都没想的说道,“依我之见,戎狄与我们一样都是前往关中周边打探情况的。诸位有所不知,就在今年年初,周天子曾派名臣尹吉甫帅军征讨北方戎狄;经过尹吉甫的征讨,整个夏秋时节,北方的戎狄的一直不敢南犯,但当下冬季将至,北方寒冷,按照惯例戎狄人应该南下过冬,我们所遇到的戎狄马队应该是南下打探情况的探马。”
虽然嬴开很顺利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能够肯定的是为了说这些话他已经想了好久,也观察了好久。
不然如此入情入理,分析有据的话可不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
王室竟然派兵征讨过北方的戎狄?如此重要的消息的秦人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秦仲、赵周等人面面相觑。
不知道其实也很正常,一则人家王室要派兵征讨谁,不用给你秦人通报,因为你没有知道这些大事的资格;二则王室衰落之后,秦人四周的戎狄不断南下,早就把原本人数不多的秦人困在犬丘方圆不到五十里的地方了。
五十里之内的事情秦人或许知道,五十里之外的消息就不一定知道了,更何况几百里之外的消息呢?所以秦人没有知道这些消息的途径。
已经衰落的周王室竟然派兵征讨北方戎狄部落?
这消息实在是太令人兴奋了。
听到消息的秦人贵族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起来,犹如黑夜中看到了海市蜃楼,更犹如水中垂死的人抓到了鸡毛一样。
总算是有人替我们出面了,我好兴奋,好高兴啊!
兴奋时短暂的,失望是经常的。
短暂的兴奋之后,秦人又恢复了理智。
王室年初才派兵征讨了北方的戎狄,还没到年底戎狄的马队又出现在了陇山之上,这说明什么呢?
充分说明王室的征讨是不彻底的,没有真正从骨子里把戎狄打趴下,也没有从肉体上彻底消灭戎狄的有生力量,也就是说王室的这次征讨并没有真正解决北方的大患。
形式大于内容。
冷静之后的秦仲对王室的这次征讨给出了一个相对公正的评判。
………………………………
第5章 现实很骨感
王室出兵戎狄了,效果却很有限。
秦仲虽然对自己的宗主国这次出兵戎狄有所不满,但是你秦人满意不满意一点也不也影响不到远在关中的周王室。人家照样改吃的吃,该喝的喝,该听的歌曲依然在听。
不过远在西垂的秦人却要遭殃了。
戎狄或许打不过周王室,但打你犬丘秦人却一点也不成问题。今天打一顿,抢点东西;明天再打一顿,杀几个人;后天等秦人做好一切准备了,人家却不来了。
放了一个空炮。
哈哈哈,反正是娱乐,花样越多越好!
现在当秦人思考如何突破困境的时候,竟然在沿途遇到了戎狄?
秦人不思考能行吗?牵扯到秦人的命运及前途,不好好思考,显然是不行的。
秦仲想了想道:“这么说,如果戎狄探马沿途没有遇到王室的军队,他们就会再次大举南下过冬?”
南下过冬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每年严冬来临,北方游牧民族为了确保牛羊马匹不受到严冬的伤害,会在严冬来临之前大批南迁到相对暖和的南部。
传统习惯不能丢。
虽然今年北方戎狄遭到了周王室的打击,但人家似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传统习惯。在严冬来临之前还做好了南下的准备。
只不过今年比往年小心了一些而已。南下之前还知道派人去探查情况了。
嬴开到底是事情的亲历者,听完秦仲的话,重重的点点头,“爷爷说的很对,戎狄之所以派人南下探查,目的还是为了过冬的事情。一路过去,如果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话,他们是完全有可能再次南下过冬的。”
听完嬴开的话,秦仲沉默了。
沉默是金,许多时候沉默并不是金子,而是无奈的表现。
此时的秦仲之所以沉默,因为他懂得嬴开话里的意思。懂得太多,思想压力就大,压力大了话就少了,话一少整个人就显得成熟了。
秦仲知道,陇山原本就是戎狄人的大本营,由于距离周王室的根基关中太近,所以双方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几百年来打了不知多少次,但是谁都没有把对方彻底打趴下。虽然年初尹吉甫发兵将戎狄赶到了陇山以北,但由于陇山之上多为草场,实在荒凉,不适合中原人种植庄稼,也不适合驻军。
所以,打了也就打了,过一段时间,北归的戎狄人又会再次回到陇山之上过冬。
你来我打,你打我走;你走我来,循环往复。
这就是西周末年,周王室与西北戎狄之间的关系。
当秦人准备向东发展,寻求出路的时候戎狄也准备南下过冬,简单的事情明显复杂了,于是秦仲问在座的诸位道:“现在戎狄又一次准备南犯,诸位都说说,我们该当如何?”
听完秦仲的话,长公子嬴其说话了:“父亲,诸位叔伯。多少年来,我犬丘秦人一直窝在这狭窄的陇西山地,百年过去,难以发展。现在王室已经发兵把陇山上的戎狄赶走,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向东迁徙,占领陇山,以图今后向关中发展。如果等到戎狄再次占领陇山之后,我们要想向东迁徙可就难了。”
嬴其毕竟是下一步要当秦人首领以及王室西垂大夫的人,当他的父亲思考陇西秦人未来的时候,他的大脑也一直没有闲着,也在思考着秦人的未来。
当下他所说的思路基本上代表了秦仲已经所有秦人的想法。
果不其然。
听完嬴其的话,秦仲的心中的那颗一直图谋东迁的心思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望着在座的秦人贵族道:“嬴其的话,诸位也听到了,你们都说说吧!”
“对,我们应该趁此机会向东迁徙。”随后有人跟着说道。
“对,我们应该东迁,若在不东迁,迟早会被戎狄消灭的。”有人跟着附和道。
起哄和围观是国人的传统,当一种思维成为潮流的时候,大家都会跟着起哄,而且还会说出起哄的各种理由。
“大夫,诸位大人,当下的秦人处在四面包围之中,北边是丰戎和亳戎,西边是绵诸戎,南边是秦岭,只有东面靠近王室。秦人要想有所突破,只有东迁这条路,东迁乃是大势所趋,我也同意长公子的东迁之说。”
。。。。。。
很显然,当嬴其说出东迁想法的时候,一下子激起了秦人贵族压抑已久的思想浪潮,犹如板砖扔进了水里,水花四溅;更犹如即将喷发的火山,不管是海啸还是雷电都挡不住它要喷发的趋势。
听着众人的话,秦仲把目光放在了赵周身上。
你们就喊叫吧,不管你们的喊声多大,我还是要听听老赵的意思。
赵周毕竟年纪大,沉思之后说道:“大夫,诸位,马上就是冬天了,犬丘虽然狭长,但毕竟是河谷地带,相对暖和一些。如果我们此时向东迁徙,肯定要进入陇山之上。诸位有没有想过,冬季的山上那可不是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