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此之时,打是肯定的了。
但是该怎么打,这事情还有待商议。
许多人就是这样,发泄一下情绪的一个顶三;但是要让他们拿出好的策略来,十个也顶不了一个。
“都说说啊!看看我们如何能够避免这场灾难。”秦仲继续问道。
关键时刻,还得自己人说话,见众人都不说话,犬丘令赵周说道:“大夫,我想事情已经发生,我们何不向百姓们说明情况,让大家多少先有个准备,以免战争来临,百姓们死伤过重。”
“另外我们应立即把犬丘周边放牧的百姓尽快收进城里,慢了我们的牛羊可就要受到重大损失了。”司农令王坤也跟着说道。
事情已经出来了,其中那些在外放牧的秦人百姓起到了非常坏的作用。
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秦人都不在外面放牧,丰戎探马从那里弄马匹呢?没有了马匹,单凭他一双脚又能跑多快。
“好,你们说的都对,现在就派人出城告知周边的百姓们?”听着众人的建议,秦仲一边安排道,“来人啦,立即派人出城告知周边的还在外放牧的百姓速速回城,同时将各自的牛羊转移至安全的地方。”
“诺………”
传令官走后,秦仲问道:“下面我们商量一下这仗该如何打才能取胜,或者说如何迎敌我们的伤亡会小一些。”
“大夫,历来戎狄作战短刀快马,讲究的是速度,只要我们能够拖延住他们的进军速度,就能够争取到了取胜的先机。”犬丘司马说道。
拖?
或许是一个办法。
“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拖延住敌人的进军速度呢?”
“这个,我还没有想好。”司马当下语塞。
时间紧迫,但众人却一时之间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秦仲只好把目光转向嬴开道:“开儿,你自从关中归来之后,总是能够拿出好的建议,说说你的看法。”
嬴开起身,环视了一圈在座的诸位道:“诸位,由现在的情况来看,大战已经在所难免。为了避免我秦人在这场大战中损伤过重。嬴开这里有三策可供参考。”
三策?
好吉利的数字啊!
要知道中国古代最好的数字并不是今天的八八八、发发发,而是三六九,三代表的是“多”的意思,六代表的是“顺”的意思,九代表的是“尊贵”的意思。
“有何三策,快快道来。”秦仲一听,立即来了兴趣。
此时的秦人首领秦仲犹如溺水之人,只要有可以依靠的任何东西他都愿意一试,且不管这个可以依靠的东西是稻草还是巨石。
………………………………
第20章 三策之要
在众人的注视下,嬴开开始说自己的破敌之策了。
“一是我们应该速速派人前往镐京,请求王室发兵救援。诸位都知道,丰戎的实力远在我秦人之上,单凭我们的力量不足以应对即将来犯的敌人,所以我们应该向王室请求发兵救援。毕竟当下我们秦人还是王室的臣子,更为王室驻守西垂边境,一旦秦人被灭,对王室的西部边境不利,我想王室不会坐视不管。”
打架靠人多,打仗靠援军。
只要能够找到更多的帮手来帮助秦人,就算是自己弱小点也没有关系。
“嗯………,你说得不错,我这就修书,请求王室救援。”秦仲说道:“那你以为何人可以出使王室?”
“我父乃是最佳人选。”
“为何?”
“秦人虽是王室的臣子,但也是牧马的西陲部落。如不出意外,祖父之后将由我父继承犬丘大夫的职位。所以,为了重视此事,我们应该派父亲前往镐京,请求王室发兵。”
“好………,就派嬴其前往镐京,以显示对王室的重视。”秦仲说道。
“来人啦!准备羊皮。”
手下拿来羊皮,秦仲咬破右手食指,写下血书。写完后秦仲看了又看把他交到长子嬴其手中,“嬴其,秦人生死命悬一线,你一定要带着血书,上奏天子,请求发兵救援秦人。”
血书?
没到生死关头,睡会用自己的血写书呢?
当秦仲用自己的血给天子写救援信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了秦人即将面临的危险。
嬴其见状跪地,含泪道:“父亲尽管放心,嬴其当不辱使命。”
“好了,事情紧急,速速出城,连夜出发,尽快上奏天子。请尽快出兵救秦。晚了,秦人就完了。”说罢,秦仲重重的拍了拍嬴其的肩膀。
“父亲保重,诸位保重。”说罢,嬴其带着血书走出了府邸。
嬴其走后,秦仲望着嬴开道:“说说你的第二个策略。”
“我的第二个策略就是分步迎敌。所谓分步迎敌就是指把我们现有的兵力分散开来,分别在陇山山口、秦邑和犬丘城外三个地方设伏,吸引和分散敌人进攻犬丘的兵力。如此以来,就能够减轻丰戎大军压境给犬丘城带来的压力,最终保住犬丘城。祖父、诸位,只要犬丘城在我们手中,秦人就不会灭亡。”
几百年来,地处西垂的秦人之所以没有灭亡,就是因为他们有城池的保护。正所谓:城在人在,城毁人亡。面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秦人所能做的就是守住城池,守住自己的家园。
“嗯………,少公子说的有理,只要犬丘在我们手中,秦人就有重新振作起来的机会。我同意少公子的办法。”犬丘令赵周带头赞赏道。
“我也同意嬴开的建议。”老二嬴不寿也跟着说道。
“既然大家都认为可以,那就这么办。只是我军兵马不多,若每队带出一千兵马,我们留下守城的兵马就不足两千。犬丘城危矣。”
办法好是好,可是犬丘就这么点秦人,这么点兵马,一旦分散出去,城池可就危险了。但如果不分散兵力,秦人就有可能陷入被围歼的险地。
“祖父,其实外出的这三路兵马中,任务最重的还是陇山山口的第一路兵马,只要第一路牵制住了丰戎的进攻,那么后面几路兵马的压力就少多了。”嬴开见状建议道。
“嗯………,你说的不错,我看是这样,就由我带一千兵马在山口抵挡丰戎的第一次进攻,嬴不寿带五百兵马在秦邑抵挡,嬴照带五百兵马在城外抵挡,嬴亥和赵大夫带剩下的兵马守城。”秦仲下定决心安排道。
秦仲的安排实际上是把最难啃的骨头留给了自己。
老二嬴不寿听罢,立即提出反对意见:“父亲,当下秦人危急,大哥走后最艰险的任务就应该由孩儿我来。我的意思是由我带兵在山口抵挡,尽可能多的牵制敌人的兵马。另外第二路、第三路都由我们兄弟三人来负责。父亲年事已高,应该与犬丘令负责守城。如此我们才能心安。”
“对,二哥说得对,父亲应该留下来守城,我等在城外吸引敌人的进攻。”嬴照和嬴亥都跟着说道。
秦仲听罢,抬手制止了其他人的建议,坚定的说道:“好了,不用说了。事情既这样定了,还是由为父来打第一战。你们几个按照我们的命令执行即可。”随后秦仲神情低沉的说道:“为父老了,若能够为了秦人战死沙场,也算是死有所值。你们都不用说了,就这么定了。”
“父亲………”
“开儿,说说你的第三策。”
“祖父,我的第三策实际上是为秦人找退路。”
退路?
仗还没打,就开始寻找退路了?众人听罢,疑惑的望着嬴开,“公子此言何意?”
“诸位都知道当下我们秦人的实力远在丰戎之下,就算是我们的计划再周密,但要想战胜丰戎微乎其微。所以,为了秦人的将来着想,我们还应该想好退路才是。我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就将城里所有的孩子带出犬丘城,向南迁徙至秦岭山中,那里距离周王室的关中仅仅隔着一道秦岭,一般情况下,戎狄是不敢侵犯的。如果犬丘战败,就带着这些孩子翻过秦岭前往关中。如此以来,就算是犬丘秦人战败,我们也能够为秦人留下最后的希望。”
大战在即,说实情才是最能解决问题的。当嬴开说出这话的时候,在场的人都不自觉的悲伤不已。
秦人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吗?
真的到了要离开犬丘,四处流浪的地步吗?
许久,秦仲抬起头望着嬴开,“孩子,战斗艰险,还是由你带五百将士护送秦人的骨血前往秦岭之中吧!就算将来我们这些人都战死了,至少还有秦人的骨血留在关中,将来也好东山再起。”